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 卷十 (21)
卷十 (21)
1. 茄稞蟲
此蟲生茄稞內,梗上有蛀眼,內即有蟲。其蟲帶綠色黑嘴者是。
白話文:
這種蟲生長在茄子的果實內,茄子的梗上會有蛀洞,蛀洞內就會有這隻蟲子。蟲子的特徵是帶有綠色,嘴是黑色的。
治男女童癆,劉羽儀經驗方云:男女童癆,其症不必如大人咳嗽吐血泄精,只是身體瘦弱,皮毛焦枯,肌膚微熱,急宜早治。用野茄稞內蟲,取數十條,私和在食物之內,與病者吃,數次即愈。
白話文:
治療男女兒童癆病,根據劉羽儀的經驗方:男女兒童得了癆病,症狀不一定是像大人那樣咳嗽、吐血、遺精,只是身體瘦弱,皮膚粗糙、枯燥,肌膚有些微熱,應該儘早治療。使用野茄稞內部的蟲,取數十條,私下和其他食物混在一起,讓病人吃,幾次即可痊癒。
2. 椶蟲
滇南各甸土司記:椶蟲產騰越州外各土司中,穴居椶櫚木中,食其根脂汁,狀如海參,粗如臂,色黑。土人以為珍饌,土司餉貴客,必向各峒丁索取此蟲作供,連椶木數尺解送,剖木取之,作羹味絕鮮美,肉亦堅韌而腴,絕似遼東海參。云食之增髓益血,尤治帶下。彼土婦人無患帶者,以食此蟲也。
治赤白帶,腸紅血痢。其行血而又能補血,功同當歸。
白話文:
滇南各甸土司記:椶蟲產在騰越州以外的各土司中,牠們穴居在椶櫚木中,以椶櫚木的根脂汁為食,外形像海參,粗如手臂,顏色黑色。當地人視椶蟲為珍饈,土司招待貴客時,一定會向各峒丁索取這種蟲子作為供品,連著椶木一起解送,剖開木頭取出蟲子,做成羹湯,味道極其鮮美,肉質也堅韌肥嫩,完全像遼東海參。據說食用椶蟲可以增強骨髓,益補血氣,尤能治療帶下。當地婦女沒有患帶下病的,據說就是因為吃了這種蟲子。
治赤白帶,腸紅血痢。其行血而又能補血,功效同於當歸。
3. 蔗蛄
漳泉種蔗田中,出一種蟲如蠶,食蔗根,名蔗蛄。土人食之,味甚甘美。
發痘行漿,托癰清毒,化痰醒酒,和中利小便。
白話文:
在漳州和泉州的甘蔗田中,有一種像蠶的蟲子,會啃食甘蔗根,名叫蔗蛄。當地人會食用蔗蛄,味道非常鮮美。
蔗蛄具有發痘化膿、托出癰腫、清熱解毒、化痰醒酒、調和中氣、利尿通便的功效。
4. 桃絲竹蝨
此桃絲竹上所生竹蝨。李氏草秘云:罨疔瘡痘疔最妙。
白話文:
此桃花絲竹上所生竹蝨。李氏《草祕》說:用它敷貼毒瘡、痘瘡最妙。
5. 牙皂樹蟲
救生苦海云:此樹大如錢,粗者方得有蟲;但取之有法,以利刀速砍其樹,遲則蟲即下行入根,不可得。其蟲子時下行,過午則上行,須午後伐取。
白話文:
救生苦海中提到:這種樹木像錢幣般大小,只有比較粗的樹才會生蟲;但採摘它有方法,要用快刀迅速砍下整棵樹,慢了蟲就會往下鑽到根部,就無法取得了。這種蟲會隨著時間移動,中午以後就往上爬,所以必須在午後才採伐。
治一切腫毒初起。其蟲有大小,大者用一條,小者用二條;證輕者用一條,證重者用二條或三條,擂爛酒調服。已膿者不治。
白話文:
治療一切腫脹疼痛的初期症狀。這種蟲有大小之分,大的用一條,小的用兩條。症狀較輕的用一條,症狀較重的用兩條或三條,搗碎後用酒送服即可。已經化膿的就不治了。
6. 黃麻梗蟲
須秋時先收取,以蔥管藏之。百草鏡:麻蟲生麻梗近根上一節中,二月化為飛蟲,穿穴去。山左人每於刈麻時,將蟲連麻梗寸斷,布袋裝盛,帶至南方,貨與養禽鳥家,飼畫眉、百翎之用。云其蟲性暖,去風行血,鳥食之可以禦寒。蟲形如小蠶,細長明淨。入藥須連麻梗蒸焙用;如用生者,須以蔥藏。
白話文:
秋天就應該先採收麻蟲,用蔥管藏著。百草鏡:麻蟲生成在麻梗靠近根部的一節中,到了二月的時候就會變成會飛的昆蟲,鑽洞離去。山東一帶的人,每當收割麻的時候,總是把連著麻梗的麻蟲切成一小段,用布袋裝著,帶到南方,賣給養禽鳥的人家,用來餵畫眉、百翎等鳥。人們說,麻蟲性溫,能祛風行血,鳥吃了可以禦寒。麻蟲的外形像小蠶,細長透明。入藥的時候,需要連麻梗一起蒸焙使用;如果用生的麻蟲,則需要用蔥藏著。
治疔,程林即得方:用黃麻梗內蟲,以蔥葉包貯,掛風頭令乾,將疔瘡挑破,以麻蟲少許,入於所挑之處,瘡即化為水而愈。陶節庵治疔蜣螂膏:用蜣螂三個(肚白者佳),黃麻蟲十個,二味搗勻,撥破患處貼之;如患在手足,有紅絲上臂,絲盡處,將針挑斷出血,仍用前藥。毒重者更服敗毒藥。
,葉氏方:用黃麻梗中蟲一條,焙乾為末,酒調服下,疔化為水。
白話文:
治療疔瘡,程林有獨特的治療方法:將黃麻梗內的一種蟲子取出來,包在蔥葉裏,然後掛在通風的地方讓它風乾,接着將長出膿液的腫瘡挑破,把少量的黃麻蟲放入挑破的部位,瘡便會化成膿水而癒合。
陶節庵治療瘡的藥膏:取三個蜣螂(肚皮呈白色的最佳),十個黃麻蟲,將這兩種蟲研磨均勻,撥開患處後把藥膏貼在傷口上;如果是手或腳長了瘡,並且有紅色的絲狀物蔓延到手臂上,那麼就要用針把絲狀物挑斷,讓血流出來,然後再使用上述藥膏。如果中毒嚴重,還需要再服下排毒解毒的藥物。
葉氏方:用黃麻梗中蟲一條,焙乾為末,酒調服下,疔化為水。
藥方:取黃麻梗中的一條蟲,烘乾後研成粉末,用酒調服,可以使疔瘡化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