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鑒》~ 下卷 (3)

回本書目錄

下卷 (3)

1. 瘛瘲

(附:角弓反張)

薛立齋云:瘈者,筋脈拘急也,瘲者,筋脈弛縱也。經云:肝主筋而藏血。蓋肝氣為陽為火,肝血為陰為水,前證因產後陰血去多,陽火熾盛,筋無所養而然耳。故癰疽膿水過多,金瘡出血過甚,則陽隨陰散,亦多致此。治潔當用八珍加丹皮、鉤藤,以生陰血,則陽火自退,諸證自愈。

白話文:

薛立齋說:瘈病是筋脈痙攣拘急,瘲病是筋脈鬆弛無力。醫書上說:肝經主筋藏血。這是因為肝氣屬於陽火,肝血屬於陰水。這個病症多是產後陰血流失過多,陽火過於旺盛,筋脈得不到滋養所致。所以,癰疽化膿過多,傷口出血過多,導致陽隨陰氣散去,也容易引起此病。治療瘈病應該用八珍湯加減丹皮、鉤藤,以生血補陰,那麼陽火就會消退,病症也就會痊癒。

如不應,當用四君,芎、歸、丹皮、鉤藤,以補脾土。蓋血生於至陰,至陰者脾土也,故小兒吐瀉之後,脾胃虧損,亦多患之,乃虛象也,無風可逐,無痰可消。若屬陽氣脫陷者,用補中益氣湯加薑、桂,陽氣虛敗者,用十全大補湯加桂附;亦有復生者。此等證候,若肢體惡寒,脈微細者為真,若脈浮大,發熱煩渴,此為假象,惟當固本為善。

白話文:

如果這類情況不符合症狀,那麼應該使用四君子湯,包括人參、白芍、當歸、丹皮和鉤藤,以補益脾氣。

因為氣血生於至陰,而至陰指的是脾土,所以小孩在嘔吐腹瀉後,脾胃功能會受損,也容易出現這些症狀。這些都是氣血虛弱的假象,沒有風邪需要祛除,也沒有痰飲需要化解。

如果屬於陽氣脫陷的情況,則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入生薑和肉桂;如果陽氣虛弱的情況,則使用十全大補湯,加入桂枝和附子;也有一些是虛弱到極致而復甦的情況。

出現這些症狀時,如果四肢冰冷,脈搏細微,則是真實的虛弱症狀;但如果脈搏浮大,發熱口渴,則是假象,此時只需要固本扶正即可。

若無力抽搐,戴眼反折,汗出如珠流者皆不治。又有角弓反張者,風邪乘虛入於諸陽阿經,則腰背反折,攣急如角弓之狀也。皆因氣血耗損,腠理不密,汗出過多,宜固氣血為主,佐以本方。丹溪所謂產後以大補氣血為主,雖有雜病證,以末治之此也。如惡寒發熱等證,乃氣血虛耗之極,宜大劑參、耆、歸、朮、肉桂以培養之。

白話文:

如果沒有力氣抽搐、眼睛向上翻、汗水像珠子般流出,這些都無法醫治。另有角弓反張的症狀,這是因為風邪趁虛侵入陽明經絡,導致腰背反折,痙攣緊縮,就像角弓的形狀。這些都是由於氣血耗損、腠理不密、汗出過多所致,治療上應以固氣血為主,再佐以本方的藥物。丹溪所說的產後治療以大補氣血為主,即使出現其他病症,也以末梢的方式治療。例如惡寒發熱等症狀,是氣血極度虛耗所致,應給予大劑量的參鬚、黃耆、當歸、白朮、肉桂來調補氣血。

如不應,急用炮附子。再不應,用人參一兩,炮附子二三錢,名參附湯。若猶未應,藥力未及也,宜多用之。

增損柴胡湯

治產後感異證,手足牽搐,涎潮,昏悶。

白話文:

如果患者病情危急,應立即使用炮附子。如果仍無效,可以使用一兩參和二三錢炮附子,取名為參附湯。如果仍然無效,說明藥力還未達到,應加量使用。

柴胡(三錢),黃芩(一錢二分),人參,甘草,半夏(各一錢半),石膏(二錢),黃耆(一錢半),知母(一錢)

白話文:

柴胡 (15 克) 黃芩 (6 克) 人參 (7.5 克) 甘草 (7.5 克) 半夏 (7.5 克) 石膏 (10 克) 黃耆 (7.5 克) 知母 (5 克)

上㕮咀,分二服,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不拘時服。

秦艽湯

治產後血虛生風,手足瘛瘲。

白話文:

把藥材切成小塊,分成兩份,用兩杯水、三片薑和兩個大棗煮到剩八分滿,不限時間服用。這是治療產後由於血液不足而引起的風病以及手腳抽搐的症狀。

秦艽,芍藥,柴胡(各一錢七分),甘草(炙,一錢三分),黃芩,防風(各一錢二分),人參,半夏(各一錢)

白話文:

秦艽,芍藥,柴胡(各 1.7 公克),甘草(炒過的,1.3 公克),黃芩,防風(各 1.2 公克),人參,半夏(各 1 公克)

上水二鍾,姜三片,煎八分,食遠服。

愈風湯、交加散俱可用(二方見前)。

白話文:

取兩杯水,加入三片薑,煮至八分滿,在進餐後服用。這是一種治療風邪的方法,可以使用「愈風湯」或「交加散」(前面已經介紹過這兩個方法)。

2. 痙疾

產後血虛,腠理不密,故多汗。因遇風邪搏之,則變痙,痙者口噤不開,背強而直,如發癇狀,宜速擀開口,灌小續命湯。稍緩即汗出如雨,手摸空者,不可治也。薛立齋云:產後發痙,因去血過多,元氣虧極,或外邪相搏,以致牙關緊閉急,四肢痙強,或腰背反張,肢體抽搐。若有汗而不惡寒者,曰柔痊;若無汗而惡寒,曰剛痙。

白話文:

生產後血氣虛弱,皮膚腠理不緻密,所以容易出汗。這時如果遇到風寒邪氣的衝擊,就會變成抽搐,抽搐時嘴巴緊閉無法張開,背部僵硬挺直,像是癲癇發作。此時應趕緊撬開嘴巴,灌入小續命湯。稍稍緩解後,如果出大汗,用手指去摸汗水時感覺空虛,那就無法治療了。薛立齋說:產後抽搐發作,是因為失血過多,元氣極度衰竭,或者受到外邪的影響,導致牙關緊閉、四肢痙攣,或是腰背反張、肢體抽搐。如果有出汗卻不惡寒,稱為柔痙;如果沒有出汗卻惡寒,稱為剛痙。

產後患之,實由亡血過多,筋無所養而致。故傷寒汗下過多,潰瘍膿血大泄,患之乃敗證也,大補血氣,多保無虞。若攻風邪,死無疑矣。一產婦牙關緊急,腰背反張,四肢抽搐,兩目連札,余以為去血過多,元氣虧損,陰火熾盛,用十全大補加炮姜,一劑面蘇,又數劑而安。吳江史萬湖家人婦忽僕,牙關緊急,已死矣。

白話文:

產後患有的疾病,實際上是由於失血過多,導致筋脈得不到滋養所致。因此,患有傷寒大汗大下、潰瘍膿血大量流失的人,患上這種疾病就是敗證。大補血氣,多能保全性命,無虞擔憂。如果攻伐風邪,則必死無疑。一位產婦牙關緊閉,腰背反張,四肢抽搐,兩眼不斷眨動,我認為她是失血過多,元氣損傷,陰火熾盛,於是用了十全大補湯加炮薑,一劑下去,產婦蘇醒,又數劑後,病情安穩。吳江人史萬湖的家人婦人突然昏倒,牙關緊閉,已經死亡。

詢之是新產婦出直廚,知其勞傷血氣而發痙也,急用十全大補加附子,煎滾。令人推正其身,一人以手挾正其面。卻掰開其口,灌之不咽,藥已冷,令側其面出之,仍正其面,復灌以熱藥。又冷又灌,如此五次,方嚥下,隨灌以熱藥,遂蘇。夷堅志云:杜壬治郝質子婦,產四日瘛瘲,戴眼,弓背反張。

白話文:

詢問得知她是個剛生完孩子的產婦從廚房出來,知道她是因為勞累導致氣血虛弱而發作痙攣,立馬用十全大補湯加入附子,煮沸。讓一個人用雙手將她的身體扶正,另一個人用手托住她的下巴。掰開她的嘴,灌藥下去但病人不咽,藥都冷了,讓她側著臉吐出來,再扶正她的頭,再次灌入熱藥。反覆灌了五次,才嚥下去,接著灌入熱藥,病人就甦醒過來了。《夷堅志》中記載:杜壬治療郝質子的兒媳婦,產後四天發生抽搐,頭部向後仰,背部弓得像個張弓。

壬以為痙病,與大豆紫湯,獨活湯而愈。政和間,余妻方娩,猶在蓐中,忽作此證,頭足反接,相去二尺,家人驚駭,以數婢強拗之,以數婢強拗不直。適記所云,藥草有獨活,乃急為之。召醫未至,連進三劑遂能直,醫至即愈矣。更不復藥,乃知古人處方之神驗。產婦四肢攣急者,因臟腑俱虛,月內未滿,起早勞役,動傷臟腑。

白話文:

唐代名醫孫思邈認為,痙攣(肌肉痙攣)的病人,如果服用大豆紫湯和獨活湯,就能得到治癒。政和年間,我的妻子剛生完孩子,還在產牀上,突然發作了痙攣,頭和腳反向彎曲,相隔兩尺遠,家人們十分驚嚇,找了幾個丫鬟強行為她掰直,但掰了很久還是不能歸位。我恰好記起古書上說的,治療痙攣的草藥有獨活,於是趕緊給她煎服。在醫生還沒有趕到之前,連續給她服用了三劑藥,她就慢慢地伸直了。醫生趕到後,繼續治療,很快就痊癒了。後來再也沒有服用其他的藥物,由此可見古人藥方的神奇功效。產婦四肢抽搐痙攣,是因為臟腑皆虛,產後一個月內沒有得到充分的休息,起身過早勞作,導致臟腑受損。

虛損未復,為風所乘。風邪冷氣客於皮膚經絡,則令人頑痹不仁,羸乏,少氣。筋脈挾寒則攣急也。薛立齋曰:前證若肝經風熱血燥,用加味逍遙散。如不應,用六味地黃丸,以補腎水,仍參前雜證諸風血方論治之。

小續命湯

治產後中風及剛痙柔痙。

白話文:

身體虛弱未恢復,又被風邪侵襲。風邪和寒氣停留在皮膚經絡,就會讓人身體僵硬、麻木、虛弱、氣短。筋脈受寒就會痙攣抽搐。薛立齋說:前述證狀如果是肝經風熱、血燥引起的,可以使用加味逍遙散。如果無效,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以補腎水,同時參考前面提到的各種風血證的治療方法。

防風(一錢),麻黃(去節),黃芩(去朽),白芍,人參(各八分),川芎,防己,肉桂(各七分),附子(炮,去皮臍),杏仁(去皮尖),麩炒(各五分),甘草(炙,四分)

白話文:

防風:1錢 麻黃:去除節 黃芩:去除腐敗的根 白芍:8分 人參:8分 川芎:7分 防己:7分 肉桂:7分 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5分 杏仁:去除皮和尖,炒麩後使用,5分 甘草:炙製,4分

上薑棗水煎服。春夏加石膏、知母、黃芩;秋冬加官桂、附子、芍藥。柔痙自汗者,去麻黃,加葛根。

白話文:

用生薑、紅棗煎煮水服用。春夏季節,可加入石膏、知母、黃芩;秋冬季節,可加入官桂、附子、芍藥。如果是手腳溫和,卻盜汗的情況,則去除麻黃,加入葛根。

按上方朱奉議稱剛柔二痙,並可加減與之。但產後血氣大虛之人,恐不宜輕發其表。若邪氣實,脈浮弦有力者,用之固宜。其虛弱之人,不若用大豆紫湯及防風當歸散。

白話文:

根據朱奉議上方的記載,剛柔二痙可以同時加加減減。但對於產後血氣虛弱的人,恐怕不太適合使用這種發散表邪的方法。

如果邪氣很盛,脈象浮弦有力,使用這個方法就比較合適。對於虛弱的人來說,不如使用大豆紫蘇湯或防風當歸散。

大豆紫湯

治產後中風痱痙,背強口噤,直視煩熱。若脈緊大者不治。

川獨活(去蘆,一兩半),大豆(半升),酒(三斤)

白話文:

大豆紫湯

用來治療產後中風、痰痙,背部僵硬、口不能開,還有煩熱的情況。如果脈搏緊且大則不適合治療。

材料:川獨活(去掉蘆葦,一兩半)、大豆(半升)、酒(三斤)。

上先用酒浸獨活一兩,沸。別炒大豆極焦煙出,急投酒中密封。候冷去豆,每服一二小鐘許,得少汗則愈。日進十服。此藥能去風、消血結。如妊娠胎死腹中,服此得瘥。

白話文:

先用酒浸泡獨活一兩,煮沸。另外炒大豆炒到極焦冒煙,快速放入酒中密封。等涼了後把大豆撈出,每次服用一兩小杯,出少許汗症狀即可痊癒。每天服用十次。此藥能祛風散寒、消散血結。如果懷孕胎兒在腹中死亡,服用此藥可以治癒。

大豆湯

治產後風痙,不省人事,及妊娠挾風,一切蓐草之間,諸般病證。

大豆(五合,炒黃),獨活(去蘆),葛根(各八分),防己(去皮,六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酒二盞,煎至一盞半,不拘時,日三服。

防風當歸散

此方最穩妥。

防風,當歸,川芎,地黃(各一兩)

上每服一兩,水煎溫服。

芎藭散

治產後四肢筋脈攣急疼痛,背項強直。

白話文:

大豆湯可以治療產後風痙、昏迷不醒,以及孕婦因風寒引起的各種病症。取大豆五合炒黃,獨活去蘆、葛根、防己去皮各八分,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五錢,用兩杯酒煎煮至一杯半,不分時間,一天服用三次。另外,可以用防風、當歸、川芎、地黃各一兩,水煎溫服,效果也很好。芎藭散則可以治療產後四肢筋脈攣急疼痛、背部僵硬等症状。

芎藭,羌活,當歸(各去蘆),酸棗仁(炒),羚羊角屑(各七錢半),防風,牛蒡子(炒,各一兩),桂心,赤芍藥(各五錢)

白話文:

赤芍藥、桂心(各 5 錢) 牛蒡子(炒)1 兩 防風 1 兩 羚羊角屑 7.5 錢 酸棗仁(炒)7.5 錢 當歸(去蘆)7.5 錢 羌活 7.5 錢 川芎(去蘆)7.5 錢

上㕮咀,每服八錢,水煎去渣,溫服,不拘時。如服不應,可用八珍湯。更不應,用十全大補湯。

白話文:

用上黨參四錢,每次服用八錢,用清水煎煮後去渣,溫熱服用,不限時間。如果服用了後沒有效果,可以使用八珍湯。如果仍然沒有效果,可以使用十全大補湯。

產後手足厥冷,宜灸肩井穴。一婦人產後日食茶粥二十餘碗,至一月後,遍身冰冷數塊,以指按其冷處,即冷從指下,上應至心,如是者二年,諸治不效。以八物湯去地黃,加橘紅,入薑汁、竹瀝一酒鍾,十服乃溫。

白話文:

生完孩子後手腳冰冷,可以灸肩井穴。有個婦人,生完孩子後每天喝茶粥,喝了二十多碗,一個月後全身冰冷,摸到冰冷的地方,冰冷的感覺就從指尖傳到心臟,持續了兩年,各種治療都沒效。後來用八物湯去掉地黃,加上橘紅,再加入薑汁和竹瀝,喝了十帖就暖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