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科活人全書》~ 卷之三 (9)
卷之三 (9)
1. 糞溏水瀉第六十四
糞溏之症不須除。麻得斯候毒得舒。始終糞如黃褐色。雖有變症保無虞。
糞出有沫名水泄。初熱正出見為吉。久瀉氣陷恐成痢。溺赤燥遏脾胃熱。
白話文:
大便稀溏的病症不需要特別治療。麻疹發作時,毒素得以緩解。從頭到尾大便呈黃褐色。即使病情有所變化,也無大礙。 大便帶泡沫稱為水瀉。發燒初期出現這種情況是好的徵兆。長期腹瀉可能導致氣虛下陷,擔心會轉變為痢疾。小便色紅且乾澀,表示脾胃有熱。
麻症糞溏。理勢必然。此肺胃之火所作而致。不必施治。何則。火勢極則大便閉結。麻本火候。倘再便閉。則火毒內作極矣。麻出必險。是以糞溏為正候。初出與出時見此症。其麻縱險可救。正收與收後。而糞溏色如黃褐者。雖有變症。可保無虞。若水瀉之症。糞色必黃而有沫。
白話文:
麻疹會伴隨糞便稀溏,這是必然的現象。這是因為肺胃之火所引起的,不必特別治療。為什麼呢?因為火勢極盛時,大便就會閉結。麻疹本來就是火候所致,如果再出現便祕,那麼火毒在體內就會極其嚴重,麻疹就會十分危險。所以,糞便稀溏纔是正常的徵兆。麻疹初起或發作時,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縱然麻疹很嚴重,也是可以救治的。如果麻疹正要收斂或收斂之後,大便依然稀溏,且顏色呈黃褐色,雖然有變症,但還可以保全性命,沒有危險。但是,如果是水瀉的症狀,糞便顏色一定發黃並且有泡沫。
小便赤。口乾唇燥。皆由脾胃有熱所致。然麻症泄瀉。熱邪得以開泄。是為順候。初熱未出之間。水瀉者以三苓散(見三十七條)加葛根、連翹、木通、滑石主之。正出之時水瀉者。亦以三苓散(見三十七條)加連翹、麥冬。潮熱甚者更加黃連、黃芩主之。(古人有用人參白虎湯去知母加麥冬治之者、實為不妥、方仍收列。
白話文:
小便發紅,嘴乾、 嘴脣乾燥。都是由脾胃有熱所引起的。但是麻疹出現腹瀉讓熱邪得以疏通排出,這就像順應時令一樣。麻疹初期熱症還沒出現的時候,腹瀉的病人可以用三苓散(見第37 條)加上葛根、連翹、木通、滑石來治療。麻疹正值發熱時腹瀉的病人,也用三苓散(見第37 條)加上連翹、麥冬。如果潮熱嚴重的話,再添加黃連、黃芩來治療。古時候有人用人參白虎湯去除知母加入麥冬來治療,這種做法其實不妥,故方藥還是照原先開出。
)夫麻泄瀉。毒火因瀉而解。雖曰美候。然不可令其久瀉。倘或久瀉不止。則正氣必衰。脾氣下陷。凡在未發熱之前水瀉。至正出之際而不止。其為日已久。則麻毒難以發越。後則留毒。為害不小。宜以加味三苓散主之。倘執泥毒邪得瀉而解之說。縱其久瀉。而不為之早治。
白話文:
麻疹發出來以後拉肚子,毒火因為拉肚子而解除。雖然說這是好的現象,但也不能讓它一直拉肚子。如果一直拉肚子不止,那麼正氣必然衰弱,脾氣虛陷。凡是在沒有發熱之前拉肚子,到了正麻疹出現的時候還沒有停止,這種情況已經持續很久了,麻疹毒邪就難以發出來。後面就會留下毒素,危害不小。應該用加減三苓散來治療。如果固執地認為毒邪得到瀉解是好的,任由它一直拉肚子,而不早點治療。
恐至麻收靨之後。變成痢症。或下紫紅血等症。治療維艱。正收及收後而水瀉者。毒邪雖得瀉而盡。然止宜瀉三五次。不可過多。若自首至尾。水瀉不止者。宜用清涼利水之藥。而佐以升提。古有用三苓散(見三十七條)。加香白芷、大麥冬治之者。須當審理察宜。隨機加減而施。
白話文:
擔心出現麻疹消失、臉上出現麻點後,會演變成痢疾或排出紫紅色血便等症狀,治療起來就會非常困難。麻疹剛剛開始至收斂後出現水瀉的,毒邪雖然隨著瀉藥排出體外,但是隻宜瀉三五次,不可過多。如果從麻疹一開始就一直水瀉不止的,宜用清涼利水藥,再佐以升提藥物。古代有人使用三苓散(見三十七條)加上香白芷、大麥冬進行治療者,必須根據病情審慎判斷,隨機加減使用。
正收及收後、水瀉過甚者。須以理脾胃為主。宜以枳實理中湯。隨意消息、加減而治。若不急治。多成腫脹、便血、痢疾等候。至若麻後瀉痢不止、口乾目閉、四肢不溫、與嘔吐不食、洞泄不知者。皆為不治之症。
加味三苓散,治痘麻瀉甚。小便紅黃。
白話文:
正瀉及瀉後,水瀉過於嚴重的人。必須以調理脾胃為主。應該用枳實理中湯。根據個人病情,增減藥物來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容易發展成腫脹、便血、痢疾等症狀。至於麻沸散後瀉痢不止、口乾目閉、四肢冰冷、以及嘔吐不食、拉肚子不知道的人。這些都是不治之症。
豬苓,木通,赤苓,車前子(炒各七分),澤瀉(八分),黃芩(酒炒),牛蒡子(各五分),黃連(酒炒二分),燈心五十寸引。水煎。食前服。
白話文:
豬苓、木通、赤苓、車前子(炒至七分乾)、澤瀉(八分)、黃芩(用酒炒過)、牛蒡子(各五分)、黃連(用酒炒過,二分)、燈心五十寸長。水煎成藥汁,於飯前服用。
人參白虎湯,治熱病。舌乾大渴。發熱背寒。
白話文:
人參白虎湯,用於治療發燒感冒。
患者症狀:舌頭髮乾、口渴嚴重。發高燒、背部發冷。
人參(一錢),炙甘草(一錢),生石膏(一錢、一書用五錢),知母(三錢),糯米(半合),水煎。分作三次。溫服。一日飲盡。
白話文:
人參(一錢),炙甘草(一錢),生石膏(一錢,一次用五錢),知母(三錢),糯米(半合),加水煎煮。將藥液分成三次服用。藥液須溫熱服用。一天之內將藥液喝完。
枳實理中湯,治胃挾食及結胸。本虛不能受攻者。
白話文:
枳實理中湯,用於胃部有宿食,且胸部有結塊的情況。患者體虛,不能使用瀉下攻逐的方法治療。
乾薑(炒黑五分至一錢),人參(一錢至三錢),白朮(炒焦一錢至二錢),枳實,茯苓(各一錢),炙甘草(五分至一錢),水煎服。
白話文:
乾薑(炒至黑五分至一錢),人參(一錢至三錢),白朮(炒焦一錢至二錢),枳實,茯苓(各一錢),炙甘草(五分至一錢),用清水煎煮後服用。
2. 瀉清第六十五
麻症泄瀉本常候。當分屬熱與屬寒。瀉下清稀白沫者。莫作熱候一般看。
白話文:
麻疹引起的腹瀉是常見的症狀。應該區分是屬於熱性還是寒性的。如果排泄物為清澈稀薄的白色泡沫,不能按一般的熱症來看待。
麻症泄瀉。本屬常候。屬熱者多。屬寒者少。然亦有瀉下清稀白沫者。其症喜溫。腹疼喜按。此屬寒瀉。宜以胃苓湯。去蒼朮。少用白朮、肉桂。加煨薑治之。不可一例而治也。
胃苓湯,治飲食停積。浮腫泄瀉。脈症俱實者。
白話文:
腹瀉便溏,是常見的症狀,通常以熱證居多,寒證較少。但也有一些患者的大便稀薄清白,夾雜泡沫,症狀喜歡溫暖,腹痛喜歡按壓。這屬於寒證性腹瀉,宜服用胃苓湯,去除蒼朮,少用白朮、肉桂,加入煨薑治療。不能一概而論地治療。
蒼朮(米泔水浸、去皮、以芝麻油拌炒黃色、四兩),川厚朴(去皮薑汁炒),廣陳皮(去白),肉桂(一錢),炙甘草(各三兩),生白朮,白茯苓,堅豬苓(各二錢),澤瀉(三錢),水煎服。
白話文:
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去除外皮,用芝麻油拌炒至金黃色,四兩),川厚朴(去掉外皮,用薑汁炒),廣陳皮(去掉白色的內層),肉桂(一錢),炙甘草(各三兩),生白朮,白茯苓,堅豬苓(各二錢),澤瀉(三錢),將這些藥材一起水煎服。
平胃本平胃氣之敦阜。若因脾土之虛。不能消運。又須稍借參苓。如養胃湯之類。然復有土衰不能分利。而成腫脹。且氣壅不勝參朮。難合理中者。宜合五苓。以健運水土之正氣。與假蘇藿以散客邪。兩不易之定例也。
白話文:
平胃藥是專門平復胃氣壅滯的藥物。假若因脾胃虛弱,不能消化的食物累積,這時可以加入一些參和茯苓的藥材,像是養胃湯之類的。但是,如果脾胃虛弱得嚴重,無法分配水分,就容易發生水腫。加上氣血瘀阻,不能勝任參和白朮藥材的補益,這種情況就難以奏效。這時,應該改用五苓散來強化水土的正氣,再輔以蘇藿香、藿香等藥材來排除外邪。這兩種方法是難以互相替代的固定原則。
3. 瀉而腹痛脹滿第六十六
瀉下腹疼與脹滿。噯氣穢息如敗卵。飲食不節腹中停。寬腸化食自安妥。
白話文:
腹瀉伴有腹痛和脹感。打嗝時散發出像腐壞蛋一樣的臭味。由於飲食沒有節制,食物在腹中停留不消化。放寬腸道,促進食物消化,自身就會感到舒適。
瀉而窘急。腹痛脹滿。或有噯氣如敗卵者。此乃飲食不節。停滯腹中。宜用枳殼湯(見四十九條)去炙甘草。加山楂肉、麥芽、木通治之。
白話文:
腹瀉後感到急迫不適,腹部疼痛脹滿。有些人會出現噯氣,氣味如敗壞的雞蛋。這是飲食不節制,導致食物積滯在腹部中所引起的。應該服用去掉了炙甘草的枳殼湯(見第四十九條),再加入山楂肉、麥芽和木通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