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瓊

《麻科活人全書》~ 卷之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7)

1. 麻證條目法旨用藥要訣(刪訂)

小便不通證治,初潮小便閉者。用三苓散(見三十七條)。加防風、葛根、連翹、牛蒡子、木通、車前子、枳殼。已出小便閉者。用導赤散(見二十六條)。除甘草。收後小便閉者。用通關散(見七十條)。除人參、甘草、大黃。

大便出血證治,初潮大便出血者。用宣毒發表湯(見第五條)。去淡竹葉、升麻、甘草、桔梗。加生地黃、丹皮。甚者更加犀角。有用犀角地黃湯(見五十八條)。除白芍。加荊芥、防風、牛蒡子、連翹、葛根者。已出大便出血者。用涼血地黃湯(見四十五條)。除甘草。加連翹、牛蒡子、犀角。有用犀角解毒湯(見五十八條)。除赤芍。加元參者。已收大便出血者。用犀角解毒湯(見五十八條)。除赤芍。加連翹、牛蒡子、炒蒲黃。有更加桃仁者。(蓋欲去其積血也。愚謂用生熟蒲黃以去瘀生新。更為妥當)

小便赤澀證治,初潮小便赤者。用宣毒發表湯(見第五條)。除升麻、桔梗、甘草。加澤瀉。已出小便赤者。用加味導赤散(見四十九條)。有用古方黃連解毒湯(見三十五條)加木通者。收後小便赤如泔濁者。用加味三苓散(見十一條)。

口鼻出血證治,初潮口鼻出血者。用宣毒發表湯(見第五條)。除升麻、桔梗、甘草。加炒梔仁、茅根、生地黃。已出口鼻出血者。用加減犀角地黃茅花湯(見五十八條)。除甘草。有用古方黃連解毒湯(見三十五條)。加童便、炒梔仁者。收後口鼻出血者。用犀角解毒湯(見五十八條)。除赤芍。加茅根、當歸尾、百草霜。

咽喉痛證治,初熱咽痛老。用敗毒散(見骨髓賦內)。除柴胡、赤芍、桔梗、甘草。加射干、麥冬、山豆根、防風。已出咽痛者。用敗毒散(見骨髓賦內)。除柴胡、赤芍,桔梗、甘草。加射於、梔仁、山豆根。收後咽痛者。用敗毒散(見骨髓賦內)。除柴胡、赤芍、甘草、桔梗。加射干、梔仁、山豆根、黃連。

腹痛證治,初潮腹痛者。用宣毒發表湯(見第五條)。除升麻、桔梗、甘草。已出腹痛者。用清熱透肌湯(見十六條)。除甘草。加枳殼。收後腹痛者。用古方黃連解毒湯(見三十五條)。加枳殼、山楂肉、元參。

聲音喑啞證治,凡聲音啞喑者。用清金降火湯(見五十三條)。除白芍、陳皮、甘草、桔梗。加石菖蒲。有用訶子肉、磨水服者。

夾丹證治,夾丹者。用古方黃連解毒湯(見三十五條)。加連翹、牛蒡子、當歸尾、生地黃、丹皮、元參。有用河間涼膈散(見二十六條)。去芒硝、甘草。加生地黃,當歸者。

夾斑證治,夾斑者。用犀角紅花飲(見四十八條)。加黃連、紫草、大青。

夾痢證治,初潮夾痢者。用葛根解肌湯(見第五條)。除赤芍藥、甘草、蟬蛻。加防風、枳實。已出夾痢者。用清熱導滯湯(見七十二條)。除白芍、楂肉、厚朴、甘草。收後成痢者。用清熱導滯湯(見七十二條)。除白芍、甘草。又有前後俱用古方黃連解毒湯(見三十五條)。加枳殼、白芍。或三苓散(見三十七條)。加酒炒黃連、黃芩、木通、白芍者。在初潮不宜用大涼之劑。收後。三苓散分利。似乎無濟。且白芍始終俱宜酌用。此法不大妥當。(初潮何以不宜用大涼之劑。因初潮之時。毒正向外。一經大涼之劑。遏抑毒勢。麻不得出。致喪生命者。比比也。此句可作金針之度。)

白話文:

小便不通的治療

  • 剛開始發病,小便不通:使用三苓散(見第三十七條),再加入防風、葛根、連翹、牛蒡子、木通、車前子、枳殼。
  • 發病後,小便不通:使用導赤散(見第二十六條),去掉甘草。
  • 病程後期,小便不通:使用通關散(見第七十條),去掉人參、甘草、大黃。

大便出血的治療

  • 剛開始發病,大便出血:使用宣毒發表湯(見第五條),去掉淡竹葉、升麻、甘草、桔梗,加入生地黃、丹皮。如果出血嚴重,再加入犀角。也有用犀角地黃湯(見第五十八條),去掉白芍,加入荊芥、防風、牛蒡子、連翹、葛根的。
  • 發病後,大便出血:使用涼血地黃湯(見第四十五條),去掉甘草,加入連翹、牛蒡子、犀角。也有用犀角解毒湯(見第五十八條),去掉赤芍,加入元參的。
  • 病程後期,大便出血:使用犀角解毒湯(見第五十八條),去掉赤芍,加入連翹、牛蒡子、炒蒲黃,有的還會加入桃仁(目的是去除體內的積血。我認為使用生蒲黃和熟蒲黃來活血化瘀、促進新組織生成會更合適)。

小便赤澀的治療

  • 剛開始發病,小便發紅:使用宣毒發表湯(見第五條),去掉升麻、桔梗、甘草,加入澤瀉。
  • 發病後,小便發紅:使用加味導赤散(見第四十九條)。也有使用古方黃連解毒湯(見第三十五條),加入木通的。
  • 病程後期,小便發紅且像米湯般渾濁:使用加味三苓散(見第十一條)。

口鼻出血的治療

  • 剛開始發病,口鼻出血:使用宣毒發表湯(見第五條),去掉升麻、桔梗、甘草,加入炒梔仁、茅根、生地黃。
  • 發病後,口鼻出血:使用加減犀角地黃茅花湯(見第五十八條),去掉甘草。也有使用古方黃連解毒湯(見第三十五條),加入童便、炒梔仁的。
  • 病程後期,口鼻出血:使用犀角解毒湯(見第五十八條),去掉赤芍,加入茅根、當歸尾、百草霜。

咽喉疼痛的治療

  • 剛開始發熱,咽喉疼痛:使用敗毒散(見骨髓賦內),去掉柴胡、赤芍、桔梗、甘草,加入射干、麥冬、山豆根、防風。
  • 發病後,咽喉疼痛:使用敗毒散(見骨髓賦內),去掉柴胡、赤芍、桔梗、甘草,加入射干、梔仁、山豆根。
  • 病程後期,咽喉疼痛:使用敗毒散(見骨髓賦內),去掉柴胡、赤芍、甘草、桔梗,加入射干、梔仁、山豆根、黃連。

腹痛的治療

  • 剛開始發病,腹痛:使用宣毒發表湯(見第五條),去掉升麻、桔梗、甘草。
  • 發病後,腹痛:使用清熱透肌湯(見第十六條),去掉甘草,加入枳殼。
  • 病程後期,腹痛:使用古方黃連解毒湯(見第三十五條),加入枳殼、山楂肉、元參。

聲音嘶啞的治療

  • 凡是聲音嘶啞:使用清金降火湯(見第五十三條),去掉白芍、陳皮、甘草、桔梗,加入石菖蒲。也有使用訶子肉磨水服用的。

夾丹(紅疹)的治療

  • 夾丹(紅疹):使用古方黃連解毒湯(見第三十五條),加入連翹、牛蒡子、當歸尾、生地黃、丹皮、元參。也有使用河間涼膈散(見第二十六條),去掉芒硝、甘草,加入生地黃、當歸的。

夾斑(斑疹)的治療

  • 夾斑(斑疹):使用犀角紅花飲(見第四十八條),加入黃連、紫草、大青。

夾痢(腹瀉)的治療

  • 剛開始發病,夾痢(腹瀉):使用葛根解肌湯(見第五條),去掉赤芍藥、甘草、蟬蛻,加入防風、枳實。
  • 發病後,夾痢(腹瀉):使用清熱導滯湯(見第七十二條),去掉白芍、楂肉、厚朴、甘草。
  • 病程後期,變成痢疾:使用清熱導滯湯(見第七十二條),去掉白芍、甘草。也有前後都使用古方黃連解毒湯(見第三十五條),加入枳殼、白芍,或者使用三苓散(見第三十七條),加入酒炒黃連、黃芩、木通、白芍的。在疾病初期,不宜使用大寒的藥物。在疾病後期,用三苓散來分利濕邪,似乎效果不大,而且白芍的用量應該始終注意酌量使用。這種方法不太妥當。(疾病初期不宜使用大寒藥物的原因是,初期毒邪正向外發散,如果使用大寒藥物來遏制毒邪,麻疹無法發出,可能會導致喪命,這樣的例子很多。這句話可以作為用藥的金科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