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敏

《本草綱目拾遺》~ 卷七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七 (11)

1. 梅花

九仙奪命丹集聽云:又名十聖丹,治七十二般無名腫毒惡瘡,流注火痹等症,硃砂三錢,雄黃、乳香、沒藥、冰片、血竭各二錢,石膽礬、銅青、麝香、枯礬、熊膽、飛過黃丹各一錢五分;蜈蚣、蚯蚓、殭蠶各二條,(微炒黃色,去嘴)梅花一升,寒水石、牛黃、蟾酥、白官粉、硼砂各一錢,全蠍九個,蝸牛七條,以上二十三味為末,研極細,以硃砂一錢五分為衣。

其修合之法:先將蟾酥用乳汁化開,共為丸,如丸不起,略加麵糊,如桐子大,每服一丸,令病人口嚼生蔥一根嚥下,又嚼一根極爛,吐在手心上,裹藥,用滾熱老酒吞下,量冷暖時候,蓋被出汗。如病人不能嚼,人代嚼之亦可,如無汗,再服一丸自愈。諸毒醫遲,毒走攻心,必不可救。

若汗來遲,以熱酒催之。不可以手摸摩患處,如癢,以舊木梳梳之自止。

稀痘,集聽:用綠萼梅花七朵,須予養於花瓶內,春分日摘花半開者,只用淨瓣搗爛,白糖三匙,滾水服之,毒即全消,免出痘矣。小兒滿月後即可服。

梅花點舌丹,集驗:治一切疔毒及惡瘡初起,天行瘟毒,咽喉腫痛等症,輕者二粒,重者四粒,先用無根水送下,次取一粒噙於舌下化之。乳香去油二兩,珍珠豆腐煮過、麝香水飛、熊膽各六分,沒藥去油,京牛黃、苦葶藶、硃砂、硼砂、蟾酥人乳泡、血竭、雄黃水飛各二錢,片腦一錢,另研沉香一錢,白梅花陰乾一錢二分,共為細末,用人乳汁化蟾酥丸黍米大,金箔為衣。

予稀痘疹,不藥良方:每年臘月清晨摘帶露綠萼梅蕊一百,加上白糖,搗成小餅,令食之。

三花丹,赤水玄珠:將出痘之時,用此能稀痘,梅花、桃花、梨花取已開、未開、盛開者,陰乾為末,等分,兔腦為丸,雄黃為衣,用赤小豆、綠豆、黑大豆湯送下。

梅桃丹,赤水玄珠:治痘已出未出,不起不發,隱在皮膚,並治麻症斑症,用梅花一兩,桃仁、辰砂、甘草各二錢,絲瓜五錢,為末,每服五分,參蘇湯下。痘不問前後,凡黑陷咬牙寒戰,用梅花六錢,穿山甲一兩,仙靈脾五分,麝香一錢,為末,每服三、五分;咬牙寒戰,加人牙二、三釐,內托散送下。

青梅散,錫山衣德堂稀痘良方:用生青果核七個,打碎去仁,曬乾,研極細末,不宜火焙,又不宜沾生水,再用玉蝶梅花二十一朵,去蒂,共白蜜兩茶匙,搗濃,恰交春分時,與小兒服,永不出痘,即出亦不過三粒。此方傳自江甯王培德家,已九世,無痘殤之兒,真異方也。

二氣丸,新安汪衛公先生傳其家親友,凡小兒服此丸,永不出痘。其方即前稀痘神方,臍帶曰坎氣,梅花先天之氣,故名二氣丸。

七仙丹,張琰種痘新書:治痘氣血兩虛,灰白水泡癢塌等症。黃耆二兩,人參一兩,甘草五錢,紫河車一兩,梅花一兩五錢,鹿茸一兩,天靈蓋一個,共為末,每服八、九分,用內托散煎湯送下;氣實者加山楂、陳皮各五錢。(應昌按:天靈蓋即或有益,亦不可用,況二方功效全不在此乎。)

白話文:

[梅花]

九仙奪命丹(又名十聖丹):能治療七十二種不明腫毒、惡瘡、流注火痹等症。配方包括硃砂、雄黃、乳香、沒藥、冰片、血竭、石膽礬、銅青、麝香、枯礬、熊膽、飛過黃丹、蜈蚣、蚯蚓、殭蠶、梅花、寒水石、牛黃、蟾酥、白鉛粉、硼砂、全蠍、蝸牛等二十三味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以硃砂為外衣製成丸藥。服用方法:先將蟾酥用母乳化開製成藥丸,若不成丸可加少許麵糊,丸藥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一丸,讓病人嚼一根生蔥嚥下,再嚼一根蔥至極爛,吐在手心上,裹住藥丸,用滾燙的老酒送服。服用後蓋被取汗,若無汗則再服一丸。若毒素已攻心,則難以治療。出汗過慢可用熱酒催促。忌諱用手觸摸患處,若發癢可用舊木梳梳理。

稀痘方:取七朵綠萼梅花,於春分日時摘取半開的花瓣,搗爛後加白糖沖服,可預防天花。小兒滿月後即可服用。

梅花點舌丹:治療各種疔毒、惡瘡初起、天行瘟疫、咽喉腫痛等症。服用方法:先用無根水送服,再將藥丸含於舌下溶化。

預防天花良方:每年臘月清晨採集帶露水的綠萼梅蕊一百朵,加入白糖搗成小餅食用。

三花丹(赤水玄珠):用梅花、桃花、梨花(花期不同)陰乾研末,等分混合,以兔腦為丸,雄黃為衣,用赤小豆、綠豆、黑豆湯送服,可稀痘。

梅桃丹(赤水玄珠):治療痘症(已出或未出),以及麻疹、斑疹等症。

青梅散(錫山衣德堂稀痘良方):取生青梅核七個,去仁曬乾研末,再取玉蝶梅花二十一朵去蒂,與白蜜混合搗勻,於春分時節服用,可預防天花。

二氣丸:服用此丸可預防天花。

七仙丹:治療痘症氣血兩虛、水泡瘙癢等症。 (注:原文提及天靈蓋,但作者認為此藥材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