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治麻痧初編》~ 卷四 (17)
卷四 (17)
1. 麻疹論
上海強氏健按:疹有赤白二種,赤者屬風熱,白者屬暑濕,無論四時皆因外感而發,麻出夾疹亦從時氣所感,發熱之初必先見嘔惡咳嗽噴嚏,而皮膚隱隱如麻根散而有頭粒者為疹。須先托透清解以化之,則痘易起不比斑之甚也。若壯熱昏沉色赤而即發煩悶者,痘色雖善時氣,毒深亦有凶候,未可信為夾疹之痘多吉也。
前輩拘泥於痘屬臟疹屬腑,又云疹系先天之陽毒,又云斑屬三焦無根之火,疹屬心火諸說皆似是而實非也,又謂為脾胃遊火,是與外感時氣更相悖矣。究其實在皆外邪所中,傳入於胃,熱鬱成斑,客於肺則結而為疹,俱在經之證,而諸說盡屬穿鑿之言明矣。《內經》曰:風為陽邪,其傷在表,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合也,故發疹必兼咳嚏等證;皮毛屬表之表,故疹出沒無時,喜溫暖而惡寒冷,故覆蓋宜謹也。
因其生長於輕清之地,可一汗而化之,非臟腑之病而拖時日者比,只須升麻葛根湯加牛蒡杏仁蟬蛻木通甘草桔梗前胡石膏檉柳托化兼施,疹必退而痘自起。諸家證論各採其精者集之,獨論疹一段未當,然不可缺,此但取秦氏所謂發痘時感冒一句斯為大旨,更加詳辨以破疑團,使後人不墮迷津而當於用也,然又不可忍煞風寒在表擅投羌防荊芥枳殼赤芍等藥,發散破氣,劫奪損血,反致風從火熾,疹不化而痘難起,無漿中變往往因之誤事。
云間秦氏曰:夫斑者形似蚤班有點無頭,又有形似雲頭,色赤成片而膚上浮起無頭粒者,乃謂之丹,總乃血之形也。因謂火毒壅遏煎熬陰血,血熱相搏與痘相夾而發,急用涼血解毒,輕而小者加以涼解可化。至如紫青黑者乃毒氣壅結之甚,面腫唇裂十無一生。予曾間治而獲效者,因諸色之斑雖現,而痘自起發,且能安睡進食,多服紫草犀角石膏及一切涼血解毒等方,此亦僥倖中之萬一,不宜一概施治,反取謗於人也。
上海強氏健按:斑之由來多因侵染時氣,邪毒壅於陽明,熱搏其血乘發痘之際。必兼嘔吐夾出也,非痘家應有之物,夫痘為先天正氣之毒,斑乃後天時氣之邪,感之輕者斑紅點小而少,感之重者斑赤紫或藍黑點大而多。輕者升麻葛根湯加石膏豆豉蟬蛻以托之,兼連翹花粉以化之。
重而紫赤者更加犀角黃連大青紫草,若藍黑則毒盛胃爛即倍用清涼亦無及矣,如止有兩三點而痘色潤,神氣清尚可治療。前輩未詳時氣之由特表而出之。蓋痘之善惡雖具於先天,然因時氣觸之而發,故曰時痘。所謂時氣者,一時之氣遞相傳染也,一歲之中分四時,四時之內分六節,而六節之氣相更變,則有善有惡,乃從寒暑晦明所致。人在氣交之中,感其善氣則痘雖重而無夾帶,感其惡氣則痘雖輕而雜斑疹。
白話文:
上海強氏健按:麻疹有紅色和白色兩種,紅色的屬於風熱,白色的屬於暑濕。無論哪個季節,都是因為外感而發病。麻疹和夾疹一同出現,也是因為感受了當時的時氣。發熱的初期一定會先出現噁心嘔吐、咳嗽、打噴嚏的症狀,然後皮膚會隱約出現像麻根一樣散開且有小顆粒的疹子,這就是麻疹。必須先用托法使其透發,再用清熱解毒的方法來治療,這樣痘疹就容易發出來,不像斑疹那麼嚴重。如果高燒昏迷、臉色發紅,而且煩躁不安,即使痘疹的顏色很好,但時氣毒性太深,也有可能出現凶險的情況,不能認為夾疹的痘疹大多是吉利的。
前輩們拘泥於痘疹屬於臟,麻疹屬於腑的說法,又說麻疹是先天陽毒,又說斑疹是三焦沒有根源的火,麻疹是心火,這些說法都似是而非。又有人認為是脾胃遊火,這更與外感時氣的說法相悖。究其根本,都是外邪入侵,傳入胃部,熱鬱積而成斑疹,邪氣停留在肺部則結成麻疹,這些都是在經絡上的疾病,而那些說法都是牽強附會的言論。《內經》說:風是陽邪,它侵犯人體是在表,皮膚毛髮是肺所主,皮膚毛髮先感受到邪氣,邪氣依附於所屬的器官,所以發麻疹一定會同時出現咳嗽、打噴嚏等症狀。皮膚毛髮屬於表之表,所以麻疹出現的時間不固定,喜歡溫暖而怕寒冷,所以保暖要謹慎。
因為麻疹生長在輕清的部位,可以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癒,不像臟腑的疾病那樣拖延時間。只要使用升麻葛根湯,再加入牛蒡子、杏仁、蟬蛻、木通、甘草、桔梗、前胡、石膏、檉柳等藥物,以托邪外出和清熱解毒的方法同時運用,麻疹一定會消退,而痘疹也會自然發出。各家的論證都採納了其中的精華,唯獨關於麻疹的這一段論述不夠恰當,但又不能缺少。這裡只取秦氏所說的發痘時感冒一句話作為大旨,更加詳細地辨析,以解除疑惑,使後人不再迷茫,用藥能恰當。但又不能容忍風寒之邪還在體表時,就擅自使用羌活、防風、荊芥、枳殼、赤芍等藥物,來發散破氣、劫奪損傷血液,反而會導致風邪助長火勢,麻疹難以消退,痘疹也難以發出,甚至會出現沒有漿液的情況,往往因此而耽誤病情。
雲間秦氏說:斑疹的形狀像跳蚤咬的痕跡,有小點但沒有頭,有的像雲朵一樣,顏色發紅成片,皮膚上浮起但沒有小顆粒,這就稱為丹毒,總的來說是血的表現。原因是火毒壅塞,煎熬陰血,血熱相搏,與痘疹一同發出。應該急用涼血解毒的藥物,如果病情輕微且面積小,再加用涼解的藥物可以使其消散。至於顏色呈紫青色或黑色的,是毒氣壅結得很嚴重,臉腫唇裂,十有八九會死亡。我曾偶爾治癒過這樣的病人,因為雖然出現了各種顏色的斑疹,但是痘疹仍然能夠發出來,而且病人能夠安睡進食,多服用紫草、犀角、石膏以及一切涼血解毒的方劑,這也只是僥倖中的萬一,不應該一概使用這種方法治療,反而會招致別人的責怪。
上海強氏健按:斑疹的出現多是因為感染了當時的時氣,邪毒壅塞在陽明經,熱與血相搏,趁著發痘疹的時候一起發出來。一定會同時出現嘔吐,這不是痘疹應該有的現象。痘疹是先天正氣的毒,斑疹是後天時氣的邪氣。感受輕微的,斑疹是紅色的,點小而少;感受嚴重的,斑疹是紅色紫色或藍黑色的,點大而多。輕微的可以用升麻葛根湯,再加入石膏、豆豉、蟬蛻來托邪外出,同時用連翹、花粉來清熱解毒。
病情嚴重且斑疹呈紫紅色,要再加入犀角、黃連、大青葉、紫草等藥物;如果斑疹呈藍黑色,說明毒邪嚴重,胃部已經潰爛,即使加倍使用清涼解毒的藥物也來不及了。如果只有兩三點斑疹,而且痘疹顏色紅潤,神智清醒,還可以治療。前輩沒有詳細說明時氣的來源,這裡特別指出。痘疹的善惡雖然與先天體質有關,但是因為受到時氣的影響而發病,所以叫做時痘。所謂時氣,就是當時的氣候互相傳染。一年之中分為四個季節,四個季節內又分為六個節氣,而六個節氣的氣候相互變化,就會有好的和壞的,這是由於寒暑晦明所造成的。人在氣候變化之中,感受到好的氣候,那麼痘疹即使嚴重也不會夾雜其他症狀;如果感受到壞的氣候,那麼痘疹即使輕微也會夾雜斑疹等其他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