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麻科》~ 小便赤澀(十一)

回本書目錄

小便赤澀(十一)

1. 小便赤澀(十一)

心火移熱於小腸,小腸入於膀胱,膀胱熱熾於小便,則小便赤澀,血隨之。又肺受火邪之克,以致毒氣無從而泄,蓋因失降下之故也。或生煩躁不寧者有之,不必專於利水,宜清金降火氣為要,用導赤散加生山梔、川連、升麻等藥治之,火氣既出,小便自然清利矣。

導赤散方:

木通,麥冬,車前,生地,生甘草(一錢),赤苓,生梔,生黃苓,滑石,澤瀉,川柏,知母,加燈芯煎(以上各二錢)

蓋溺血總系烈毒內攻也,況出自小腸乎,故五淋病惟濁血尤重,非下極清涼之藥,難以緩其流,澄其源也。

淋症從溺竅來,濁症從精孔來,貝母六一散能分水道。

尿血即血淋也,溺血者,心與小腸實熱也,可加貝母、前胡、石葦、牛膝各二錢。

白話文:

心臟的火熱之氣傳到小腸,小腸再將熱傳到膀胱,膀胱因熱而使小便變得赤紅且排尿不順暢,甚至會帶血。另外,肺臟也可能因為受到火邪的侵襲,導致體內毒氣無法正常排出,這主要是因為肺氣失去了下降的功能。有些人可能會因此感到煩躁不安,此時不必只專注於利尿,應該以清肺降火為重點。可以考慮使用導赤散,再加入生山梔、黃連、升麻等藥材來治療。當體內的火氣消退,小便自然就會變得清澈順暢。

導赤散的藥方如下:

木通、麥冬、車前子、生地、生甘草(各一錢),赤茯苓、生山梔、生黃芩、滑石、澤瀉、川黃柏、知母(各二錢),再加入燈芯草一同煎煮。

總之,尿血大多是因為體內有強烈的熱毒所致,更何況是出自小腸的血。所以,五淋病中以血尿的病情最為嚴重,必須使用極為清涼的藥物,才能減緩出血,並清除病源。

淋症是從尿道口而來,濁症則是從精孔而來,貝母六一散可以區分體內的水道。

尿血就是血淋,會尿血是因為心臟與小腸有實熱所致,可以加入貝母、前胡、石葦、牛膝各二錢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