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獻可

《邯鄲遺稿》~ 卷之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5)

1. 妊娠

【消風散】,荊芥,川芎,甘草,陳皮,厚朴,防風,藿香,蟬殼,殭蠶,人參,茯苓,羌活

【烏藥順氣散】,烏藥,桔梗,橘紅,白芷,乾薑,麻黃,枳殼,甘草,殭蠶,生薑,川芎,大棗

【香蘇散】,香附,紫蘇,陳皮,甘草,生薑,青蔥

【羚羊角散】,羚羊角,防風,當歸,艾葉,川芎,米仁,茯神,杏仁,木香,甘草,獨活,五加皮,棗仁,生薑

【當歸獨活湯】,當歸,川芎,甘草,桂枝,貝母,葛根,杜仲,防風,陳皮,人參,茯苓,藿香,獨活

咳嗽多痰者,宜旋覆花湯加芩、連,或二陳湯加貝母、薑汁服之。

【旋覆花湯】,旋覆花,赤芍,荊芥,半夏曲,前胡,炙甘草,茯苓,杏仁(炒),麻黃(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二片,大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渣,食前服。

有汗者,不宜服。

感風頭痛壯熱,宜芎蘇散。若惡風發熱有汗,宜杏子湯。

【芎蘇散】,川芎,紫蘇,枳殼,桔梗,葛根,前胡,甘草,橘紅,木香,茯苓,生薑

【杏子湯】,人參,茯苓,半夏,甘草,肉桂,細辛,白芍,五味子,杏仁

若感寒頭痛,咳嗽痰多,宜服華蓋散。

【華蓋散】,麻黃(去節),桑皮,茯苓,杏仁,蘇葉,陳皮,甘草

若咳嗽而兼泄瀉者,以養胃湯治之。

若干咳者,以紫個散倍加歸、苓治之。

妊娠傷寒者,仲景云治法用藥其避忌與常人不同。若頭痛,身熱,無汗,脈浮緊者,以四物湯加麻黃、細辛;若過經不愈,溫毒發斑如錦紋者,以四物加升麻、防風、連翹、黃芩、柴胡。

如發斑而滿,非人參白虎湯不能治;若見斑而隱沒者,元氣不足也,宜加倍人參服之,則斑出矣。

【人參白虎湯】,人參,石膏,粳米,甘草,知母

如外感重者,宜服十神湯,或五積散,輕者用養胃湯。

【十神湯】,香附,紫蘇,川芎,乾薑,赤芍,升麻,甘草,橘紅,麻黃,白芷

孕婦傷寒,但濃煎蔥白湯,或加醋或加薑汁一滴,服之即愈。切不可輕與之表,蓋有胎者如服表藥,不惟墮胎,抑且母命難存,慎之慎之。

胎前瘟疫與傷寒同,如前用蔥白湯服之,蓋蔥白可以解邪,又可以安胎也。

胎前譫語,宜二四湯去熟地,加山楂、薄荷,水煎和薑汁灌之。

胎前中寒,與傷寒治法同。

胎前中暑,治法與無胎同。

妊娠或梳頭、沐浴當風取涼,風寒客於皮膚,致頭暈、目昏、頭痛、憎寒發熱、心胸煩悶者,此胎前之證,二命所繫,不可妄投藥餌,蓋傷風、傷寒不同。若初感,宜用參蘇飲、芎術散、理中湯。

【參蘇飲】,人參,紫蘇,枳殼,桔梗,葛根,前胡

胎前嗽有血者,宜服上清丸,或二陳湯作丸加黃柏、知母、山楂、白朮;如氣血俱虛者,用八物加黃柏、知母,或用雞蘇散。

白話文:

妊娠

【消風散】:荊芥、川芎、甘草、陳皮、厚朴、防風、藿香、蟬殼、殭蠶、人參、茯苓、羌活。

【烏藥順氣散】:烏藥、桔梗、橘紅、白芷、乾薑、麻黃、枳殼、甘草、殭蠶、生薑、川芎、大棗。

【香蘇散】:香附、紫蘇、陳皮、甘草、生薑、青蔥。

【羚羊角散】:羚羊角、防風、當歸、艾葉、川芎、薏仁、茯神、杏仁、木香、甘草、獨活、五加皮、酸棗仁、生薑。

【當歸獨活湯】:當歸、川芎、甘草、桂枝、貝母、葛根、杜仲、防風、陳皮、人參、茯苓、藿香、獨活。

如果咳嗽痰多,適合服用旋覆花湯,可加入黃芩、黃連,或者使用二陳湯,加入貝母和薑汁服用。

【旋覆花湯】:旋覆花、赤芍、荊芥、半夏曲、前胡、炙甘草、茯苓、炒杏仁、麻黃(各等份)。

將上述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四錢,用水一碗半,加生薑兩片、大棗一枚,煎至七分,去除藥渣,在飯前服用。

有出汗情況的人,不適合服用此方。

若是感受風邪引起頭痛、發燒,適合服用芎蘇散;如果怕風、發燒且有出汗,適合服用杏子湯。

【芎蘇散】:川芎、紫蘇、枳殼、桔梗、葛根、前胡、甘草、橘紅、木香、茯苓、生薑。

【杏子湯】:人參、茯苓、半夏、甘草、肉桂、細辛、白芍、五味子、杏仁。

如果感受寒邪引起頭痛、咳嗽痰多,適合服用華蓋散。

【華蓋散】:麻黃(去除節)、桑白皮、茯苓、杏仁、蘇葉、陳皮、甘草。

如果咳嗽並且伴隨腹瀉,可以使用養胃湯治療。

如果是乾咳,可以使用紫個散,並加倍當歸和茯苓。

懷孕期間感染傷寒,張仲景認為治療方法和用藥與一般人不同。如果出現頭痛、發燒、沒有出汗、脈象浮緊,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入麻黃和細辛;如果病情拖延沒有好轉,並且出現像錦紋一樣的溫毒發斑,可以使用四物湯加入升麻、防風、連翹、黃芩、柴胡。

如果發斑且滿布全身,只有人參白虎湯可以治療;如果出現斑點卻隱隱約約,代表元氣不足,適合加倍人參服用,這樣斑點才會顯現出來。

【人參白虎湯】:人參、石膏、粳米、甘草、知母。

如果外感病情嚴重,適合服用十神湯或五積散,病情較輕的則使用養胃湯。

【十神湯】:香附、紫蘇、川芎、乾薑、赤芍、升麻、甘草、橘紅、麻黃、白芷。

孕婦感染傷寒,只要濃煎蔥白湯,或加入醋或薑汁一滴服用即可痊癒。千萬不要輕易使用發汗的藥物,因為懷孕的人如果服用發汗藥,不僅可能導致流產,甚至可能危及母親的生命,要非常謹慎。

懷孕期間感染瘟疫和傷寒類似,可以像前面一樣服用蔥白湯,因為蔥白可以解邪氣,也可以安胎。

懷孕期間出現說胡話的狀況,適合服用二四湯,去除熟地,加入山楂和薄荷,用水煎服,並加入薑汁灌服。

懷孕期間中寒,治療方法和傷寒相同。

懷孕期間中暑,治療方法和沒有懷孕的人相同。

懷孕期間,如果梳頭、洗澡時受風著涼,導致風寒侵襲皮膚,造成頭暈、眼睛昏花、頭痛、怕冷發熱、心胸煩悶等情況,這是懷孕期間的症狀,關乎兩條性命,不可隨意亂用藥,因為傷風和傷寒不同。如果剛開始出現症狀,適合使用參蘇飲、芎術散、理中湯。

【參蘇飲】:人參、紫蘇、枳殼、桔梗、葛根、前胡。

懷孕期間咳嗽帶血,適合服用上清丸,或者將二陳湯做成藥丸,加入黃柏、知母、山楂、白朮;如果氣血都虛弱,可以使用八物湯,加入黃柏、知母,或者使用雞蘇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