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 卷八 (25)
卷八 (25)
1. 甘儲
遺精淋濁,遺精之與淋濁,症有不同,故治亦不同。然大要責在心、脾、腎,故凡遇此症,無論有夢無夢,有火無火,或氣淋、血淋、膏淋、勞淋,總宜調養心脾,每早晚用此粉調服,大有奇功。
血虛經亂,婦人血虛,或遲或早,經多不定,故陽虛補其陽,陰虛補其陰,氣滯順其氣。其有不宜辛燥寒涼而宜於清和者,用此薯饔飧頻服,調養其脾,使脾健生化,經期自定。
小兒疳積,疳者,干也。在小兒為五疳,在大人為五勞。其病由於哺食乾燥之品,嗜啖肥厚之物,妄服峻利之藥以致津液乾涸,延而成疳。此薯最能潤燥生津,安神養胃,使常服之,則舊積化而疳愈矣。
甘薯粳,群芳譜云:造粳,將糯米水浸五七日,以米酸為度,淘淨曬乾,搗成細粉;看晴天,將糯米粉入生水,和作糰子如杯口大;即將薯根拭去皮,洗淨沙石土,徐徐磨作漿,要極細,勿攙水;將糯團煮熟,撈入瓶中,用木杖盡力攪作糜,候熱得所,大約以可入手為度,將薯漿傾入,每糯粉三斗,入薯漿一斤,攪極勻;先將干小粉篩平板上,次將糜置粉上,又著乾粉捍薄,曬半乾,切如骰子樣,曬極干,收藏。
用時慢火燒鍋令熱,下二合許,慢火炒,少刻漸軟,漸發成圓球子,次下白糖、芝麻,或更加香料炒勻,候冷極浮脆。每粳二升,可炒一斗,芋漿、山藥漿俱可作。按此物食之,厚腸胃,健腳力,縮痰涎,解毒活血,甚妙。
甘薯粉,功同甘薯。造法:用薯根,粗布拭去皮,水洗淨,和水磨細,入水中,淘去浮渣,取澄下細粉曬乾,同豆粉用。此粉水作丸,與珍珠沙穀米無異。按:此粉余前在閩中及玉環俱有,土人造以售客,販行遠方。近日寧波及乍浦多有販客市粉,價賤於麵粉。近日餅餌鋪中,率多買此攙和麥面中,作果餌以售。
其粉亦高低不同,有曰淨粉,則依前法所造者,滾水沖之,儼如藕粉,故藕粉店中亦多買此攙和,非有識者莫辨;有曰行粉,則連浮渣一切皆磨細和入,只可作餅餌用,其色亦黃而不白。然其又有甜苦二種,沙土細潔者,則其茹作粉甜;倘先一年種烟,其地次年種茹,則苦澀,人不售之,惟堪作粉,味亦苦矣。但以味甘有清香,化開色如玉者佳。
甘薯酒,和脾暖胃,止瀉益精。造法:用薯根不拘多少,寸截斷,曬乾,甑炊熟,取出揉爛,入瓶中,用酒藥研細搜和按實,中作小坎,候漿到看老,如法下水,用絹袋濾過,或生或煮熟任用。其入甑寒暖,酒藥分兩,下水升斗,或用曲糵,或加藥物,悉與米酒同法。若造燒酒,即用薯酒入鍋如法滴糟成;頭子燒酒即用薯糟造,當用燒酒,亦與酒糟造燒酒同。
此酒福建最多,土人名土瓜酒,燒酒曰土瓜燒,其酒味微帶苦,峻烈不醇,不善飲者,食之頭目微有昏眩,亦無大害,閩中紹酒價貴,此酒值廉,土人相率飲此,亦以餉客。
白話文:
甘薯
遺精淋濁的症狀和治療方法有所不同,但總體來說,都與心、脾、腎有關。所以,無論有沒有夢遺,有沒有內火,是氣淋、血淋、膏淋還是勞淋,都應該調理心脾,早晚服用甘薯粉,效果很好。
婦女血虛導致月經不調,或提前或延後,經期不定,需根據是陽虛還是陰虛,分別補益,氣滯則需理氣。如果不能服用辛辣燥熱寒涼的食物,則適合服用清和的甘薯,調理脾胃,使脾胃功能健運,經期自然就會規律。
小兒疳積,疳積在小兒稱為五疳,在大人則稱為五勞。其病因是餵養孩子乾燥的食物,嗜食肥膩的食物,或濫用峻利之藥,導致津液枯竭,久而形成疳積。甘薯能潤燥生津,安神養胃,經常服用,就能化解積滯,治愈疳積。
甘薯粳的製作方法:將糯米浸泡五到七天,至米酸為止,淘洗乾淨曬乾,搗成細粉;晴天時,將糯米粉加水和成杯口大小的糰子;將甘薯去皮洗淨,磨成細漿,勿加水;將糯米糰煮熟,放入瓶中,用木棍攪成糜狀,溫度以手能觸摸為宜,加入甘薯漿(糯米粉三斗,甘薯漿一斤),攪拌均勻;將乾粉篩在平面上,將糜放在粉上,再覆蓋乾粉,壓成薄片,曬半乾,切成骰子狀,曬乾後保存。
食用時,用小火加熱鍋,放入適量甘薯粳,慢火炒至軟化膨脹成圓球狀,加入白糖、芝麻或其他香料炒勻,放涼後酥脆可口。每二升甘薯粳可炒出一斗。芋頭漿、山藥漿也可代替甘薯漿使用。食用甘薯粳能健脾胃,強筋骨,化痰涎,解毒活血,功效顯著。
甘薯粉的功效與甘薯相同。製作方法:用甘薯去皮洗淨,加水磨成細漿,淘去浮渣,取沉澱的細粉曬乾,與豆粉混合使用。用此粉加水製成丸藥,與珍珠丸、沙穀米相似。以前福建和玉環等地都有製作甘薯粉出售,銷往各地。現在寧波、乍浦也有很多商人販賣甘薯粉,價格比麵粉便宜。很多餅店都用它摻入麵粉製作糕點。
甘薯粉的品質有高低之分,有淨粉和行粉。淨粉是用前述方法製作的,用滾水沖泡,如同藕粉,一些藕粉店也用它摻和藕粉出售,不易辨別;行粉則連浮渣一起磨成粉,只能用來製作糕點,顏色偏黃不白。甘薯粉又有甜苦之分,土壤肥沃、乾淨的地方種植的甘薯,製成的粉較甜;如果前一年種植煙草,第二年種植甘薯,則甘薯會苦澀,賣不出好價錢,只能用來製作粉,味道也比較苦。但以味道甘甜,清香,沖泡後顏色如玉的為佳。
甘薯酒能和脾暖胃,止瀉益精。製作方法:將甘薯切成寸段曬乾,蒸熟,揉爛,放入瓶中,加入酒藥,攪拌均勻,壓實,中間留小孔,待酒液滲出,再加入水,用布袋過濾,生飲或煮熟均可。蒸煮時間、酒藥用量、加水量等,以及是否添加曲或藥物,都與米酒製作方法相似。如果製作燒酒,則將薯酒入鍋,按照燒酒的滴糟法蒸餾;薯糟則可用來製作燒酒。
福建盛產這種酒,當地人稱之為土瓜酒,燒酒則叫土瓜燒。這種酒帶有微苦,酒性較烈,不夠醇厚,不善飲酒的人喝後頭暈目眩,但並無大礙。因為福建紹興酒價格昂貴,所以當地人多喝這種價廉物美的土瓜酒,也常拿來招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