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瓊

《麻科活人全書》~ 卷之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2)

1. 諸潮亦能發麻第四

傷寒傷風與傷食。驚風等候諸潮熱。久而不去亦非宜。麻疹因而乘間出。

白話文:

感冒受風和食物不當。驚風等症狀會有發燒的情況。長時間不退燒也不好。麻疹因此趁機出現。

手足微冷。惡寒無汗。面色青慘而不舒。左額有青紋者。傷寒之熱也。手足微溫。發熱有汗。面赤而光者。傷風之熱也。並宜用惺惺散除人參、白朮發散之。目胞腫或右頰有青筋。發熱而頭額肚腹之處最甚。或兼嘔吐腹疼者。傷食之熱也。以備急丸下之。面色青紅。額上中心有紋。

白話文:

手腳微涼,怕冷不流汗,臉色青黑而不舒緩,左額有青筋的人是傷寒引起的熱症。手腳微溫,發燒流汗,臉色紅潤有光澤的人是傷風引起的熱症。這兩種情況都應該用惺惺散來去除人蔘和白朮的發汗作用。眼皮腫脹或右臉有青筋,發燒,頭部、前額、腹部最嚴重。或者兼有嘔吐腹痛的人是傷食引起的熱症,可用備急丸來治療。臉色青紅,額頭正中有紋路的人是食熱引起的熱症,可以用備急丸來治療。

手掌心有汗。時作驚惕。手絡脈微動而發熱者。此驚熱也。以瀉青丸、牛黃清心丸主之。身熱而倍能食。唇紅頰赤。大小便閉。脅下有汗者。此風熱也。以宣風散主之。以上諸熱。久而不去。內外感發。則所蘊痘麻之毒。亦能乘間而出矣。

惺惺散,治風熱咽喉不利。脾不和。三焦膽經渴。小便不利。

白話文:

手掌心有汗,時常感到驚慌警惕。手部經絡脈搏微動並發熱的,這是驚熱。以瀉青丸、牛黃清心丸為主藥治療。身體發熱,卻特別能吃東西。嘴脣紅潤,臉頰赤紅。大小便不通暢,脅部有汗的,這是風熱。以宣風散為主藥治療。以上各種熱證,時間久了不去除。內外因感受邪氣而發作。那麼蘊藏在體內的痘麻之毒,也會乘機而發。

人參,桔梗,白苓,白朮,栝蔞根,甘草(各一錢),細辛(三分),薄荷葉(五分),防風,川芎(各一錢),水煎溫服。

備急丸

白話文:

人參、桔梗、白茯苓、白朮、栝蔞根、甘草(各六公克),細辛(一公克八),薄荷葉(三公克),防風、川芎(各六公克),以水煎煮,溫熱飲用。

木香(二錢五分),大黃,牽牛(各五分)為末。神麯糊合丸。綠豆大。食前用楂肉煎湯。下五、七丸。

瀉青丸

白話文:

木香(二錢五分)、大黃、牽牛(各五分)搗成粉末。用神麴糊合成丸劑,每丸綠豆大小。在飯前用山楂肉熬煮的湯劑服用,每次服用五到七丸。

羌活,大黃(炒),川芎,當歸,防風,龍膽草,梔仁,為末。蜜丸。雞頭米大。淡竹葉煎湯。加沙糖調下一丸。

白話文:

羌活、大黃(炒過)、川芎、當歸、防風、龍膽草、梔子仁,研成細粉末。再將細粉末加上蜂蜜製成蜜丸,一顆蜜丸的大小與雞頭米相似。將淡竹葉煎成湯,加入砂糖攪拌後服用一顆蜜丸。

牛黃清心丸,治發熱甚。心煩不寧。

白話文:

牛黃清心丸,用於治療發燒嚴重,心煩意亂。

生黃連(五錢),川鬱金(二錢),黃芩,梔仁(各三錢),牛黃(二錢五分),辰砂(一錢五分),為末。用冬雪水調麵粉糊丸。黍米大。燈心湯下七丸。

宣風散,大熱利其小便而不愈者。以此下之。

白話文:

黃連(五錢),川鬱金(二錢),黃芩,梔仁(各三錢),牛黃(二錢五分),辰砂(一錢五分),以上研磨成細末。用冬雪水和麵粉調成糊狀,丸成黍米般大小的藥丸。用燈心草煎煮的湯劑送服七粒。

檳榔(二個),陳皮,甘草(各五錢),生丑牛(二兩),炒丑牛(二兩),為末。二、三歲孩兒用五分。四歲孩子用一錢。食前蜜湯調下。易老加防風。本方有青皮。

白話文:

檳榔(二個)、陳皮、甘草(各五錢)、生丑牛(二兩)、炒丑牛(二兩),研磨成細末。

二、三歲的孩子服用五分。四歲的孩子服用一錢。

在飯前用蜂蜜水調服。

如果老人要服用,再加入防風。

本方還有青皮。

2. 初潮認證第五

麻為胎毒發於心。肺與相連熱毒侵。咳嗽鼻中清涕出。更兼兩目淚盈盈。

麻疹之證面必紅。呵欠咳嗽鼻流濃。汪汪眼淚頻頻嚏。休作傷寒別證攻。

白話文:

麻疹是由胎毒發於心臟,肺部相連受熱毒侵襲,會有咳嗽、鼻流清水樣鼻涕,並且兩眼淚水汪汪。 麻疹的症狀包括臉部發紅,伴有打呵欠、咳嗽和流濃鼻涕,眼睛淚水不斷,頻繁打噴嚏,治療時不要誤認為是傷寒或其他病症。

麻疹初潮。未現標時。必身熱憎寒。頭疼咳嗽。或吐。或乾嘔。或瀉。或腹痛。或鼻塞。或鼻流清涕。噴嚏呵欠。眼胞浮腫。目淚汪汪。腮赤體疼。煩躁不寧。夫麻乃胎毒所發。毒者火也。麻疹小而色紅碎密。其行於皮膚之間者。屬手少陰心經。君火也。五臟心肺相連。肺位乎上。

白話文:

第一階段、發病初期。在出疹子之前,一定會出現身體燥熱、畏寒、頭痛、咳嗽,也許會嘔吐或乾嘔,還有可能會出現腹瀉或腹痛,或是鼻塞、流清鼻涕、打噴嚏、連連打哈欠。眼皮腫脹,眼睛淚汪汪的。臉頰發紅、全身痠痛,煩躁不安。麻疹是由胎毒引起的。毒就是火。麻疹小而紅,密密麻麻。在皮膚上蔓延的,屬於手少陰心經,也就是君火。五臟心肺相連,肺部位於上部。

心經火旺。則肺受之。故麻之發。惟肺受毒最重。其咳嗽者。肺因心火炎上。而肺葉焦舉也。鼻流清涕者。鼻為肺之竅。以火爍金而液自流也。目中淚出者。肺熱則移於肝。肝之竅在目也。肝屬木。木能生風。故有呵欠也。吐與乾嘔者。心火流入於胃也。肺與大腸為表裡。肺熱流於大腸。

白話文:

心經火旺盛,肺就會受到影響。因此麻疹的發生,主要是肺部受到毒害最嚴重。咳嗽是由於肺部受到心火炎熱上沖,而肺葉焦灼引起的。流清涕是由於鼻子是肺的竅,火燒金而液體自然流出。眼睛流淚是由於肺熱移到肝臟,肝臟的竅在眼睛。肝屬木,木能生風,所以會打呵欠。嘔吐和乾嘔是由於心火流入胃。肺和大腸是表裡關係,肺熱流到大腸。

故眼胞浮腫。腹痛而泄瀉也。腮赤煩躁。心火旺也。噴嚏。肺經火邪也。或手掐眉目唇鼻及面者。肺熱證也。然麻雖胎毒。未有不因時氣冒感而發者。故其證與傷寒相似。而身熱憎寒頭疼體痛也。但治麻者莫作傷寒施治。當先以肺為主。總宜瀉火清金。而瀉火當用黃連、黃柏、梔仁、大青、元參、連翹之類。

白話文:

因此眼皮浮腫。腹痛並伴有腹瀉。臉頰發紅煩躁不安。這是心火旺盛的徵兆。打噴嚏。這是肺經火邪引起的。或者用手掐眉毛、眼睛、嘴脣、鼻子和臉。這是肺熱的徵兆。然而,麻疹雖然是胎毒,但不因時氣而冒犯感冒而發病的。因此,其症狀與傷寒相似。而且身體發熱、怕冷、頭痛、全身疼痛。但治療麻疹者不要當作傷寒來治療。應首先以肺為主。總的來說,宜瀉火清金。而瀉火應使用黃連、黃柏、梔仁、大青、元參、連翹之類。

清金當用黃芩、知母、貝母、麥冬、石膏、天花粉、牛蒡子、地骨皮、桑白皮、杏仁之類。夫麻初起。既與傷寒相似。而認麻須細看兩耳根下頸項連耳之間。以及背脊之下至於腰間。必有三五紅點。此即麻之報標。如無紅點以為證佐。則當以別證施治。此屢試屢驗者也。若果有紅點及現有前證相符。

白話文:

治療風熱感冒應使用黃芩、知母、貝母、麥冬、石膏、天花粉、牛蒡子、地骨皮、桑白皮、杏仁這類藥物。麻疹初期。和傷寒很像。但診斷麻疹必須細看兩耳根下、頸項連接耳朵之間。以及背脊下面到腰部的部位。一定會有三、五個紅點。這是麻疹的報症。如果沒有紅點作為佐證。就應當以其他症狀進行治療。這是經常用而屢試不爽的方法。如果確實有紅點並符合以上前述的症狀時。

則是麻候。宜用宣毒發表湯去升麻、桔梗、甘草。或少加蘇葉。或少加胡荽。或並去竹葉主之。或用葛根解肌湯去赤芍、甘草。加防風。或更加蘇葉、枳殼主之。或用防風敗毒散去桔梗、甘草、石膏、知母。或並去淡竹葉。加前胡、葛根主之。俱以燈心為引與服。以疏風解肌。

白話文:

以下所述症狀即可診斷為麻疹。宜用宣毒發表湯,把升麻、桔梗、甘草這三味藥材去掉,或稍微添加蘇葉,或稍微添加胡荽,或把竹葉去掉以達到主治的目的。或用葛根解肌湯去掉赤芍、甘草,再添加防風,或再添加蘇葉、枳殼以達到主治的目的。或用防風敗毒散去掉桔梗、甘草、石膏、知母,或把淡竹葉去掉,再添加前胡、葛根以達到主治的目的。不論哪一種方劑,皆以燈心作引藥服用,以疏散風氣,解除肌肉的痙攣。

托之出外。可以坐享平安。雖有吐瀉。亦不必拘泥。麻出而吐瀉自止。蓋麻屬熱候。熱沖胃則吐。熱沖大腸則瀉。此麻之常候。麻出熱解。吐瀉之證。不治自止。不必更憂吐瀉之不止而妄治也。

白話文:

把生麻黃連同衣服一起包裹起來,放在患者的臟器部位,患者就會感到舒服了,可以安然無憂地休息了。即使有吐瀉的情況,也不必太過於拘泥。麻疹發出體外後,吐瀉自然就會停止了,因為麻疹屬於熱證,熱氣衝擊胃部就會引起嘔吐,熱氣衝擊大腸就會引起腹瀉,這些都是麻疹的常見症狀。麻疹發出體外後,熱證就會解除,吐瀉的症狀也會隨之消失,不必過於擔心吐瀉不止而盲目治療。

朱曰,認麻法凡二十九字。於認麻時注意及之。自無錯誤。

熱沖胃與大腸。有吐瀉二證。自是經驗之談。且不治自止。有小兒者。知此可少解憂慮。

白話文:

朱說,辨識麻疹的方法總共有二十九字。在辨識麻疹時要注意這些特徵,這樣才不會出錯。 麻疹會使胃和大腸受熱。會出現嘔吐和腹瀉兩種症狀。這是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而且這些症狀往往不用特別治療就能自行停止。對於有小孩的家庭來說,瞭解這一點可以稍微減少一些擔憂。

宣毒發表湯,治麻發熱欲出未出時。各證並宜。凡地方麻疹發作之時。初潮之際。未明是否麻證。當以此方主之。縱非麻候。即是冒感傷寒。用之無礙。並附加減法於方尾。

白話文:

宣毒發表湯,用於治療麻疹即將發作但尚未完全發出的時候,也可用於其他麻疹各證。凡是麻疹爆發的時候,在初期階段,還不知道是否麻疹症狀時,應該以此方為主。即使不是麻疹症狀,也是感冒傷寒,使用此方也沒有妨礙。並在方尾附加減法。

薄荷葉(八分),葛根,防風,荊芥穗,連翹,牛蒡子(炒),木通,枳殼,淡竹葉(各一錢),升麻,桔梗,甘草,燈心引。(勿用生薑薑皮),冬天寒月。可加蘇葉。(八分),又加蔥白為引。暑月炎天。可加生黃芩。一錢總除升麻、甘草、桔梗不用。初潮無咳者。宜用留白陳皮以甚其咳。

白話文:

薄荷葉(八分),葛根,防風,荊芥穗,連翹,牛蒡子(炒),木通,枳殼,淡竹葉(各一錢),升麻,桔梗,甘草,燈心引。(不要用生薑薑皮),冬天寒月。可以加蘇葉。(八分),再加蔥白為引。暑月炎天。可以加生黃芩。一錢總除升麻、甘草、桔梗不用。初潮無咳者。宜用留白陳皮以甚其咳。

有咳切勿再加。初起往來潮熱者。除淡竹葉。免解膚熱。致麻難透表。在寒月仍宜加蘇葉、蔥白以疏表之。初潮潮熱太甚者。加赤茯苓、生地黃。並可加生黃芩。不必拘麻初用寒涼毒伏麻不得出之說。正當用之。以保肺受火克之虞。但春冬寒月。黃芩等分。宜略少耳。初潮無汗。

白話文:

若有咳嗽,絕對不能再加重劑量。如果是剛開始出現潮熱症狀的人,應去除淡竹葉,不要去除皮膚上的熱,否則麻疹很難透發出來。在寒冷的月份,仍應加入蘇葉、蔥白,以疏散表症。如果是潮熱症狀過於嚴重,可以加入赤茯苓、生地黃,也可以加入生黃芩。不必拘泥於麻疹剛開始就要使用寒涼的藥物以讓麻疹毒伏住、無法透發的說法,此時應該要正常使用這些藥物,以保護肺氣免於被火邪攻克的危險。但如果是春、冬或寒冷的月份,使用黃芩等藥物的劑量應該稍微減少。如果剛開始出現潮熱症狀,卻沒有出汗,

加蔥白以發之。更略加衣被穿蓋。以取其汗。使毒透。切不可遽用胡荽酒𨠭之法。免助邪火內攻。肺金重受其克。藥中略加胡荽作引。稍可。初潮不食。不必治之。蓋熱毒內蘊。自必不食。熱毒一解。自然能食。切勿加進食開胃之藥。初潮即見喘促。加黃芩、葶藶、栝蔞仁。

白話文:

加入蔥白,讓它發散出來。再略加被蓋,使其出汗,使毒氣透出。千萬不可急用胡荽酒攻下的方法。以免助長邪火內攻,肺金再次受到剋制。藥物中稍稍加入胡荽作為引子。稍微可以。初潮不食,不必治療。是熱毒內蘊,自然不會吃東西。熱毒一解,自然就會想吃東西。千萬不要加進促進食慾的藥物。初潮即見喘促,可加入黃芩、葶藶、栝蔞仁。

以清肺開胸。或更加薑汁炒白芥子、家蘇子、萊菔子以降之。初潮嘔吐。加竹茹、柿霜。(如無柿霜。用柿餅亦可。)初潮呃逆。加枇杷葉、竹茹。初潮鼻衄。加鮮茅根。初潮即現咽喉痛者。加射干。倍用牛蒡子。初潮即現唇乾、齒燥、舌胎枯黃、口渴等候。加麥冬、花粉、黃芩。

白話文:

以清肺開胸。或加上薑汁炒白芥子、家蘇子、萊菔子來讓症狀下降。初次潮汐嘔吐,加上竹茹、柿霜。(如果沒有柿霜,用柿餅也可以。)初次潮汐呃逆,加上枇杷葉、竹茹。初次潮汐鼻出血,加上鮮茅根。初次潮汐立即出現咽喉痛的人,加上射干,加倍使用牛蒡子。初次潮汐立即出現嘴脣乾裂、牙齒乾燥、舌頭枯黃、口渴等症狀,加上麥冬、花粉、黃芩。

甚則加黃連、黃柏、梔仁等味。以預解之。初潮熱甚。大便堅實者。加火麻仁二、三錢以潤之。用枳實以導之。免至閉塞。而熱毒不得發越。致變紫黑。如便不通者。加生黑白丑牛末以利之。如利之不通者。必生氣喘鼻扇逆證。即用黃連解毒湯加大黃、牛蒡子、連翹、地骨皮、桑白皮以通之。

白話文:

如果情況嚴重,可以再加入黃連、黃柏、梔仁等藥材,以預先化解熱毒。如果患有初期熱證,大便乾燥堅硬,可以加入火麻仁二、三錢,使其潤滑;此外,可以用枳實來導通大便,避免大便閉塞,導致熱毒無法發散,造成便便變成紫黑色。如果大便不通,可以加入生白丑牛末,以利便。如果利便不通,必然會出現氣喘、鼻扇逆的症狀。這時,可以使用黃連解毒湯,並加入大黃、牛蒡子、連翹、地骨皮、桑白皮等藥材,以通利大便。

如兼口渴者。並加麥冬、天花粉。初潮大便溏者。方內之枳殼等分減用。以為開泄之路。庶可免便閉之患。初潮溏泄而有微汗。除薄荷、竹葉。不可兼用止汗止泄之品。以堵其發越之門。初潮泄瀉者。除枳殼。初潮洞泄者。除枳殼。加豬苓、澤瀉、以分利之。不可止泄。以塞其舒暢之機。

白話文:

如果兼有口渴的情況,可以再添加麥冬、天花粉。如果是初次月經大便稀溏的人,方劑中的枳殼等分量要減少使用,作為疏通排泄的途徑,這樣纔可以避免便祕的困擾。初次月經稀溏並且有微微出汗的情況,去除薄荷、竹葉,不能再兼用止汗止瀉的藥物,以防止堵塞其發散的門路。初次月經腹瀉的人,去除枳殼。初次月經泄瀉的人,去除枳殼,添加豬苓、澤瀉,以使水液分利於上下,不應止瀉,以免堵塞其舒暢的機制。

初潮小便赤者。除薄荷葉。加赤茯苓。或更加車前子以利之。初潮小便不通者。合導赤散(方見二十六條)。除甘草。加車前子以通之。初潮溺血者。如生地黃、黃連、黃柏、黃芩、梔仁。俱可隨意加入。更加牡丹皮以去其滯血。免使留而為殃。冬月寒天。無汗不咳者。量加蜜汁、和酒炒麻黃二、三分。

白話文:

初潮小便發紅的人,除了薄荷葉之外,再加赤茯苓,或再加車前子以利尿。初潮小便不通暢的人,服用導赤散(配方見第二十六條),除了甘草之外,再加車前子以利尿。初潮月經中有血塊的人,生地黃、黃連、黃柏、黃芩、梔仁,都可以依個人情況加入服用,再加牡丹皮以去除月經中的淤血,以免留下血塊而造成傷害。冬季寒冷的天氣,即使沒有流汗也不咳嗽的人,酌量加蜜汁,和酒炒麻黃二、三分。

其餘諸證。不能備悉。宜因所見之證。加減而用。至於等分之輕重。須量人之大小。若月內半周嬰兒。只宜以杯許與服。當令乳母代服。使藥性流入乳中。兒食母乳。如同服藥。

白話文:

其餘的症狀,不能全部列舉。應該根據所見的症狀,加減使用。至於藥物的等分輕重,需要根據人的大小。如果是一個月內,半周歲的嬰兒,只宜以一杯藥量與之服用。應該讓乳母代服,使藥性流入乳汁中,嬰兒吃母乳,如同服藥。

葛根解肌湯,治麻初起。發熱咳嗽。或乍冷乍熱。已現麻路。並宜初潮未明是否麻證。加減同宣毒發表湯。並附已現麻路加減於尾。(總除赤芍、甘草不用。)

白話文:

葛根解肌湯,用於治療麻疹初期,出現發熱、咳嗽,或忽冷忽熱,已經出現麻疹皮疹。

也適合用於初期症狀不明確,無法確定是否為麻疹的情況。

加減用藥同宣毒發表湯,並在末尾附上已經出現麻疹皮疹的加減用藥方法。(總共去掉赤芍、甘草不用。)

葛根,前胡,荊芥穗,牛蒡子,連翹(去子),蟬蛻(各八分),木通(七分),赤芍,甘草,燈心引桑白皮(蜜蒸),貝母(去心薑汁蒸),隨意加入後藥。已現潮熱大甚者。加生地黃、地骨皮、赤苓。更可加黃芩。已現口渴者。加麥冬、天花粉。已現無咳者。不妨少加留白陳皮。

白話文:

葛根、前胡、荊芥穗、牛蒡子、連翹(去掉裡面的種子)、蟬蛻(各八分),木通(七分),赤芍藥、甘草、燈心草、桑白皮(用蜂蜜蒸過)、貝母(去掉裡面的芯,用生薑汁蒸過),適當加入後面的藥。如果已經出現潮熱特別嚴重,就加上生地黃、地骨皮、赤苓。還可以加上黃芩。如果已經出現口渴,就加上麥冬、天花粉。如果已經沒有咳嗽,可以酌情少量加入留白陳皮。

已現無汗者。加蔥白。已現氣喘。加葶藶、栝蔞霜。喘甚者。加白芥子、蘇子、蘿蔔子。(俱薑汁炒。)已現嘔吐者。加柿霜、竹茹。已現鼻衄者。加茅根。衄甚者。更加黃芩、黃連。(俱生用。)已現大便堅者。加枳實、火麻仁。已現大便閉者。加丑牛。已現大便閉。用丑牛仍不通者。

白話文:

  1. 如果沒有汗,加蔥白。

  2. 如果出現氣喘,加葶藶、栝蔞霜。

  3. 喘得很厲害的,加白芥子、蘇子、蘿蔔子。(都用薑汁炒過。)

  4. 如果出現嘔吐,加柿霜、竹茹。

  5. 如果出現鼻衄,加茅根。

  6. 鼻衄很厲害的,再加黃芩、黃連。(都生用。)

  7. 如果出現大便堅硬,加枳實、火麻仁。

  8. 如果出現大便閉塞,加丑牛。

  9. 出現大便閉塞,用丑牛還是不通的,再加瓜蒂、生大黃。

加生大黃、黃連、黃芩。已現大便溏者。加赤苓、澤瀉。洞泄者。亦如之。已現小便赤澀者。加赤苓、澤瀉。已現小便閉塞不通者。加車前子。並加枳殼。

白話文:

加入生大黃、黃連、黃芩。已經出現大便稀溏的人。加入赤苓、澤瀉。水樣瀉泄的人。也一樣的方法。已經出現小便赤澀的人。加入赤苓、澤瀉。已經出現小便閉塞不通的人。加入車前子。同時加入枳殼。

防風敗毒散,加減照前二方酌用。(總除甘、桔二味不用。)

防風,荊芥穗,連翹,牛蒡子,石膏,知母,木通,薄荷,枳殼,淡竹葉,桔硬,甘草,燈心引。

白話文:

防風敗毒散,根據前面兩個處方適當增減使用。(總共去掉甘草、桔梗兩味藥不用。) 防風,荊芥穗,連翹,牛蒡子,石膏,知母,木通,薄荷,枳殼,淡竹葉,桔梗硬皮,原本處方中的甘草和桔梗不在使用之列,以燈心草為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