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 卷三 (7)
卷三 (7)
1. 於術
即野術之產於潛者,出縣治後鶴山者為第一,今難得,價論八換。其形有鶴頸鶴頭,羽翼足俱全,皮細帶黃,切開有硃砂點,其次出北鄉,皮色帶黑不黃。茅翼云:產徽州者皆種術,俗稱糞術。乃糞力澆灌大者,肥而無鶴頸。野生者名天生術,形小,有鶴頸甚長,內有硃砂點,術上有須者尤佳,以得土氣厚也。
於朮亦野生,出於潛,產縣治龍脈土上者,其內點真似硃砂,猩紅如灑血。鶴頸肉蘆干之清香,產他處,內或無點純白,或有黃點,總不及龍脈上產者為上品。冬月採取,形味方全。一種江西術,其形甚小,與野術相似,雖有鶴頸而甚短,其體堅實,其味苦劣不可用。萬曆杭州府志:白朮以產於潛者佳,稱於朮。
清異錄:潛山產善術,以其盤結醜怪,有獸之形,因號為獅子術。西吳里語:孝豐天目山有仙丈峰,產吳術,名雞腿術。入藥最佳。百草鏡云:白朮一莖直上,高不過尺,其葉長尖,傍有針刺紋,花如小薊,冬採者名冬朮。汁歸本根,滋潤而不枯燥,卻易油,不能止瀉。春採夏採者,藏久雖不易油,卻枯燥不潤,肉亦不飽滿。
凡收術須陰乾勿曬,曬則爛。野術形小,蘆梗細硬,皮細。若蘆軟而粗,即種術矣。又有象術,系臺術中撿出如野術者,但切開有暈紋。臺術雖種而不用糞,故不肥大,服之不脹。倘野術難得,此為穩。安徽宣城歙縣亦有野生術,名狗頭術,亦佳。又一種系取野術種,灌以糞,形雖大,皮卻細緊,出樟村,較徽省種術稍好。
今人論野術云:黑土者真,不知土色各處不同,不可執一而論。又云:小者真,然老山貨年久亦有大者。又云:有硃砂斑者真,不知於朮亦有無硃砂斑者。據土人言:產縣後山脈,及黃塘至遼東橋一帶,西流水四十里地之術,方有硃砂點,他處則無。但野術入口,甜味雖重,氣極清香,自不同也。
總以白為佳,以潤為妙。葉天士本草云:浸刮,飯鍋上蒸曬如棗黑,黃土炒,為中宮和氣補脾之藥。本經逢原云:云術肥大氣壅,臺術條細力薄,寧國狗頭術皮赤稍大,然皆栽灌而成,故其氣濁,不若於潛野生者氣清,無壅滯之患。入風痹痰濕利水破血藥,俱生用。然非於潛產者,不可生用也。
張觀齋云:今有一種野術,深山處必有,形如於術,切開有硃砂斑,香而不甜,細考其味,親見其苗,乃天生之蒼朮也。因久無人採,故大而宛如於術。大凡術以火焙乾者,味必苦。生曬者,味必甜。臺術以及各處種術,皆於朮所種而變者,功雖不如於術,服亦有驗。今於朮絕少,市中皆以仙居所產野術充於朮,功亦相等。
,辛亥五月,有客自青田縣來,帶有天生術,大小如一,約重兩許,俱生者,未經日曬乾焙,若干之,可三錢許。其術形儼如仙鶴,翅足皆具,亦有長頸,頸皆左顧,一一相似,無作磊塊形者。詢之云:此術不生於土,所生之地,系青田邊境,有一山,山有石壁,壁上每年生此術二三十斤,不能多有。
,吾杭西北山近留下小和山一帶地方,及南高峰翁家山等處,皆產野術,氣味香甜,生啖一二枚,終日不飢。生津溢齒,解渴醒脾,功力最捷。切開無硃砂點,膚里膩細,而白如雪色,名曰玉術。又呼雪術。亦不易得,入藥功效,與於朮等。較他產野術尤力倍也。甘補脾,溫和中,補氣生血,無汗能發,有汗能止,開胃補脾,則能進飲食。
去勞倦,止肌熱,化症癖,和中能已嘔吐。定痛安胎,燥濕,利小便,生津液,止泄瀉,化胃經痰水,理心下急滿,利腰臍血結,去周身濕痹。凡下焦陰氣不脫,上焦陽氣驟脫者,無力用參,重用野術,大能起死回生。用糯米泔浸,陳壁土炒,或蜜水炒,人乳拌用,炒黃不宜焦,焦則無力矣。
熬膏更良,禁忌同白朮。
代參膏:楊春涯驗方:於朮十斤,白米泔水浸三晝夜,洗淨浮皮,蒸曬十次,有脂沾手為度。切片熬膏,一火收成,滴紙不化。用白茯苓十斤,舂末水飛,去浮,只取沉者,蒸曬十次,沾手如膠,與術膏攪勻,每服兩許,米湯送下。
治虛弱枯瘦,食而不化,用於術酒浸,九蒸九曬一斤,菟絲子酒煮吐絲曬乾一斤,共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錢。
四制仙術散:治盜汗不止,此藥入神,於朮四兩,分四制,一兩黃耆煎汁炒,一兩牡蠣粉炒,一兩麩皮湯炒,一兩石斛湯炒,只取術為末,服三錢,粟米湯下。
各色痢疾:傳信方:於朮一兩,老薑一兩,當歸五錢,水二碗,煎好,露一宿服,自愈。
保胎丸:良方集要:茯苓二兩,條芩一兩,於朮土炒一兩,紅花一兩,沒藥三錢,制香附一兩,元胡索醋炒一兩,益母草去根一兩,共研末,蜜丸桐子大,早晚白滾水服七粒,不宜增減,戒惱怒勞傷,生冷發氣等物。
凡遇腹痛腰痠作脹,即宜服之,成孕三月,即服起,直至足月,不但保胎,即臨產亦可保易生無恙(方內紅花元胡索二味,皆是行血滑胎之品,分兩太重,每味只可二錢,方合本方君臣,用者詳之)。
三日瘧:古今良方:九制於術一斤,廣皮八兩,熬膏,用飴糖四兩收。
又方:專治四日兩頭或一二年至三四年不愈者,或愈而復發,連綿不已者,用於術一兩,老薑一兩,水煎,發日,五更溫服即愈。重者二服,永不發矣。
白話文:
有一種叫「野術」的藥材,其中產於浙江省於潛縣後鶴山的品質最佳,現在很難找到,價格非常昂貴。這種野術的形狀像鶴,有脖子、頭、翅膀、腳等,表皮細緻呈黃色,切開後有像硃砂一樣的紅點。品質次之的產於於潛縣的北部,表皮顏色偏黑不黃。還有一種產於安徽徽州的,是人工種植的,俗稱「糞術」,用糞肥灌溉長得很大,但沒有鶴頸。野生的稱為「天生術」,形狀較小,鶴頸很長,裡面有硃砂點,有鬚根的最好,表示它吸收了充足的土氣。
於術也是野生的,產於於潛縣,特別是縣治龍脈土上的品質最好,裡面的硃砂點像鮮血一樣紅。鶴頸的肉質有像蘆葦根一樣的清香。其他地方產的,裡面可能沒有紅點,或是純白,或是黃點,都比不上龍脈土上產的。冬天採收的,形狀和味道都最好。還有一種產於江西的,形狀很小,像野術,雖然有鶴頸但很短,質地堅硬,味道苦澀難用。《萬曆杭州府志》記載:白朮以產於於潛的最好,稱為於術。
《清異錄》說:於潛山出產的藥術很好,因為它的形狀盤結醜怪,像野獸,所以又叫「獅子術」。民間說法:孝豐天目山有一座仙丈峰,產出的吳術,又叫「雞腿術」,是最好的藥材。 《百草鏡》說:白朮的莖直立向上,高度不超過一尺,葉子長而尖,旁邊有針刺紋,花像小薊。冬天採收的叫「冬朮」,藥汁會回到根部,滋潤而不乾燥,但容易出油,不能止瀉。春天或夏天採收的,存放久了雖然不易出油,但會乾燥不潤,肉質也不飽滿。
凡是採收術,都要陰乾,不能曬太陽,曬了會腐爛。野術的形狀小,蘆梗細硬,表皮細緻。如果蘆梗軟而粗,就是人工種植的。還有一種叫「象術」,是從台術中選出來像野術的,但切開後有暈紋。台術雖然是種植的,但不施肥,所以不肥大,服用後不會脹氣。如果找不到野術,可以用象術代替。安徽宣城歙縣也有野生術,名叫「狗頭術」,品質也很好。還有一種是取野術種植,再用糞肥灌溉,形狀很大,但表皮細緻緊實,產於樟村,比徽州的種植術略好。
現在的人說,黑土產的才是真野術,其實不同地方的土色不同,不能只看土色。又有人說,小的才是真野術,其實老山上的野術也有大的。還有人說,有硃砂斑的才是真野術,其實於術也有沒有硃砂斑的。根據當地人說:只有產於縣後山脈,以及黃塘到遼東橋一帶,西流水四十里的地方的藥術,才有硃砂點,其他地方沒有。但是野術入口,味道雖然很甜,但氣味非常清香,和種植的完全不同。
總體來說,以顏色白的、質地潤澤的為佳。葉天士的本草說:野術浸泡刮皮後,放在飯鍋上蒸曬,像棗子一樣黑,再用黃土炒過,可以調和脾胃之氣,是補脾的良藥。《本經逢原》說:種植的藥術肥大,但氣味壅塞;台術細長,但藥力薄弱;寧國的狗頭術表皮紅,稍大,但都是人工種植的,所以藥氣不清,不如於潛野生藥術氣味清香,沒有壅塞的問題。用於治療風痹、痰濕、利水、活血的藥方時,要生用。但如果不是於潛產的,就不能生用。
張觀齋說:現在有一種野術,深山中一定有,形狀像於術,切開有硃砂斑,香但不甜,仔細考究它的味道,親眼看它的幼苗,原來是天生的蒼朮。因為很久沒人採了,所以長得很大,像於術。一般來說,用火烘乾的藥術,味道一定苦;生曬的,味道一定甜。台術和各地的種植術,都是從於術種植而變來的,雖然功效不如於術,但服用後也有效果。現在於術非常稀少,市面上都用仙居產的野術來冒充於術,功效也差不多。
辛亥年五月,有位從青田縣來的客人,帶來了一些天生術,大小差不多,每個約重兩錢,都是生曬的,沒有經過太陽曬乾烘焙,曬乾後大約剩三錢。這些天生術形狀像仙鶴,翅膀和腳都有,脖子很長,脖子都往左看,每一個都一樣,沒有長成塊狀的。問客人,他說:這種藥術不是長在土裡,而是長在青田邊境的一座山,山上有石壁,每年石壁上會長出二三十斤這種藥術,不能再多。
杭州西北山,靠近留下的小和山一帶,以及南高峰、翁家山等地,都產野術,氣味香甜,生吃一兩個,整天都不會感到飢餓。會生津液、解渴、醒脾,效果非常快。切開後沒有硃砂點,表皮和肉質都很細膩,像雪一樣白,叫做「玉術」,也叫「雪術」。這種野術也很難得到,藥效和於術相當,甚至比其他地方產的野術效果更好。它能甘甜地滋補脾,溫和地調理中氣,補氣生血,沒有汗能發汗,有汗能止汗,開胃健脾,促進食慾。
能消除勞累,退肌膚的熱,化解腫塊,調和中氣,可以止嘔吐。能鎮痛安胎,燥濕利尿,生津液,止腹瀉,化解胃裡的痰水,調理心下急滿,疏通腰部和臍部的血瘀,去除全身的濕痹。如果下焦陰氣虛弱,上焦陽氣突然脫失,沒有力氣用人參時,可以大量使用野術,能夠起死回生。可以用糯米淘米水浸泡,用陳舊的牆土炒,或是用蜜水炒,或是用人乳拌用,炒黃即可,不要炒焦,炒焦就沒有藥效了。
熬製成藥膏效果更好,禁忌和白朮相同。
代參膏的驗方:楊春涯的經驗方:於術十斤,用白米淘米水浸泡三天三夜,洗去浮皮,蒸曬十次,直到有油脂沾手為止。切成片熬成藥膏,用大火收膏,滴在紙上不會化開。再用白茯苓十斤,搗成粉用水飛過,去除浮在上面的,只取沉在下面的,蒸曬十次,直到沾手像膠一樣,和術膏攪拌均勻。每次服用兩錢,用米湯送服。
治療虛弱消瘦,吃了東西不消化,可以用於術酒浸泡,蒸曬九次,共一斤;菟絲子用酒煮熟後曬乾一斤,一起搗成粉末,再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三錢。
四制仙術散:治療盜汗不止,這個藥效果很好。於術四兩,分成四份,一份用黃耆煎汁炒,一份用牡蠣粉炒,一份用麩皮湯炒,一份用石斛湯炒,只取術搗成粉末,服用三錢,用小米湯送服。
治療各種痢疾:傳信方:於術一兩,老薑一兩,當歸五錢,用水兩碗煎好,放露水一晚後服用,可以自癒。
保胎丸:出自《良方集要》:茯苓二兩,黃芩一兩,於術用土炒過一兩,紅花一兩,沒藥三錢,制香附一兩,元胡索用醋炒過一兩,益母草去根一兩,一起研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早晚用白開水服用七粒,不宜增減。要戒惱怒、勞累、生冷、容易發氣的食物。
凡是遇到腹痛腰痠作脹,就應該服用此藥。懷孕三個月就可以開始服用,直到足月,不僅能保胎,即便是臨產也能保證順利生產(方中的紅花和元胡索,都有活血滑胎的作用,用量太重,每味藥應該只用二錢,才能符合本方君臣配伍的原則,用藥者要注意)。
治療三日瘧:出自古今良方:九制於術一斤,廣皮八兩,熬成膏,用飴糖四兩收膏。
還有一個方子:專門治療四日瘧,或是間隔一兩年到三四年不癒,或是癒後又復發,連綿不斷的。用於術一兩,老薑一兩,用水煎服。在瘧疾發作的日子,五更時溫服,就可以痊癒。症狀嚴重的服用兩次,就可以永遠不再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