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 卷三 (3)
卷三 (3)
1. 太子參
從新云:雖甚細小,卻緊而堅實,力不下大參。
百草鏡云:太子參即遼參之小者,非別種也,乃蘇州參行從參包中檢出短小者,名此以售客。
味甘苦,功同遼參。
白話文:
雖然太子參的根很細小,但質地緊密而堅實,藥力不輸給大的遼參。
《百草鏡》說:太子參就是遼參中比較小的,並不是不同的品種。而是蘇州的參商從裝遼參的包裝中挑選出短小的參,取名為太子參來賣給客人。
太子參的味道甘中帶苦,功效和遼參相同。
2. 羅浮參
羅浮山志:羅浮所產人參,殊與本草人參不類,狀如仙茅。葉細莖圓,有紫花,三葉一花者為仙茅。一葉一花者為人參。根如人字,色如珂玉,煮汁食之,味與參無別,但微有膠漿耳。
味甘帶苦,生津養胃,補虛羸,潤肺。
白話文:
羅浮山出產的人參,和一般藥草典籍記載的人參很不一樣,外形像仙茅。它的葉子細小,莖是圓形的,會開紫色的花,三片葉子一朵花的叫做仙茅。一片葉子一朵花的才是人參。根的形狀像「人」字,顏色像白色的玉石,煮汁食用,味道和人參沒有差別,只是稍微帶點黏稠的膠質而已。
味道甘甜帶點苦味,可以生津止渴、滋養腸胃,補養虛弱的身體,潤澤肺部。
3. 西洋參
藥性考:洋參似遼參之白皮泡丁,味類人參,惟性寒,宜糯米飯上蒸用,甘苦,補陰退熱,薑製,益元扶正氣。從新云:出大西洋佛蘭西,形似遼東糙米參,煎之不香,其氣甚薄,若對半擗開者,名片參,不佳。反藜蘆。入藥選皮細潔,切開中心不黑,緊實而大者良。近日有嫌其性寒,飯鍋上蒸數十次而用者,或用桂圓肉拌蒸而用者,忌鐵刀火炒。
苦寒微甘,味厚氣薄,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
腸紅:類聚要方:用西洋參蒸桂圓服之,神效。
白話文:
西洋參
藥性考:西洋參外觀很像遼參的白色外皮切成的丁塊,味道類似人參,但性質寒涼,適合放在糯米飯上蒸過後使用。味道甘苦,能滋補陰液、退虛熱,用薑炮製過,則能增強元氣、扶助正氣。
有資料說:西洋參產自大西洋的法國,外形像遼東的糙米人參,煎煮後不香,氣味很淡薄。如果將西洋參對半切開,稱為片參,品質較差。它會與藜蘆產生不良反應。選購入藥的西洋參,要挑選表皮細緻乾淨,切開後中心不黑,質地緊實且較大的,才是好的。最近有人嫌它性質寒涼,會將它放在飯鍋上蒸數十次後再用,或用桂圓肉拌合蒸過後再用。切忌用鐵刀切、用火炒。
西洋參味道苦、性寒,帶點微甘,味道濃,氣味淡,能補肺、降火、生津液、消除煩躁疲勞,適合虛弱且有虛火的人使用。
腸紅:根據《類聚要方》記載:用西洋參與桂圓一起蒸後服用,效果很好。
4. 東洋參
汪玉於言:東洋參出日本東倭地,其參外皮糙中油,熟蒸之,亦清香,與遼參味同,微帶羊膻氣,入口後微辣,為各別耳。然性溫平,與西洋佛蘭參性寒平者又別,此參近日頗行,無力之家,以之代遼參用亦有效。每枝皆重一錢許,亦有二三錢者,總以枝根有印日本二字名,價八換,無字價五換,蓋有印字者,乃彼土之官參,最道地。無印者,皆彼土之私參也。
亦有通身皮糙,內肉白色者,不佳。桂圓肉拌蒸曬用。癸丑三月,予在李燮堂先生處,見有東洋參二種:一種大者,粗如拇指,儼似西洋參,最堅實多肉。一種小者,每枝不過二三分,亦有分許者,肉薄不甚堅實。據言二種皆日本洋客帶來,新時俱色白,皮皆有皺紋,其大者切片,口含過夜,皆化而無滓,小者含口中三夜皆不化。大者煎湯,色淡少味,小者反濃厚。
二種俱出日本倭地,而小者何以色味獨厚?豈生產之土又不同耶,又一種亦出東洋近奉天旅順等處者,皮上有紅紋,云彼倭國中亦珍之,言其力更十倍於此。舶商多以貴价售得,轉販中土,今蘇州有東洋參店,專市此參者。蓋因上年壬子冬江浙疫痘遍染,小兒死者不下千百計,有教服東洋參,能助漿解毒,服之果驗,遂大行於時。入藥內須飯鍋上蒸透曬乾用,瓷瓶收存,方免蛀壞。
,又一種東洋參,出高麗新羅一帶山島,與關東接壤,其參與遼參真相似,氣亦同,但微薄耳;皮黃紋粗,中肉油紫,屠舞夫攜來,予曾見之。據云性溫平,索價十換,言產蓐服之最效,其力不讓遼參也。五雜俎人參出遼參上黨者最佳,頭面手足皆具,清河次之,高麗新羅又次之。
今生者不可得見,入中國者,皆繩縛蒸而夾之,故上有夾痕及麻線痕也。新羅參雖大,皆用數片合而成之,功力反不及小者,擇參取透明如肉,及近蘆有橫紋者,則不患其偽矣。
白話文:
汪玉說:東洋參產於日本,它的外皮粗糙內部含油,蒸熟後也有清香,味道和遼參相似,只是稍微帶有羊膻氣,入口後有點辣,這是它們個別的差異。不過,東洋參的性質溫和,這點和西洋參的寒性不同,東洋參最近很流行,家裡經濟不寬裕的人,可以用它來代替遼參,也有效果。每一枝東洋參大約重一錢左右,也有二三錢重的,總之,枝幹根部有印著「日本」兩個字的,價格是八換,沒有印字的則是五換,因為有印字的,是日本官方的參,品質最道地。沒有印字的,都是日本私自採集的參。
還有一種東洋參,全身外皮粗糙,內部肉質是白色的,這種品質不好。可以把桂圓肉拌著一起蒸曬後使用。癸丑年三月,我在李燮堂先生那裡,看到兩種東洋參:一種比較大,像大拇指一樣粗,看起來很像西洋參,非常堅實飽滿。另一種比較小,每一枝只有二三分長,也有達到一分長的,肉質薄,不很堅實。據說這兩種都是日本商人帶來的,剛採來時顏色都是白色的,外皮都有皺紋,大的那種切片後,含在嘴裡過一夜就化掉了,沒有殘渣,小的含在嘴裡三天都化不掉。大的煎湯,顏色淡味道也很淡,小的反而味道濃郁。
這兩種都是產自日本,為什麼小的反而色澤和味道更濃郁呢?難道是產地不同嗎?還有一種東洋參,產自東洋靠近奉天旅順等地,表皮有紅色紋路,聽說在日本當地也很珍貴,說它的功效比這裡的東洋參強十倍。外國商人多花高價買到,再轉賣到中國,現在蘇州有東洋參專賣店,就是販賣這種參。因為上一年壬子年冬天,江浙一帶爆發嚴重的痘疫,死了不少小孩,有人教人用東洋參,能幫助身體解毒,服用後效果顯著,於是東洋參就開始流行起來。入藥的時候,要放在飯鍋上蒸透後曬乾,再用瓷瓶裝起來保存,才不會被蟲蛀壞。
還有一種東洋參,產自高麗新羅一帶的山島,和關東地區接壤,這種參和遼參非常相似,氣味也一樣,只是稍微淡一點;外皮黃色,紋路粗糙,內部肉質是油紫色的,是屠舞夫帶來的,我曾經見過。據說它的性質溫和,價格是十換,說產後服用效果最好,功效不輸遼參。五雜俎認為,人參中遼參和上黨參最好,頭、面、手、足等各部分都具備,清河參次之,高麗新羅參又次之。
現在野生人參很難見到,進到中國的,都是用繩子綁起來蒸過後夾著,所以上面會有夾過的痕跡和麻繩的痕跡。新羅參雖然很大,但都是用好幾片合起來的,功效反而比不上小片的,選購人參時,要挑選看起來透明像肉一樣,還有靠近蘆頭的地方有橫紋的,這樣就不怕買到假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