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 卷二 (6)
卷二 (6)
1. 火罐氣
火罐:江右及閩中皆有之。系窯戶燒售,小如人大指,腹大,兩頭微狹。使促口以受火氣,凡患一切風寒,皆用此罐。以小紙燒見焰,投入罐中,即將罐合於患處。或頭痛則合在太陽腦戶或巔頂,腹痛合在臍上,罐得火氣合於肉,即牢不可脫,須待其自落。患者但覺有一股暖氣從毛孔透入,少頃火力盡則自落,肉上起紅暈,罐中有氣水出。風寒盡出,不必服藥。
治風寒頭痛,及眩暈風痹腹痛等症。
白話文:
火罐:江西和福建一帶都有。是燒窯的工匠燒製販售的,大小像人的大拇指,肚子大,兩頭稍微窄。使用時將罐子的窄口朝下,用來接收火氣,凡是患有各種風寒症狀,都使用這種火罐。用小紙片燒著見到火焰,投入罐子中,立即將罐子蓋在患處。若是頭痛就蓋在太陽穴、腦戶穴或頭頂,腹痛就蓋在肚臍上,罐子接觸到火氣後吸附在皮膚上,就會牢固地吸住無法脫落,必須等到它自己掉下來。患者只會感覺有一股暖氣從毛孔滲入,過一會兒火力耗盡就會自己脫落,皮膚上會出現紅暈,罐子裡會有水氣滲出。風寒就會隨著這些排出,不需要吃藥。
可以治療風寒引起的頭痛,以及頭暈、風痹、腹痛等症狀。
2. 烟草火
沈云將食物會纂:烟以閩產者佳,燕產者次,石門產者為下。春時栽植,夏時開花,土人除一二本聽其開花收種外,余皆摘去頂穗,不使開花,並去葉間旁枝,使之聚力於葉,則葉厚味美,秋日取葉,用竹簾夾縛曝乾,去葉上粗筋,用火酒噴制。切葉細如髮,每十六兩為一封,貿易天下,其名不一,有真建假建之分。
蓋露頭黃二黃之別,近日北方制烟,不切成絲,將原曬烟片,揉成一塊,如普洱茶磚茶一般。用時揉碎作末,入烟袋中貯用。頂上數葉,名曰蓋露,味最美。此後之葉遞下,味遞減。相傳海外有鬼國,彼俗人病將死,即舁置深山中。昔有國王女病革,棄去之,昏憒中聞芬馥之氣,見臥傍有草,乃就而嗅之,便覺遍體清涼,霍然而起,奔入宮中,人以為異,因得是草,故一名返魂烟。方氏物理小識:烟草明萬曆末年有攜至漳泉者,馬氏造之,曰淡肉果。
漸傳至九邊,皆含長管而火點吞之,有醉僕者。崇禎時嚴禁之,不止,其本似春不老,而葉大於菜,曝乾以火酒炒之,曰金絲烟。可以祛濕發散,久服則肺焦。諸藥多不效,其症令人忽吐黃水而死。粵志:粵中有仁草,一曰八角草,一曰金絲烟。治驗亦多,其性辛散,食其氣令人醉。
一曰烟酒,其種得之大西洋,一名淡巴菰,相思草(物理小識,淡巴。姑或呼擔不歸)。閩產者佳。近出江西射洪永豐者亦佳。製成烟有生熟二種;熟者性烈,損人尤甚。凡患咳嗽喉癰一切諸毒肺病皆忌之。近蘭州出一種烟名曰水烟,以水注筒吸之。令烟從水過,云絕火毒,然烟味亦減。
,張良宇云:水烟出蘭州五泉地種者佳,食其氣能解瘴消臌,寬中化積,去寒癖,但不宜多食。其製法以砒夾香油炒成,故不能無毒也,近日粵中潮州出一種潮烟;其性更烈。姚旅露書云:呂宋國有草名淡巴菰,一名金絲醺。烟氣從管中入喉,能令人醉,亦闢瘴氣,搗汁可毒頭蝨。
,延綏鎮志:烟草其苗挺生如葵,葉光澤,形如紅蓼,不相對,高數尺,三伏中開花色黃,八月採陰乾,用酒洗切成絲。而各省之有名者;崇德烟、黃縣烟、曲沃烟、美原烟。惟日本之倭絲為佳。百草鏡:烟:一名相思草,葉如菘菜,厚狹而尖,秋月起莖,高者六尺,花如小瓶,淡紅色、產福建者良。用葉以伏月採者佳,生頂上者,嫩而有力,色嫩黃,名蓋露烟。
烟品之多,至今極盛。在內地則福建漳州有石馬烟,色黑,又名黑老虎。系油炒而成,性最猛烈,多食則令人吐黃水。浙常山有面烟。性疏利,消痰如神,凡老人五更咳嗽吐痰者,食之,嗽漸止,痰亦消。江西有射洪烟,性情肅導氣。湖廣有衡烟,性平和,活血殺蟲,可已虛勞。
山東有濟寧烟;氣如蘭馨,性亦克利。甘肅蘭州有水烟;可以醒酒。近日粵東有潮烟,出潮州,每服不過米粒大,性最烈,消食下氣如神,然體弱者忌。長州張璐玉本經逢原云:烟草之火,方書不錄,惟朝鮮志見之,始自閩人吸以祛瘴,向後北方藉以闢寒,今則遍行寰宇,豈知毒草之氣,熏灼臟腑,遊行經絡,能無壯火散氣之慮乎。近日目科內障丸中,間有用之獲效者,取其辛溫散冷積之翳也。
白話文:
煙草火
明朝萬曆年間,煙草傳入福建漳州,最初稱為淡肉果。人們發現其葉片曬乾後,可以切絲,用火酒處理後捲成菸捲吸食,能讓人產生一種微醺感。 之後,吸食煙草的風氣迅速蔓延至北方,人們用長管吸食,甚至出現醉倒的現象。崇禎年間曾下令禁止,但收效甚微。
不同產地的煙草品質各有差異,福建產的最佳,其次是燕地,石門產的則最差。種植煙草時,春天播種,夏天開花。當地人會留下少數植株開花採種,其餘則摘除花穗和旁枝,讓養分集中在葉片上,這樣葉子才會厚實,味道更好。秋天採收葉片,用竹簾夾縛曝曬乾燥後,去除葉脈上的粗筋,再用火酒噴灑處理。將葉片切得細如髮絲,每十六兩為一封,銷往各地。市面上煙草名稱不一,有真假之分,也有不同等級,例如「蓋露」、「黃二黃」等。
北方則發展出不同的製作方法,將曬乾的煙葉揉成一塊,像普洱茶磚一樣,吸食時再揉碎。煙草頂部的幾片葉子稱為「蓋露」,味道最佳,越往下葉子品質越差。傳說海外有「鬼國」,當地人將將死之人抬到深山,有一位國王的女兒病危被棄置深山,昏迷中聞到芬芳氣味,發現身邊有種草,嗅聞後感覺全身清涼,便霍然而起回到宮中,因此煙草也被稱為「返魂煙」。
煙草的功效各有說法,有人認為它可以祛濕發散,但也有人指出長期吸食會導致肺部受損,甚至出現吐黃水而死的症狀。廣東地區稱煙草為「仁草」、「八角草」或「金絲煙」,認為其具有藥用價值,但其辛辣的性質會讓人感到微醺。
煙草的製法也有生熟之分,熟煙更烈,對人體傷害更大,咳嗽、喉癰、肺病患者都應忌食。蘭州地區出現一種用水過濾的「水煙」,號稱能去除煙草的火毒,但煙味較淡。這種水煙以砒霜和香油炒制而成,雖然可以解瘴消脹、寬中化積,但仍有毒性。潮州地區的「潮煙」則以性烈著稱。
不同省份也生產不同種類的煙草,例如崇德煙、黃縣煙、曲沃煙、美原煙等,其中日本產的「倭絲」煙草品質最佳。煙草的別名還有「相思草」,葉片形狀像白菜,但較厚且尖。福建產的煙草品質最佳,尤其是伏天採收的頂部嫩葉,色澤嫩黃,稱為「蓋露煙」。
各地煙草種類繁多,福建漳州的「石馬煙」色黑,又稱「黑老虎」,油炒而成,性烈,多食會吐黃水;浙江常山的「面煙」可以消痰;江西的射洪煙可以疏導氣血;湖廣的「衡煙」平和活血殺蟲;山東濟寧的煙草氣味芬芳;蘭州的水煙可以醒酒;潮州的潮煙性烈,但體弱者忌食。
總而言之,煙草雖有藥用價值,但長期吸食有害健康,其毒性會損傷臟腑,影響經絡。雖然一些醫書中記載煙草可以治療某些疾病,但其毒性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