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 卷十 (12)
卷十 (12)
1. 蝦子
鮮者味甘,醃者味鹹甘,皆性溫助陽,通血脈,(俱見食物宜忌),敏按:粵語云,蝦春,非蝦子也。江中有水螆,大僅如豆,其卵散布,取之不窮,然則蝦春之性當與蝦性有別。陳芝山助陽之說,或未加精核耳。
白話文:
新鮮的蝦味道甘甜,醃製後的蝦味道鹹甜,它們的性質都是溫和的,可以幫助陽氣,疏通血脈。(這些內容都可以在《食物宜忌》中找到)。我敏按:粵語中所說的「蝦春」,並不是蝦子。在江中有一種水螆,最大的只有豆子那麼大,它的卵散佈在水中,取之不盡。因此,「蝦春」的性質應該與蝦的性質不同。陳芝山關於「蝦春」助陽的說法,可能還不夠精確。
2. 對蝦
粵志:䗿蝦產鹹水中,大者長五六寸,出水則死。漁人以絲黏網,其深四尺有五寸、六寸者,仄立海中,絲柔而輕,䗿蝦至則須尾穿罥,弗能脫也。兩兩干之為對蝦,鮮者肉肥白而甘。朱排山柑園小識:海蝦磔須鉞鼻,背有斷節,尾有硬鱗,多足而好躍,大於溪河所生,長尺余,須可為簪。土人兩兩干之,謂之對蝦,以充上饌。
白話文:
粵志:䗿蝦生長在鹹水中,較大的長度在五六寸左右,一旦離開水面就會死亡。漁民用絲網來捕捉䗿蝦,網的深度為四尺五寸或六寸,垂直放置在海中。絲網柔軟輕盈,當䗿蝦游到網前時,須尾會穿過網眼,無法逃脫。兩隻䗿蝦互相用須尾勾在一起就成為對蝦,新鮮的對蝦肉質肥白甘甜。
朱排山柑園小識:海蝦眼睛凸出,鼻子尖長,背上有分節線,尾部長有堅硬的鱗片,足多且善於跳躍,體型比溪河中生長的蝦大,長度可超過一尺,須可以做髮簪。當地人將兩隻䗿蝦互相勾在一起,稱為對蝦,用來作為上等佳餚。
,宦遊筆記:淮海產對蝦,長數寸,兩兩干之,勾結如環,烹以為羹,味鮮美,居人往往以享客,且可致遠。或曰:以雌雄為對,但當懷子,即散之後,雌雄亦無從辯。至其出時,自正月望後始,二、三、四月大盛,端陽而後即杳不可得,亦物理之不可推者也。
補腎興陽,燒酒浸服。
白話文:
宦遊筆記:淮海地區出產對蝦,體長幾寸,兩隻蝦乾在一起,勾連成環狀,煮成湯,味道鮮美,當地人常常用來招待客人,而且可以運送很遠的地方。有人說:對蝦是雌雄一對,只有在懷卵的時候才會分離,之後雌雄就分不出來了。對蝦的出產季節是從正月十五日以後開始,二、三、四月大量出現,端午節以後就看不到了,這是自然界的規律,是無法推測的。
滋養腎臟,振奮陽氣,用燒酒浸泡後服用。
治痰火後半身不遂,筋骨疼痛,醫學指南:核桃仁、棉花子仁、杜仲炒、巴戟、硃砂、骨碎補、枸杞子、續斷、牛膝各二兩,菟大蝦米四兩,絲餅四兩,用燒酒二十斤煮服,如年高者,加附子、肉桂各一兩,酒服完,將渣曬乾為細末,蜜丸,每服二錢,酒送下。
白話文:
治療痰火導致半身不遂、筋骨疼痛:
藥方: 核桃仁、棉花子仁、杜仲炒、巴戟、硃砂、骨碎補、枸杞子、續斷、牛膝各二兩。 菟大蝦米四兩,絲餅四兩。
使用方法: 將藥材用燒酒二十斤煮服。 對於年紀較大的人,可以加入附子、肉桂各一兩。
服用方法: 將藥渣曬乾研磨成細末,做成蜜丸,每次服用二錢,以酒送服。
3. 蝦醬
粵語:蝦醬以香山所造為美,曰香山蝦,其出新甯大襟海上,下二川者,亦香而細,頭尾與須皆紅,白身黑眼。初醃時,每百斤用鹽三斤,卦定缸口,候蝦身潰爛,乃加至四十斤鹽,於是味大佳,可以久食。
解毒樹蠱。廣有毒樹蠱,其樹無花,結子如牛奶,食之立死,以蝦醬解之。
白話文:
蝦醬以香山製造的為最好,稱為「香山蝦」,產自新寧大襟海,下二川的蝦醬,味道也很好,而且細嫩,頭尾和鬍鬚都是紅色的,蝦身是白色的,眼睛是黑色的。最初醃製時,每百斤蝦放三斤鹽,密封缸口,等到蝦身腐爛後,再加到四十斤鹽,這時味道最好,可以長期食用。
廣有毒樹蠱,其樹無花,結子如柿子,食之立即死亡,可以用蝦醬解毒。
宦遊筆記:遼東大淩河出蝦醬、蝦油、皆甘美。平海又出一種小蝦,名紅毛子,作蝦醬尤佳。今浙江寧波及蘇,皆有蝦醬,味亦佳。
白話文:
宦遊筆記:遼東的大淩河盛產蝦醬和蝦油,都非常鮮美。平海還產出一種小蝦,叫紅毛子,用來做蝦醬尤其好吃。現在浙江的寧波和蘇州,也都生產蝦醬,味道也不錯。
4. 石上螺螄
俗名鬼螺螄,形如海螄而小,秋冬常在牆腳石隙中,夏月在濕地青苔上,取用洗去土。
治黃疸,慈航活人書:取石上螺螄半碗,搗如泥,無灰白酒頓熱沖服之。
白話文:
俗稱鬼螺螄。外形像海螺,但很小。秋冬季節通常在牆角石縫中找到,夏天下雨後則在潮濕的青苔上找到。使用前先清洗乾淨。
治療黃疸,參考《慈航活人書》的方法:
取石頭上的螺螄半碗,搗碎成泥狀,用沒有經過草木灰過濾的米酒加熱,然後一口喝下。
疔,濟世良方:黃風膏治疔瘡,及頭面熱毒瘡。雄黃一兩,釘鏽、白梅肉各五錢,消風;散一兩,夏月加鬼螺螄二十個,共研細末,苦鹽滷調勻,貯瓷罐內。凡患疔腫毒瘡,用銀針挑破毒頂,敷上此藥,以綿紙蓋定,其毒收斂不走,三日後即愈。黃氏醫抄:取細長小鬼螺螄搗爛,連殼敷患處,露頭出膿,次日即可消。
白話文:
疔瘡妙方:黃風膏可以治療疔瘡,以及頭面熱毒瘡。用雄黃一兩、釘鏽和白梅肉各五錢、消風散一兩,夏季加上鬼螺螄二十個,全部研磨成細末,用苦鹽滷調勻,貯存在瓷罐內。凡患疔腫毒瘡,用銀針挑破毒瘡的頂部,敷上此藥,用棉紙蓋好,毒素會被收斂而不擴散,三天後即可痊癒。黃氏醫抄:取細長小鬼螺螄搗碎,連殼敷在患處,露頭出膿,次日即可消散。
拔疔,保合堂秘方:鬼螺螄一個,荔枝核三個,煅存性,白梅肉六個,共搗爛成膏,貼之。
白話文:
拔掉疔瘡,保合堂祕方:將一個鬼螺螄、三個荔枝核煅燒成存性,再和六個白梅肉一起搗成膏狀,敷貼於疔瘡之上。
取出疔根後用八寶丹收功。
鼻疔,慈航活人書:花盆中青螺二三個,同鹽搗塗,立效。
白話文:
鼻疔,慈航活人書記載:將青螺兩個或三個放入花盆中,加入鹽巴搗碎後塗抹患處,即可快速見效。
白火丹,集聽:丹有五種,青、黃、赤、白、黑,黃白易治,黑丹莫救,青丹十日內可治,赤丹亦然,俱不可見燈火、食鹽物。治法:取溪澗中鬼螺螄酒煮食,即消。脹腫氣悶者,食數次愈。
白話文:
白火丹,又名集聽:丹毒共有五種,分別是青、黃、赤、白、黑,其中黃色和白色的丹毒最容易治癒,黑色的丹毒則無法治癒,青色的丹毒可在十天內治癒,赤色的丹毒也一樣,但所有丹毒都不能見燈火、吃鹽的東西。
治療方法:取溪流中的鬼螺用酒煮熟食用,丹毒就會消退。如果脹痛、腫大、氣悶的人,吃幾次就會好。
三漏丸,活人書:治穿屁漏、通腸漏、瓜藤漏,皆濕熱之邪毒,殺蟲退管穩當之劑;土蜂窩煅、鬼螺螄煅、蟬蛻煅各七錢,乳香、沒藥,川萆薢酥炙、陳椶煅、管仲煅各五錢,豬懸蹄甲煅十個,刺蝟皮炙一個,雷丸三錢,黃蠟四兩化開,加麻油六七匙,入藥為丸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白湯下。
通經,周氏家寶:鬼螺螄十四個砑碎,油紙攤貼臍上,縛定周時。此螺生在陰處。
白話文:
「三漏丸,活人書」是一本中醫古書,記載著治療「穿屁漏」、「通腸漏」、「瓜藤漏」等疾病的方劑。這些疾病都是由於濕熱之邪毒所引起,而「三漏丸」則是一種治療這些疾病的有效方劑。
「三漏丸」的組成如下:
- 土蜂窩煅、鬼螺螄煅、蟬蛻煅各七錢
- 乳香、沒藥、川萆薢酥炙、陳椶煅、管仲煅各五錢
- 豬懸蹄甲煅十個
- 刺蝟皮炙一個
- 雷丸三錢
- 黃蠟四兩化開
- 麻油六七匙
將上述藥物混合研磨成粉末,加入黃蠟和麻油,製成桐子大小的丸劑。服用方法是:空腹時,用白開水送服六七十丸。
「三漏丸」具有殺蟲、退管、穩當之功效,是治療「穿屁漏」、「通腸漏」、「瓜藤漏」等疾病的有效方劑。
通經,周氏家傳祕方:
將十四小鬼螺螄搗碎成粉,用油紙貼敷在肚臍上,並用布條固定十天左右。這些小鬼螺螄生長在陰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