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 卷二 (8)
卷二 (8)
1. 烟筒中水
俗名烟油。古今秘苑:烟油染衣,以瓜子水洗之即去。同壽錄云:烟油入目,如小兒及好吃烟者誤犯之,若將別湯洗,愈洗愈疼,必至瞎而後已。須用亂頭髮或騌纓緩緩揉之即愈。解蛇毒,塗惡瘡頑癬,殺蠱。
毒蛇咬:劉羽儀驗方:取吃烟杆內脂膏,塗在咬傷處,用手指搓入肉中,痛即止,最效。
蜈蚣咬:劉氏驗方:用烟筒內膏油,塗在咬處,或烟灰擦之,立止痛。
按:烟油一名烟膏,味辛微毒,陳貢士毅齋云:烟油乃五行之氣相合而生,近日外丹家用以點藥金,又可益金色,術士隱其名,呼為太極膏,又曰氣泥,曰五行丹,剔以燃燈代油,則一切毒蟲皆不近,入水蛟龍亦畏之。入藥,舊竹杆劈取者良,凡梅條、藤條、紫檀、烏木、老鸛草及純銅、純銀杆中油,皆不及竹中者性良。惟象牙杆中烟油可殺蠱毒。
閩有橄欖木烟桿,其中油可毒魚。至烟膏亦各隨所食烟質為高下,烟肆所市烟,俱以烟葉噴油打成塊,用鐵刨披作絲售之,此為純葉不雜為上品。更有打塊時夾素馨葉,雜以礬紅刨成絲,再加薑黃末以和其色者,其氣燥烈損人,烟膏亦淡而薄,不及上品力厚也。海鹽朱進士醒庵云:烟油解蛇毒,初不甚信,後見里人獲一赤練蛇,長八九尺,粗如臂,口吐毒烟,一犬近之,蛇噓以氣,即腹裂死。
一人戲以舊竹烟桿去頭嘴,以竹絲通出油,刺入蛇口,蛇齧之即瞑目閉口,身捲縮,俄復伸長,如是數次,直如繩而斃。始知其解毒殺蟲之功,信不虛謬。諸城劉仲旭少府云:西北口外出一種毒蟲,名曰蜢䗱。狀如中土虻蠅,人出遇之,即觸人面,不論何處被其觸者,亦不甚痛,頃覺眼眶四圍出細蛆,攢食睛膏,痛不可忍。
彼土人治法:惟取烟桿四五枝,折取烟油,塗目內,忍痛片時,其蛆皆死,然後再用溫水洗去烟油即愈。椿園聞見錄:撻拉巴哈臺即準噶爾故地,夏多白蠅為害,觸人畜眼角,輒遺蛆而去,非以膠黏之不出。按常中丞筆記云:西北臺站及伊犁等處,出一種野蠅,亂撲人面,若被其觸者,眼角內即出蛆蟲,痛癢異常,有因此成瞽者。土人多以烟油塗眼角治之。
然疾愈後,目亦紅腫,數日不消。總不若蒙古治法;以魚膠一塊,向眼角黏出之,又不損目,較烟油為佳。
白話文:
俗稱煙油。古籍《古今秘苑》記載:煙油沾染到衣服,用西瓜子水清洗就能去除。《同壽錄》說:煙油如果跑進眼睛,特別是小孩或喜歡抽菸的人不小心弄到,如果用其他湯水清洗,會越洗越痛,甚至會導致失明。必須用亂髮或馬鬃緩慢揉搓眼睛才能治好。煙油能解蛇毒,塗抹在惡瘡、頑癬上,還能殺死蠱毒。
毒蛇咬傷:劉羽儀的驗方是:取菸斗裡面的油脂,塗抹在被咬傷的地方,用手指揉進肉裡,疼痛就會立刻停止,效果非常好。
蜈蚣咬傷:劉氏的驗方是:用煙筒裡面的油膏,塗在被咬的地方,或者用煙灰擦拭,就能立刻止痛。
按:煙油也叫做煙膏,味道辛辣,帶有微毒。陳貢士毅齋說:煙油是五行之氣結合產生的。最近煉丹術士用它來點化藥金,還能增加金子的光澤,術士隱瞞它的名稱,稱它為太極膏,又叫氣泥、五行丹,把它刮下來當燈油使用,就能使各種毒蟲不敢靠近,連水中的蛟龍也害怕它。入藥的話,從老竹竿裡劈出來的煙油最好,其他像是梅條、藤條、紫檀、烏木、老鸛草,以及純銅、純銀菸桿裡的油,都不如竹子裡的油藥性好。只有象牙菸桿裡的煙油可以殺死蠱毒。
福建有橄欖木製成的菸桿,裡面的油可以毒魚。煙膏的好壞也跟抽的菸品質有關,菸店賣的菸,都是用菸葉噴油打成塊,再用刨刀刨成絲來賣,這種純菸葉不摻雜的品質最好。還有在打塊時摻入素馨花葉,混雜礬紅刨成絲,再加入薑黃末來調和顏色的,這種菸氣味燥烈損害身體,煙膏也淡而薄,比不上純菸葉製成的效果好。海鹽朱進士醒庵說:煙油可以解蛇毒,最初他不太相信,後來看到鄉里人抓到一條赤練蛇,長八九尺,像手臂一樣粗,蛇口吐毒氣,一隻狗靠近,被蛇噴到氣就肚子裂開死了。
有個人拿舊竹菸桿去掉頭嘴,用竹絲通出油,刺入蛇口,蛇咬了之後就閉上眼睛,身體捲縮起來,不久又伸長,這樣數次,就像繩子一樣死了。這才知道煙油解毒殺蟲的功效,確實不假。諸城劉仲旭少府說:西北邊關外有一種毒蟲,叫做蜢䗱,樣子像中原的虻蠅,人遇到它,就會碰觸人的臉,不論哪裡被碰到,當時也不太痛,過一會兒就感覺眼眶四周長出細小的蛆,啃食眼球的膏脂,疼痛難忍。
當地人治療的方法是:取四五根菸桿,折取煙油,塗在眼睛裡面,忍痛片刻,蛆就會全部死掉,然後再用溫水把煙油洗掉就好了。《椿園聞見錄》記載:撻拉巴哈臺,也就是準噶爾以前的地區,夏天有很多白蠅為害,會接觸人畜的眼角,然後留下蛆蟲離開,不用膠黏住是弄不出來的。常中丞的筆記說:西北的驛站和伊犁等地,有一種野蠅,會亂飛撲人臉,如果被它碰到,眼角就會長出蛆蟲,痛癢難耐,有些人因此失明。當地人大多用煙油塗抹眼角治療。
但是病好之後,眼睛也會紅腫,過幾天才會消退,還是不如蒙古的治療方法好,用魚膠貼在眼角把蛆黏出來,又不會損傷眼睛,比煙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