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鑒》~ 下卷 (9)
下卷 (9)
1. 汗出不止
產後虛煩不止者,由陰氣虛,陽無所附,陽氣獨發於外,故汗出也。陰氣虛弱不復,故汗出不止。因之遇風則變成痙。縱不成痙,亦虛乏短氣,身體柴瘦,唇口乾燥,久則經水短絕,由津液竭故也。薛立齋曰:前證屬血氣俱虛,急用十全大補湯。如不應,用參附、耆附等湯,若汗多亡陽發痙,尤當用前藥。
一產婦,略聞音響,其汗如水而昏憒,諸藥到口即嘔。余以為脾氣虛敗,用參附末為細丸,時含三五粒,隨液嚥下,乃漸加之,至錢許,卻服參附湯而痊。
一產婦,盜汗不止,遂至廢寐,神思疲甚,口乾引飲,余謂血虛有熱,用當歸補血湯以代茶,又以當歸六黃湯內芩連柏炒黑,倍人參五味子,二劑而愈。凡產後忽冒悶,汗出不識人,屬大虛,宜固元氣為主,其汗不止,必變柔痙。
麻黃根湯
治產後虛汗不止。
當歸,黃耆,麻黃根,牡蠣(煅成粉),人參,粉草(各等分)
上水一盞,每服四錢,煎七分,溫服。
經效方
治汗出不止。
黃芩(一錢半),白朮,牡蠣(煅),茯苓,防風,麥冬,生地(各八分),大棗(七枚)
上用水二鍾,煎至七分,空心溫服。
止汗散
治產後盜汗不止,一應,汗多者皆可服。
牡蠣(煅成粉),小麥麩(炒黃,碾成粉)
上等分和勻,豬肉煮湯,調服二錢。
人參湯
治產後諸虛不足,發熱、盜汗。
人參,當歸(各等分)
上為末,以豬腰子一隻,去脂膜,切小片子,水三鍾,糯米半合,蔥白兩條,煮米熟,取清汁一盞,入藥二錢,煎至八分,溫服,不拘時。
當歸六黃湯
治虛熱盜汗不止,不應,加人參,白朮,不寐加酸棗仁。
當歸,熟地,黃耆(各二錢),生地,黃柏(炒黑),黃芩(炒黑),黃連(炒黑。各一錢)
上水煎服。
參附湯
治陽氣虛寒,自汗惡寒,或手足逆冷,大便自利,或臍腹疼痛,呃逆不食,或汗多發痙。
人參(一兩),附子(炮,五錢)
上作一服,薑棗煎,徐徐溫服。
耆附湯
治陽氣虛脫,惡寒自汗,或口噤痰湧,四肢逆冷,或吐瀉腹痛,飲食不入,一切虛寒等證。
黃耆(一兩),附子(炮,五錢)
上水一大碗,薑棗煎服,如不應,倍加附子,方得全濟。
白話文:
汗出不止
產後持續煩躁不安,是因為陰氣虛弱,陽氣無處依附,陽氣獨自外泄,所以出汗。陰氣虛弱無法恢復,所以汗出不止。因此遇到風就會變成痙攣。即使不痙攣,也會感到虛弱乏力、氣短、身體消瘦、嘴唇乾燥,時間久了經期就會停止,這是因為津液耗竭的緣故。薛立齋說:上述症狀屬於氣血都虛弱,應急用十全大補湯。如果效果不佳,就用參附湯、耆附湯等。如果汗多導致陽氣虧損而痙攣,更應該使用上述藥方。
有一個產婦,稍微聽到一點聲音就汗如雨下,並且昏昏沉沉,所有藥一入口就嘔吐。我認為是脾胃虛弱衰敗,就用參附子研成細末做成小丸,讓她少量服用,每次含服三五粒,隨著唾液吞下,然後逐漸增加劑量,直到一錢左右,再服用參附湯,就痊癒了。
有一個產婦,盜汗不止,導致無法入睡,精神疲憊不堪,口乾想喝水,我認為是血虛夾有熱症,就用當歸補血湯代替茶飲,又用當歸六黃湯,將黃芩、黃連、黃柏炒黑,人參和五味子加倍,服用兩劑就好了。凡是產後突然感到胸悶,出汗並且不認識人,屬於元氣大虛,應該以固護元氣為主,如果汗出不止,一定會發展成痙攣。
麻黃根湯
治療產後虛汗不止。
藥材:當歸、黃耆、麻黃根、牡蠣(煅成粉)、人參、粉草(各等分)
用法:藥材加水一盞,煎至七分,每次服用四錢,溫服。
經效方
治療汗出不止。
藥材:黃芩(一錢半)、白朮、牡蠣(煅)、茯苓、防風、麥冬、生地(各八分)、大棗(七枚)
用法:藥材加水二鍾,煎至七分,空腹溫服。
止汗散
治療產後盜汗不止,各種汗多的情況都可以服用。
藥材:牡蠣(煅成粉)、小麥麩(炒黃,碾成粉)(各等分)
用法:藥材混合均勻,用豬肉湯調服,每次二錢。
人參湯
治療產後各種虛弱不足,發熱、盜汗。
藥材:人參、當歸(各等分)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取豬腰子一隻,去除肥膜,切成小片,加水三鍾,糯米半合,蔥白兩條,煮至米熟,取清汁一盞,加入藥粉二錢,煎至八分,溫服,不拘時間。
當歸六黃湯
治療虛熱盜汗不止,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加入人參、白朮;如果失眠,可以加入酸棗仁。
藥材:當歸、熟地、黃耆(各二錢)、生地、黃柏(炒黑)、黃芩(炒黑)、黃連(炒黑,各一錢)
用法:水煎服。
參附湯
治療陽氣虛寒,自汗惡寒,或手足冰冷,大便溏瀉,或臍腹疼痛,呃逆不食,或汗多而痙攣。
藥材:人參(一兩)、附子(炮製,五錢)
用法:以上藥材為一劑量,用薑棗水煎服,溫服。
耆附湯
治療陽氣虛脫,惡寒自汗,或口噤、痰多,四肢冰冷,或嘔吐腹瀉,飲食不進,一切虛寒等症狀。
藥材:黃耆(一兩)、附子(炮製,五錢)
用法:加水一大碗,用薑棗水煎服,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加倍附子,才能完全奏效。
2. 瀉痢
產後腸胃虛怯,寒邪易侵。若未滿月,飲冷當風,乘虛襲留於盲膜,散於腹脅,故腹痛作陣,或如錐刀所刺。流入大腸,水穀不化,洞泄腸鳴,或下赤白,胠脅䐜脹,急服調中湯立愈。若醫者以為積滯取之,禍不旋踵,謹之謹之。
薛立齋曰:產後瀉痢,或因飲食損傷脾土,或脾土虛不能消食,當審而治之。若米食所傷,用六君加穀芽;若麵食所傷,用六君子加麥芽;若肉食所傷,用六君加山楂、神麯。凡兼嘔吐者,加藿香;若兼吞酸或嘔吐,用前藥送越鞠丸;若肝木侮土,用六君子加紫胡、炮姜;若寒水侮土,用錢氏益黃散;久瀉元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及四神丸;命門火衰不能生土者,用八味丸以補土母;若小便澀滯,肢體漸腫,或兼喘咳,用金匱腎氣丸。
的奇散
治產後余血滲入大腸。洞泄不禁,下青白黑色。
荊芥大者,四五穗,於盞內燒灰,不得犯油火,入麝香少許,研湯,三呷調下。此藥雖微,能治大病。
香附芍藥湯
治產後痢疾。
當歸,川芎,芍藥,香附,陳皮,茯苓,白朮(各一錢),砂仁(六分),甘草(五分),澤瀉(五分),木香(三分)
上水煎服,腹疼者倍芍藥,加黃連八分。
香連丸
治一切泄痢神效。
黃連(淨,十二兩),吳茱萸(去枝梗,十兩)
上二味用熱水拌和,入瓷器內,置熱湯燉一日。同炒至黃連紫黃色,去茱用連,為末。每末四兩,入木香末一兩,淡醋米飲為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滾湯下。久痢中氣下陷者,用補中益氣湯。
調中湯
治產後虛寒洞泄。
高良薑,當歸,桂心,芍藥,川芎(各一兩),附子,甘草(各半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煎服。
白話文:
瀉痢
產後婦女腸胃虛弱,容易受寒邪入侵。如果產後未滿月,又喝冷飲或受風寒,寒邪就會趁虛而入,停留在腸道,擴散到腹部兩側,因此會陣發性腹痛,疼痛如錐刀刺般。寒邪流入大腸,導致水穀不能消化吸收,出現腹瀉、腸鳴,大便可能帶有紅色或白色,腹部兩側脹痛。此時服用調中湯可以立即痊癒。但如果醫生誤認為是積食而進行治療,後果不堪設想,務必謹慎。
薛立齋說:產後瀉痢,可能是飲食損傷脾胃,也可能是脾胃虛弱不能消化食物,必須仔細辨證施治。如果是米食導致的,就用六君子湯加穀芽;如果是麵食導致的,就用六君子湯加麥芽;如果是肉食導致的,就用六君子湯加山楂、神麴。如果同時伴有嘔吐,就加藿香;如果同時伴有反胃或嘔吐,就用上述藥物送服越鞠丸;如果肝氣犯脾,就用六君子湯加紫蘇、炮薑;如果寒邪侵犯脾胃,就用錢氏益黃散;如果久瀉導致元氣下陷,就用補中益氣湯和四神丸;如果腎陽不足,不能溫煦脾土,就用八味丸補益脾土;如果小便不通暢,肢體逐漸腫脹,或同時伴有咳嗽氣喘,就用金匱腎氣丸。
的奇散
治療產後瘀血滲入大腸,導致腹瀉不止,大便呈青白色或黑色。
取荊芥較大的莖穗四五穗,放在碗裡燒成灰燼(注意不能沾油或接觸明火),加入少許麝香,研磨成粉末,用溫水送服三小口。此藥雖然簡單,卻能治療大病。
香附芍藥湯
治療產後痢疾。
當歸、川芎、芍藥、香附、陳皮、茯苓、白朮各一錢,砂仁六分,甘草五分,澤瀉五分,木香三分。
水煎服。腹痛者加倍芍藥用量,並加黃連八分。
香連丸
治療各種瀉痢,療效顯著。
黃連(淨,十二兩),吳茱萸(去枝梗,十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熱水拌勻,放入瓷器中,用熱水燉煮一天。然後炒至黃連呈紫黃色,去除吳茱萸,研磨成粉末。每四兩藥粉,加入木香粉末一兩,用淡醋米飲調成丸藥。丸藥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十到四十丸,用滾燙的開水送服。久瀉導致中氣下陷者,應配合服用補中益氣湯。
調中湯
治療產後虛寒腹瀉。
高良薑、當歸、桂枝、芍藥、川芎各一兩,附子、甘草各半兩。
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