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 卷五 (3)
卷五 (3)
1. 草棉
《綱目》木棉下注云:棉有二種,似木者名古貝,今訛為吉貝;似草者名古終,今俗呼棉花,乃草棉也。
按:代醉編:棉花種為番使黃始所傳,宋末始入江南。沈黃門炤曰:番中有青黃白三種,今特傅其白者耳。不知江浙草棉多種藝,而木棉罕見,即草棉中亦有黃色者,不盡是白者,入藥以白為勝。《綱目》有棉花油,不言花及子功用,悉為補之。
百草鏡云:花可止血,殼可治膈。膈食膈氣,用棉花殼,八九月採,不拘多少,煎當茶飲之,三日即愈。忌食鵝。
藥性考云:草棉甘溫,禦寒卻冷,燒灰止血,凍瘃敷穩。子熱補虛,暖腰治損,油毒昏目,塗癬疥等。
子:性熱,味辛。治腸風:救生苦海:棉子丸,取棉花子炒黃黑色,去殼為末用,陳米濃汁,加黑砂糖,丸如桐子。每日空心時滾水下三錢,服至三斤斷根。腸紅秘方:集驗:棉子炒為末,用白糖拌米湯和服。血淋不止:許氏方:炒燥為細末,三白酒送下二錢,立止。白帶沙淋:救生苦海調經門:香附散中用棉子仁。
赤白帶下:百草鏡:棉花子炒黑去殼,為末,米糊丸,每服三錢。赤帶用砂糖湯下;白帶用白糖湯下。種子最妙方:用棉花子、砂糖、各三錢,沖酒服。薰洗痔:傅信方:鬼饅頭、棉花子、烏菱殼、鳳尾草等分,煎湯先熏後洗,如疼加乳香,癢加楊柳須或木稜藤。又方:用棉花子同槐樹梗葉煎湯洗熏,自愈。
下血血崩不止:百草鏡:棉花子燒灰存性,酒下立止。便毒:濟世方:用棉花子瓦煅存性,為末,每日空腹酒下二錢,連服三次全消,兼治血崩。陽痿不起:祝氏效方:棉花子水浸曬乾,燒酒拌炒,去殼用仁,半斤,破故紙鹽水炒,韭菜子炒,各二兩,為末,蔥汁為丸梧子大,每服二錢,空心酒下。痢疾:救生苦海:棉花子仁新瓦炒去油焦研細,每服二錢,紅用燈心湯下,白用好陳酒下。
癧𤶱棉花瘡:集驗用棉花子一斗,燒酒拌和炒燥,去灰再拌再炒,以黑為度。去殼再炒,搗為末,用砂糖調和,每服三錢,服過一升許,即愈。除壁蝨:易堂驗方:硫黃末拌棉花子,燒烟燻二三次,即絕。中風口眼喎斜:便易良方:用棉花子炒黑為末,乳香末三錢,紅糖二兩,飯後黃酒送下,即愈。
腸風下血:不藥良方:生柿子二個,竹刀切去蒂核,以棉花子塞入柿內,仍蓋好,瓦上煅存性,研細末,米飲熱調服,重者三服全愈。穀道生瘡,俗呼偷糞老鼠。不藥良方:用棉花子炒去殼,磨粉,每早中晚三次打糊服一碗,半月全愈。治腎子大小偏墜:回生集:棉子煮湯入甕,將腎囊坐入甕口,俟湯冷,止一二次,散其冷氣,自愈。
癱瘓諸風:醫學指南:乳香、沒藥各三錢,棉花子、白糖各六錢,為末,黃酒化服,出汗愈。風蟲牙疼:家寶方:用韭菜子、黑核桃肉、棉花子各一兩,分為末,醋糊丸,火酒浸,咬在疼處,即止。痔漏:家寶方:用棉花子仁六兩,烏梅六兩,共搗爛為丸,桐子大,早晚每服三錢,開水送下,服完即愈。經水過多不止:慈航活人書:棉花子瓦器炒盡烟,為末,每服二錢,空心黃酒下。
白話文:
草棉
《本草綱目》記載棉花有兩種:一種像樹木的,稱為古貝,現在訛稱為吉貝;一種像草的,稱為古終,現在俗稱棉花,就是草棉。
據《代醉編》記載,棉花種子是由番邦傳入的,宋朝末年才開始在江南種植。沈氏(沈黃門炤)說:番邦的棉花有青、黃、白三種,現在只種植白色的。其實江浙地區種植草棉很多,而木棉卻很少見,草棉中也有黃色的,並非只有白色,入藥以白色為佳。《本草綱目》記載有棉花油,但沒有說明棉花和棉籽的功效,這都是需要補充的。
《百草鏡》記載:棉花可以止血,棉殼可以治療膈食、膈氣。治療膈食膈氣,用棉花殼,八、九月採收,用量不限,煎水當茶飲用,三日即可痊癒。忌食鵝肉。
《藥性考》記載:草棉味甘性溫,可以禦寒保暖,燒成灰可以止血,治療凍瘡可以用棉花敷貼。棉籽性溫,可以補虛,溫暖腰部,治療腰痛,棉花油可以治療毒瘡導致的昏目,以及癬疥等皮膚病。
棉籽:性熱,味辛。可以治療腸風: 《救生苦海》記載棉子丸的製作方法:將棉花子炒至黃黑色,去殼磨成粉末,用陳米濃汁和黑砂糖製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日空腹用滾水送服三錢,服用至三斤即可斷根。另有《集驗》記載的腸紅秘方:將棉子炒成粉末,用白糖拌米湯服用。治療血淋不止:許氏方:將棉子炒乾磨成細粉,用三白酒送服二錢,即可止血。治療白帶沙淋:《救生苦海》調經門記載,香附散中含有棉子仁。
治療赤白帶下:《百草鏡》記載:將棉花子炒黑去殼,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丸藥,每次服用三錢。赤帶用砂糖水送服;白帶用白糖水送服。另有種子最妙方:用棉花子、砂糖各三錢,用酒送服。治療痔瘡:傅信方:鬼饅頭、棉花子、烏菱殼、鳳尾草等量,煎湯先熏後洗,如果疼痛可以加乳香,如果瘙癢可以加楊柳須或木稜藤。另一方:用棉花子與槐樹梗葉煎湯洗熏,可以自愈。
治療下血、血崩不止:《百草鏡》記載:將棉花子燒成灰,存其藥性,用酒送服,即可止血。治療便毒:《濟世方》記載:用棉花子用瓦片煅燒至存性,磨成粉末,每日空腹用酒送服二錢,連服三次即可痊癒,也可以治療血崩。治療陽痿:《祝氏效方》記載:將棉花子用水浸泡後曬乾,用燒酒拌炒,去殼取仁,用半斤棉花子仁、破故紙鹽水炒的藥物二兩、韭菜子炒的藥物二兩,磨成粉末,用蔥汁做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酒送服。治療痢疾:《救生苦海》記載:將棉花子仁用新瓦片炒去油,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如果是赤痢用燈心湯送服,如果是白痢用陳酒送服。
治療癧𤶱棉花瘡:《集驗》記載:用棉花子一斗,用燒酒拌和炒乾,去灰後再拌再炒,炒至黑色為度。去殼再炒,搗成粉末,用砂糖調和,每次服用三錢,服用一升左右即可痊癒。驅除壁蝨:《易堂驗方》記載:將硫磺粉末與棉花子混合,燃燒熏煙二三次,即可殺滅壁蝨。治療中風口眼歪斜:《便易良方》記載:將棉花子炒黑磨成粉末,與乳香末三錢、紅糖二兩混合,飯後用黃酒送服,即可痊癒。
治療腸風下血:《不藥良方》記載:將兩個生柿子用竹刀切去蒂核,用棉花子塞入柿子內,蓋好後用瓦片煅燒至存性,研磨成細粉,用米湯熱調服用,病情嚴重者服用三次即可痊癒。治療穀道生瘡(俗稱偷糞老鼠):《不藥良方》記載:將棉花子炒去殼,磨成粉末,每天早中晚三次用米湯調成糊狀服用一碗,半月即可痊癒。治療腎臟大小偏墜:《回生集》記載:將棉子煮湯倒入甕中,將腎囊放在甕口,待湯冷後,如此一、二次,散去寒氣即可痊癒。
治療癱瘓諸風:《醫學指南》記載:乳香、沒藥各三錢,棉花子、白糖各六錢,磨成粉末,用黃酒沖服,出汗即可痊癒。治療風蟲牙痛:《家寶方》記載:用韭菜子、黑核桃肉、棉花子各一兩,磨成粉末,用醋做成糊狀製成丸藥,用火酒浸泡,咬在疼痛處即可止痛。治療痔漏:《家寶方》記載:用棉花子仁六兩、烏梅六兩,搗爛做成桐子大小的丸藥,早晚各服用三錢,用開水送服,服完即可痊癒。治療經血過多不止:《慈航活人書》記載:將棉花子用瓦器炒至無煙,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空腹用黃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