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麻科》~ 喘息(三十一)

回本書目錄

喘息(三十一)

1. 喘息(三十一)

毒火流於肺金,氣為火毒所郁也,治宜清金解毒,退火消痰,順氣為主,如鼻塞咳嗽,乃風入皮毛,可加麻黃、杏仁。泄瀉久而喘者,虛喘也。不泄瀉而喘者實喘也。實喘非傷食即便閉,宜陳皮、枳殼、蘇子、前胡。疹後發喘者,毒火繞肺也,宜用條芩、知母、大力子、石膏、桔梗、地骨、兜鈴、杏仁、桑皮、葶藶、川貝。喘後腹脹者,利小便而喘自止矣。

氣喘痰盛者,當服三子養親湯,蘇子、芥子、萊菔子,微炒黃。注云氣有餘便是火,火升而痰亦升,氣高而喘亦高,故用蘇子降氣以解之,芥子開氣以理之,菔子利氣以下之,氣下則火清而痰喘自止矣。再加竹瀝、枇杷葉、綠豆更妙。

白話文:

如果毒火侵入肺部,導致肺氣被火毒鬱結,治療原則應該以清瀉肺熱、解除毒素、消除炎症、化解痰液、理順氣機為主。如果出現鼻塞、咳嗽,是因為風邪侵入皮膚毛孔,可以加入麻黃、杏仁等藥材。

如果腹瀉很久而導致氣喘,屬於虛性氣喘;如果沒有腹瀉而氣喘,屬於實性氣喘。實性氣喘如果不是因為飲食不當就是因為大便不通,可以用陳皮、枳殼、蘇子、前胡等藥材。

麻疹發過後出現氣喘,是因為毒火盤繞在肺部,應該使用黃芩、知母、大力子、石膏、桔梗、地骨皮、兜鈴、杏仁、桑白皮、葶藶子、川貝等藥材。

氣喘後如果出現腹脹,只要利小便,氣喘自然會停止。

如果氣喘而且痰很多,應該服用三子養親湯,由蘇子、芥子、萊菔子三種藥材微炒後組成。這裡要說明一下,氣多就是火,火往上衝痰也會跟著上來,氣上逆就會導致氣喘加劇,所以用蘇子來降氣,用芥子來開氣理氣,用萊菔子來利氣下行,氣機順暢了,火氣自然消退,痰喘也會停止。如果再加上竹瀝、枇杷葉、綠豆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