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生編》~ 全嬰心法 (2)
全嬰心法 (2)
1. 去上齶白泡法
兒生次日。即看兒口上齶。如有白泡。即用銀挖耳。輕輕刮破。將泡內白米取出。勿令落入喉中。仍以好金墨搽之。如次日不取。則泡老難刮。且兒不能乳。最誤大事。又有馬牙。在牙根處。亦須挑破取出。以墨搽之。
白話文:
小孩出生的第二天,就要檢查他的上顎。如果發現有白色的小泡,就用銀製的挖耳勺輕輕地刮破,把泡裡像米粒一樣的內容物取出來,注意不要讓它掉進喉嚨裡。然後再塗上好的金墨。如果隔天才處理,泡會變老變得難以刮破,而且小孩會沒辦法喝奶,這是很嚴重的事情。另外,在牙根處還會有像馬牙一樣的東西,也要挑破取出,然後塗上金墨。
2. 三朝復洗兒法
兒至三日之候。俗例洗三。但夏月天熱或可洗。若冬寒洗。恐風入臍腹。臍風由此而起。或只洗頭面亦可。俗傳若不洗三。則長大皮粗起秕。予曾屢見有不洗三者。至老不聞皮粗起秕。不獨洗三可已。即初生亦當戒浴。保固真元。北人不浴。但以舊綿拭淨。或大小便處。略以水揩。
所以北人較南人壯。實不徒風氣然也。浴兒務須密處。更不可久浴。如必洗三。夏天三四日後洗。冬寒十餘日後洗。或用豬膽四個煎汁。煎水七八碗。煎至四五碗。待水和溫洗兒。一生永無瘡疥。
白話文:
嬰兒出生三天的時候,民間習俗會舉行「洗三」的儀式。但夏天天氣炎熱或許可以洗,若是冬天寒冷時洗,恐怕會讓風寒入侵肚臍腹部,導致臍風這種疾病,也可能只清洗頭部和臉部就好。民間傳說如果不洗三,長大後皮膚會粗糙起屑,但我曾多次見過沒洗三的人,到老也沒有皮膚粗糙起屑的情況。並不是只有洗三才需要注意,剛出生的嬰兒也應該避免洗澡,以保護身體的元氣。北方人通常不洗澡,只是用舊棉布擦拭乾淨,或是在大小便的地方稍微用水擦拭。
所以北方人比南方人強壯,實在不只是氣候的關係。幫嬰兒洗澡務必在密閉的地方,而且不可以洗太久。如果一定要洗三,夏天可以在三四天後洗,冬天則要在十幾天後再洗。也可以用四個豬膽煎煮成汁,加七八碗水一起煎,煎到剩下四五碗時,等水溫適中再幫嬰兒洗,這樣一生都不會有瘡疥等皮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