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瓊

《麻科活人全書》~ 附錄 (5)

回本書目錄

附錄 (5)

1. 附證

得生他人。治疹之法。可無憾矣。余因附載斯冊。雖不能見信於兒醫。而正道闡明。實有裨於兒科治疹之根源。而為有子出瘄者所當致慎也夫。

白話文:

這樣就能幫助他人活命。治療麻疹的方法,可以說沒有遺憾了。我因此將這些附錄在這本書中。即使不被兒童醫師所信任,但闡明正確的道理,實際上對兒童科治療麻疹的根本原因有所幫助,也讓家中有孩子出麻疹的人應當謹慎小心。

2. 麻症補論

麻科一症。內經未嘗談及。近行世諸書。皆云麻稟陽毒。藥宜涼解。其說是矣。但麻之將出。熱亦三日。體亦微汗。須慎風寒。戒葷腥。苗以紅活為貴。若飲食有味。二便如常。自可勿藥有喜。惟小兒平日氣體壯實。飲食易化。出麻時惡熱喜冷。大便結而燥。小便赤而短。口鼻出氣如火。

得一二涼劑。而火退矣。倘多服涼劑。變症百出。或神目昏暗。或手足瘛瘲。或寒熱乍發。或吐瀉交作。舌雖黑而有液。唇雖焦而帶涼。此乃實熱化為虛寒。若概用寒冷克削。勢必驅之於不活而後已。竊謂當此吃緊之時。急用峻補二三劑。繼用平補二三荊。峻補宜近效湯。平補宜理中湯。

二湯重加分兩。有鬼神不測之機。有造化可回之力。仲景所謂補天手段者。此其候也。願以質諸世之知醫者。

近效湯(時方),

大川附(熟附不用),漂白朮(焦術不用),炙甘草,生薑(三片),紅棗(四枚)引。

理中湯(經方)

漂白朮,老幹姜,潞黨參,炙甘草,不用引。

上補論一首。並附二方。蓋廬陵王耕心茂才。嚐出方經驗。而創此論也。頃重刻麻科活人全書工甫竣。獲見之。其意旨全書中亦嘗論及。閱者或致忽略。因附刻於後。以為神而明之者一助。

白話文:

麻症補論

麻疹是一種內經沒有記載的疾病。現今一些醫書都說麻疹是由陽毒引起的,治療宜用涼性藥物來解毒,這種說法是對的。但是,麻疹發病初期,也會發熱三天,身體微微出汗,因此必須謹防風寒,戒除辛辣油膩的食物。麻疹的症狀以紅疹鮮豔為佳。如果患者飲食正常,大小便也正常,就可以不用藥物,自然會痊癒。只有體質強健、消化良好的兒童,在出疹時反而怕熱喜涼,大便乾燥,小便短少顏色深紅,口鼻呼出的氣息像火一樣熱。

如果只用一兩劑涼藥,熱症就能退去。但是如果服用太多涼藥,就會出現各種併發症,例如眼睛昏花、手腳抽搐、寒熱交替發作、嘔吐腹瀉等。雖然舌頭可能發黑但仍然濕潤,嘴唇雖然乾燥但仍然帶有涼意,這其實是實熱轉化為虛寒。如果一味使用寒涼藥物抑制病情,很可能導致病人死亡。因此,在病情危急的時候,應該緊急服用幾劑溫補藥物,然後再服用幾劑平和的補藥。溫補藥宜用近效湯,平和補藥宜用理中湯。

這兩種湯藥的藥量要加重,才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奇效,才能扭轉乾坤。張仲景所說的「補天」之法,就是指這種情況。希望各位醫者能仔細研讀此論。

近效湯(時方):

川附子(熟附子不用)、白朮(焦白朮不用)、炙甘草、生薑(三片)、紅棗(四枚)水煎服。

理中湯(經方):

白朮、乾薑、黨參、炙甘草,水煎服。

以上是麻疹治療的論述,並附上兩個處方。這是廬陵王耕心茂才根據臨床經驗所創,他的論述在《麻科活人全書》中也有提及,但讀者可能忽略,所以在此附錄,以期讓讀者更加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