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 卷八 (2)
卷八 (2)
1. 龍眼核
殼附
綱目龍眼核主治,多言其肉,至其核之功用最廣,只載其能治胡臭,他皆未之及,又不及其殼,今悉採他本補之。
腦漏,黃氏醫抄:用廣東圓眼核,入銅爐內燒烟起,將筒熏入患鼻孔內,數次即愈。
一切瘡疥,高只元傳世方:用龍眼核煅存性,麻油調敷即愈。
治癬,祝氏效方:圓眼核兩個、去外黑皮捶碎,雄黃、硫黃、密陀僧、枯礬、川椒末,各三分,共為細末,以生薑蘸擦患處即愈。集聽方:患癬,用龍眼核去外黑殼,用內核,米醋磨搽。
滅斑生髮,張覲齋云:桂圓核仁,凡人家有小子女者,不可不備,遇面上或磕傷及金刃傷,以此敷之,定疼、止血、生肌,愈後無瘢;若傷鬢髮際,愈後更能生髮,不比他藥,愈後不長髮也。
小腸疝氣,不藥良方:荔枝核、龍眼核各七枚,俱燒灰,大茴二粒炒,共為末,好酒調下;外用生薑搗爛敷腎,即消。經驗廣集:治疝氣偏墜小腸氣痛,神效,荔枝核炒、龍眼核炒、小茴香炒,各等分,為細末。空心服一錢,以升麻一錢,水酒煮送下。
念珠丸,張氏必效方:治陰疝偏腫,囊中疼痛難忍。乳香去油淨二錢,圓眼核三錢,黃蠟二兩,和藥末,成丸彈子大,分為一百零八丸,蛤粉為衣,用線穿起,露一宿收貯;遇症每服三丸,乳香湯下。
小便不通,用龍眼核去外黑殼,打碎,水煎服。如通後欲脫者,以圓肉湯飲之。
足指癢爛,藥鏡:用桂圓核燒灰摻之,立效。
無名腫毒,黃氏醫抄:桂圓核以水調塗,俱效,能止折傷出血,療金瘡滅斑。
烟筒,傷喉,萬近蓬云:凡烟管誤戳傷喉,出血不止者,用桂圓核去外黑皮,惟取內核仁,焙搗為極細末,看喉中傷處,用筆管安末吹之,即定疼止血而愈,屢試果驗。
治刀傷出血,殷仁趾傳方:以龍眼核炒搗,磨細敷之。
刀斧傷,黃販翁醫抄:桂圓核不拘多少,用火燒枯存性,研末摻患處,即愈。
按:陳杰回生集大興李振祖西平云:龍眼核末敷金刃傷,昔在西秦及巴里坤軍營,救愈多人,查本草綱目及別集本草,俱末紀載,可知世間有用之材,自古迄今淹沒者,不可勝計矣。
龍眼殼,乃龍眼外裹肉之殼,本黧黃色,閩人恐其易蛀,輒用薑黃末拌之令黃,且易悅目也。廣中桂圓多不用薑黃拌,故今廣圓猶存本色。入藥用殼,須洗去外色黃者。
敷湯泡傷,行篋檢秘:用圓眼殼煅存性為末,桐油調塗患處,即止痛,愈後又無斑痕,真良方也。
泉州府志:龍眼最小者呼鬼眼,龍眼是其中者,今不復識別。
白話文:
龍眼核的功效,雖然《本草綱目》多著墨於龍眼肉的功效,但實際上龍眼核的用途更廣。書中只提到它能治療狐臭,其他功效都沒有提到,也沒有提到龍眼殼的功效。現在我將從其他書籍中補足這些內容。
腦漏: 黃氏醫抄記載,將廣東圓眼核放入銅爐中燒至冒煙,用管子將煙薰入患病鼻孔內,數次即可痊癒。
一切瘡疥: 高只元傳世方記載,將龍眼核煅燒至存性,用麻油調勻敷在患處即可痊癒。
治癬: 祝氏效方記載,取兩個圓眼核,去除外面的黑皮並搗碎,加入雄黃、硫黃、密陀僧、枯礬和川椒末各三分,一起磨成細末,用生薑蘸取擦拭患處即可痊癒。另有《集聽方》記載,患癬時,將龍眼核去除外殼,用內核磨米醋擦拭。
滅斑生髮: 張覲齋說,桂圓核仁家中有小孩的人應該常備,遇到臉上或磕傷及刀傷,用它敷在傷口上,能止痛、止血、生肌,癒合後不留疤痕;如果傷在鬢髮邊緣,癒合後還能長出頭髮,不像其他藥物癒合後不長頭髮。
小腸疝氣: 《不藥良方》記載,將荔枝核、龍眼核各七枚燒成灰,加入炒過的大茴香二粒,一起磨成末,用好酒調服;外用生薑搗爛敷在腎部,即可消腫。《經驗廣集》則說,用炒過的荔枝核、龍眼核和小茴香,各等分磨成細末,空腹服用一錢,用升麻一錢,加水酒煮後送服,治療疝氣偏墜和小腸氣痛,效果非常好。
念珠丸: 張氏必效方記載,治療陰部疝氣,腫脹疼痛難忍。取淨乳香二錢,去油後,加入圓眼核三錢,黃蠟二兩,將藥末混勻製成彈子大小的丸子,共一百零八顆,用蛤粉包裹,用線串起,露天放置一晚後收起;發病時,每次服用三顆,用乳香湯送服。
小便不通: 將龍眼核去除外黑殼,搗碎,用水煎服。小便通暢後若有虛脫感,可喝龍眼肉湯來補充。
足指癢爛: 《藥鏡》記載,將桂圓核燒成灰摻在患處,效果立竿見影。
無名腫毒: 黃氏醫抄記載,用桂圓核加水調勻塗抹,效果很好,也能止住跌打損傷的出血,治療刀傷,消除斑痕。
煙管傷喉: 萬近蓬說,如果被煙管誤傷喉嚨,出血不止,用桂圓核去除外黑皮,只取內核,烘乾搗成極細末,對準喉嚨傷口,用筆管吹入,即可止痛止血並痊癒,多次試驗效果都很好。
治刀傷出血: 殷仁趾傳方記載,將龍眼核炒過搗碎,磨成細末敷在傷口上。
刀斧傷: 黃販翁醫抄記載,將桂圓核不拘多少,用火燒至焦黑存性,磨成末摻在患處,即可痊癒。
陳杰《回生集》中記載,大興李振祖在西平說,龍眼核末敷在刀傷上,以前在西秦和巴里坤軍營中,救治了很多人。查閱《本草綱目》和其他本草書籍,都沒記載這些功效,可見世間有很多有用的材料,自古以來被埋沒的,實在太多了。
龍眼殼: 龍眼殼是包裹龍眼肉的外殼,原本是黃褐色的。福建人擔心它容易被蟲蛀,會用薑黃末拌勻使其變成黃色,看起來也比較美觀。廣東的桂圓大多不用薑黃拌,因此現在廣東的龍眼殼還保持著原色。入藥用的殼,必須洗去外面的黃色。
敷湯燙傷: 《行篋檢秘》記載,用圓眼殼煅燒至存性後磨成末,用桐油調勻塗抹在燙傷處,立即止痛,癒合後不會留下疤痕,真是良方。
《泉州府志》記載,最小的龍眼叫做鬼眼,龍眼是比較中間大小的,現在已經不區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