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闡注》~ 卷三 (3)
卷三 (3)
1. 麻後脫肛
麻後脫肛。有實有虛。一由大腸積熱。下攻脫肛。腫硬疼痛。或時下血。或糞細小。唇赤齒燥。其腹堅實。其脈洪數有力。宜甘桔升麻湯。加枳殼。蔞仁。黃芩。山楂。白芍。滑石。元參。丹皮。黑荊芥之類。一由氣血兩虛。不能內守。遂致脫肛。面青唇淡。指梢或冷。精神倦怠。
其脈沉細無力。宜補中益氣湯。加羌活。白芍。煨姜主之。或四君加黃耆升麻。或四物加黃耆升麻。或血熱腸風。加黃柏。荊芥。槐花。斟酌用之。虛甚者。十全大補。加升提藥。
甘桔升麻湯
元明粉(三錢),杏仁,當歸(各二錢五分),桔梗(一錢),甘草(五分),升麻(七分)
或加蔞仁。
補中益氣湯
人參,黃耆,白朮,當歸,柴胡,升麻,炙草,廣皮,加薑棗
四君子湯
人參,白朮,茯苓,炙草
四物湯(見前)
二靈散
龍骨(煅五錢),木賊(燒存性二錢五分)
共為細末。敷肛自斂。乾燥者清油調塗。
洗法
五棓子(八個),川椒(二十粒),蔥五根,泔水煎洗。
白話文:
麻醉後出現脫肛的情況,原因有實證和虛證兩種。
一種是因為大腸積熱,熱邪向下衝迫導致脫肛,會出現肛門腫脹、堅硬疼痛,有時會出血,或大便細小,嘴唇發紅乾燥,牙齒也乾燥,肚子脹滿堅硬,脈搏洪大有力。這種情況應該使用甘桔升麻湯,並加入枳殼、蔞仁、黃芩、山楂、白芍、滑石、元參、丹皮、黑荊芥等藥材。
另一種是因為氣血兩虛,無力固攝而導致脫肛。會出現面色青白、嘴唇蒼白,手指尖或冰冷,精神疲倦,脈搏沉細無力。這種情況應該使用補中益氣湯,並加入羌活、白芍、煨姜等藥材。也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加入黃耆和升麻,或是四物湯加入黃耆和升麻。如果同時有血熱腸風的情況,可以加入黃柏、荊芥、槐花等藥材,斟酌使用。虛證嚴重時,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並加入升提藥。
甘桔升麻湯的組成:元明粉(三錢)、杏仁、當歸(各二錢五分)、桔梗(一錢)、甘草(五分)、升麻(七分),可加入蔞仁。
補中益氣湯的組成:人參、黃耆、白朮、當歸、柴胡、升麻、炙甘草、廣陳皮,並加入薑和棗。
四君子湯的組成: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
四物湯的組成,之前已說明過。
二靈散的組成:煅龍骨(五錢)、燒存性的木賊(二錢五分),將兩者磨成細末,敷在脫肛處,可以幫助肛門收縮。如果乾燥,可以用清油調和後塗抹。
清洗方法:使用五倍子(八個)、川椒(二十粒)、蔥(五根)放入洗米水裡煎煮後清洗。
2. 麻疹達權
萬密齋曰。凡出瘄自起至收。但看右手寸關脈。洪大有力。雖有別症。亦不為害。此即陽症得陽脈之義。張景岳云。若細軟無力。則陽症得陰脈矣。脈症不相合。當知變通。速救元神。宜用溫補托法。參酌用之。若執麻瘄為陽毒。而概用清涼。則死必不免矣。馮楚瞻曰。病之實者邪氣實。
非真實也。病一退而正氣必虛。乃真虛也。今醫徒守古人疹多實熱之論。以有形有餘之藥。攻無形多變之虛。不知陽毒之有餘。實由陰血之不足。舍其實在之虛。攻其無形之毒。勢必愈熱煩躁。而增泄瀉喘促。甚至不起者多矣。
全真益氣湯
人參(一錢),白朮(三錢炒),附子(三錢澹),五味(八分研),熟地(八錢),麥冬(三錢),牛膝(二錢)
馮氏立此方。治麻瘄見點之後。壯熱昏沉。喘嗽煩躁。口渴不食。泄瀉吐蛔。或頭面先沒。額熱身烙足冷等症。無一不效。
更有向患陰虛久嗽。寸強尺弱。麻疹隱伏。但脈宜於地黃湯。而不宜於疏表者。馮氏竟照脈立方。用六味地黃湯。
康熙乙亥年間。斑疹大發。甚危。諸醫或用表托。或用清解。俱莫能療。有身體俱見。而面上隱隱退縮。有身面俱見。面赤壯熱。喘嗽煩躁。不食泄瀉者。要知皆陽外越而陰內竭。中氣弱而肺氣傷。其火之有餘。乃由水之不足。昧者概云麻瘄餘毒。不知實系氣血大傷也。其脈寸強尺弱。或細數無力者。並以全真益氣湯去人參。一二劑而愈。
薛氏發熱作渴。用人參麥冬湯。倦怠發搐。用和肝補脾湯。喻嘉言以人參敗毒散治斑症。吳鶴皋以參耆桂附治斑。皆法之變也。醫不達權。安足語此。惟脈洪大有力。人強氣壯者。方用正治。
張景岳曰。十喘九虛。若本非火症。又非外邪。或以大瀉大汗而致者。必皆氣脫之候。宜補其元氣。使以氣促作氣喘。則大誤也。蓋喘者。邪阻清道也。促者。真氣不足也。故曰促者斷之機。切勿以瘄家之促悉認為實火。而不知虛火之為害也。
徐東皋曰。瘄家有胃氣原弱。因瀉痢而發者。發或未透。隨現隨隱。因之邪氣漸入於胃。泄瀉不已出而覆沒。加之喘促。則必危矣。急宜先補脾胃也。
白話文:
萬密齋說:凡是麻疹從開始發作到痊癒,只要看右手寸關脈,如果脈象洪大有力,即使有其他症狀,也不會有大礙。這就是陽性病得到陽脈的道理。張景岳說,如果脈象細軟無力,那就是陽性病得到陰脈了。脈象和症狀不符合時,應該知道要變通,趕快救助元氣,應該用溫補的方法來托毒。要參考情況運用。如果認為麻疹是陽毒,一概使用清涼的藥物,那麼病人一定會死。馮楚瞻說:病情的實證是指邪氣旺盛,但並非真正的實證。病情一旦消退,正氣一定會虛弱,這才是真正的虛證。現在的醫生只知道固守古人說麻疹多為實熱的理論,用有形的、多餘的藥物,去攻打無形的、多變的虛證,卻不知道陽毒的旺盛,實際上是由於陰血不足。捨棄真實的虛證,去攻打無形的毒,勢必會使病情更加發熱煩躁,而且會增加腹瀉、氣喘,甚至導致死亡的也很多。
全真益氣湯
人參(一錢),白朮(三錢炒),附子(三錢淡),五味子(八分研),熟地(八錢),麥冬(三錢),牛膝(二錢)
馮楚瞻創立這個方子,用來治療麻疹出點之後,出現高熱昏沉、氣喘咳嗽、煩躁不安、口渴不吃東西、腹瀉、吐蛔蟲,或者頭面部先消退,額頭發熱、身體發燙、腳冰涼等症狀,沒有一個不見效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病人原本就患有陰虛久咳,寸脈強而尺脈弱,麻疹隱伏,這種情況下脈象適合用地黃湯,而不適合用疏散表邪的藥物。馮楚瞻就根據脈象來開方,使用六味地黃湯。
康熙乙亥年間,爆發了嚴重的斑疹,病情非常危急。許多醫生有的用托毒的方法,有的用清熱解毒的方法,都不能治好。有的病人是身體都出現斑疹,而臉上的斑疹卻隱隱退去;有的病人是全身和臉上都有斑疹,臉色發紅,高燒不退,氣喘咳嗽,煩躁不安,不吃東西,腹瀉。要知道這些都是陽氣外散,陰氣內竭的表現,是中氣虛弱,肺氣受損。其火的旺盛,實際上是由於水不足。不明白的人都說是麻疹的餘毒,卻不知道實際上是氣血大傷。這種情況脈象是寸脈強而尺脈弱,或者細數無力,都用全真益氣湯,去掉人參,服用一兩劑就能痊癒。
薛氏發熱口渴,就用人參麥冬湯;倦怠抽搐,就用和肝補脾湯。喻嘉言用人參敗毒散來治療斑疹;吳鶴皋用人參、黃耆、桂枝、附子來治療斑疹。這些都是治療方法的變通。醫生如果不了解變通之道,又怎麼能談得上治病呢?只有脈象洪大有力,體格強壯,正氣旺盛的人,才可以用正面的方法來治療。
張景岳說:十個喘氣的人,有九個是虛弱的。如果喘不是由於火症,也不是由於外來的邪氣,而是因為大瀉或大汗而造成的,那一定是氣脫的表現,應該補養元氣。如果把因為元氣不足而導致的氣促當作氣喘來治療,那就大錯特錯了。所謂的喘,是邪氣阻礙了清氣上升的通道;所謂的促,是真氣不足的表現。所以說,促是病情惡化的徵兆。切記不要把麻疹病人出現的氣促,都認為是實火,而不知道虛火的危害。
徐東皋說:麻疹病人中,有的人是胃氣原本就虛弱,由於腹瀉痢疾而發病。麻疹發出來或者沒有透徹,隨即又會隱藏起來。因此邪氣漸漸侵入胃部,腹瀉不止,最終導致病情覆沒。如果再加上氣喘,那就一定危險了。這時急需先補養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