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瓊

《麻科活人全書》~ 卷之一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9)

1. 增訂治麻問答捷要

一問曰。麻之初出。何以知其發於肺胃二經。答曰。肺主一身之皮毛。胃乃主納五穀。若皮膚堅厚。腠理閉密。而麻難現。毛孔開豁。毒從里出。而麻易透。胃火壅滯。故不能食。火邪清消。而口能餐。是以知也。所以治麻之法。初時專以發散解表清胃火為主。宜用加減參蘇飲。

去桔梗、甘草。加連翹、牛蒡子、荊芥、防風、石膏治之。又問曰。假如用加減參蘇飲。發散不出。何以治之。答曰。以麻黃散發之。或以三仙散發之即出。

加減參蘇飲

紫蘇葉,前胡,粉葛,茯苓,枳殼,桔梗,甘草,生薑,蔥白引。水煎服。

麻黃散

麻黃(蜜同酒炒黑),枳殼,赤茯苓,木通,蘇葉,前胡,葛根,連翹,牛蒡子,蟬蛻,紅花蔥白引。水煎熱服。

三仙散

紅花,牛蒡子(炒),穿山甲(炒成珠),水煎熱服。

二問曰。麻證忌用人參、半夏、升麻。而痘證又用升麻代犀角以補其氣。何以辨。答曰。麻乃肺胃蘊積熱毒而發。不宜內實。又不宜溫補。而最喜清涼。夫麻出於六腑。所以先動陽氣。陰血多虧。陽者氣也。故不漿。升麻能升動陽氣上衝。是以麻證最忌。痘出於五臟。宜內實。

最喜溫補而助膿。其以升麻代犀角者。乃生犀地黃湯(見八十二條)中。用升麻以引生地黃。而入足陽明胃經耳。

朱曰,麻出六腑。最喜清涼。痘出五臟。最喜溫補。此條發明用升麻代犀角之法。

三問曰。麻疹初出。咳嗽。何以治之。答曰。麻初出咳嗽。宜用加減瀉白散。去人參、甘草、糯米。合三味消毒散。去甘草。或用白虎湯。除去甘草、粳米。合三味消毒散。去甘草。或以三拗湯治之。如或不效。用加味五仙散。去桔梗、芽茶、加牛蒡子、麥冬主之。

朱曰,此條發明初出咳嗽治法。

加減瀉白散,治肺炎喘嗽。

桑白皮(蜜炒),地骨皮,炒甘草,人參,白茯苓,肥知母,枯黃芩,粳米一撮引。

三味消毒散

牛蒡子(炒二兩),荊芥(二錢五分),每用三錢。水煎服。(按原刻遺甘草一味)

白虎湯,清肺金,瀉胃火。

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一撮引。

三拗湯,治風寒傷肺而咳。誤行斂肺而壅。咳嗽喘急。

麻黃(不去節三錢),杏仁(連皮尖用二十粒),生甘草(一錢),水煎服。

加味五仙散,治咳嗽不止。

知母,貝母(各二錢),款冬花(四錢),桑白皮(七),桔梗(七錢),芽茶(五錢),為末。每用一錢。杏仁煎湯下。

四問曰。麻證發熱。五六日。欲出不出。或作驚候。吐瀉交攻。何以治之。答曰。發熱而麻欲出不出。乃淫火之毒。內相攻搏。以致胃家受火邪之毒而作吐瀉。急宜分利。而兼清胃瀉火。以加味導赤散主之。兼驚者。加辰砂滑石粉、調服。萬無一失。或以麻黃散、去升麻。濟生散等劑治之。

白話文:

[增訂治麻問答捷要]

**問題一:**請問,麻疹剛開始發作時,如何判斷它是從肺經和胃經發出來的? **回答:**肺主管全身的皮膚毛孔,胃負責消化五穀。如果皮膚堅實厚重、毛孔緊密,麻疹就難以顯現;反之,如果毛孔開闊,體內的毒素就能從裡透出來,麻疹就容易發出。如果胃火過盛,就會導致食慾不振;當火邪被清除,食慾才會恢復。這就是判斷麻疹由肺胃二經發出的依據。所以治療麻疹的方法,初期應以疏散解表、清除胃火為主。可以使用加減參蘇飲,去掉桔梗、甘草,加入連翹、牛蒡子、荊芥、防風、石膏來治療。

**又問:**如果使用了加減參蘇飲,麻疹還是發不出來,應該怎麼辦? **回答:**可以用麻黃散來幫助發出,或者用三仙散來發散,麻疹就會透出來。

**加減參蘇飲:**紫蘇葉、前胡、葛根粉、茯苓、枳殼、桔梗、甘草、生薑、蔥白。用水煎服。

**麻黃散:**麻黃(用蜂蜜和酒炒黑)、枳殼、赤茯苓、木通、蘇葉、前胡、葛根、連翹、牛蒡子、蟬蛻、紅花,用蔥白引。用水煎熱服。

**三仙散:**紅花、牛蒡子(炒過)、穿山甲(炒至起珠),用水煎熱服。

**問題二:**麻疹忌用人參、半夏、升麻,而痘症卻用升麻代替犀角來補氣,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回答:**麻疹是因為肺胃積熱而發,不適合使用補益藥,也不適合溫補,最適合清涼的藥物。麻疹發於六腑,會先耗傷陽氣,導致陰血虧損。陽氣是人體的氣,所以麻疹出不順暢。升麻有升發陽氣上衝的作用,因此麻疹最忌用升麻。而痘疹發於五臟,適合補益,最喜歡溫補來幫助化膿。痘症用升麻代替犀角,是在生犀地黃湯(見第八十二條)中,用升麻來引導生地黃進入足陽明胃經。

**朱氏說:**麻疹發於六腑,最適合清涼;痘疹發於五臟,最適合溫補。這條說明了用升麻代替犀角的道理。

**問題三:**麻疹剛發作時,如果出現咳嗽,應該怎麼治療? **回答:**麻疹初期咳嗽,可以用加減瀉白散,去掉人參、甘草、糯米,再合用三味消毒散,去掉甘草;或者用白虎湯,去掉甘草、粳米,再合用三味消毒散,去掉甘草;或者用三拗湯來治療。如果這些方法都沒效果,可以用加味五仙散,去掉桔梗、芽茶,加入牛蒡子、麥冬來治療。

**朱氏說:**這條說明了麻疹初期咳嗽的治療方法。

**加減瀉白散:**治療肺炎喘咳。桑白皮(用蜂蜜炒過)、地骨皮、炒甘草、人參、白茯苓、肥知母、枯黃芩,用一小撮粳米引導。

**三味消毒散:**牛蒡子(炒過,二兩)、荊芥(二錢五分),每次用三錢。用水煎服。(原書遺漏了甘草一味)

**白虎湯:**清肺金,瀉胃火。石膏、知母、炙甘草,用一小撮粳米引導。

**三拗湯:**治療風寒傷肺引起的咳嗽,因誤用收斂肺氣的藥物而導致壅塞、咳嗽氣喘。麻黃(不去節,三錢)、杏仁(連皮尖,二十粒)、生甘草(一錢),用水煎服。

**加味五仙散:**治療咳嗽不止。知母、貝母(各二錢)、款冬花(四錢)、桑白皮(七錢)、桔梗(七錢)、芽茶(五錢),磨成粉末。每次用一錢,用杏仁煎湯送服。

**問題四:**麻疹發燒五六天,將出未出,或者出現驚厥的症狀、又吐又瀉,應該怎麼治療? **回答:**發燒而麻疹將出未出,是體內邪火毒素互相搏擊所致,導致胃受火邪的影響而出現嘔吐和腹瀉。應該及時分利,同時兼顧清胃瀉火,可以用加味導赤散來治療。如果出現驚厥,可以加入辰砂、滑石粉,調勻服用,就萬無一失。也可以用麻黃散,去掉升麻,或者用濟生散等藥方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