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治麻痧初編》~ 卷四 (8)
卷四 (8)
1. 麻疹證治
甘桔湯,治麻疹咽喉疼痛,飲食艱難
生甘草(君),芽桔梗(臣),牛蒡子(使)
燈心十莖為引,水煎服。
鼠黏子湯治證同前,稍重者用此。
鼠黏子(即牛蒡子炒),綠升麻,鮮射干,生甘草
燈心為引水煎熱服
德按:麻疹咽痛出自肺胃,非少陰少陽喉痹證也。禁用涼遏,吹藥尤忌冰片、牛黃。即使爛喉,滴水不能下咽,不得已可用《三因方》玉宵無憂散,《端效方》四神散以治之。
玉屑無憂散,治纏喉風,咽喉腫痛,語聲不出,咽物有礙,或風涎壅滯,口舌生瘡,大人酒症,小兒奶癖,或誤吞骨屑,哽塞不下或子舌脹,重舌,木舌,腫脹閉塞,水漿不下。
淨硼沙(一兩五錢,煅),過寒水石(五錢),淨盆消(三錢),飛清黛(三錢),蘇薄荷葉(五錢),蒲黃末(五錢),川黃連(二錢),貫眾末(生曬,二錢),元參(二錢),白雲苓(二錢),滑石(二錢,飛),荊芥穗(二錢),山豆根(二錢),帶殼縮砂仁(二錢),生甘草(二錢)
上十五味為細末,每服半錢,乾摻舌上,以清水嚥下此藥,除三尸,祛八邪,闢瘟疫,療煩渴。
元人施丸端效方。
四神散(大名王國祥傳)
川大黃,寒水石,牛蒡子(炒,各一兩),淨芒消(五錢)
上四味為細末,治熱病腫毒,一切危惡疫癘。若腫甚,新汲水調塗。咽喉腫塞,水藥不下,用生蜜為丸,時時含化咽津妙。
德按:若治爛喉丹痧可加硼砂飛青黛各五錢尤效。
麻疹渴喜飲水,純是火邪,肺焦胃干,心火內亢故也。初發熱作渴,升麻葛根湯加天花粉麥門冬。渴甚人參白虎湯合黃連解毒湯。
三方俱見前。
痘疹貴三四次出謂出勻,麻疹貴一齊湧出謂出盡。麻疹只要發出得透便輕減,以火照之遍身如塗朱之狀,此將出之兆。出形細密與痘疹密者相似,但麻疹粒粒成瘡,非若斑之皮紅成片如蚊咬之跡也。
痘麻之色不可同論,太抵痘怕太紅,皮嫩易破,必生瘙癢。麻喜通紅,麻發於心,紅者火之正色。若麻色淡白,心血不足,宜養血化斑湯主之。色太紅豔、或微紫、或出太甚,並宜大青湯。黑者死證也。
養血化斑湯,治麻疹色淡白,心血不足。
官揀參,當歸身,懷生地,鮮紅花,淨蟬蛻
生薑大棗引,水煎服。
大青湯,治麻疹色太紅、或微紫、或出太甚。
鮮大青,潤元參,懷山藥,熟石膏,淨知母,川木通,地骨皮,荊芥穗,生甘草
淡竹葉十二片為引,水煎熱服。
麻疹出沒常以六時為準,假如子後出午時即收,午後出子時即收,乃陽生陰成,陰生陽成,造化自然之數。凡此旋收者輕。若一出連綿三四日不收,乃陽毒太甚,大青湯解之。逡巡不出,乃風寒外束,皮膚閉密,宜荊防敗毒散。
白話文:
甘桔湯:治療麻疹引起的咽喉疼痛,導致進食困難。
藥材組成:生甘草(為主藥),桔梗(為輔助藥),牛蒡子(為使藥)。
藥引:燈心草十根。
煎煮方法:用水煎服。
鼠黏子湯:治療與甘桔湯相同的麻疹症狀,但適用於症狀較重的情況。
藥材組成:炒過的牛蒡子(又名鼠黏子)、綠升麻、鮮射干、生甘草。
藥引:燈心草。
煎煮方法: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醫生提醒:麻疹咽痛源於肺和胃的問題,並非少陰或少陽經絡的喉痹證。禁用寒涼藥物來抑制,尤其忌用冰片、牛黃等吹喉藥。即使出現嚴重的爛喉,滴水難嚥,迫不得已才可考慮使用《三因方》的玉屑無憂散或《端效方》的四神散來治療。
玉屑無憂散:治療纏喉風,症狀包括咽喉腫痛、失聲、吞嚥困難、風涎阻塞、口舌生瘡,以及成人因酒或兒童因奶引起的病症,甚至誤吞骨屑導致哽塞、舌頭腫脹、閉塞等,導致無法進食。
藥材組成:煅過的硼砂(一兩五錢)、寒水石(五錢)、芒硝(三錢)、青黛(三錢)、薄荷葉(五錢)、蒲黃(五錢)、黃連(二錢)、生曬過的貫眾(二錢)、元參(二錢)、茯苓(二錢)、滑石(二錢)、荊芥穗(二錢)、山豆根(二錢)、帶殼縮砂仁(二錢)、生甘草(二錢)。
服用方法:將以上十五味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半錢,乾撒在舌頭上,然後用清水吞下。此藥能除體內的三尸、祛除八邪、防止瘟疫、緩解口渴。
四神散:此方為元代醫家傳授。
藥材組成:川大黃、寒水石、炒過的牛蒡子(各一兩)、芒硝(五錢)。
服用方法:將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細末,治療熱病引起的腫毒及各種危急的疫病。如果腫脹嚴重,可用新汲水調成糊狀外敷。若咽喉腫脹導致水藥難以下嚥,可將藥材與蜂蜜製成藥丸,時時含化咽津。
醫生提醒:若治療爛喉丹痧,可加入硼砂和青黛各五錢,效果更佳。
麻疹患者口渴喜飲水,純屬火邪導致,是因肺焦胃乾、心火亢盛所致。初期發熱口渴,可使用升麻葛根湯加天花粉和麥門冬。如果口渴嚴重,則可使用人參白虎湯合黃連解毒湯。
麻疹的癒後狀況講求均勻透發,只要能透發出來就會減輕病情。用火光照射全身,呈現像塗了朱砂一樣的紅色,這是麻疹將要發出來的徵兆。麻疹的疹子細密,與痘疹的密集成片相似,但麻疹的疹子是粒粒成瘡,而非像蚊蟲叮咬般呈片狀紅色。
痘疹與麻疹的顏色不能相提並論,痘疹害怕顏色過於紅潤,因皮嫩易破,容易產生瘙癢感。麻疹則喜歡透亮的紅色,因為麻疹是發於心,紅色是火的正色。如果麻疹的顏色淡白,表示心血不足,應使用養血化斑湯。如果麻疹顏色過於紅豔、微紫或出疹過多,則應使用大青湯。如果出現黑色,則表示病情危重。
養血化斑湯:治療麻疹顏色淡白,因心血不足所致。
藥材組成:官揀參、當歸身、懷生地、鮮紅花、蟬蛻。
藥引:生薑、大棗。
煎煮方法:用水煎服。
大青湯:治療麻疹顏色過於紅豔、微紫或出疹過多。
藥材組成:鮮大青、元參、懷山藥、熟石膏、知母、川木通、地骨皮、荊芥穗、生甘草。
藥引:淡竹葉十二片。
煎煮方法:用水煎煮後溫熱服用。
麻疹的發作和消退通常以六個時辰為準。例如,如果在子時後發作,通常在午時就會消退;如果在午時後發作,通常在子時就會消退。這是陰陽相互轉化的自然規律。凡是這種按時消退的都屬輕症。如果麻疹發作後連續三四天不消退,則表示陽毒太盛,應使用大青湯來治療。如果麻疹遲遲不出,則是因風寒束縛體表,導致皮膚閉塞,應使用荊防敗毒散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