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獻可

《邯鄲遺稿》~ 卷之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4)

1. 妊娠

胎前脅痛者,其因有三:有因慟哭,有因內傷,有因惱怒。有胎不宜與傷藥,誤則墮胎。宜服童便、酒,或用紫蘇飲加當歸尾、砂仁、童便,去參服之。雖曰內傷,猶宜安胎為上。若脅痛甚,紫蘇飲中加白芥子、柴胡、枳殼升達之。

孕婦背痛者,氣所滯也,宜紫蘇飲;若腰背痛不可忍者,虛則杜仲丸;腰痛如折者,以黑豆炒熟,酒飲之,或破故紙、紫胡桃酒服。

孕婦遍身拘急不仁、作痛,眼黑花,不寐,胎氣亦有然者,宜用紫蘇飲。

妊娠面及四肢浮腫如水氣者,名曰子腫。有胎氣,有水腫,有濕,有熱,有因瘧過飲傷脾,有因瀉利虛滑損胃,皆能令腫也。若胎氣腫者,以紫個散加白朮;若虛浮水腫者,以五皮飲加白朮、丁香、萊菔子;若浮腫小便不利者,乃胎水證也,宜紫個散加澤瀉、木通、白朮;如三焦熱病,加梔子、黃芩,利小便、退腫尤捷;若浮腫腹大者,氣也,必利小便為上,宜服紫個散。

若脾氣虛,遍身浮腫,心腹脹滿,喘急氣促,小便不利者,名曰胎水,又名子滿,以紫個散加桑皮、赤茯苓、木香、澤瀉、木通,甚者加防己;若濕,以五苓散去桂加車前子、大腹皮、人參、木通治之。

【紫個散】,紫蘇,厚朴,陳皮,桔梗,甘草,半夏,香附,藿香,白芷,茯苓,菟絲子,人參,白芍,當歸,川芎,大腹皮

【五皮飲】,桑皮,姜皮,大腹皮,茯苓皮,五加皮

胎前水腫危殆歌:水腫傷肝唇定黑,背平傷肺脾臍凸。缺盆平也已傷心,足底平傷腎藏格。

妊娠遍身脫皮,因腫服藥,腫退去皮也。

妊娠兩足面腫至腿膝,行步艱難,喘悶妨食,似水腫,甚至指間水出者,名曰子腫,宜服天仙散。如腳浮腫因脾衰不能制水,血化成水所致,宜生料平胃散加蘇葉、生薑、大棗。

【天仙散】,香附,木瓜,甘草,陳皮,烏藥,蘇葉,木香,天仙藤

【生料平胃散】,生白朮,厚朴,甘草,陳皮

妊娠心驚膽怯,終日煩悶,口乾,不得臥,名曰子煩。或肺虛熱乘心肝,或心肺停痰積飲,或氣鬱煩躁,或嘔吐痰涎,俱謂之子煩,宜安胎竹葉湯。如不效,以紫蘇飲或麥門冬散之類治之。或胎氣未安,似虛煩不得臥者,宜知母丸。

【安胎竹葉湯】,人參,茯苓,黃芩,麥冬,淡竹葉

如有痰,加竹瀝。

【麥門冬散】,麥冬,防風,茯苓,生薑,人參,淡竹葉

【知母丸】,知母(一兩,焙)

為末,大棗肉搗和為丸如彈子大,人參湯送下。

妊娠子癇,氣有絕少,蓋氣調和則能安胎,萬一有此,名曰子癇,又名子冒,俗名兒風。此證雖不致於死,亦能墮胎,速服紫蘇飲,或消風散,或烏藥順氣散,並用香蘇散以理之。若忽然發搐,不省人事,後復發如角弓反張,狀若中風者,宜羚羊角散,或用當歸獨活湯入竹瀝,或用砂仁湯服之。

白話文:

妊娠

懷孕期間出現脅肋疼痛,原因有三種:一是因悲傷痛哭,二是因內傷,三是因惱怒。懷孕時不宜使用活血化瘀的藥物,誤用可能會導致流產。可以服用童便和酒,或使用紫蘇飲加入當歸尾、砂仁和童便,去掉人參服用。即使是內傷引起的脅痛,也應以安胎為首要。如果脅痛嚴重,可以在紫蘇飲中加入白芥子、柴胡、枳殼來疏通氣機。

孕婦背痛,通常是氣機阻滯所致,可以服用紫蘇飲。如果腰背痛到難以忍受,是因虛弱引起的,可以服用杜仲丸。腰痛如折斷一般,可以將黑豆炒熟後用酒送服,或服用破故紙、胡桃酒。

孕婦全身感覺拘緊、麻木疼痛,眼睛發黑、看見黑影,失眠,有時也是胎氣影響所致,可以服用紫蘇飲。

懷孕期間面部和四肢浮腫,如同水腫一般,稱為「子腫」。其原因有胎氣、水腫、濕氣、熱氣、瘧疾後飲水過多損傷脾胃、或腹瀉損傷胃氣等。如果是胎氣引起的腫脹,可以服用紫個散加入白朮;如果是虛弱引起的水腫,可以服用五皮飲加入白朮、丁香和萊菔子;如果浮腫且小便不利,則是胎水證,可以服用紫個散加入澤瀉、木通和白朮。如果是三焦有熱引起的,可以加入梔子、黃芩來利小便、消腫,效果更好。如果浮腫且腹部脹大,是氣機問題,必須先利小便,可以服用紫個散。

如果脾氣虛弱,全身浮腫,心腹脹滿,呼吸急促,小便不利,稱為「胎水」,又名「子滿」。可以服用紫個散加入桑皮、赤茯苓、木香、澤瀉、木通,嚴重時可以加入防己。如果是濕氣引起的,可以服用五苓散去掉桂枝,加入車前子、大腹皮、人參、木通來治療。

紫個散:紫蘇、厚朴、陳皮、桔梗、甘草、半夏、香附、藿香、白芷、茯苓、菟絲子、人參、白芍、當歸、川芎、大腹皮

五皮飲:桑皮、生薑皮、大腹皮、茯苓皮、五加皮

懷孕期間水腫危險的歌訣:水腫傷肝,嘴唇會發黑;背部平坦是傷肺,脾虛則臍部凸出;鎖骨凹陷平坦是傷心;腳底平坦則傷腎臟。

懷孕期間全身脫皮,是因為之前水腫而服藥導致腫脹消退,皮膚脫落。

懷孕期間雙腳腫脹到腿膝,行走困難,呼吸困難,影響食慾,像水腫一樣,甚至手指間會滲出水液,稱為「子腫」。可以服用天仙散。如果腳腫是因為脾虛不能控制水液,血化為水所致,可以服用生料平胃散加入蘇葉、生薑、大棗。

天仙散:香附、木瓜、甘草、陳皮、烏藥、蘇葉、木香、天仙藤

生料平胃散:生白朮、厚朴、甘草、陳皮

懷孕期間心驚膽怯,整天煩悶,口乾,難以入睡,稱為「子煩」。有的是肺虛熱邪侵犯心肝,有的是心肺積痰,有的是氣鬱煩躁,有的是嘔吐痰涎,都屬於子煩。可以服用安胎竹葉湯。如果沒有效果,可以服用紫蘇飲或麥門冬散之類的藥物。如果胎氣不穩,出現虛煩失眠,可以服用知母丸。

安胎竹葉湯:人參、茯苓、黃芩、麥冬、淡竹葉

如果痰多,可以加入竹瀝。

麥門冬散:麥冬、防風、茯苓、生薑、人參、淡竹葉

知母丸:知母(一兩,焙乾磨成粉)

將知母粉和大棗肉搗爛混合製成丸,像彈子一樣大,用人參湯送服。

懷孕期間發生子癇,多因氣血虛弱。氣機調和才能安胎,一旦發生此症,稱為「子癇」,又名「子冒」,俗稱「兒風」。這種病雖然不會致死,但也可能導致流產,應盡快服用紫蘇飲、或消風散、或烏藥順氣散,同時使用香蘇散來調理。如果忽然出現抽搐、昏迷、隨後又像角弓反張一樣抽搐,像中風一樣,可以服用羚羊角散,或用當歸獨活湯加入竹瀝,或用砂仁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