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瓊

《麻科活人全書》~ 卷之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4)

1. 增訂治麻問答捷要

一問曰。麻之初出。何以知其發於肺胃二經。答曰。肺主一身之皮毛。胃乃主納五穀。若皮膚堅厚。腠理閉密。而麻難現。毛孔開豁。毒從里出。而麻易透。胃火壅滯。故不能食。火邪清消。而口能餐。是以知也。所以治麻之法。初時專以發散解表清胃火為主。宜用加減參蘇飲。

去桔梗、甘草。加連翹、牛蒡子、荊芥、防風、石膏治之。又問曰。假如用加減參蘇飲。發散不出。何以治之。答曰。以麻黃散發之。或以三仙散發之即出。

加減參蘇飲

紫蘇葉,前胡,粉葛,茯苓,枳殼,桔梗,甘草,生薑,蔥白引。水煎服。

麻黃散

麻黃(蜜同酒炒黑),枳殼,赤茯苓,木通,蘇葉,前胡,葛根,連翹,牛蒡子,蟬蛻,紅花蔥白引。水煎熱服。

三仙散

紅花,牛蒡子(炒),穿山甲(炒成珠),水煎熱服。

二問曰。麻證忌用人參、半夏、升麻。而痘證又用升麻代犀角以補其氣。何以辨。答曰。麻乃肺胃蘊積熱毒而發。不宜內實。又不宜溫補。而最喜清涼。夫麻出於六腑。所以先動陽氣。陰血多虧。陽者氣也。故不漿。升麻能升動陽氣上衝。是以麻證最忌。痘出於五臟。宜內實。

最喜溫補而助膿。其以升麻代犀角者。乃生犀地黃湯(見八十二條)中。用升麻以引生地黃。而入足陽明胃經耳。

朱曰,麻出六腑。最喜清涼。痘出五臟。最喜溫補。此條發明用升麻代犀角之法。

三問曰。麻疹初出。咳嗽。何以治之。答曰。麻初出咳嗽。宜用加減瀉白散。去人參、甘草、糯米。合三味消毒散。去甘草。或用白虎湯。除去甘草、粳米。合三味消毒散。去甘草。或以三拗湯治之。如或不效。用加味五仙散。去桔梗、芽茶、加牛蒡子、麥冬主之。

朱曰,此條發明初出咳嗽治法。

加減瀉白散,治肺炎喘嗽。

桑白皮(蜜炒),地骨皮,炒甘草,人參,白茯苓,肥知母,枯黃芩,粳米一撮引。

三味消毒散

牛蒡子(炒二兩),荊芥(二錢五分),每用三錢。水煎服。(按原刻遺甘草一味)

白虎湯,清肺金,瀉胃火。

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一撮引。

三拗湯,治風寒傷肺而咳。誤行斂肺而壅。咳嗽喘急。

麻黃(不去節三錢),杏仁(連皮尖用二十粒),生甘草(一錢),水煎服。

加味五仙散,治咳嗽不止。

知母,貝母(各二錢),款冬花(四錢),桑白皮(七),桔梗(七錢),芽茶(五錢),為末。每用一錢。杏仁煎湯下。

四問曰。麻證發熱。五六日。欲出不出。或作驚候。吐瀉交攻。何以治之。答曰。發熱而麻欲出不出。乃淫火之毒。內相攻搏。以致胃家受火邪之毒而作吐瀉。急宜分利。而兼清胃瀉火。以加味導赤散主之。兼驚者。加辰砂滑石粉、調服。萬無一失。或以麻黃散、去升麻。濟生散等劑治之。

朱曰,此條發明欲作驚候。吐瀉交攻治法。

加味導赤散,治心胃。利小便。止驚泄。

薄荷葉(四錢),生地黃(酒洗),木通,元參,車前子,連翹,淡竹葉(各七錢),黃連(三錢)燈心、石膏引。

麻黃散

麻黃(去根節水煮打去綠汁,盡用酒蜜拌炒如煤用),升麻(酒炒),人中黃(瓦盛火煅),牛蒡子(炒),蟬蛻(去頭足),水煎服。

濟生散,治麻欲出不出。而生雜證。入口即效。

紫草茸,梅蕊,鳳尾草,鬱金(各一錢),牛黃(一分),穿山甲(五分),蟬蛻(去頭足一錢),為末。麥冬煎湯下一錢。

五問曰。麻出一日而又收。腹中作脹喘急者。何也。答曰。出而又收。乃為風寒所觸。腹中作脹。乃是麻毒內攻。喘急者。乃是麻毒攻胃。急宜早治。若遲。則傳三經而難治矣。當以葛根疏邪湯。加栝蔞仁、石膏、枳實、主之。或以回生清毒散治之。使麻毒內解。則無後患矣。

朱曰,此條發明麻出又收。腹脹喘急治法。

葛根疏邪湯

葛根,防風,荊芥,蘇葉,牛蒡子,連翹,地骨皮,前胡,赤茯苓,枳殼,木通,水煎服。

回生消毒散,治麻出而又收。腹脹喘急。

牛蒡子,蟾酥(二錢),地龍(即蚯蚓曬乾去土各二錢),殭蠶,貝母,防風,荊芥(各一錢),為末。以淡竹葉煎湯下末一錢。

六問曰。麻證服發散解毒之劑。麻不出而發斑。何以治之。答曰。麻證服發散解毒藥。麻不出而發斑。乃心經君火盛而毒內攻也。當用通利之劑。名為釜底抽薪。使內熱一解。則麻易出。縱不出亦不為害。以化斑解毒湯去升麻主之。或以清寧散加減治之亦可。

朱曰,此條發明麻變斑證治法。

化斑解毒湯

元參,知母,石膏,牛蒡子,連翹,升麻,人中黃(火煅另研用),大黃(酒蒸),淡竹葉,水煎。調人中黃服。

清寧散,主瀉心肝。(即瀉青丸。以蜜合丸。淡竹葉煎湯下。治同。)

大黃(酒蒸一兩),羌活,梔仁(炒黑),川芎,龍膽草,防風,當歸(酒洗各五錢),為末。蜜水調下。

七問曰。麻後作吐瀉。不食發熱。多有難救者。何也。答曰。麻收後吐瀉不食。乃脾胃二經之證。脾虛則瀉。胃虛則吐。治法當以理脾安胃為主。不可遂用人參、白朮。只宜用六仙散治之。若熱不退。則以四物湯(見二十五條)調六仙散治之。倘用人參、白朮。則助虛氣作喘而死。

朱曰,此條發明麻後吐瀉不食發熱治法。

六仙散,治麻後、吐瀉、不食、發熱。

螞蟻花(煅灰二錢),薏苡仁(二錢),藕節(一兩),蓮肉(二錢),釵石斛,陳早米(炒各五錢),為末。米湯送下三錢。

八問曰。麻後鼻乾黑燥。昏沉不睡。又有喘急咳嗽。多有用白虎湯而死者。何也。答曰。麻後鼻乾黑燥。乃火邪刑金。作喘急。乃胃氣虛也。初出而見此候。乃肺胃火邪盛。用白虎湯(見二十六條)以清肺經之金而瀉胃火。實為得宜。麻證日久胃虛。收後而見此證。用白虎湯。

則更有傷胃氣。不死何為。只宜以消毒清肺飲。去桔梗、甘草。加栝蔞仁、葶藶主之。可保無虞。倘服消毒清肺飲而不應。可用復元散除罌粟殼、桔梗。加栝蔞仁、葶藶。一二服則安。或用補肺阿膠散、更妙。

朱曰,此條發明麻證鼻乾黑燥喘急咳嗽等證。在收後不宜用白虎湯。另出治法。

消毒清肺飲,治麻後喘嗽。鼻如煙煤。

防風,荊芥,牛蒡子,連翹,桑皮,知母,貝母,陳皮,赤茯苓,百合,桔梗,甘草水煎服。

復元散,治麻後喘急。鼻孔乾黑如煤。

貝母,百合,阿膠(炒),枇杷葉(蜜炙去毛),桔梗,罌粟殼(炒各一錢),為末。用桑白皮煎湯下一錢。

補肺阿膠散治法(加減詳五十一條)

阿膠(蛤粉炒),馬兜鈴,牛蒡子(炒香),糯米,炙甘草(各一兩),杏仁(去皮尖七粒),水煎服。

九問曰。麻後牙疳。多致不治者何也。答曰。麻後牙疳。乃失血證。是熱留足陽明胃經。餘毒上攻所致。而有五不治之候。須要看證明白。自外延入內者不治。無膿血者不治。通齦白色者不治。牙齒落者不治。口臭者不治。除此五證。內服犀角消毒飲。或加味清胃散。外用藥方搽之。毒消自愈。

朱曰,此條發明麻後牙疳。有不治及可治法。

犀角消毒飲

牛蒡子(炒研一錢五分),荊芥,黃芩,防風,犀角,甘草(各一錢),水煎。日二服。

加味清胃散,治口舌生瘡。牙齦腐爛。

生地黃,升麻,連翹,丹皮,當歸,黃連,犀角,生甘草,水煎服。

搽牙藥方,治麻後走馬牙疳。

人中白(煅),雞肫皮(各一錢),乳香(熨),沒藥(熨),兒茶,硃砂(各五分),血竭,五倍子(各三分),赤石脂(煅),海螵蛸,明礬(煅各七分),麝香,冰片(各二分)為末。用粟殼煎湯洗淨。搽之。要速效。須加牛黃(二分),珍珠末(二分),和勻搽之。

又搽牙藥方

紅褐子(燒灰),人中白(煅各二分),白梅(燒灰五分),麝香(二分),冰片(一分),五穀蟲(炒一錢),為末。先以韭菜煎湯洗患處。搽之。

十問曰。麻證又有發斑紅。而麻反不紅者。何也。答曰。麻出於胃。斑亦發於胃。斑是火大盛。而麻縱不紅。亦無大害。只宜以清熱消毒治之。用犀角消毒飲(見九問)可也。或以犀角一味磨汁與服亦可。若發紫斑。則為胃爛。不治。

朱曰,此條發明麻證發紅斑。而麻反不紅之由與治法。

十一問曰。麻初出。四肢浮腫。何以治之。答曰。四肢浮腫。乃是濕熱流於四肢也。以五皮飲加葶藶治之。如不應。用木通散與之。一二服即愈。

朱曰,此條發明麻初出四肢浮腫治法。

五皮飲

大腹皮,茯苓皮,陳皮,五加皮,姜皮,水煎服。

木通散

地龍(曬乾燒灰一錢),通草(焙焦),木通(焙乾各五錢),為末。用米湯調下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