趙獻可

《邯鄲遺稿》~ 卷之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8)

1. 妊娠

【地膚子湯】,地膚子,知母,黃芩,枳殼,赤茯苓,車前子,通草,升麻,甘草

胎前大便閉者,宜用枳殼歸靈散。或大小便俱閉結,以四物湯加黃芩、枳殼、木通、赤茯苓治之,或用大腹皮飲,或八正散。

【枳殼歸靈散】,枳殼,當歸,川芎,白芍,熟地

【大腹皮飲】,大腹皮,陳皮,甘草,桔梗,厚朴,紫蘇,半夏,香附,藿香,白芷,茯苓

【八正散】,車前子,滑石,梔子,萹蓄,瞿麥,木通,甘草梢,燈心

或小便閉者,以四物湯加木通、赤茯苓治之。

亦有傷者,血不能去,令尿梗痛,服童便木香酒,亦可治之,但過後即發,不若紫蘇飲加木通,略用梔子、童便。若非內傷發熱,加黃芩治之。

胎前尿血者,熱症也,以四物湯加涼藥治之,或五苓散去桂,加阿膠、車前、茅根,或酒蒸黃連丸,或導赤散,或八正散。

【導赤散】,生地,茯苓,甘草梢,木通,黃芩

胎前大便去血者,宜四物湯加金墨汁服之,極妙。

若腸風臟毒者,用枳殼散、烏梅丸、敗毒散治之。

【枳殼散】,枳殼,甘草

【烏梅丸】,烏梅,訶子,乾薑,黃芩,黃連,白芍,神麯,香附,青皮,枳殼,厚朴,茯苓,阿膠,

滑石,地榆,當歸

胎前漏尿不知出者,亦屬子淋,曰遺尿不禁,宜以桑螵蛸散治之。

【桑螵蛸散】,桑螵蛸(炙),益智仁,雞毛灰

為末,酒調下,或米飲調服。

胎前不語者,謂啞胎。若痰氣閉其心竅者,用二四湯倍加砂仁、蘇子、薑汁治之。亦有啞胎,不須服藥,產後自愈。蓋絡貫腎系,舌本包絡,怯故不能言。經曰九月喑,十月復矣。

胎前耳忽聾,目忽昏,或氣血不足,或露怒火動,皆能生此症也,以安胎飲加生血藥治之,以生血為主。或用十全大補湯,或補中益氣湯加菖蒲連柏飲引治。

胎前手足麻木者,此乃血少也,宜養血安胎為上,以八物湯為主。

胎前鼻衄者,產後多不吉。蓋胎以血為養,豈可漏溢乎?不惟鼻衄,諸所見血同論,宜服紫蘇飲加黃芩(炒焦)。如吐衄,以必勝散治之。

【必勝散】,人參,當歸,熟地,川芎,小薊,蒲黃(炒),烏梅肉

上等份,為細末,水煎去滓,無時服。

胎前虛汗如雨,以麥煎散、當歸六黃湯主之。若中風出汗者,治法與傷寒同。

【麥煎散】,茯苓,地骨皮,柴胡,牡蠣,白芍,甘草,白朮,麻黃根,黃耆,麥冬

【當歸六黃湯】,當歸,生地,熟地,黃連,黃芩,黃耆,黃柏

胎前口中咯血者,以扁豆散治之。

【扁豆散】,白扁豆,生薑,白朮,半夏,人參,枇杷葉

妊娠鬼胎者,其脈乍有乍無,乍大乍小,浮沉不一也,雖有形而不動也,如抱甕之狀,按之冰冷,此即邪氣也,宜用補虛活血之藥以治之。若果系是胎而不長養,以黃芩散調之。

白話文:

妊娠

  • 地膚子湯: 地膚子、知母、黃芩、枳殼、赤茯苓、車前子、通草、升麻、甘草。

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大便不通暢的情況,可以使用枳殼歸靈散。如果大小便都閉塞不通,可以用四物湯加上黃芩、枳殼、木通、赤茯苓來治療,也可以使用大腹皮飲或八正散。

  • 枳殼歸靈散: 枳殼、當歸、川芎、白芍、熟地。

  • 大腹皮飲: 大腹皮、陳皮、甘草、桔梗、厚朴、紫蘇、半夏、香附、藿香、白芷、茯苓。

  • 八正散: 車前子、滑石、梔子、萹蓄、瞿麥、木通、甘草梢、燈心。

如果孕婦小便不通暢,可以用四物湯加上木通、赤茯苓來治療。

也有些情況是因外傷導致,瘀血無法排出,引起小便不通且疼痛,可以服用童便木香酒來治療,但通常治標不治本,之後容易復發,不如使用紫蘇飲加上木通,並少量加入梔子和童便。如果不是因為內傷引起發燒,可以加用黃芩來治療。

如果在懷孕期間出現尿血的情況,通常是熱症,可以用四物湯加上清涼的藥物來治療,或者用五苓散去除桂枝,加入阿膠、車前子、茅根,或者使用酒蒸黃連丸、導赤散或八正散。

  • 導赤散: 生地、茯苓、甘草梢、木通、黃芩。

如果在懷孕期間出現大便帶血的情況,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金墨汁一起服用,效果很好。

如果孕婦患有腸風或臟毒,可以使用枳殼散、烏梅丸或敗毒散來治療。

  • 枳殼散: 枳殼、甘草。

  • 烏梅丸: 烏梅、訶子、乾薑、黃芩、黃連、白芍、神麯、香附、青皮、枳殼、厚朴、茯苓、阿膠、滑石、地榆、當歸。

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出現漏尿、無法控制的情況,也屬於子淋,稱為遺尿不禁,可以使用桑螵蛸散來治療。

  • 桑螵蛸散: 炙桑螵蛸、益智仁、雞毛灰。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或米湯調服。

如果在懷孕期間出現無法說話的情況,稱為啞胎。如果是因為痰氣阻塞心竅,可以使用二四湯並加倍砂仁、蘇子和薑汁來治療。也有啞胎的情況不需要服藥,產後會自行痊癒。這是因為腎經連接著舌頭,舌根被包絡,氣虛所以不能說話。《黃帝內經》說,懷孕九個月時可能出現失語,十個月後就會恢復。

如果在懷孕期間突然出現耳聾、眼睛昏花的情況,可能是氣血不足或情緒波動引起的,可以使用安胎飲加上補血的藥物來治療,以補血為主。也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或補中益氣湯,加上菖蒲連柏飲來引導藥效。

如果在懷孕期間出現手腳麻木的情況,這是因為血虛,應該以養血安胎為主,可以使用八物湯。

如果在懷孕期間出現鼻出血的情況,產後大多不吉利。因為胎兒需要靠血液來滋養,怎麼可以讓血液外漏呢?不僅是鼻出血,所有出血的情況都應該這樣看待,可以使用紫蘇飲加上炒焦的黃芩來治療。如果是嘔血、咯血,可以使用必勝散來治療。

  • 必勝散: 人參、當歸、熟地、川芎、小薊、蒲黃(炒)、烏梅肉。

將上述藥材等份研磨成細末,用水煎後去渣,不拘時間服用。

如果在懷孕期間出現虛汗如雨的情況,可以使用麥煎散或當歸六黃湯來治療。如果是中風引起的出汗,治療方法與傷寒相同。

  • 麥煎散: 茯苓、地骨皮、柴胡、牡蠣、白芍、甘草、白朮、麻黃根、黃耆、麥冬。

  • 當歸六黃湯: 當歸、生地、熟地、黃連、黃芩、黃耆、黃柏。

如果在懷孕期間出現口中咯血的情況,可以使用扁豆散來治療。

  • 扁豆散: 白扁豆、生薑、白朮、半夏、人參、枇杷葉。

如果是懷孕期間出現鬼胎,脈象會時而有時而無、時大時小,浮沉不定,雖然有形狀但不會活動,像抱著一個甕一樣,按下去冰冷,這就是邪氣。應該使用補虛活血的藥物來治療。如果確定是胎兒但沒有成長,可以使用黃芩散來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