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治麻痧初編》~ 卷四 (16)
卷四 (16)
1. 強氏《痘疹寶筏》
2. 麻疹論
云間秦氏曰:麻疹乃時行不正氣候,暄熱非其時而有其氣,傳染而成者也。稱之為胎毒誤矣。《內經》曰:少陰所至為瘍疹。夫少陰所至者乃君火有餘,熱令大行,戊子戊午之歲也。在人則心火主之,心火大過則制已所勝而燒爍肺金,肺主皮毛故色紅如錦見於皮膚之間,實心火侮而乘之之色也。經又曰:疹屬於脾。
故《金鏡錄》謂毒盛於脾,熱留於心。乃知心與脾肺俱受邪而發者。其欲出之時腮紅眼赤,壯熱憎寒,身體疼痛,嘔吐泄瀉,咳嗽煩渴,是其候也,其脈陽浮而數,陰實而大,宜服開豁腠理湯,升麻葛根荊芥防風前胡羌活紫蘇牛蒡蟬蛻桔梗枳殼甘草陳皮等,使之易出。如頭面愈多鮮明勻淨,精神爽健,氣息和平,此吉兆也。
若紫黑乾燥晦暗模糊,或未出透,身熱煩悶,聲啞喘急,隱隱難出,出而復隱,此危急之兆也,速將前方加炒麻黃石膏檉柳之類以發之。如不出透,或喘更甚,此為不治之證也。若大便堅燥不可輕用下藥或用豬膽蜜煎法導之,則自來矣。其或微瀉者不必治之,正假此以發泄熱毒也,若痧後瀉痢不止此又熱毒下陷之故,當以五苓散去桂加芩連芍藥木通之類,毒解熱退則瀉痢自止,不可用燥濕溫補之劑。古人云可汗不可下,可表不可補是也。
其痧後壯熱氣促不止者,此餘毒留連未盡也,須用瀉熱清金之劑,以竹葉石膏湯加芩連元參桔梗枳殼牛蒡花粉蟬蛻之類。痧後咳嗽不止者二陳加栝蔞桔梗元參黃芩象貝治之,渴則花粉知母,喘則葶藶蘇子桑白皮杏仁可也。若痧出過三日後而不沒不化者,此內有實熱也,加清利之藥則自解矣,乃治麻疹之大概也。
凡初出之時,大忌米穀生冷葷腥麵食風寒暑濕穢濁之氣,苟有不慎最為深患,間有犯之而獲愈者,此因內稟之氣實外感之邪輕耳,不可執此以望僥倖也。
上海強氏健按:麻疹水痘皆時行傳染,多肺家之候,必兼咳嗽喘息,鬚髮得透化得清始無後患。大法以風熱暑濕為治,藥貴輕清不事辛溫香燥,忌用發散風藥,蓋風藥勝反動其火耳。
云間秦氏曰:夫痘已出而有稠密細小如麻子者,此夾疹也。《心鑑》云:痘毒之發被風閉塞腠理,熱毒激動腑毒,故與痘並出,此亦無妨於痘也,蓋疹出於六腑,痘出五臟,臟屬於陰乃為積受之地其毒深,腑屬於陽而為傳道之所其毒淺。故痘之始終每於二旬為限,而疹之消散一晬而已,可不從其急而先治之乎,經曰:急者先治,治宜先散其疹,而後治其痘。疹不散則痘不起。
若疹散痘起綻凸勻調紅潤其勢吉。若疹散而痘稠密平塌灰白紫滯者其勢亦險也。故曰痘夾疹者吉凶相半也。又有出痘之時或冒風寒不能自汗發而為疹,亦與外感發疹者同,先散其疹而後痘得起也。
白話文:
麻疹的發生,是因為當時氣候不正常,天氣不該熱的時候卻出現熱的氣息,互相傳染而造成的。把它說成是胎毒是錯誤的。《內經》說:「少陰經脈所到的地方會出現瘡瘍和疹子。」所謂少陰經脈所到的地方,是指君火過旺,熱氣盛行的時候,例如戊子年和戊午年。在人體來說,則是由心火主導。心火太過就會壓制它所能剋制的肺金,並灼燒肺金。肺主管皮膚毛髮,所以皮膚會出現像錦緞一樣的紅色,這是心火侵犯肺部的表現。經文又說:「疹屬於脾。」
所以《金鏡錄》說毒邪在脾臟最盛,熱邪則停留在心臟。由此可知,心、脾、肺都會受到邪氣的影響而發病。當麻疹快要發作的時候,臉頰會發紅,眼睛會充血,身體會發高燒,怕冷,全身疼痛,想吐,拉肚子,咳嗽,口渴煩躁,這些都是麻疹發作的徵兆。此時脈象會呈現陽脈浮盛而跳動快速,陰脈則沉實而粗大。應該服用「開豁腠理湯」來幫助疹子透發出來,藥材包括升麻、葛根、荊芥、防風、前胡、羌活、紫蘇、牛蒡子、蟬蛻、桔梗、枳殼、甘草、陳皮等。如果疹子在頭臉部出的多,而且顏色鮮明均勻,精神好,呼吸平穩,這是好現象。
如果疹子呈現紫黑色,乾燥晦暗,模糊不清,或是疹子出不透,身體持續發熱煩悶,聲音沙啞急喘,疹子隱隱難出,或是出了又退,這就是危險的徵兆。要趕快在原來的方子中加入炒麻黃、石膏、檉柳之類的藥材來幫助疹子透發。如果疹子還是出不透,或是喘氣更嚴重,就是無法治癒的病症了。如果大便乾燥堅硬,不能輕易使用瀉藥,可以考慮用豬膽蜜煎法來幫助排便。如果只是輕微腹瀉,就不用特別治療,這是身體藉此排出熱毒。如果麻疹出完後腹瀉不止,這是熱毒下陷的緣故,應該用五苓散去除桂枝,再加入黃芩、黃連、芍藥、木通等藥材,等到毒素解除,熱退了,腹瀉自然會停止,不能使用燥濕溫補的藥劑。古人說過,應該讓汗發出來,但不能用瀉藥,應該解表,但不能用補藥,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麻疹出完後高燒不退,氣喘不止,這是因為毒素沒有完全清除,應該使用瀉熱清肺的藥劑,例如竹葉石膏湯,再加入黃芩、黃連、元參、桔梗、枳殼、牛蒡子、花粉、蟬蛻等。麻疹後如果咳嗽不止,可以使用二陳湯,再加入瓜蔞、桔梗、元參、黃芩、象貝來治療。口渴可以喝花粉、知母,喘氣可以使用葶藶子、蘇子、桑白皮、杏仁。如果麻疹出了超過三天還沒有消退,這是體內有實熱,可以加入清熱利濕的藥物來解決,這是治療麻疹的大概原則。
凡是麻疹剛開始發作的時候,最忌諱吃米飯、生冷食物、葷腥食物、麵食,以及接觸風寒暑濕、污濁的空氣。如果沒有注意這些禁忌,病情就會加重。有些人犯了這些禁忌卻能痊癒,是因為他們本身體質好,外邪侵入較輕。但不能因此就抱持僥倖的心理。
上海強氏健補充說:麻疹和水痘都是時行傳染病,多半是肺部受邪所致,一定會伴隨咳嗽和氣喘。必須讓疹子完全透發、清除,才不會留下後遺症。治療的原則是以風熱暑濕為主,用藥應以輕清為主,不宜使用辛溫香燥的藥物,並且要避免使用發散風邪的藥物,因為風藥反而會助長火勢。
云間秦氏說:如果水痘已經發出來,但是有細小如麻子般密集疹子,這是夾雜了麻疹。《心鑑》說:「水痘發作時,如果被風邪阻塞了皮膚毛孔,熱毒就會刺激臟腑的毒素,所以會和水痘一起發出來。這對水痘沒有妨礙,因為麻疹是從六腑發出來的,水痘是從五臟發出來的。五臟屬於陰,是毒素積累的地方,毒素比較深,而六腑屬於陽,是毒素傳輸的通道,毒素比較淺。所以水痘的整個病程通常是兩個星期左右,而麻疹大概一個星期就會消散,因此要先處理比較急的麻疹。經文說:『急症先治』,應該先散麻疹,然後再處理水痘。如果麻疹沒有散開,水痘就不會發出來。」
如果麻疹散開後,水痘也跟著發出來,而且水痘呈現飽滿、均勻、紅潤的狀態,這是好現象。如果麻疹散開了,但水痘卻密集、扁平、灰白、發紫或停滯不前,這是危險的現象。所以說,水痘夾雜麻疹是吉凶參半的。還有一種情況,出水痘的時候,如果感受風寒,無法順利發汗,也會變成疹子,這種情形和外感發疹是一樣的,應該先散麻疹,然後水痘才能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