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溪

《麻疹闡注》~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嘔吐

麻疹嘔吐由於火邪內迫。胃氣衝逆也。須以竹茹石膏湯和中清熱。其吐自止。

白話文:

麻疹患者嘔吐,是因為內有火邪刺激胃氣,使胃氣上逆作嘔。這種情況下,需要使用竹茹石膏湯來調和中氣,清熱降火,嘔吐的症狀就會自然停止。

竹茹石膏湯

法夏,赤苓,廣皮,竹茹,甘草,石膏(煅),加薑

白話文:

法半夏,赤茯苓,陳皮,竹茹,甘草,煅石膏,加生薑。

廉按劉河澗曰。胃膈熱盛則為嘔。火氣炎上之象。忌用升麻。服之必喘。須以竹茹。葛根。西河柳。陳皮。石膏。甘草。薑炒。黃連之類。若痰吐如絲。或成塊吐清涎而有白沫者。俱宜清肺消痰降火為主。朱丹溪曰。嘔吐藥。忌栝蔞仁。杏仁山梔蘿蔔子。又按初時固宜疏表。

白話文:

廉潔的(劉)河澗說:胃膈熱盛,就會引發嘔吐。這是火熱之氣向上炎昇的現象。忌用升麻。使用升麻的話,必然會喘。應該以竹茹、葛根、西河柳、陳皮、石膏、甘草(薑炒)、黃連等為藥物。如果咳吐出來的痰,像絲一樣細長,或者結成塊狀,吐出來的是清澈的口水,並且有白沫,應該以清肺、化痰、降火為主。朱丹溪說:嘔吐的藥物,忌用栝蔞仁、杏仁、山梔、蘿蔔子。另外,在疾病初期,本來是應該疏通表氣的。

但不可過用升提藥。至於麻後嘔吐。有實有虛。經云。胃虛則吐是也。胃實宜消食清火。胃虛用七味白朮散。理中湯。

七味白朮散

白話文:

在治療中風後昏迷時,不能過量使用升提的藥物。至於麻醉後嘔吐,有實症和虛症之分。經典中記載:「胃虛則吐」。胃裡有實邪,應該採用消食清火的藥物;胃虛則應使用七味白朮散、理中湯等藥物。

人參,白朮(炒),茯苓,炙甘,木香,藿香,葛根

理中湯

人參,焦術,炮薑,炙草

甚者加附子。

白話文:

人參:補氣益血,安神益智,生津止渴。

白朮(炒):健脾益氣,燥濕止瀉,補中益氣。

茯苓:健脾補腎,益氣安神,利水滲濕。

炙甘:益氣補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木香:理氣止痛,行氣化瘀,健脾止瀉。

藿香:芳香化濕,解暑退熱,燥濕止瀉。

葛根:升陽昇麻,生津止渴,解毒退熱。

2. 瀉泄

麻疹瀉泄。乃毒熱移入腸胃。使傳化失常也。治者切不可用溫熱諸劑。疹初作瀉者。以升麻葛根湯加赤苓豬苓澤瀉主之。疹已出作瀉者。以黃連解毒湯加赤苓木通主之。

白話文:

麻疹引起腹瀉。是毒熱運轉到了腸胃。導致消化吸收功能失常。治療時絕對不能使用溫熱的藥方。麻疹初期就出現腹瀉的。用升麻葛根湯加赤苓、豬苓、澤瀉主治。麻疹已經發出伴有腹瀉的。用黃連解毒湯加赤苓、木通主治。

升麻葛根湯(見前)

黃連解毒湯(見前)

白話文:

升麻葛根湯(前文已提及)

黃連解毒湯(前文已提及)

3. 痢疾

麻疹作痢。謂之夾疹痢。因毒熱未解。移於大腸所致也。有腹痛欲解。或赤或白。與赤白相兼者。悉用清熱導滯湯主之。不可輕投澀劑。

清熱導滯湯

白話文:

麻疹併發痢疾,稱為夾疹痢。這是因為毒熱沒有完全解除,轉移到大腸所致。有腹痛想解大便。痢疾便的顏色有紅色或白色。或紅白兼有。都應該使用清熱導滯湯來治療。不可輕易使用澀劑。

山楂,厚朴,甘草,枳殼,檳榔,當歸,酒芍,條芩,(酒炙),連翹,黏子,青皮,黃連(吳萸炒),引用生薑。

白話文:

山楂:具有消積化滯、活血化瘀、降脂降壓的功效。

厚朴:具有溫中散寒、燥濕化痰、行氣止痛的功效。

甘草: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清熱解毒的功效。

枳殼:具有破氣消積、行氣寬中、導滯散結的功效。

檳榔:具有殺蟲驅蟲、行氣止痛、消積化滯的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

酒芍:具有養血和血、柔肝緩急、活血止痛的功效。

條芩:具有清熱降火、涼血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散結消癥的功效。

黏子:具有潤肺止咳、清熱利咽、養陰生津的功效。

青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消積導滯的功效。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消炎止痢的功效。

引用生薑:具有溫中散寒、發汗解表、止嘔止瀉的功效。

廉按。泄瀉則云切不用溫熱諸劑。痢疾則云不可輕投澀劑。其丁寧懲戒之意深矣。余看麻疹數十年矣。泄瀉痢疾從不見有虛症。但竊意麻後日久。或有脾虛而作瀉痢者。必其脈弱唇白。舌胎滑白。統舌不見紫紅。不口渴而精神倦怠者。方可作脾虛論。或四苓散。或四君子湯。

白話文:

單以我的觀察而言,腹瀉就不要使用溫熱的藥方。痢疾也不能隨意投用收斂性的藥劑。這其中的慎重和警示的用意很深了。我已經看麻疹幾十年了,腹瀉痢疾從沒見過是虛寒症。可是我私下猜想,麻疹後時間久了,或者偶爾會有脾虛而導致腹瀉痢疾的患者。一定會脈搏微弱、嘴脣發白,舌苔光滑、舌頭整體沒有紫紅,而且不會口渴,但精神倦怠。這樣纔可以認為是脾虛。或者可用四苓散,或者用四君子湯。

或補中益氣湯。謹慎審擇用之。張玉潞曰。麻瘄瀉痢。屬熱者多。但不可令其瀉久。瀉久則中氣下陷。或成腫滿。宜枳殼理中之類。以理脾胃為主。又有下痢如直腸者。所食何物。即瀉何物。此火盛也。次性急速。故下如直腸。用山梔二十枚。煎湯頻服自愈。總之痢疾惟宜升散。

白話文:

或者服用補中益氣湯。使用時須謹慎審慎地選擇。張玉潞說,麻痹性腹瀉痢疾多是熱證引起的,但不能讓腹瀉持續很長時間,因為腹瀉時間長了,中氣就會下陷,或者造成腹脹。應該以枳殼理中湯之類的藥方為主,用以調理脾胃。還有一種腹瀉,腹瀉物的形態就像直腸一樣,吃什麼東西就拉出什麼東西,這是火熱太盛造成的。另外,這種腹瀉的性質比較急迫,所以下痢物就像直腸一樣。可以用山梔子二十枚,煎成湯藥,頻頻服用,就能自行痊癒。總之,痢疾只宜用升散的藥方。

初起可用大黃。火盛再加芩連。或犀角丸。俱可用。如積毒已除。下多亡陰者。六味亦可。

四苓散

白話文:

疾病初期可用大黃藥材。如果火氣很旺盛,再加入黃芩和黃連。犀角丸也可以用。如果毒素已經清除,身體很多陰液流失的人,六味地黃丸也可以用。

白朮(炒),茯苓,豬苓,澤瀉

白話文:

炒白朮、茯苓、豬苓、澤瀉。

四君子湯

人參,焦術,茯苓,炙草

補中益氣湯

白話文:

四君子湯:

人參,焦術,茯苓,炙草

補中益氣湯:

人參,焦山藥,茯苓,炙甘草

人參,黃耆,焦術,當歸,柴胡,升麻,炙草,廣皮

白話文:

這是一味以人參、黃耆、焦術、當歸、柴胡、升麻、炙草和廣皮為主要藥材的方劑。

理中湯(見前)

犀角丸,準繩云。但是痢服之無不瘥者。

犀角屑,黃連,苦參,黃柏,當歸

白話文:

犀角丸,根據標準說法,凡是痢疾服用此藥無不痊癒。 成分包括:犀角碎末、黃連、苦參、黃柏、當歸。

各搗研細末。等分和勻。空腹煮糯米飯調方寸大服之。日再服。忌油膩。生冷。

白話文:

將各味藥研磨成細末。將所有藥粉分裝成相等的劑量,均勻混合。 患者應空腹時,將藥粉與煮好的糯米飯混合,服用法方藥。 每天服用兩次。 患者應忌食油膩食物和生冷食物。

黃連丸。

黃連,羚羊角,黃柏,赤苓(各一兩五錢)

共為細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薑蜜湯下。

六味丸

生地,茯苓,淮藥,萸肉,丹皮,澤瀉

白話文:

黃連丸: 黃連、羚羊角、黃柏、赤苓(各四十五克) 共同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調和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粒。用薑蜜湯送服。 六味丸: 生地、茯苓、淮山藥、山茱萸肉、牡丹皮、澤瀉(各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