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科活人全書》~ 卷之三 (3)
卷之三 (3)
1. 咳嗽第五十
如咳嗽氣喘唇焦。熱結在內。煩躁不寧。或口鼻出血。不拘前後。並宜以犀角解毒化痰湯。去赤芍、甘草。加麥冬、杏仁、葶藶治之。或用聶氏清肺飲。去陳皮、柴胡、淡竹葉、甘草、桔梗。加黃連、當歸尾治之。收後如見此候。以加味人參白虎湯(見二十九條)去人參、甘草、糯米。
加生地黃、地骨皮、黃芩以滋潤之。倘或久咳不止。面浮目腫、胸高如龜、肩聳氣喘、搖手擺頭、口鼻出血、面色或青或赤、或白而枯、鼻燥昏悶者。皆不治之症也。(朱曰,不治之症加此。)
三味消毒散,治咽喉疼痛。及麻疹已出未出。與未出勻。又治一切瘡毒。並能涼膈消痰。
牛蒡子(炒研二兩),荊芥穗(二錢五分),甘草(五錢),研末。每用三錢。水煎服。
瀉白散,治喘嗽。並脾肺經有熱。目黃。口不吮乳。
桑白皮(蜜炙),地骨皮(各一錢),炙甘草(五分),糯米一百粒引。水煎。食後服。加人參、白茯苓、知母、黃芩。名加減瀉白散。治肺炎喘嗽。
二母散,治麻後咳嗽甚。及肺熱咳嗽。
知母,貝母(去心童便洗),生薑一片引。水煎服。或為末。白水下一錢。
麥門冬湯,(即二十八條內葛根麥門冬散去人參、淡竹葉)。
麥冬(去心),葛根,熟石膏(各一錢),茯苓,赤芍藥(酒炒各六分),升麻(四分),炙甘草(四分),水煎服。
清肺湯,治麻後咳甚。
枯黃芩,貝母,桔梗(各七分),防風,炙甘草(各四分),水煎服。
秘本清肺湯,治不時咳嗽。寒熱唾紅。
黃芩,當歸,麥冬,防風,赤茯苓,生地黃,連翹,蘇葉,前胡,桔梗,甘草(各五分),桑白皮(一錢),水煎服。
聶氏清肺飲,治麻後氣粗咳嗽。
桑白皮(蜜炒),地骨皮(去骨各五分),麥冬(去心一錢五分),天花粉,元參(各八分),柴胡(六分),桔梗,黃芩(酒炒),川木通(去皮各三分),熟石膏,生地黃(各一錢),陳皮,生甘草(去皮各三分),淡竹葉、燈心引。水煎。加羚羊角磨汁對服。
清揚飲子,麻疹主方。
西河柳(五錢),麥冬,元參(各二錢),牛蒡子(炒),葛根(各一錢五分),知母(蜜炒),蟬蛻肚(洗去土),薄荷葉,荊芥穗,甘草(各一錢),淡竹葉(三十片),水煎服。
貝母麥冬飲
貝母,麥冬,薄荷葉,元參,栝蔞仁,桔梗,甘草,水煎服。
生地黃散,治麻肺熱喘咳。斑疹身熱。口乾心煩。
生地黃(一錢),麥冬(五分),杏仁,款冬花,陳皮(各八分),水煎服。準繩有甘草。一書並有桔梗。
利金湯,治肺燥塞不利而咳。
貝母,茯苓,枳殼,陳皮,桔梗,甘草,生薑、白蜜引。
除熱清肺湯,治麻盡透而壯熱咳嗽。大便閉結。
白話文:
咳嗽嚴重,氣喘,嘴唇乾焦,是體內有熱結聚,導致煩躁不安,甚至口鼻出血,不論是發病前還是發病後都適用。此時應該用犀角解毒化痰湯,但要去除赤芍、甘草,加入麥冬、杏仁、葶藶來治療。或者用聶氏清肺飲,去除陳皮、柴胡、淡竹葉、甘草、桔梗,加入黃連、當歸尾來治療。病癒後如果又出現這些症狀,可以用加味人參白虎湯(見第二十九條),但要去除人參、甘草、糯米,加入生地黃、地骨皮、黃芩來滋潤身體。如果咳嗽持續不斷,且出現面部浮腫、眼睛腫脹、胸部高聳如龜背、肩膀聳起、氣喘、手腳亂動、口鼻出血、臉色時青時赤或蒼白枯槁、鼻腔乾燥、意識昏沉等症狀,都是無法治癒的病症。(朱氏認為,上述無法治癒的症狀要加入這些描述。)
三味消毒散,可以用來治療咽喉疼痛,以及麻疹將出未出、或已出未出的情況,也能治療各種瘡毒,同時能清涼體內、化解痰液。
牛蒡子(炒過並研磨成粉,二兩),荊芥穗(二錢五分),甘草(五錢),將其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三錢,用水煎服。
瀉白散,可以用來治療氣喘咳嗽,以及脾肺經有熱、眼睛發黃、嬰兒不吸吮母乳的情況。
桑白皮(用蜂蜜炙過)、地骨皮(各一錢),炙甘草(五分),糯米一百粒,用水煎服,在飯後服用。如果加入人參、白茯苓、知母、黃芩,則稱為加減瀉白散,可以用來治療肺炎引起的氣喘咳嗽。
二母散,可以用來治療麻疹後咳嗽嚴重,以及肺熱引起的咳嗽。
知母,貝母(去除內心,用童子尿洗過),生薑一片作引,用水煎服。也可以將其研磨成粉末,用白水送服一錢。
麥門冬湯,(即第二十八條中的葛根麥門冬散,去除人參、淡竹葉)。
麥冬(去除內心)、葛根、熟石膏(各一錢),茯苓、赤芍藥(用酒炒過,各六分),升麻(四分),炙甘草(四分),用水煎服。
清肺湯,可以用來治療麻疹後咳嗽嚴重。
枯黃芩、貝母、桔梗(各七分),防風、炙甘草(各四分),用水煎服。
秘本清肺湯,可以用來治療不時發作的咳嗽,伴有寒熱,並咳出帶血的痰液。
黃芩、當歸、麥冬、防風、赤茯苓、生地黃、連翹、蘇葉、前胡、桔梗、甘草(各五分),桑白皮(一錢),用水煎服。
聶氏清肺飲,可以用來治療麻疹後呼吸急促、咳嗽。
桑白皮(用蜂蜜炒過)、地骨皮(去除骨頭,各五分),麥冬(去除內心,一錢五分),天花粉、元參(各八分),柴胡(六分),桔梗、黃芩(用酒炒過),川木通(去除外皮,各三分),熟石膏、生地黃(各一錢),陳皮、生甘草(去除外皮,各三分),淡竹葉、燈心草作引,用水煎服。再加入羚羊角磨成的汁一同服用。
清揚飲子,是治療麻疹的主要方劑。
西河柳(五錢),麥冬、元參(各二錢),牛蒡子(炒過)、葛根(各一錢五分),知母(用蜂蜜炒過),蟬蛻(洗去泥土),薄荷葉、荊芥穗、甘草(各一錢),淡竹葉(三十片),用水煎服。
貝母麥冬飲
貝母、麥冬、薄荷葉、元參、栝蔞仁、桔梗、甘草,用水煎服。
生地黃散,可以用來治療麻疹引起的肺熱氣喘咳嗽、身上出現紅疹發熱、口乾心煩。
生地黃(一錢),麥冬(五分),杏仁、款冬花、陳皮(各八分),用水煎服。有些醫書中加入甘草,也有的加入桔梗。
利金湯,可以用來治療肺部乾燥阻塞,導致呼吸不順暢而咳嗽。
貝母、茯苓、枳殼、陳皮、桔梗、甘草,生薑、白蜜作引。
除熱清肺湯,可以用來治療麻疹疹子出盡後,仍然持續發高燒咳嗽、大便不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