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 卷八 (7)
卷八 (7)
1. 猴闥子
宦遊筆記:出臨海深山茅草中,土名仙茅果,秋生冬實,樵人採食,並可磨粉,其性溫補,然城市亦無食之者。綱目有猴騷子,形與此別。又臨海出猴總子,一名土柿,每年九、十月間生,形與紅柿同,皆非一物。臨海異物志:猴闥子如指頭大,味苦可食,他處所無。
性溫,暖丹田,益五臟,健脾,增氣力。
白話文:
宦遊筆記:這種植物生長在臨海深山裡的茅草叢中,當地人稱它為仙茅果,秋天開花,冬天結果,樵夫會採來食用,也可以磨成粉。它的性質溫和滋補,但是城市裡的人沒有吃的。本草綱目裡記載的猴騷子,外形和這個不一樣。另外,臨海還有一種叫猴總子的植物,也叫土柿子,每年九、十月間生長,外形和紅柿子很像,但這也不是同一種東西。《臨海異物志》記載:猴闥子像手指頭那麼大,味道苦,可以食用,其他地方沒有這種東西。
它的性質溫和,可以溫暖丹田,對五臟都有益處,能健脾,增加氣力。
2. 瓜子殼
傳信方:治腸紅,不論新久,三服全愈。用地榆炒黑一錢,白薇一錢五分,蒲黃炒黑一錢,桑白皮一錢五分,瓜子殼二兩,煎湯代水。(不藥良方:單用瓜子殼一味煎服,治腸風下血。)
吐血,不藥良方:瓜子殼一茶鍾,煎湯一碗吃下,血即止。
白話文:
瓜子殼
治療腸道出血,不論是新發或舊疾,服用三次就能痊癒。藥方是:將地榆炒黑一錢、白薇一錢五分、蒲黃炒黑一錢、桑白皮一錢五分,加上瓜子殼二兩,一起煎煮成湯,當水喝。(有個不用藥的有效偏方:單獨使用瓜子殼煎煮服用,可以治療腸風下血。)
治療吐血,有個不用藥的有效偏方:取一茶匙的瓜子殼,加水煎煮成一碗,喝下後,吐血就能止住。
3. 蒲桃殼
止呃忒如神。
白話文:
止住打嗝,效果像神一般靈驗。
4. 橙餅
同壽錄有制橙餅法方:擇半黃無傷損橙子(太青者性硬難酥),將小刀劃成稜,入淨水浸去酸澀水一、二天,每日須換水,待軟取起,擠去核,再浸一、二天取起,將簪腳插入每縫,觸碎內瓤,然後入鍋用清水煎之,勿令焦,約有七、八分爛,取出,拌上潔白洋糖,須乘熱即拌,即日曬之,待糖吃進,再摻再曬,令糖吃足,將干糖再塞入橙肚內,略壓扁,入瓶貯用,亦可點湯服。
消頑痰,降氣、和中開胃,寬膈健脾,解魚蟹毒、醒酒。若氣虛瘰癧者勿服。
白話文:
《同壽錄》記載了製作橙餅的方法:選擇半黃、沒有損傷的橙子(太青的橙子質地硬,難以酥軟),用小刀在橙子上劃出稜線,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到兩天,去除酸澀味,每天都要更換水。等橙子變軟後撈起,擠掉籽核,再浸泡一到兩天後撈起。用簪子尖端插入每條縫隙,搗碎內部的果肉。然後放入鍋中,用清水煎煮,不要煮焦,煮到大約七八分爛時取出。趁熱拌入潔白的砂糖,立即曬太陽,等糖分被吸收後,再加糖再曬,讓橙子充分吸收糖分。將乾燥的糖塞回橙子肚內,稍微壓扁,放入瓶中儲存。也可以用來泡湯服用。
橙餅可以消除頑固的痰,降氣、調和腸胃、開胃,使胸膈寬鬆、健脾,還可以解魚蟹的毒性、醒酒。如果氣虛或有瘰癧的人不宜服用。
5. 津符子
產緬甸,見千金方。味苦平,性滑,主益心血,養肺金,止渴生津液,多食口爽,失滋味,安和五臟,久食輕身明目。
治瀉痢不止,男女虛勞,咳嗽吐膿血,肺癰肺痿,聲啞欲死者,每日啖十枚,一月不間斷即愈。
白話文:
產於緬甸,出自《千金方》這本書。味道苦,性質平和,帶有滑潤的特性,主要功效是補益心血、滋養肺氣,能夠止渴、產生津液,多吃會使口氣清爽,但也會使味覺變得遲鈍。能調和五臟的功能,長期食用可以使身體輕盈、視力清晰。
可以治療久瀉不止、男女虛勞、咳嗽吐膿血、肺癰肺痿,以及聲音嘶啞快要死的人,每天吃十顆,持續一個月不間斷就能痊癒。
6. 必思答
產回回國地,見忽必烈飲膳正要。
味甘無毒,治調中順氣,滋肺金,定喘急,久食利人。三陰瘧百藥不效,必思答三枚,酒一盞,煎半飲之,即止。
難產不下,或子死腹中,必思答七枚,酒煎服即下。又治胞衣不下。
白話文:
產於回回國這個地方,記載於忽必烈皇帝的《飲膳正要》中。
味道甘甜,沒有毒性,可以調理脾胃,使氣順暢,滋養肺部,平定喘急。長期食用對人有益。對於三陰瘧(一種瘧疾),各種藥物都無效時,服用必思答三枚,用一杯酒煎煮後喝一半,就能止住瘧疾。
難產胎兒無法產下,或是胎兒死在腹中時,用必思答七枚,用酒煎煮後服用就能夠順利產下。另外,也能治療胎盤無法順利排出的情況。
7. 黃皮果
廣志:黃皮果狀如金彈,六月熟,其漿酸甘,似葡萄。與荔枝並進,荔枝饜飫,以黃皮果解之。諺曰:飢食荔枝,飽食黃皮。綱目於果部附諸果條下,僅引海槎錄云:出廣西橫州,狀如楝子及小棗,味酸。至其功用並未之及焉,今依廣志補之。
消食順氣,除暑熱(廣志)。酸平無毒,主嘔逆痰水,胸膈滿痛,蛔蟲上攻心下痛(食物本草)。
敏按:廣東瑣語載果中有白蠟子,與黃皮果絕相似,而味尤勝。諺有云:黃皮白蠟,甜酸相雜,想功效亦不甚遠也。
廣東通志:黃皮果大如龍眼,又名黃彈子,皮黃白,有微毛,瓤白如肪,有青核數枚,甚酸澀。食荔枝太多,用黃皮果解之。
白話文:
黃皮果,外型像金彈子,在六月成熟,果肉酸甜,味道類似葡萄。它能和荔枝一起食用,當吃荔枝感到飽膩時,可以用黃皮果來化解。俗語說:「飢餓時吃荔枝,飽食後吃黃皮。」《本草綱目》在果部歸類於其他水果之下,只引用《海槎錄》的說法,說黃皮果產於廣西橫州,外型像楝樹的果實或小棗子,味道酸。至於它的功效,則沒有提到,現在根據《廣志》的記載來補充說明。
黃皮果可以幫助消化,理順氣息,消除暑熱(根據《廣志》記載)。味道酸性平和,沒有毒性,主要能治療嘔吐、痰水、胸膈脹滿疼痛、蛔蟲向上竄動引起的胃部疼痛(根據《食物本草》記載)。
(這裡補充說明)據《廣東瑣語》記載,黃皮果中有一種叫做白蠟子的,外型和黃皮果非常相似,但是味道更勝一籌。俗語說:「黃皮白蠟,甜酸相雜」,想必功效也應該相去不遠。
《廣東通志》記載:黃皮果大約像龍眼,又名黃彈子,果皮黃白色,帶有細毛,果肉像脂肪一樣白,裡面有幾顆青色的果核,味道很酸澀。吃太多荔枝時,可以用黃皮果來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