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科活人全書》~ 卷之四 (10)
卷之四 (10)
1. 譫語第九十八
手厥陰經心胞絡。熱邪壅滯譫妄作。正收收後兼涼血。發熱正出用疏托。
譫語妄言。其症皆由熱邪熾盛。火毒壅滯於心胞絡而作。若初發熱而煩躁狂言。或麻隱而不出者。以宣毒發表湯(見第五條)去升麻、桔梗、甘草煎汁。調辰砂、滑石末治之。(有用第二條納荊防敗毒散去柴胡、川芎、羌活、人參、甘草。加木通、豆根、骨皮治之者。並註記聽用。
)若發熱未出正出之際而譫妄者。俱為火邪內伏。不得透表而致。藥宜疏托。佐以清涼分治之品。以葛根解肌湯(見第五條)去赤芍、甘草。加麥冬、赤茯苓、石膏、知母、枳殼治之。甚則加蜜酒炒麻黃以發越之。使麻得以盡出肌膚。而譫語自止。若麻已出之後。狂言亂語者。
以淡竹葉、燈心煎湯。調辰砂、滑石末治之。正斂及斂後譫語者。藥宜清涼解毒。佐以分利涼血之劑。以白虎解毒湯(見二十六條)去天花粉。加牛蒡子、連翹、木通、赤苓。以清解涼血而分利之。(有以竹葉石膏湯去人參、半夏、甘草梢、粳米,加生地黃治之者,實為無濟。
)使火退毒清。而譫語自止矣。慎勿遲延。以致不救。如熱輕餘毒未除者。必先見諸氣色。宜預防之。始終以消毒飲(見二十二條)除甘草。加連翹、枳殼、木通、赤苓以分利之。(有用蘇葛湯、加減黃連解毒古方治之者,並註記聽用。)若麻收後餘熱內攻。循衣摸床。譫語妄言。
神昏志衰者。死症也。
朱曰,譫語有輕有重。傷寒胃中熱甚。上乘於心。心為熱冒。譫語不休。其證至重。故必下之。此則僅僅妄言證之輕者。故可以辰砂、生地、木通或白虎輩清之。
白話文:
譫語第九十八
心包絡受熱邪阻塞,導致譫語妄言。治療應先根據病情階段採取不同的方法。
如果患者發熱煩躁,胡言亂語,或麻疹隱而不發,可用宣毒發表湯(去除升麻、桔梗、甘草)煎汁,再加入辰砂、滑石粉治療。也可用納荊防敗毒散(去除柴胡、川芎、羌活、人參、甘草,並加入木通、豆根、骨皮)治療。(兩種方法均可參考使用。)
如果發熱時出現譫語,是因火邪內伏,無法透發於表,需使用疏通和宣洩的藥物,並輔以清熱涼血的藥物,例如葛根解肌湯(去除赤芍、甘草,並加入麥冬、赤茯苓、石膏、知母、枳殼)。病情嚴重者,可加蜜酒炒麻黃以促進發汗,使疹子完全透發,譫語即可停止。麻疹已出之後仍胡言亂語,可用淡竹葉、燈心草煎湯,再加入辰砂、滑石粉治療。
如果在正氣收斂期或收斂之後出現譫語,則需使用清熱解毒,並輔以利尿涼血的藥物,例如白虎解毒湯(去除天花粉,並加入牛蒡子、連翹、木通、赤茯苓),以達到清熱、涼血、利尿的目的。(也有人使用竹葉石膏湯(去除人參、半夏、甘草梢、粳米,並加入生地黃),但效果不佳。) 這樣就能使火邪退去,毒素清除,譫語自然停止。務必及時治療,以免延誤病情。若熱邪減輕但餘毒未清,會反映在氣色上,應及早預防,可用消毒飲(去除甘草,並加入連翹、枳殼、木通、赤苓)利尿。也可用蘇葛湯或加減黃連解毒古方。(兩種方法均可參考使用。)
如果麻疹消退後,餘熱內侵,患者摸衣摸床,胡言亂語,神志昏迷衰弱,則屬於危重症狀。
朱氏曰:譫語輕重不一。傷寒胃中熱盛,上衝於心,心火熾盛,導致譫語不止,病情危重,必須瀉下。但本條所述只是輕症妄言,故可用辰砂、生地、木通或白虎湯等清熱藥物治療。
2. 虛羸第九十九
麻毒流連熱不除。渾身似火毛髮枯。尫羸漸漸成疳瘵。得遇良工病可蘇。
麻疹收後。身有微熱者。此虛熱也。不須施治。待氣血和暢。自然退去。若麻疹既收。其毒不解。邪火拂鬱。渾身發熱。晝夜不退。精神倦怠。飲食減少。或咳嗽不止。或便泄不已。或身熱不除。形體羸瘦。毛髮枯豎。皆真元虛損所致。若不及時調理。恐成疳瘵之患。倘不早治。
以致睡則揚睛。口鼻氣冷。手足厥逆。微微瘛瘲。變為慢風。不救者多矣。並宜以雙和湯去川芎以和之。有嗽。加橘紅、貝母。咳。加麥冬、百合。有瀉。加土炒白朮與炒扁豆。如食難消化。加砂仁、麥芽。如氣血俱虛。以雙和湯合四君子湯(見七十二條)。隨症調治之。切禁用寒涼傷犯脾胃之藥。
專力資培。緩圖平復可也。愚按、虛羸之候。雖系真元虛損。故不宜用寒涼傷犯脾胃之藥。亦不宜驟用大補之劑。但當清其餘熱。滋其陰血。和其脾胃。平其肝氣。殺其疳蟲。使營衛和暢。脾胃健運。自然日漸平復。神全體肥。若以雙和散而治虛羸。竟用耆、桂。是猶抱薪救火。
非惟無益。而又害之矣。曷若以柴胡四物湯(見三十條)去川芎加薏苡仁。與清熱除疳丸去川芎加薏苡仁。相間而服。實為妥當。若麻後元氣不復而羸瘦。身無潮熱者。乃脾胃虛弱所致。調理脾胃。平其肝木。必漸漸康強。以白芍湯主之。或以八珍湯去白朮、人參。加芡實米、薏苡仁治之。
慎勿輕用人參、白朮。恐閉其餘邪。致難清理。如麻收之後。失於調理。以致體瘦氣弱。且又泄瀉。將成疳積者。宜以奇效神應肥兒丸。或健脾肥兒丸治之。如麻後眼青體弱。精神不如平日。又有咳嗽氣急者。以蘇子四君湯加薑汁炒芥子、光杏仁治之。氣急甚者。加籮卜子、栝蔞仁治之。
若熱大甚。或日久不減。而漸羸瘦者。總宜清熱平肝。以柴胡麥門冬散(見三十條)加酒炒黃連、黃芩、骨皮治之。甚則以古方黃連解毒湯(見三十五條)合人參白虎湯。(見六十四條)與柴胡麥門冬散(見三十條)。相間而服以治之。
朱曰,清餘熱、滋陰血、和脾胃、平肝氣、殺蟲疳。凡此數法。真治小兒麻後虛羸之聖法。
清熱除疳丸
黃連,當歸(各二錢),龍膽草,川芎(各一錢),青皮,陳皮,蘆薈(煅),乾蟾頭(又名蛤蚾、即蝦蟆、火炙酒淬。),君子肉(麵粉包煨、去殼並黑皮、各錢半。),為末。神麯糊合丸。米飲下。
白芍湯
白芍藥,炙甘草(此二味為君),蓮肉,山藥,扁豆,龍眼肉,青黛,麥冬(此六味為臣),合三四劑。水煎服。
八珍湯
當歸,川芎,熟地黃,白芍藥,人參,白茯苓,白朮,甘草,薑、棗引。
奇效神應肥兒丸,治肌瘦面黃。或面青而白。泄瀉少食。肚腹脹大。青筋滿腹。或傷飲食。常有吐瀉。尿如米泔。及一切疳症。
人參(三錢、如力微者、用一兩、或以乳汁蒸北直參一兩代之),大川黃連(酒炒二錢),臭芫荑(炒擦去皮取淨者五錢),君子肉(麵粉包煨、去殼、並去內黑皮、四十五粒。),夜明砂(淘去土砂、取淨砂醋炒乾一兩。),漂白朮(陳壁土炒五錢、不宜白朮者、以薏苡仁炒代之。
),吳神麯(炒五錢),生麥芽(炒五錢),天漿子(即五穀蟲肉、湯浸洗淨炒一兩。),淮山藥(炒三錢),小青皮(醋炒三錢),胡黃連(酒炒三錢),山楂肉(去子湯洗三錢),干蛤蟆(火炙醋淬極焦三隻),花檳榔(三錢),等合研為細末。每早空心。以米飲調下二三錢。
健脾肥兒丸
人參,陳皮,甘草(各五錢),黃耆(蜜炙),扁豆(炒),山藥(炒),白朮(泔水洗漂土炒),白苓(炒各一兩),神麯(炒),楂肉(去子各二兩),百合,當歸(去尾各八分),黃連(酒炒三錢),白芍(酒炒),地骨皮(去骨酒洗各六錢),陳皮(去白五錢),為末。蜜丸。彈子大。老米為飲。化下一丸。
雙和湯
熟地黃,白芍(酒炒各一錢),黃耆(蜜和酒炒),當歸(各七分),川芎,炙甘草(各四分),上肉桂(三分、有熱者去之),生薑一片。紅棗一枚去核為引。水煎服。
白話文:
[第九十九篇:虛羸]
如果麻疹的毒素在體內徘徊不去,熱度持續不消,全身就像著了火一樣,毛髮變得枯黃脆弱,身體漸漸消瘦,進而形成疳疾。如果能遇到好的醫生,病情還是可以好轉的。
麻疹痊癒後,如果還有低燒,這是虛熱的表現,不需要特別治療,等待氣血自行恢復平衡,熱度就會自然消退。然而,如果麻疹好了,毒素還在體內,邪火鬱結,導致全身持續高熱,日夜不退,感到精神疲憊,食慾減退,或是不停咳嗽,或是持續腹瀉,或是熱度久久不退,身體瘦弱,毛髮枯黃,這都是因為體內真氣虛弱所導致的。如果不即時調理,可能會發展成為疳疾。如果不早點治療,可能在睡覺時眼睛會瞪著,口鼻氣息冰冷,手腳冰冷,輕微抽搐,變成慢性的風濕,往往很難救治。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雙和湯去掉川芎來調和。如果有咳嗽,可以加入橘紅和貝母;如果有咳嗽,可以加入麥冬和百合;如果有腹瀉,可以加入炒過的白朮和扁豆;如果食物難以消化,可以加入砂仁和麥芽;如果氣血都虛弱,可以用雙和湯和四君子湯一起服用,根據症狀來調治。千萬不能使用寒涼的藥物傷害脾胃。
對於虛羸的情況,雖然是由於真氣虛弱造成的,但不應該使用寒涼的藥物傷害脾胃,也不應該立即使用大補的藥物,而是應該清除殘餘的熱度,滋養陰血,調和脾胃,平肝氣,殺死疳蟲,讓營衛達到和諧,脾胃功能健康,自然可以逐漸康復,精力充沛,體態豐腴。
如果麻疹後元氣未復而身體瘦弱,沒有潮熱,這是脾胃虛弱導致的,應該調理脾胃,平肝氣,這樣身體才能逐漸康復。可以使用白芍湯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法,或者使用八珍湯去掉白朮和人參,加入芡實米和薏苡仁進行治療。
千萬不要輕易使用人參和白朮,以免封閉體內的邪氣,導致難以清理。如果麻疹痊癒後,沒有適當調理,導致身體瘦弱,氣力衰弱,並且持續腹瀉,將要形成疳疾,應該使用奇效神應肥兒丸或健脾肥兒丸進行治療。如果麻疹後眼睛發青,身體虛弱,精神不如以前,又有咳嗽和呼吸困難,可以使用蘇子四君湯,加入薑汁炒芥子和光杏仁進行治療。如果呼吸困難嚴重,可以加入籮卜子和栝蔞仁進行治療。
如果熱度非常嚴重,或者長時間不退,並且身體逐漸消瘦,應該清除熱度,平肝氣,使用柴胡麥門冬散,加入酒炒黃連、黃芩和骨皮進行治療。如果非常嚴重,可以使用古方黃連解毒湯,加上人參白虎湯,與柴胡麥門冬散交替服用進行治療。
總結來說,清除殘餘的熱度,滋養陰血,調和脾胃,平肝氣,殺死疳蟲,這些方法是治療兒童麻疹後虛羸的聖法。
最後,文章提供了多種藥方,包括清熱除疳丸、白芍湯、八珍湯、奇效神應肥兒丸、健脾肥兒丸和雙和湯,用於不同的情況下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