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 卷八 (10)
卷八 (10)
1. 四味果
出祁連山,木生如棗,剖以竹刀則甘,鐵刀則苦,木刀則酸,蘆刀則辛,行旅得之,能止飢渴。
味甘辛酸無毒,明目養肝,寧神定志,和胃進食,下氣止咳。
腎虛腰痛,不能反側,用四味果同狗腰子煮熟並食,每日一次,一月愈。
敏按:東方朔神異經云:南方大荒,有樹名如何?結子味如飴,有核形如棗子,長五尺,圍如長,金刀剖之則酸,蘆刀剖之則辛;食之者地仙,不畏水火白刃。又啟蒙記:如何隨刀而改味?或曰:此即仙經所謂大棗,據此二說,即今四味果也。
白話文:
這種果子產自祁連山,樹木長得像棗樹。如果用竹刀剖開它,吃起來是甜的;用鐵刀剖開,吃起來是苦的;用木刀剖開,吃起來是酸的;用蘆葦刀剖開,吃起來是辣的。旅途中的人如果得到它,就能止飢解渴。
它的味道有甘、辛、酸,沒有毒性,能使眼睛明亮、滋養肝臟、安定心神、使人意志堅定,還能使腸胃和諧、促進食慾、降氣止咳。
腎虛導致腰痛,無法翻身的人,可以用四味果和狗腰子一起煮熟後食用,每天一次,一個月就能痊癒。
根據《東方朔神異經》記載,南方大荒有一種樹叫做「如何」,它結的果子味道像麥芽糖,有核,形狀像棗子,長五尺,周長和人腰圍差不多。用金刀剖開它,吃起來是酸的;用蘆葦刀剖開,吃起來是辣的;吃了它就能成為地仙,不畏懼水火和刀劍。《啟蒙記》也說到,「如何」的果實會隨著刀具的不同而改變味道。有人說,這就是仙經裡所說的大棗。根據這兩種說法,這就是現在所說的四味果。
2. 千歲子
南方草木狀:出交趾,蔓生,子在根下,須綠色,交加如織,一苞恆二百餘顆,皮殼青黃色,殼中有實如慄,味亦如之,干則殼肉相離,撼之有聲,如肉豆蔻。關涵嶺南隨筆:千歲子多子根鬚,干則殼肉相離,撼之有聲。
味甘平,主和中益胃,利肺,除熱止渴,醒酒解暑。
小便閉塞,千歲子十數枚,打碎水煎,清飲下,即通利。
發背惡瘡,千歲子不拘多少,搗爛如泥,調塗三次見效。
白話文:
南方草木誌記載:千歲子產於交趾,是蔓生的植物,果實長在根部下方,鬚根是綠色的,互相交錯像編織一樣,一個果苞通常有兩百多顆果實,外皮呈青黃色,殼裡面有像栗子一樣的果肉,味道也像栗子。乾燥後,果殼和果肉會分離,搖晃時會有聲音,就像肉豆蔻一樣。關涵的嶺南隨筆也提到:千歲子有很多根鬚和果實,乾燥後,果殼和果肉會分離,搖晃時會有聲音。
千歲子的味道甘甜平和,主要功效是調和脾胃、增進食慾,有益於肺部,能去除體內熱氣、止渴,還能解酒和消除暑氣。
小便不通暢時,可以用十幾顆千歲子打碎後加水煎煮,澄清後飲用,就能使小便通暢。
如果長了疔瘡或惡性瘡瘍,可以用不限量的千歲子搗爛如泥,調敷在患處,塗三次就能見效。
3. 侯騷子
蔓生,大如雞卵,味甘性冷,消酒輕身,王太僕曾獻之,見酉陽雜俎。
甘寒無毒,食之不飢,延年強健,消酒除濕,治黃疸小便不利,溺如黃金色,口渴煩熱,齒痛牙宣,出血不止。
小兒重舌、木舌,侯騷子核燒灰擦之,或用蜜調塗亦可。
浮癰發背,侯騷子煎湯飲之,再搗塗之,大效。
白話文:
侯騷子這種植物是蔓生的,果實大小像雞蛋,味道甘甜,屬性寒涼。它有消除酒醉、使身體輕盈的效果。王太僕曾經進貢給朝廷,相關記載見於《酉陽雜俎》這本書。
侯騷子甘甜、寒涼,且無毒。食用後不會感到飢餓,可以延年益壽、使身體強健。它能解酒、去除體內濕氣,還能治療黃疸病、小便不順暢,小便顏色像黃金色,以及口渴煩躁、發熱、牙痛、牙齦鬆動、出血不止等症狀。
對於小孩子罹患重舌、木舌(舌頭腫大、僵硬),可以將侯騷子的果核燒成灰,塗抹在患處,或者用蜂蜜調和後塗抹也可以。
如果是長了浮癰或背疽,可以將侯騷子煎湯服用,再將侯騷子搗爛外敷,效果很好。
4. 仙掌子
乃仙人掌上所生子也粵語:仙人掌多依石壁而生,葉勁而長,若齟齬狀,開花儼如鳳形,子生花下,名曰鳳慄,葉曰鳳尾。竻發苞外類芋,渠內攢瓣如珠,各擎子珠於掌,一枝一掌,自下而上,子自青赤而黃,有重殼,外厚內薄。熟其仁食之,味甜兼芡慄,可以延年,又名千歲子。
此草可闢火,廣人多植之堂側。性宜沙土,惡肥膩。明黃佐仙人掌賦序:仙人掌,奇草也。多貼石壁而生,惟羅浮黃龍金沙洞有之。葉勁而長,若齟齬狀。發苞時,外類芋魁,內攢瓣如翠球,各擎子珠如掌然,青赤轉黃,而有重殼,剖之,厚者在外如小椰,可為匕勺;薄者在裡如銀杏衣,而裹園肉煨食之,葉兼芡慄,可補諸虛,久服輕身延年,俗呼為千歲子,此與蔓生者名同物異也。雲南通志:仙人掌葉肥厚如掌,多刺,相接成枝,花名玉英,色紅黃,實似山瓜,可食。
味甘性平,補脾健胃,益腳力,除久瀉。
敏按:群芳譜仙人掌出自閩粵,非草非木,亦非果蔬,無枝無葉,又並無花,土中突發一片,與手掌無異。其膚色青綠,光潤可觀。掌上生米色細點,每年只生一葉於頂,今歲長在左,來歲則長在右,層累而上。植之家中,可鎮水災。如欲傳種,取其一片切作三、四塊,以肥土植之,自生全掌矣。近日兩浙亦有,據所載當另是一種,與此全別,或名同物異歟。
白話文:
仙人掌的果實,是從仙人掌上長出來的。廣東一帶的說法是,仙人掌多半依附在石壁上生長,葉子堅韌又長,形狀像鋸齒一樣。開花時,樣子像鳳凰,果實長在花朵下方,被稱為「鳳慄」,葉子則叫做「鳳尾」。仙人掌的花苞外形像芋頭,裡面則像一串串的珠子,每個珠子都托著像小珠子般的果實,像是手掌一樣,一枝莖上會長一個手掌狀的果實,由下往上長。果實的顏色會從青色轉為紅色再轉為黃色,有兩層殼,外殼厚而內殼薄。成熟的果肉可以食用,味道甜甜的又帶點像芡實或栗子的味道,可以延年益壽,所以又稱為「千歲子」。
這種草可以防火,廣東人大多種在屋子的旁邊。它適合在沙質土壤生長,不喜歡肥沃的土壤。明朝黃佐寫的《仙人掌賦序》中提到:仙人掌是一種奇特的草。大多貼著石壁生長,只有羅浮山的黃龍金沙洞才有。葉子堅韌又長,形狀像鋸齒。長花苞時,外形像芋頭,內部像翠綠的球狀,每一瓣都托著像珠子的果實,像是手掌一樣,顏色從青紅色轉為黃色,而且有兩層殼,剖開後,外殼厚得像小椰子,可以拿來做湯匙;內殼薄得像銀杏皮,包著圓圓的果肉,可以用來燉煮食用。葉子的味道兼具芡實和栗子的風味,可以補虛,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俗稱「千歲子」。這裡說的仙人掌與蔓生的仙人掌是同名但不同的東西。《雲南通志》中記載:仙人掌葉子肥厚像手掌,有很多刺,互相連接形成枝幹,花朵叫做玉英,顏色是紅黃色,果實像山瓜,可以食用。
味道甘甜、性質平和,能補脾健胃、增強腳力、消除久瀉的毛病。
我認為:《群芳譜》中提到仙人掌產自福建、廣東一帶,它既不是草也不是木,也不是水果蔬菜,沒有枝幹也沒有葉子,甚至不開花,直接從土裡長出一片,像手掌一樣。它的表皮是青綠色,光滑又好看。掌上會長出米色的小點,每年只會在頂端長出一片葉子,今年長在左邊,明年就會長在右邊,一層一層往上長。把它種在家裡,可以鎮壓水災。如果想要繁殖,可以取下一片,切成三、四塊,用肥沃的土壤種植,就會長成完整的仙人掌了。最近浙江一帶也有出現,根據《群芳譜》的記載,應該是另一種,跟這裡說的完全不同,或許是同名但不同的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