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鑒》~ 下卷 (1)
下卷 (1)
1. 下卷
2. 頭痛
頭者諸陽之會也。產後五臟皆虛,胃氣虧弱,穀氣尚乏,則令虛熱,陽氣不守,上湊於頭,陽實陰虛則令頭痛也。亦有產後敗血作痛者。薛立齋曰:前證若中氣虛,用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若血虛,用四揚加參朮;氣血俱虛,用八珍湯;若因風寒所傷,用補中益氣湯加川芎。
產寶黑龍丹
治產後頭痛不可忍,一切血痛,危急欲死及胎衣不下,但灌藥得下者遂安,真產門之寶劑也。
五靈脂,當歸,川芎,熟地,高良薑(各五錢)
上咀碎,曬極干,以固濟小罐盛之,燈盞封口嚴密,以文武火,煅一柱香,放涼處,退火毒取出,藥如黑糟,研細入花蕊石(煅過,另研,二錢)、琥珀(另研,一錢)、乳香(另研,錢半)、百草霜(五錢)。
共前煅過藥研勻,醋糊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用薑汁,好酒、童便半盞,將藥一丸於炭火中燒,淬入酒便內,調化頓服,立效。
黑龍丹序
仲氏嫂金華君在秦,產七日而不食,始言頭痛甚,欲取大石壓,食頃漸定,心痛則以十指抓壁欲死,目痛即欲以手自剜之,如是者旬日。國醫三四人,郡官中善亦數人,相顧無以為計,不知病根所起,醫者術窮,病者益困。余度疾勢危急,非神丹不能愈,須進黑龍丹。仲氏猶豫,謂數日不食,恐不勝,黃昏進半粒,疾少間,中夜再進,藥下寐如平時,平旦一行三升許如蝗蟲子,疾減半,巳刻又行如前,則頓愈矣。遣荊釵輩視之,奄殆無氣,午後體方涼,氣方屬,微言索飲,自此遂平復。
大抵產後以去汙血為先,血滯不快,作禍如是,老嫗中醫不識疾病之根,豈得無夭枉者?不遇良醫,終抱遺恨。今以黑龍丹,廣濟施人。俾世之人,感是疾者,得盡起天年,非祈於報,所翼救疾苦、存性命耳。崇寧元年五月五日郭忳序。
川芎散
治產後頭痛。
真天台烏藥,大川芎(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燒紅稱錘,淬酒調服。
加減四物湯
治產後頭痛、血虛、痰癖、寒厥皆治。
蒼朮(一錢半),羌活,川芎,防風,香附(炒),白芷(各一錢),石膏(二錢半),細辛(一錢二分),當歸(八分),甘草(五分)
用水二盞,姜三片,煎服。血虛倍當歸加芍藥;有汗加黃耆及桂;痰癖加半夏、茯苓;熱痰倍加石膏加知母;寒厥加天麻、附子。
白話文:
頭痛
產後因為五臟皆虛弱,胃氣不足,消化吸收功能差,導致虛熱,陽氣無法固守,上衝頭部,出現陽盛陰虛的頭痛。也有些產婦是因為產後瘀血導致頭痛。薛立齋說:如果產後頭痛是中氣虛弱引起的,就用補中益氣湯加上蔓荊子;如果是血虛,就用四物湯加上人參和白朮;如果是氣血都虛弱,就用八珍湯;如果是因為風寒侵襲引起的,就用補中益氣湯加上川芎。
產寶黑龍丹
治療產後頭痛劇烈難忍,各種血痛,危急將死以及胎盤不下,只要灌服此藥就能排出胎盤而痊癒,是產科的珍貴藥方。
藥物組成:五靈脂、當歸、川芎、熟地黃、高良薑(各五錢)
將藥材研碎,曬乾,用堅固的小罐盛裝,用燈火封口密封,用文火武火煅燒一柱香時間,放置冷卻處,去除藥材的火毒,藥材顏色會像黑糟一樣,研磨成細粉,加入煅燒過的花蕊石(二錢)、琥珀(一錢)、乳香(半錢)、百草霜(五錢)。
將所有煅燒過的藥材研磨均勻,用醋糊做成彈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一丸,用薑汁、好酒、童尿半杯,將藥丸放在炭火上燒熱,然後投入酒和童尿中調勻,立即服用,療效迅速。
黑龍丹序
仲氏的嫂子金華君在秦地生產後七天不吃東西,開始說頭痛得很厲害,想要用大石頭壓住,過了一會兒才好轉,心痛時就用十個指頭抓牆壁,想死一樣,眼睛痛就想用手挖出來,這樣持續了十天。當地好幾個國醫和郡裡善於醫治的醫生都束手無策,不知道病根在哪裡,醫生的醫術都用盡了,病人的病情卻越來越重。我判斷病情危急,只有神丹妙藥才能治癒,於是建議服用黑龍丹。仲氏猶豫,說幾天沒吃東西,擔心身體承受不住,傍晚服用了半丸,病情稍有好轉,半夜又服用一丸,服藥後睡得像平常一樣,第二天早上排出了大約三升的像蝗蟲一樣的東西,病情減輕了一半,巳時(上午九點到十一點)又像之前一樣排泄,病情就完全好了。派人去看她,她當時幾乎沒有氣息,下午身體才慢慢變涼,氣息才恢復,稍微能說話了,想要喝水,從此就完全康復了。
總之,產後要先排出汙血,血滯不通就會造成如此大的禍害,老婦人或不學無術的醫生不了解疾病的根源,難免會造成死亡。如果沒有遇到好醫生,終究會抱憾終身。現在把黑龍丹廣泛施與他人,讓世上患有此病的人,都能活到天年,不是為了求回報,只是為了拯救疾苦,保全性命而已。崇寧元年五月五日郭忳序。
川芎散
治療產後頭痛。
藥物組成:真天台烏藥、大川芎(等分)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燒紅的鐵錘淬酒調服。
加減四物湯
治療產後頭痛、血虛、痰飲、寒厥等症。
藥物組成:蒼朮(一錢半)、羌活、川芎、防風、香附(炒)、白芷(各一錢)、石膏(二錢半)、細辛(一錢二分)、當歸(八分)、甘草(五分)
用兩杯水,三片薑煎服。血虛加倍當歸,再加芍藥;有汗加黃耆和桂枝;痰飲加半夏、茯苓;熱痰加倍石膏,再加知母;寒厥加天麻、附子。
3. 遍身痛
產後百節開張,血脈流散,遇氣弱則經絡皮肉之間,血滯不散,骨節不利,筋脈引急,所以腰背不得轉側,手足不能動搖,身熱頭痛。若以為傷寒治之,則汗出而筋脈動惕,手足厥冷,變生他病。但宜服趁痛散。
趁痛散
治產後氣弱血滯,遍身疼痛及身熱頭痛。
牛膝(酒浸,一錢),甘草(炙,一錢),薤白(一錢),當歸(一錢半),桂心(一錢半),白朮(一錢半),黃耆(一錢半),獨活(一錢半)
上每五七錢,水二鍾煎一鍾,空心熱服。
蒼朮四物各半湯:
四物湯(半兩),蒼朮(半兩)
上用水二鍾,煎一鍾,溫服,下活血丹更妙。
活血丹
熟地(三兩),當歸,白朮,白芍,續斷,人參(各一兩)
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
薛立齋曰:產後身痛,若以手按而痛益甚,是血滯也,用四物、炮薑、紅花、桃仁、澤蘭,補而散之,若按而痛稍緩,是血虛也,用四物、炮薑、白朮、人參、補而養之。
一產婦,身痛發熱,不食,煩燥不寐,盜汗,服解散行血之藥,不時昏憒,六脈洪大如無,用補中益氣加炮薑、半夏、一服頓減,又二服寢食甘美,但背強而疼,用八珍散,大補湯,調理而安。
一產婦,遍身頭項作疼,惡寒拘急,脈浮緊,此風寒之證,用五積散,一劑汗出而愈。但倦怠,發熱,此邪氣去而真氣虛也,用八珍湯調補而痊。
白話文:
遍身痛
產後身體各部位關節鬆開,血液循環分散,如果體虛氣弱,經絡、皮肉之間血液瘀滯不通,導致骨節酸痛不靈活,筋脈牽拉疼痛,因此腰背無法轉動,手腳無法活動,還會發熱頭痛。如果誤以為是傷寒而治療,則會出汗,筋脈抽搐,手腳冰冷,反而會產生其他疾病。應該服用趁痛散。
趁痛散
主治產後氣虛血瘀,全身疼痛以及發熱頭痛。
藥方:牛膝(酒浸,一錢)、甘草(炙,一錢)、薤白(一錢)、當歸(一錢半)、桂心(一錢半)、白朮(一錢半)、黃耆(一錢半)、獨活(一錢半)
用法:以上藥材每次服用五到七錢,加水二鍾煎成一鍾,空腹熱服。
蒼朮四物各半湯
藥方:四物湯(半兩)、蒼朮(半兩)
用法:加水二鍾,煎成一鍾,溫服,再服用活血丹效果更佳。
活血丹
藥方:熟地黃(三兩)、當歸、白朮、白芍、續斷、人參(各一兩)
用法:研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百丸。
薛立齋說:產後全身疼痛,如果用手按壓疼痛加劇,這是血瘀,應使用四物湯、炮薑、紅花、桃仁、澤蘭等藥物,既補益又活血散瘀;如果按壓疼痛稍有緩解,這是血虛,應使用四物湯、炮薑、白朮、人參等藥物,補益氣血。
案例一:一位產婦,全身疼痛發熱,不進食,煩躁失眠,盜汗,服用活血化瘀的藥物後,時常昏沉,脈象洪大而無力,服用補中益氣湯加炮薑、半夏後,症狀立即減輕,再服用兩劑後,飲食起居恢復正常,但背部仍然強直疼痛,於是服用八珍湯、大補湯調理後痊癒。
案例二:一位產婦,全身頭頸疼痛,惡寒畏冷,身體拘緊,脈象浮緊,這是風寒感冒的症狀,服用五積散一劑後,出汗痊癒。但之後感到疲倦,發熱,這是邪氣已去但正氣虛弱,服用八珍湯調補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