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瓊

《麻科活人全書》~ 卷之一 (2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21)

1. 麻後宜用藥性

【白菊花】,去風熱之要藥。治諸風頭眩腫痛。目欲脫。淚出。又治皮膚死肌。惡風濕痹。久服利風血。

【石菖蒲】,入心胞絡、腎經。心氣不足者宜之。主風寒濕痹。咳逆上氣。開心孔。補五臟。通九竅。明耳目。出聲音。主耳聾癰瘡。溫腸胃。止小便利。久服不忘不惑。

【胡黃連】,大伐臟腑。骨髓邪熱。小兒腎氣實。猶可當之。腎臟不足者。用之奪人天元。性能直達下焦。善搜淫火之毒。(忌豬肉。犯之漏精。)

【川鬱金】,入心、及心胞絡。治吐血、衄血、唾血、血腥。破惡血、血淋、尿血。婦人經水逆行。產後敗血衝心。及宿血心痛。

【川薑黃】,入脾。(有二種。蜀川生者。色黃質嫩。有須。折之中空有眼。切之分為兩片者。為片子薑黃。江廣生者。質粗形扁如乾薑。僅可染色。不入湯藥。今藥肆混市誤人。徒有耗氣之患。而無治療之功也。)治血中之氣。又治風寒濕氣手臂痛。又治癥瘕、癰疽。通經。消腫毒。

【殭蠶】,祛風化痰。治驚癇夜啼。去三蟲。滅黑䵟。男子陰瘍。又治咽喉腫痛、喉痹,立愈。又治風痰結核。頭風。皮膚風癮。丹毒作癢。疳蝕金瘡。疔腫風疾。皆取其散結化痰之義也。

【天麻】,肝經氣分藥。肝虛不足。用以補之。諸風掉眩。眼黑頭旋。風虛內作者。非此不治。小兒驚痰風熱。服之即消。凡久服。則遍身發出紅斑。是其定風之驗也。(血虛無風。火炎頭痛。口乾便閉者。不可妄投。)

【遠志】,入腎。非心藥也。能強志益精。

【酸棗仁】,入肝膽、兼入脾經。酸棗、味酸性收。其仁、則甘潤而性溫。故能散肝膽二經之滯。炒熟用。則收斂津液。故療膽虛不得眠、及煩渴虛汗之證。生用。則導虛熱。故療膽熱、好眠、神昏倦怠之證。又治心腹寒熱、邪氣結聚、痠痛血痹等證。皆生用以疏利肝脾之血脈。肝虛心煩。不能藏魂。及傷寒虛煩多汗。與虛人盜汗者。皆炒熟用。以收斂肝脾之津液。

【青皮】,入肝、脾、破滯氣。削堅積。及小腹疝疼。凡久患瘧而熱甚者。必結痞塊。宜多服。能疏利肝邪。但伐肝太甚。中虛者忌用。恐傷生髮之氣。又最能發汗。汗多者忌用。

【山茱萸】,止小便利。秘精氣。治腦骨痛。療耳鳴。補腎氣。興陽道。堅陰莖。添精髓。止老人尿不節。治面上瘡。能斂汗。(命門火旺。赤濁淋痛。及小便不利者。忌用。)

【柴胡】,入膽經。本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經藥。若病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用此味太早。則引寇入門。麻證所以始終忌也。其性升發。虛而氣升嘔吐者。及陰火炎上者。忌用。若陰虛骨蒸服之。助其虛陽上逆。勢必耗盡真陰而後已。麻證血多虛耗。故切為戒忌。操司命之權者。不可不察。

白話文:

白菊花:是去除風熱的重要藥物。能治療各種因風邪引起的頭暈、腫痛、眼睛感覺要掉出來、流淚等症狀。也能治療皮膚肌肉壞死、怕風、風濕引起的麻木疼痛。長期服用可以疏通經絡、活絡氣血。

石菖蒲:主要進入心包絡和腎經。適合心氣不足的人使用。能治療風寒濕引起的麻木疼痛、咳嗽氣喘、能打開心的竅孔、補養五臟、疏通九竅、使聽覺視覺清晰、聲音洪亮。還能治療耳聾、癰瘡、溫暖腸胃、止小便頻繁。長期服用能增強記憶力、使人不迷惑。

胡黃連:藥性很強,能瀉臟腑、清除骨髓中的邪熱。小孩腎氣旺盛時可以使用。腎臟虛弱的人使用會損耗元氣。藥性能夠直達下焦,擅長清除下焦的毒火。(忌吃豬肉,吃了會遺精。)

川鬱金:主要進入心經和心包絡。能治療吐血、流鼻血、咳血、血腥味等出血症狀。能破除體內瘀血、治療血淋、尿血、婦女經血逆流、產後惡血衝心、以及體內舊血導致的心痛。

川薑黃:主要進入脾經。(有兩種,四川產的,顏色黃嫩,有鬚根,折斷後中間空,有小孔,切開後呈兩片狀,稱為片子薑黃。江廣一帶產的,質地粗糙,形狀扁平像乾薑,只能用來染色,不能入藥。現在藥店常常混用,誤人病情,只會耗損氣,而沒有治療效果。)能治療血中的氣滯,也能治療風寒濕氣引起的手臂疼痛,還能治療癥瘕、癰疽、疏通經絡、消除腫毒。

殭蠶:能祛除風邪、化解痰液。能治療驚風、癲癇、夜間啼哭。能殺滅體內寄生蟲、消除黑痣、治療男性陰瘡。還能治療咽喉腫痛、喉痹,效果迅速。又能治療風痰結核、頭風、皮膚風疹、丹毒發癢、疳瘡、金瘡、疔瘡等風邪引起的疾病。主要是取其散結化痰的功效。

天麻:是肝經的氣分藥。肝虛不足的人可以用來補養肝氣。能治療各種因風邪引起的眩暈、眼睛發黑、頭暈。屬於風虛內動引起的症狀,非天麻不能治療。小孩驚風、痰熱,服用後立即消退。如果長期服用,會全身出現紅斑,這是天麻發散風邪的表現。(血虛無風、火氣旺盛導致頭痛、口乾便秘的人,不可濫用。)

遠志:主要進入腎經,不是心經的藥物。能夠增強意志力、補益精氣。

酸棗仁:主要進入肝膽經,兼入脾經。酸棗本身味酸,有收斂的作用,但酸棗仁則味甘潤,性溫和,所以能夠疏散肝膽二經的氣滯。炒熟用則能收斂津液,所以能治療膽虛失眠、煩渴虛汗等症狀。生用則能導引虛熱,所以能治療膽熱、嗜睡、精神不振等症狀。還能治療心腹寒熱、邪氣聚集、酸痛血痹等症狀,皆生用以疏利肝脾的血脈。肝虛心煩、不能安神、以及傷寒虛煩多汗、虛弱的人盜汗等症狀,都要炒熟用,以收斂肝脾的津液。

青皮:主要進入肝經、脾經,能破除滯氣、削弱堅硬的積塊、治療小腹疝氣疼痛。凡是久患瘧疾發熱厲害的人,一定會結成痞塊,適合多服用青皮,能疏通肝邪。但是青皮太過於耗損肝氣,中氣虛弱的人禁用,恐怕會損傷生髮之氣。青皮也最能發汗,汗多的人禁用。

山茱萸:能止小便頻繁、固守精氣。能治療腦骨疼痛、耳鳴。能補腎氣、振奮陽道、堅固陰莖、增加精髓、止老人小便失禁、治療臉上瘡。有收斂汗液的功效。(命門火旺、赤濁淋痛、小便不利的人禁用。)

柴胡:主要進入膽經。本身是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經的藥物。如果患的是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的疾病,太早使用柴胡,就如同引狼入室。所以麻疹等病症始終要忌用。柴胡藥性升發,虛弱而氣向上逆導致嘔吐、以及陰火旺盛的人禁用。如果陰虛骨蒸的人服用,會助長虛陽上逆,勢必會耗盡真陰。麻疹等病症多血虛氣耗,所以切記要禁止使用。掌握用藥權力的人,不可不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