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闡注》~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卷一

2. 疹原

疹非一類。有瘙疹、癮疹、溫疹、蓋痘疹,皆非正疹也。惟麻疹則為正疹,亦胎元之毒,伏於六腑,感天地邪陽火旺之氣,自肺脾而出。故多咳嗽噴嚏、鼻流清涕、眼淚汪汪、兩胞浮腫。身熱二三日,或四五日,始見點於皮膚之上,形如麻粒,色若桃花,間有類於痘大者。此麻疹初發之狀也。

形尖疏稀。漸次稠密。有顆粒而無根暈。微起泛而不生漿。此麻疹見形之後,大異於痘也。須留神調治;始終不可一毫疏忽。較之於痘雖稍輕,而變化之速,則在頃刻也。

廉按身熱一二日,疹點一齊湧出者重。三四日出者輕。五日後出者重。至六七日隱隱皮膚之間而不見點者尤重。

白話文:

疹子並非單一種類,有瘙癢疹、癮疹、溫疹、以及痘疹等等,這些都不是真正的麻疹。只有麻疹才是真正的疹子,它是胎兒時期毒素,潛伏在五臟六腑中,受到天地邪氣和陽火旺盛的影響,從肺脾排出,因此患者常伴隨咳嗽、打噴嚏、流清鼻涕、流眼淚、眼瞼浮腫、發燒二到四五天,之後才在皮膚上出現疹子,疹子像芝麻粒大小,顏色像桃花,有些疹子則較大,這是麻疹初期症狀。

疹子初期形態尖銳稀疏,逐漸變得密集,有顆粒但沒有紅暈,微微隆起但不形成水泡,這與痘疹有明顯區別。治療麻疹必須小心謹慎,絕對不能有絲毫疏忽,雖然麻疹比痘疹輕微一些,但變化速度卻非常快。

觀察發現,發燒一兩天後疹子就一起冒出來的病情較重;發燒三四天後才出疹的較輕;五天以後才出疹的病情較重;甚至到六七天疹子隱隱約約看不清楚的,病情則更加嚴重。

3. 輕重

麻症出時,有輕重之分,臨時須要詳察。若氣血平和,素無他病者,雖感時氣,而正能制邪,故發熱和緩,微微汗出,神氣清爽,二便調勻,見點則透徹,散沒不疾不徐,為輕而易治者也。若素有風寒食滯,表裡交雜,一觸邪陽火旺之氣,內外合發,而正不能制邪,必大熱無汗,煩躁口渴,神氣不清,便閉尿澀,見點不能透徹,收散或太緊速,則為重而難治者也。

廉按:風甚者,宜疏風為主;寒鬱者,宜用麻黃;食滯者,宜用消導;痰甚者,宜化痰;火盛者,宜清火。無汗,風寒閉也;煩躁,毒閉於內,發不出也;口渴,火盛也;便閉,大腸火鬱而兼食滯也;尿澀,膀胱與心火相煽也;喘急,毒鬱於肺而兼痰壅也;神氣不清,毒盛也。又疹脈,以浮大滑數有神者為吉,細軟微弱無神者為凶。尤以肺脾脈洪大有神,雖有別症,亦不為害。若細軟無神,則陽症得陰脈矣。脈症不相合,恐有變卦,必先察其虛實,庶乎無誤。至於收完熱退,雖細軟微弱,無害也。形色桃紅潤澤者輕,其毒輕微也;深紅者重,火毒盛也;紫黑灰黯隱伏不明者重極,火毒伏於臟也。陽部多者輕,陰部多者重。

頭為諸陽之首,面為陽中之陽,背為太陽,四肢外向為陽,胸為陰中之陰,四肢內向為陰,腰亦為陰。陽部多而陰部少者順,陰部多而陽部少者逆,必有後患。二部俱少,火毒輕;二部俱多,火毒重。頭面胸腹手足不出,惟背上有紅塊者不治。

熱極,喘促,胃胸,肩脅,狂言,衄血,搦手,搖頭,尋衣,摸床,噦惡,便閉,口出屍氣者不治。黑暗乾枯如灰煤者不治。鼻煽,口張,眼胞陷,目無神者不治。痰聲在喉內,氣喘,胸高者不治。鼻面俱青,糞色青黑如爛魚腸者不治。瘄後牙疳臭爛,齒落無血者不治。兩頰浮腫,環口青黑,頰漏,齒脫,唇崩,鼻壞者不治。口如魚嘴,氣急作鴉聲者不治。瘄後大便不通,氣喘,皮肉漸烏者不治。瘄後餘熱內攻,譫言妄語,神昏喪志者不治。瘄後陰虛血燥,疳癆肉脫者不治。

白話文:

輕重

麻疹的症狀輕重不一,必須仔細觀察才能判斷。如果患者氣血平和,平時沒有其他疾病,即使感染了時疫,正氣也能夠抵禦邪氣,所以發熱溫和,微微出汗,精神清爽,大小便通暢,疹子一出就消退,散佈的過程不快也不慢,這是輕症,容易治癒。

如果患者平時就有風寒、飲食積滯,表裡證候夾雜,一旦觸犯邪陽和火旺之氣,內外邪氣同時發作,正氣無法抵禦邪氣,就會出現高燒不退、不出汗、煩躁口渴、精神不清、大便秘結、小便不利、疹子不能順利消退,疹子的消長速度過快或過慢,這是重症,難以治療。

治療麻疹,風邪重的,要以疏風解表為主;寒邪鬱結的,要用麻黃;飲食積滯的,要用消導藥物;痰濕重的,要用化痰藥;火邪盛的,要用清熱藥。不出汗是風寒閉塞;煩躁不安是毒邪閉結在體內,排不出來;口渴是火邪旺盛;大便秘結是大腸火盛兼有飲食積滯;小便不利是膀胱和心火互相煽動;呼吸急促是毒邪鬱結在肺部兼有痰液壅塞;精神不清是毒邪過盛。

觀察脈象,浮大、滑數、有力為吉兆,細弱、微小、無力為凶兆。尤其以肺脾脈洪大有力為吉,即使有其他症狀,也不礙事。如果脈象細弱無力,就是陽證出現陰脈的徵象,脈症不符,恐怕病情會有變化。必須先觀察虛實,才能避免診斷失誤。至於熱退之後,即使脈象細弱無力,也沒有關係。

患者面色紅潤光澤者為輕症,毒邪輕微;面色深紅者為重症,火毒盛;面色紫黑灰暗、隱伏不明者為極重症,火毒伏於臟腑。疹子多發於陽經者為輕,多發於陰經者為重。頭部是諸陽之首,面部是陽中之陽,背部屬太陽經,四肢外側屬陽,胸部是陰中之陰,四肢內側屬陰,腰部也屬陰。疹子多發於陽經而少發於陰經者為順利,多發於陰經而少發於陽經者為逆,預後不良;疹子在陽經和陰經都少者,火毒輕;疹子在陽經和陰經都多者,火毒重。疹子不出現在頭面胸腹手足,只在背部有紅塊者,難以治癒。

高燒、呼吸急促、胃脘、胸部、肩脅疼痛、胡言亂語、鼻出血、手足抽搐、搖頭、尋衣摸被、呃逆、大便秘結、口中排出屍臭味者,難以治癒;皮膚乾燥枯萎如灰煤狀者,難以治癒;鼻煽動、張口、眼瞼凹陷、目光呆滯者,難以治癒;痰聲在喉、氣喘、胸部隆起者,難以治癒;鼻面青紫、大便青黑如爛魚腸者,難以治癒;麻疹痊癒後牙齦潰爛、牙齒脫落不流血者,難以治癒;兩頰浮腫、口周青黑、頰部潰爛、牙齒脫落、嘴唇崩裂、鼻樑壞死者,難以治癒;口如魚嘴、呼吸急促如鴉鳴聲者,難以治癒;麻疹痊癒後大便秘結、氣喘、皮膚漸漸變黑者,難以治癒;麻疹痊癒後餘熱內攻,胡言亂語,神志昏迷者,難以治癒;麻疹痊癒後陰虛血燥,出現疳證、消瘦、肌肉萎縮者,難以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