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科活人全書》~ 卷之一 (4)
卷之一 (4)
1. 靜遠主人麻疹西江月(刪訂)
平胃散五苓散相合。方兒名曰胃苓湯。蒼朮茯苓肉桂與豬苓。陳皮厚朴澤瀉分明。白朮須宜生用。去肉桂甘草煎成。浮腫泄瀉食積停。人口效應如神。
咳嗽頻頻不止。為因不禁酸鹹。又加火毒肺家炎。尤恐胸高氣喘。體實卻用葶藶丸。神虛清肺神丹。如斯調理保平安。莫向風波弄險。
葶藶丸除肺熱。杏仁葶藶防己。牽牛萊菔子相隨。紅棗肉搗成為劑。清肺神丹降氣。鹽水煮焙陳皮。黃芩黃連梔仁黃柏杏仁泥。蘇子稀糊丸易。
口齒生瘡臭爛。此名走馬牙疳。金華丸子內求安。外用除疳妙散。先取桶中尿白。火緞白色如鹽。五倍子銅綠蛻殼蠶(即蠶蛻紙)。再加硼砂冰片。
赤痢下成鮮血。黃連柏葉槐花。枳殼荊芥穗同加。痢止血除才罷。白痢茱萸滑石。樗根枳殼升麻。烏梅取肉作丸佳。赤白香連丸可下。
香連丸又名香橘。五錢木香陳皮。石蓮子取肉半數宜(等分用止一半)。一兩黃連另制。外將茱萸五錢。同黃連炒而用之。炒後去茱萸勿同施。神麯糊丸吞餌。
痘後麻疹即現。治法從未講究。專用清肺是妙手。發散與補俱謬。藥用黃芩桑白皮。貝母牛蒡子同儔。更宜倍入西河柳。特為後學指授。
麻後如變瘧疾。清涼健脾為佳。麥冬薏苡仁粉乾葛。白茯苓陳皮鱉甲。柴胡白芍淡竹葉。知母貝母山楂。渴甚再把石膏加。不渴知母並罷。
更防四種死證。臨時休得殊差。毒多體熱瘦如麻(證一)。咳嗽面青聲啞(證二)。走馬(牙疳)唇齒肉落(證三)。痢疾噤口吁嗟(證四)。這般即是死冤家。不可騎牛覓馬。
婦人出麻時候。天癸正當臨期。血走氣虛難支持。伏陷恐成在斯。藥忌辛酸升發。養陰湯(見三十二條)加減最宜。用心調理莫待遲。臨危法無可施。
婦人麻初發熱。經行非期何因。毒火內迫血離經。元參地黃湯進。或將解毒湯四物湯。二方合用調停。服後天癸依然行。定變伏陷逆證。
元參地黃湯神方。丹皮生地元參。炒黑蒲黃梔仁添。水煎入口靈驗。四物湯除去川芎白芍。解毒湯梔仁黃柏黃芩黃連。服後經止立便痊。不應中虛證交。
妊娠如逢出疹。熱蒸胎必墜傷。熱甚兒墜母安康。輕或兩全無恙。初潮宜用參蘇飲。減去半夏木香。或已現麻須更方。安胎飲用停當。
初潮宜用參蘇飲。加減全憑神醫。枳殼前胡與蘇葉。除去甘草桔梗陳皮。葛根白茯苓同煎。人參半夏木香須忌。加入連翹牛蒡子貝母宜。勿學庸工執泥。
出現宜用安胎飲。川芎白芍當歸身。蘇葉甘草條子芩。大腹皮烏豆水浸。陳皮薑湯泡去白。薑汁炒連殼砂仁。人參白朮用時須當斟。糯米一撮為引。(白芍。出現時須當併除)
【附秘本妊娠出麻括】,孕婦如逢出疹。須防熱甚胎傷。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黃是主方。蘄艾條子芩多放。砂仁連殼薑汁炒。安胎清熱最良。用心調理莫倉皇。務保子母無恙。
白話文:
靜遠主人麻疹西江月(刪訂)
胃苓湯 用平胃散和五苓散合起來的方子,叫做胃苓湯。裡面有蒼朮、茯苓、肉桂、豬苓,再加上陳皮、厚朴、澤瀉,白朮要用生的。去掉肉桂和甘草,煎好服用。可以治療浮腫、腹瀉和食物積滯,效果非常神奇。
咳嗽 咳嗽不停,是因為吃了太多酸鹹食物,再加上火毒侵犯肺部發炎,尤其要小心胸悶氣喘。身體強壯的可以用葶藶丸,身體虛弱的可以用清肺神丹。這樣調理就能保平安,不要冒險。
葶藶丸與清肺神丹 葶藶丸可以清除肺熱,裡面有杏仁、葶藶子、防己、牽牛子和萊菔子,用紅棗肉搗成丸劑。清肺神丹可以降氣,用鹽水煮過的陳皮焙乾,再加上黃芩、黃連、梔子、黃柏和杏仁泥,用蘇子稀糊做成藥丸服用。
走馬牙疳 口齒生瘡,潰爛發臭,叫做走馬牙疳。用金華丸來治療,外用除疳散效果很好。先取桶中的尿液,曬乾後像鹽一樣白,加上五倍子、銅綠、蛻殼的蠶(即蠶蛻紙),再加硼砂和冰片。
赤痢 拉肚子,大便有鮮血,叫做赤痢。用黃連、柏葉、槐花,加上枳殼和荊芥穗,等到痢疾止住、血也沒了才能停藥。
白痢 拉肚子,大便呈白色,叫做白痢。用茱萸、滑石、樗根、枳殼、升麻,加上烏梅肉做成丸子服用。赤痢和白痢都可以用香連丸。
香連丸 香連丸也叫香橘丸。用木香和陳皮各五錢,石蓮子肉一半的量,黃連一兩另行炮製。另外用茱萸五錢,和黃連一起炒過,炒好後去掉茱萸,不要一起用。用神麯糊做成藥丸吞服。
麻疹後續 出完痘後又出現麻疹,治療方法從來沒人講究。專用清肺的方法最好,發散和補益都是錯的。藥用黃芩、桑白皮,加上貝母和牛蒡子,再加倍使用西河柳,這是特別給後學者指點的。
麻疹後變瘧疾 麻疹之後如果變成瘧疾,最好用清涼健脾的方法。用麥冬、薏苡仁粉、葛根,加上白茯苓、陳皮和鱉甲,還有柴胡、白芍、淡竹葉、知母和貝母、山楂。如果口渴很厲害,再加石膏,不渴就不要用知母。
四種死證 還要小心四種會導致死亡的情況,治療時絕對不能出錯。毒氣太多,身體發熱,瘦得像麻桿(第一種死證)。咳嗽,臉色發青,聲音沙啞(第二種死證)。走馬牙疳,嘴唇牙齒的肉都掉落(第三種死證)。拉痢疾,無法進食,不斷喘氣(第四種死證)。出現這些情況就難以治療了,不要不了解病情就亂投醫。
婦人出麻 婦人出麻疹的時候,正好遇到月經來潮,因為血流失、氣不足,很可能導致病情伏陷。用藥要避免辛辣、酸味和升發的藥,用養陰湯(見第三十二條)加減變化來治療最好。要用心調理,不要等病情危急才想辦法,那時就來不及了。
婦人麻疹初期 婦人麻疹剛開始發熱,月經卻提前來了,這是因為毒火內迫,導致血離開經脈。用元參地黃湯來治療。也可以把解毒湯和四物湯合起來用。服藥後月經就能正常來,這樣就能避免病情伏陷。
元參地黃湯與四物解毒湯 元參地黃湯是非常好的方子,裡面有丹皮、生地、元參,加上炒黑的蒲黃和梔子,用水煎服效果很好。四物湯去掉川芎和白芍,解毒湯用梔子、黃柏、黃芩、黃連。服藥後月經就會停止,如果沒有效果,就代表是中虛的病症交雜。
孕婦出疹 孕婦如果遇到出麻疹,發熱會讓胎兒受傷。如果熱氣很盛,胎兒可能會流產,但母親會安全。如果熱氣輕微,母子可能都平安。剛開始發熱,可以用參蘇飲,減去半夏和木香。如果麻疹已經出現,就要改用安胎飲來治療。
參蘇飲 剛發熱時,用參蘇飲來治療,加減變化都要靠醫生來決定。裡面有枳殼、前胡和蘇葉,去掉甘草、桔梗和陳皮。用葛根和白茯苓一起煎。人參、半夏和木香不要用。加入連翹、牛蒡子和貝母比較好,不要學庸醫死板地用藥。
安胎飲 麻疹已經出現,要用安胎飲,裡面有川芎、白芍、當歸身、蘇葉、甘草、條芩、大腹皮和烏豆(用水浸泡)。陳皮用薑湯泡過後去掉白色部分,砂仁連殼用薑汁炒過,人參和白朮要斟酌使用,用一小撮糯米做藥引。白芍,麻疹出現時也要一起去掉。
附錄:妊娠出麻括 孕婦如果遇到出麻疹,要小心熱氣太盛傷害胎兒。用川芎、當歸、白芍、生地黃是主要藥方。加上蘄艾和條芩,多放一些。砂仁連殼用薑汁炒,是安胎清熱最好的方法。要用心調理,不要慌張,要保證母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