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珠集胎產症治》~ 卷上 (2)
卷上 (2)
1. 子懸
胎氣不和,上湊心腹,致脹滿痞悶,疼痛不安。
濁氣上衝而心腹痛。宜疏氣舒郁,紫蘇飲。(散三。)
胎熱氣逆。孕在三月,君相二火養胎,致胎熱衝心而痛。紫蘇飲。(散三。)若胎上攻心,不知人事。宜調中和氣飲。(寒八。)
寒飲與氣相爭。腹有寒氣,小腹如扇,惡寒喜熱,子宮寒也。附子湯可權用之。(熱一。)然脈果遲細,方無有誤。
白話文:
懷孕時,胎氣不順,向上衝到心胸腹部,導致脹滿、堵塞不適、疼痛不安。
濁氣向上衝擊導致心腹疼痛。應該疏通氣機、舒緩鬱悶,可以使用紫蘇飲。(散劑第三類。)
胎兒有熱,導致氣機上逆。懷孕三個月時,君火和相火這兩種火氣用來滋養胎兒,但可能導致胎熱向上衝擊心胸而疼痛。可以使用紫蘇飲。(散劑第三類。)如果胎氣向上攻心,導致意識不清,可以使用調中和氣飲。(寒性藥物第八類。)
寒氣和氣相爭。腹部有寒氣,小腹像扇子一樣發冷,怕冷喜歡溫熱,這是子宮寒冷的表現。可以使用附子湯來應急。(溫熱藥物第一類。)但是必須確定脈象確實是遲緩而細微,用藥才不會有錯。
2. 子腫
氣壅成濕,濕氣上行,面目故腫。子腫腫在頭面;子滿腫在遍體;子氣腫在下體。
脾胃氣虛。土氣不和,不能制水,水氣不化,停積於中而溢於外則腫。白朮散。(和十八。)六君子湯。(補一。)
感犯風寒。紫蘇飲去白芍,加防風。(散三。)
濕痰壅滯。六君子湯。(補一。)黑山梔(一合),米飲下。
血少氣滯。加味歸脾湯。(補三。)
白話文:
氣機阻塞導致濕氣產生,濕氣往上走,所以臉部和眼睛才會腫脹。如果腫脹只出現在頭部和臉部,就稱為「子腫」;如果全身都腫,就稱為「子滿」;如果腫脹出現在下半身,就稱為「子氣腫」。
這是因為脾胃虛弱,脾胃功能失調,無法控制體內的水分,導致水氣無法正常代謝,停留在體內,進而往外溢出而造成腫脹。可以用白朮散(見和解劑第十八方)或六君子湯(見補益劑第一方)來治療。
如果是因為感受風寒引起的,可以使用紫蘇飲,但要去掉白芍,加入防風來治療(見祛散劑第三方)。
如果是因為濕痰堆積阻塞引起的,可以使用六君子湯(見補益劑第一方)來治療,也可以用黑山梔子(一合)配米湯服用。
如果是因為血虛氣滯引起的,可以使用加味歸脾湯來治療(見補益劑第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