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生編》~ 卷中 (2)

回本書目錄

卷中 (2)

1. 產後

產後調理,諸書論之詳矣;茲不復贅。但取一二吃緊處,及所未言者存之,以備採擇。

產後上床,宜高枕靠墊,勿令睡下;膝宜豎起,勿伸直。隨飲熱童便一盞。只宜閉目靜養,勿令熟睡,恐倦極熟睡,血氣上壅,因而眩暈。然不宜高聲急叫,以致驚恐。

四壁宜遮風。不問有痛無痛,俱用熱童便,和熱酒各半,每次一杯,一日三五次,三日而止。酒亦不宜多。若無大病,只是如此,不必服藥。

產後宜用鐵秤錘,或溪中白石子,燒紅入醋,令醋氣入鼻,以免血暈;且收斂神氣;又能解穢。每日三四次,亦三日止。

或有惡血衝心、血暈昏悶、不省人事者,用韭菜一把;冬天則用根切碎。放有嘴壺瓶內,以熱醋一大碗灌入,密扎口,扶起產母,以壺嘴向鼻,遠遠熏之。

生男生女,夫命所招。蓋百世禮祀,以夫家為主,與婦人何干?倘或連胎生女,此亦人事之常,不可在傍咨嗟嘆息,令其氣苦。曾見有不明公婆、愚蠢夫婿,將婦報怨,每每致病傷生。可笑可恨。凡此只宜寬慰為主。又有將女溺死者,忍心害理,後嗣不昌。

產後各處風俗不同。或用紅沙糖,或用山楂,或用吳茱萸,或用胡椒,煎水飲之。總莫妙於熱酒對童便。或腹痛之甚,用生化湯一服,無不愈者。

產後飲食各處不同。徽俗才上床,即與肥雞乾飯;吳俗率與齏粥。甚至有彌月,而後茹葷者。皆不通可笑。蓋徽俗終年食粥,產後胃弱驟與雞飯,殊不相宜。然其患猶小。吳中終年食飯,至產後腸胃空虛,正宜滋味調養,以生氣血。轉令食齏食粥。習俗移人,牢不可破,說亦不信。

予意必有以此傷生者,習焉而不察耳。及至虛弱發熱咳嗽,此大虛也,血氣益脫。急宜大劑參耆驟補,猶可挽回。卻又謂之產勞,且與滋陰降火,以至於死而不悟。良可嘆也。

或問:必如何調理而後可?曰:粥時吃粥,飯時吃飯。三日內,只用雞湯,吹油澄清飲之。未可食雞。十日內不可食豬肉。一月內不可食豬油,以其壅塞經絡,令血氣不通耳。其餘有何忌乎?(雞屬風,似不宜早食。鴨湯、鯽魚湯、肚肺湯,較好。)雞蛋有去瘀生新之能,食之甚宜。

但要煮極透,不妨從朝至暮,食之有益。若糖心雞蛋,乃是生物,凝滯損人,斷不可食。鴨蛋不可食。(雞蛋堅硬難化,不宜多食。須防停滯。)

或問食物,必要去油,取其清耶?曰:然。不但要清,且更要淡。蓋清淡之味,本乎天,能生精神。濁則痞矣。

或問:何以驗之?曰:產婦,宜飲淡酒,宜食淡味。若飲醇酒,食鹹味,皆令燒乾無乳。此清濁之驗也。但不得如吳俗食齏粥,矯枉過直耳。

白話文:

產後調理,很多醫書都已經詳細論述過了,這裡就不再重複。我只取其中一兩個最重要的地方,以及一些沒被提及的來補充,以供大家參考選擇。

產婦生產完躺回床上時,應該用高枕頭和靠墊墊高頭部,不要讓身體完全躺平。膝蓋要彎曲豎起,不要伸直。隨即喝下一碗熱的童子小便。然後閉上眼睛靜養,不要睡熟,因為太過疲勞睡熟可能會導致血氣上湧,引起頭暈。但也不要大聲喊叫,以免受到驚嚇。

房間四面要遮擋住風。不管有沒有疼痛,都要用熱童子小便和熱酒各一半混合,每次喝一杯,一天喝三到五次,持續三天即可停止。酒也不宜喝太多。如果沒有什麼大病,這樣調理就可以了,不必吃藥。

產後可以使用鐵秤錘或者溪中的白石子,燒紅後放入醋中,讓醋的氣味進入鼻腔,可以避免血暈,並且能收斂精神,還能去除污穢之氣。每天使用三到四次,也是持續三天即可停止。

如果產婦出現惡血上衝心臟,導致血暈昏迷,不省人事的情況,可以用一把韭菜(冬天用韭菜根切碎),放入有嘴的壺瓶內,倒入一大碗熱醋,密封好瓶口。扶起產婦,將壺嘴對著她的鼻子,遠遠地熏蒸。

生男生女是丈夫的命運所決定的,因為祭祀祖先等禮儀是以夫家為主,與婦人無關。如果連續生女兒,這也是人之常情,不應該在旁邊唉聲嘆氣,讓產婦心裡難過。我曾見過一些不明事理的公婆和愚蠢的丈夫,責怪埋怨產婦,常常因此導致婦人生病甚至死亡,實在可笑可恨。遇到這種情況,應該以寬慰開導為主。還有將女兒溺死的,真是喪盡天良,後代必定不會興旺。

產後各地的風俗不同,有的地方用紅糖,有的用山楂,有的用吳茱萸,有的用胡椒煎水飲用。但總的來說,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熱酒兌童子小便。如果腹痛劇烈,服用一劑生化湯,沒有不見效的。

產後飲食各地的習慣也不同,徽州習俗是產婦剛上床就給她吃肥雞乾飯,吳地的習俗則是給她喝稀粥,甚至有滿月後才開始吃葷的。這些都是不合適而且可笑的。徽州人常年喝粥,產後腸胃虛弱,突然吃雞飯,很不適宜,但這種情況還算小問題。吳地的人常年吃飯,產後腸胃空虛,正需要有滋味的食物來調養,補充氣血,反而讓她們吃稀粥,這種習俗根深蒂固,很難改變,說了也不會相信。

我認為一定有因為這樣而導致產婦傷亡的。習慣成自然,反而不注意。等到產婦虛弱發熱咳嗽時,這已經是虛弱到極點了,血氣更加耗損。應該趕緊用大量人參、黃耆等補氣藥來補救,或許還能挽回。但人們卻說是產勞,反而給她們吃滋陰降火的藥,以至於死亡都不知道原因,真是可嘆。

有人問說,到底應該如何調理才對?我說,什麼時候該喝粥就喝粥,該吃飯就吃飯。三天之內,只喝撇去油的雞湯,澄清後飲用,還不能吃雞肉。十天之內不能吃豬肉,一個月內不能吃豬油,因為它們會阻塞經絡,導致血氣不通。除此之外,還有什麼需要忌口的呢?(雞肉屬於風性,似乎不宜太早吃。鴨湯、鯽魚湯、豬肚肺湯比較好。)雞蛋有去除瘀血、生成新血的功能,很適合食用,但一定要煮透,可以從早到晚吃,都有益處。如果是糖心蛋,那是生的,會凝滯阻礙氣血運行,絕對不能吃。鴨蛋也不宜食用。(雞蛋堅硬難以消化,不宜多吃,要防止停留在腸胃。)

有人問,食物一定要去除油脂,取其清淡嗎?我說是的。不僅要清淡,而且更要清淡。因為清淡的滋味本來就來自於自然,能夠讓人精神充沛,混濁的食物則會導致腹脹不適。

有人問,如何驗證呢?我說,產婦適合喝清淡的酒,吃清淡的食物。如果喝濃酒,吃鹹味的食物,都會導致產婦燒乾沒有乳汁。這就是清濁的驗證。但也不能像吳地習俗那樣吃稀粥,那是矯枉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