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敏

《本草綱目拾遺》~ 卷八 (20)

回本書目錄

卷八 (20)

1. 野芋艿

青芋,土芋藤,野芋頭,鬼芋

白話文:

青芋:

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皮膚熱毒等。

土芋藤:

具有清熱、利濕、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濕疹、瘡毒、皮膚搔癢等。

野芋頭:

具有消腫、止痛、抗炎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腫瘤、疼痛、炎症等。

鬼芋:

具有消腫、止痛、化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腫脹、疼痛、瘀血等。

汜勝之農書:芋有六種,五野芋、六青芋,野芋有大毒,殺人。凡芋三年不收,即成野芋,性滑,下石毒,服食皆忌之。青芋亦有毒,必須灰汁易水煮之,堪食,只宜蒸啖之。中野芋毒者,令人戟喉音啞、煩悶垂死,以大豆漿或糞汁解之,薑汁亦可。

白話文:

汜勝的農書中提到,芋頭有六種,分別是五野芋和六青芋。野芋有大毒,吃了會死人。芋頭如果三年沒有收成,就會變成野芋,這種野芋很滑,含有石毒,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食用。青芋也有毒,必須用灰汁換水煮過,才能食用,而且只宜蒸熟了吃。中野芋有毒,吃了會讓人喉嚨腫痛、聲音嘶啞、煩躁不安,甚至瀕臨死亡。如果吃了中野芋中毒,可以用大豆漿或糞汁來解毒,也可以用薑汁來解毒。

葛祖遺方:合麻藥,治跌打損傷,痔漏麻風,敷腫毒,止痛,治瘡癬,搗敷腫傷。

乳癰野芋頭和香糟搗敷。

白話文:

葛祖遺方:

合麻藥

治療跌打損傷、痔瘡漏瘡、麻風病、敷腫毒、止痛,治療瘡癬,搗敷腫傷。

治乳癰野芋頭香糟搗敷之

2. 青芋

療冷熱,止渴。

白話文:

用於治療熱症和冷症,止渴。

3. 土芋藤

土芋即黃獨,俗名香芋,肉白皮黃,形如小芋,一名土卵,與野芋不同。綱目野芋附家芋內,土芋另立一條,可知。然所引僅據陳藏器一說,不知其功能稀痘,小兒熟食,大解痘毒;其藤燒灰敷痘爛成瘡,可無瘢痕。群芳譜:土芋,其根惟一顆而色黃,故名黃獨。

白話文:

土芋就是黃獨,俗名香芋,果肉白色、果皮黃色,形狀像小芋頭,又名土卵,與野芋不同。《綱目》將野芋附在家芋中,而土芋另立一條,可見兩者不同。然而,《綱目》所引的資料僅依據陳藏器的一種說法,而不知土芋具有稀釋痘毒、讓小兒熟食後可將痘毒由大便排出、其藤燒成灰敷在痘瘡爛成膿瘡上,可使痘瘡不留疤痕的功能。《羣芳譜》記載,土芋的根部只有一顆,而且顏色黃色,因此又稱黃獨。

4. 野芋頭

文堂集驗:一名仙人掌,同野芋一種。但此種葉較小,略似慈菇,葉有尖,此又與草本形如鞋底者不同。(仙人掌形如鞋底。)

白話文:

文堂集驗:又名仙人掌,是和野芋同品種的一種植物。但是這種植物的葉子較小,略似慈菇,葉尖上有些許尖銳,這一點又與草本植物中鞋底狀的植物不同。(仙人掌的形狀是像鞋底的。)

治諸物食積,已成痞塊者,用野芋頭磨爛,和糯米粉淡煮粥,每早食一茶鍾,不用油鹽。十服後,其積自消,試驗無害(集驗)。

白話文:

治療各種食物積滯,已經形成痞塊的,使用野芋頭磨成糊狀,和糯米粉一起煮成稀粥,每天早上吃一茶杯,不要放油和鹽。連續服用十次,痞塊就會自行消散,經過試驗沒有副作用(根據驗證)。

5. 鬼芋

羅浮志:深谷中產,物如薯芋狀,山人得之,剖作四片,入砂盆磨作膠漿,鍋煮成膏,待冷則凝結如餅塊,一復剖為四片,添水再煮成膏,膏成,照前三煮四煮,乃可食令飽,一芋所煮,可充數十人之腹,故稱鬼芋焉。

白話文:

羅浮山誌:深山裡生長有一種東西,形狀像山藥和芋頭,山中的人得到它後,將其切成四片,放入砂鍋中磨成膠狀物,然後在鍋中煮成糊狀物,等冷卻後它會凝結並變成一塊一塊的,再切成四片,加入水後再次煮成糊狀物。當糊狀物煮好後,按照之前的步驟再煮三次,就可以食用而且能使人吃飽。一個芋頭所煮出來的糊狀物,可以讓幾十個人吃飽,因此人們稱它為鬼芋。

芋有四異,初生不借根苗,葉上朝露著地,即成種子,一異也;採製不令婦人雞狗見之,見即化水,二異也;磨時煮時匕須順旋,逆之即化水,三異也;一芋之成,由一而四,四而十六,十六而六十有四,如卦象之數,四異也。聞廬山衡岳各有鬼芋,採製又不同。

白話文:

芋頭有四個奇異的地方:

一、芋頭生長初期不靠根莖,葉子上的露水滴落在地面,就會長成種子。

二、採收和製作芋頭時,不能讓婦女、雞和狗看到,否則芋頭就會化成水。

三、研磨或煮芋頭時,必須順著旋轉方向攪拌,若逆著旋轉,芋頭也會化成水。

四、芋頭的生長過程,從一棵芋頭變成四棵、四棵變成十六棵、十六棵變成六十四棵,就像卦象的數字一樣。

據聞廬山和衡山各有不同的鬼芋,採收和製作的方式也不同。

6. 野毛豆

野毛豆生園隰中,蔓生,枝細弱,葉細尖,兩兩排枝對生,清明後開淡紫細花,結實如毛豆,立夏後可採,初生苗絕似金鳳花苗葉,其莢儼似角蒿,中有子二,圓如小綠豆,小滿前後皆黑,老便枯落矣。生田塍間,莖葉及莢較家者細小,一名勞豆。

白話文:

野生的毛豆長在田野和山丘中,莖蔓生長,細弱柔軟,葉子細長尖銳,兩兩一排相對生長。清明節後開出淡紫色的細小花,結出的果實像毛豆,立夏後就可以採摘。剛長出來的苗很像金鳳花的苗葉,豆莢很像角蒿,裡面有兩個籽,圓形像小綠豆,小滿前後就全部變黑,老的就枯死了。野毛豆生長在田埂間,莖葉和豆莢比家裡種的毛豆細小,又名「勞豆」。

沈氏效方:性微寒,平肝火,治疳疾目疾。百草鏡:治黃白疸,性能發汗,救生苦海;治痘毒。八九月時,田塍邊採,連莖根用,煅存性研,單用其豆更妙,麻油和敷,不問初起日久、未潰已潰,俱效。

白話文:

沈氏效方:性質微寒,能平肝火,治療疳疾和目疾。 百草鏡:治療黃疸和白疸,具有發汗的功效,能挽救生命於苦海之中;還可治療痘毒。在八九月份的時候,在田埂邊採摘,連莖根一起使用,煅燒後研磨成粉,單獨使用其豆更佳,用麻油調敷,不論是初期還是久治不癒、未潰爛還是已經潰爛,都有效。

按:通雅引焦弱侯曰,野田小豆曰𧰉(音勞)。陳留耆舊傳云:赤眉以䝁豆與桓牧,隋末子通攻江都,夏侯端採䝁豆食之。身之曰,野豆也。魯刀切,勞豆,或𧰉、䝁二字之訛也。然考古今注:䝁豆,一名治豆,葉似葛,而實長尺余,可蒸食;一名䝁菽,綱目鹿藿一名䝁豆,又名鹿豆,即今野綠豆。爾雅釋草:𥱽鹿藿,注,今鹿豆也。

唐書夏侯端傳擷䝁豆以食,則似又非野毛豆之屬。今野毛豆亦名䝁豆,豈名同而物異歟,並與之以俟考。

白話文:

註解:通雅引用焦弱侯說,稱野田小豆為「䝁(音勞)」。陳留耆舊傳記載:赤眉軍以䝁豆與桓牧,隋末子通攻打江都,夏侯端採摘䝁豆食用。身之說,䝁豆是野豆。魯刀切,勞豆,或許是䝁、䝁兩個字的訛誤。

然而,根據古代典籍和注釋的考證:䝁豆,別名治豆,葉子像葛葉,果實長度尺餘,可以蒸食;又名䝁菽,綱目中記載鹿藿一名䝁豆,又名鹿豆,即如今的野綠豆。爾雅釋草篇中提到:䝁鹿藿,注釋為如今的鹿豆。

唐代醫書《夏侯端傳》收錄的「䝁豆」作為食物,似乎又和現在認知的野毛豆不太一樣。如今通稱的野毛豆也叫「䝁豆」,難道相同名稱卻是指不同的東西嗎?這些疑點都記錄下來,等待進一步考證。

肝疳初起,百草鏡:野毛豆鮮者七錢、乾者五錢,雞肝一具,同煮食,煎服亦可。

白話文:

肝疳病剛開始發作時,可服用百草鏡:新鮮野毛豆七錢,或乾野毛豆五錢,加上一整顆雞肝,一同煮熟後食用。也可將它們煎煮成藥汁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