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闡注》~ 卷一 (3)
卷一 (3)
1. 麻疹收沒證治
麻疹見形三日之後。當漸次沒落。不疾不徐。始為無病。若一二日疹即收沒。此為太速。因調攝不謹。或為風寒所襲。或為邪穢所觸。以致毒反內攻。輕則煩渴譫狂。重則神昏悶亂。急宜內服荊防解毒湯。外用胡荽酒熏其衣被。使疹透出。方保無虞。當散不散者。內有虛熱留滯於肌表也。
其證潮熱。煩渴。口燥。咽乾切不可純用寒涼之劑。以柴胡四物湯治之。使血分和暢。餘熱悉除。疹即沒矣。
荊防解毒湯,治麻毒內攻。
薄荷,連翹,荊芥,防風,黃芩,黃連,黏子,大青葉,犀角,人中黃
引用燈心蘆根水煎服。
柴胡四物湯,治虛熱留滯當沒不沒。
白芍,當歸,川芎,生地,人參,柴胡,淡竹葉,地骨皮,知母,黃芩,麥冬
引加生薑紅棗。
廉按荊防解毒湯。治麻毒內攻。此誠萬金良方。余用之屢試屢效。從此可悟其未言者矣。如冬月風寒甚而內隱者。可再加麻黃。杏仁。或竟用三拗湯。加黏子。蟬蛻。荊防等藥。或因傷食而內伏者。可於荊防解毒湯內。加枳殼。卜子。神麯等藥。或遍身青紫熱腫。腹脹喘促溺澀臍凸者。
此毒滯血凝。半匿肌表。急投涼膈散。加麻黃。石膏。葶藶子。大黃。庶或可救。若內夾痰熱。火毒亢極伏匿煩躁。或腹脹喘急不省人事者。白虎湯加元參。淡竹葉。此二說本於醫通。余意後說。夾痰者。宜加杏仁。膽星。腹脹者。宜加枳殼。大黃、並不可離荊芥。前胡。斟酌用之可也。
云當散不散。內有虛熱留滯於肌表。不可純用寒涼之劑。此亦經常之大法。言不可純用寒涼。則有宜寒涼者矣。張玉潞曰。西北水土剛勁。稟質亦厚。麻必五七日乃收。東南風氣柔弱。麻出不過二三日即化。邇來地運變遷。未有不綿延數日者。當非難沒之比。此說是也。又麻疹難沒。
多屬於熱。亦有表裡未淨而遷延五七日不沒者。風則表之。食則消之。下之。痰則化之。火則涼之。毒則解之。又宜兼用鮮生地。丹皮等藥。涼血養血以顧其本耳。又張玉潞曰。麻見點三四日後。點燥色白。隱隱於肌肉而難沒者。此必衛氣素弱。不能焮發。或衣被單薄。身貪涼快。
阻其發越之機以致綿延多日。法當辛散透達。不可遽用寒涼。蔽塞開泄之路也。
三拗湯,治風寒外襲。麻毒內攻。
麻黃,石膏,杏仁
涼膈散(見前)
白話文:
麻疹發疹三日後,疹子應該逐漸消退,速度不快也不慢,最終自然痊癒。如果一两天疹子就消退了,這是太快了,可能是因為調養不當,或受風寒襲擊,或接觸到污穢之物,導致毒邪內攻。輕則煩躁口渴,神志不清;重則昏迷神志錯亂。這時應立即內服荊防解毒湯,外用芫荽酒熏衣被,使疹子透發出來,才能確保無恙。
如果疹子該消退卻不消退,是體內虛熱停留在肌膚表面。症狀表現為潮熱、煩渴、口乾舌燥,此時絕對不能單用寒涼藥物,應以柴胡四物湯治療,使氣血調和,餘熱消除,疹子自然會消退。
荊防解毒湯用於治療麻疹毒邪內攻:薄荷、連翹、荊芥、防風、黃芩、黃連、白薇、大青葉、犀角、人中黃,用水煎服。
柴胡四物湯用於治療因虛熱停滯導致疹子久不消退:白芍、當歸、川芎、生地、人參、柴胡、淡竹葉、地骨皮、知母、黃芩、麥冬,加生薑、紅棗。
荊防解毒湯治療麻疹毒邪內攻,確實是效力極佳的良方,我多次使用,效果都很好,從中可以體會到一些沒有明說的方法。如果冬天風寒很重,毒邪潛伏於內,可以再加麻黃、杏仁,或者直接使用三拗湯,再加白薇、蟬蛻、荊防等藥。如果因飲食不當導致毒邪內伏,可以在荊防解毒湯中加入枳殼、萊菔子、神麴等藥。如果全身青紫腫脹,腹部膨脹、呼吸急促、小便困難、肚臍突出,這是毒邪阻滯,血液凝結,半隱於肌膚表面,應立即服用涼膈散,加麻黃、石膏、葶藶子、大黃,或許可以搶救。如果夾雜痰熱,火毒極盛,潛伏於內,煩躁不安,或腹部膨脹、呼吸急促、昏迷不醒,可用白虎湯加元參、淡竹葉。這兩種說法來自醫學書籍,我的看法是,夾雜痰熱的,宜加杏仁、膽星;腹部膨脹的,宜加枳殼、大黃,但都不能缺少荊芥、前胡,需根據情況酌情使用。
疹子該消退卻不消退,是因為體內有虛熱停留在肌膚表面,不能單用寒涼藥物,這是治療麻疹的常用方法。說不能單用寒涼藥物,並不是說完全不用寒涼藥物。張玉潞說,西北地區水土強勁,人體質地也厚實,麻疹通常要五到七天才會消退;東南地區風氣柔和,麻疹發出後二三日就會好轉。但近來地運變化,麻疹很少有不持續數日的,這已不再是容易消退的疾病了,這種說法是正確的。麻疹難以消退,大多屬於熱證,也有表裡未淨而遷延五到七天不消退的。風證用辛散藥物治療,食積則消導,痰證則化痰,火證則用寒涼藥物治療,毒證則解毒。還應該同時使用鮮生地、丹皮等藥物,涼血養血以護其根本。張玉潞還說,麻疹出疹三四天后,疹點乾燥發白,隱隱約約在肌肉中,很難消退,這是因為衛氣虛弱,不能充分發散,或者衣被單薄,貪圖涼快,阻礙了疹子的發散,導致延續多日。應該使用辛散透達的藥物,不能貿然使用寒涼藥物,以免堵塞開泄之路。
三拗湯用於治療風寒外襲,麻疹毒邪內攻:麻黃、石膏、杏仁。
涼膈散(藥方已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