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瓊

《麻科活人全書》~ 卷之三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2)

1. 衄血諸失血第五十八

毒邪並迫血離經。衄流於鼻不須驚。當知熱毒從茲解。血去榮中毒少輕。

吐血便血與溺血。當分熱甚和血甚。熱入血室勞動火。總而名為失血症。

鼻之衄血。因內熱熾甚。邪火沸騰。血隨火載。自肺胃上行而溢於鼻也。麻疹本乎肺胃。故初起及未出之先而衄血者。是為順候。亦發散之義也。蓋麻毒從衄而解。而榮中之毒則輕少矣。不必遽止。熱得開泄。不藥而衄自已。非錯經妄行之比。但不宜久耳。如衄血過多。此為火迫。

經曰。奪血者亡。急須止之。如衄血不已。或有失血者。俱宜清肺瀉火。佐以涼血之藥治之。以犀角地黃湯去白芍。加荊芥穗、枯黃芩主之。凡初熱即見衄血者。乃心火上衝煩悶。其症不妨。用生地黃梔子湯。加枯黃芩以散心火之鬱熱而清肺。已出而衄血者。以加減犀角地黃茅花湯去甘草治之。

已出大便下血。或小便溺血者。或吐血衄血。或二便閉澀。熱渴赤痛。以犀角解毒湯去赤芍治之。如衄血不已。急須止之。以茅根湯加黃連。或元參地黃湯去升麻、白芍、甘草。加茅根、黃連。或茅花湯去甘草加黃連等方主之。已收之後。或出鼻血。或失血者。俱宜以加減犀角地黃茅花湯去甘草治之。

(有用四物湯加茅根治之者。)凡麻症血熱。及勞動火。熱入血室。吐血衄血。發狂發黃者。俱宜用犀角地黃湯去白芍加桃仁治之。若正收及收後。仍衄不止者。以四物湯(見二十五條)加茅根、麥冬以滋潤之。然麻症衄血。或便血溺血。俱為失血之候。須當分熱甚、血甚施治。

熱甚者。以黃連解毒湯(見三十五條)主之。血甚者。以犀角地黃湯去白芍主之。

朱曰,衄血吐血。證雖駭人。一經清熱涼血。便可奏功。此等證予治愈甚多。故一見即胸有成竹。

犀角地黃湯,治傷寒溫病。本應發汗而不得汗。內蓄血及鼻衄吐血不盡。內余瘀血。大便出血。面黃。或中脘作痛。

犀角,生地黃(酒浸另搗),牡丹皮,白芍,各等分,水煎服。喜妄如狂加大黃、黃芩。吐血、衄血者加扁柏、藕汁、童便。脈大來遲腹不滿而自言滿者加當歸、肉桂。

生地梔子湯,治心火上衝、衄血。

生地黃,梔子,葛根,薄荷葉,燈心引。

加減犀角地黃茅花湯

犀角(磨汁),生地黃,茅花,丹皮,枳殼,黃芩,梔仁,連翹,黃連,麥冬,當歸尾,甘草,燈心三十根引。

犀角解毒湯

犀角,黃連,黃柏,黃芩,梔仁,生地黃,牡丹皮,赤芍,水煎服。

茅根湯

茅根,當歸,生地黃,山梔仁,枯黃芩,水煎。加百草霜入藥中服。

元參地黃湯,止痘疹衄。

元參,生地黃,丹皮,梔仁,升麻,甘草(各一錢五分),白芍(一錢),水煎。

按此方均勿宜用升麻。以塞上衝之源。勿謂但屬陽明胃經。即可用升麻也。

白話文:

毒邪同時侵犯導致血液離經而出,鼻出血不必驚慌,這是熱毒消解的表現,血液帶走毒邪,病情會減輕。

吐血、便血、尿血,需區分是熱盛還是出血過多。熱邪侵入血室,勞累加劇內火,統稱為失血症。

鼻出血是由於內熱過盛,邪火旺盛,血液隨之而上溢出鼻腔。麻疹源於肺胃,所以麻疹初期或未發疹前鼻出血是正常現象,也是邪氣外散的表現。麻疹毒素隨著鼻出血排出,體內毒邪減輕,不必急於止血,讓熱邪自然排出,不藥而癒,與其他出血情況不同,只是出血時間不宜過長。如果出血過多,是火邪太盛的表現,需要及時止血。

古籍記載:「奪血則亡」,需緊急止血。如果鼻出血不止或其他失血,都應清肺瀉火,輔以涼血藥物治療。可用犀角地黃湯去白芍,加荊芥穗、枯黃芩治療。初發熱就鼻出血者,是心火上衝導致煩悶,問題不大,用生地黃梔子湯,加枯黃芩以散去心火鬱熱和清肺。麻疹發疹後鼻出血,可用加減犀角地黃茅花湯去甘草治療。

大便出血、小便出血、吐血、鼻出血,或大小便不通,口渴、發熱、疼痛,用犀角解毒湯去赤芍治療。如果鼻出血不止,需緊急止血,用茅根湯加黃連,或元參地黃湯去升麻、白芍、甘草,加茅根、黃連,或茅花湯去甘草加黃連等方劑治療。止血後再次出血,用加減犀角地黃茅花湯去甘草治療。

(也有人用四物湯加茅根治療。)麻疹、血熱、勞累導致內火旺盛,熱邪侵入血室,吐血、鼻出血、神志不清、黃疸,都可用犀角地黃湯去白芍加桃仁治療。如果治療後或治療過程中仍出血不止,用四物湯加茅根、麥冬滋潤。麻疹引起的出血,或便血、尿血,都屬於失血症狀,需區分是熱盛還是出血過多來治療。

熱盛者,用黃連解毒湯治療;出血過多者,用犀角地黃湯去白芍治療。

朱某說,鼻出血、吐血雖然症狀嚇人,但只要清熱涼血,就能奏效。他治愈很多類似病例,所以一見此症便胸有成竹。

犀角地黃湯:治療傷寒溫病,本該出汗卻不出汗,體內蓄血,鼻出血、吐血不止,體內瘀血,大便出血,面色發黃,或胃脘部疼痛。

藥方:犀角、生地黃(酒浸後另搗)、牡丹皮、白芍,各等份,水煎服。病情危重如狂躁不安者加大黃、黃芩;吐血、鼻出血者加扁柏、藕汁、童便;脈象有力但遲緩,腹脹卻自覺腹滿者加當歸、肉桂。

生地梔子湯:治療心火上衝、鼻出血。

藥方:生地黃、梔子、葛根、薄荷葉、燈心草。

加減犀角地黃茅花湯:

藥方:犀角(磨汁)、生地黃、茅花、丹皮、枳殼、黃芩、梔仁、連翹、黃連、麥冬、當歸尾、甘草、燈心草三十根。

犀角解毒湯:

藥方:犀角、黃連、黃柏、黃芩、梔仁、生地黃、牡丹皮、赤芍,水煎服。

茅根湯:

藥方:茅根、當歸、生地黃、山梔仁、枯黃芩,水煎。加百草霜服用。

元參地黃湯:治療痘疹鼻出血。

藥方:元參、生地黃、丹皮、梔仁、升麻、甘草、白芍,水煎。

注意:此方不宜用升麻,以免阻礙上焦氣機。不要以為只是陽明胃經病症就可以使用升麻。

茅花湯(治鼻出血):

藥方:淨茅花、當歸頭、牡丹皮、生地黃、甘草,水煎服。

另一種茅花湯:

藥方:茅花、鬱金、生地黃、黃芩,水煎。加百草霜服用。

元參解毒湯:治療鼻出血、失血。

藥方:元參、黃芩、梔仁(炒)、生地黃、粉葛、荊芥穗、桔梗、甘草,水煎。加茅根汁、京墨汁服用。

犀角地黃湯(治失血、鼻出血、便血、尿血):

藥方:犀角、升麻、生地黃、木通、桔梗、白芍、甘草,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