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德

《專治麻痧初編》~ 卷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四 (6)

1. 陳氏飛霞刪潤萬氏原本

2. 麻疹證治

痘麻皆胎毒所為,毒者火也。痘為少陽相火,陽道常饒,故痘大而掀腫。麻乃少陰君火,陰道常乏,故麻小而碎密。心火旺則肺受之,故治麻當以肺為主,凡咳嗽者火炎於肺也,鼻流清涕者以火鑠金而液自流也,目中淚出乃肺熱移於肝也,凡手掐眉目鼻面者肺熱證也。

春溫夏熱秋燥冬寒此四時之主氣也,冬應寒而反溫,陽先暴泄,火令早行,人感其氣,至於來春,必生瘡疹,未出痘麻者,必感而發,雖曰胎毒,未有不由天行戾氣,故一時傳染大小相似,但見麻疹之出,宜服天代宣化丸以預解之,可使毒徹不為已甚也。

重訂天代宣化丸(即韓飛霞五瘟丹有香附紫蘇大黃煎湯為丸辰砂雄黃為衣外貼金箔)。

預解時行疫癘、傳染相似,並治痘疹毒邪毒火。

生甘草(甲己屬土之年為君),黃芩(乙庚屬金之年為君),黃柏(丙辛屬水之年為君),山梔(丁壬屬木之年為君),黃連(戊癸屬火之年為君),連翹(佐),山豆根(佐),牛蒡子(佐)

前五味視年歲之所屬者以為君,其餘四味以為臣。為君者分兩倍之,為臣者減半之。為佐者如臣又減半。於冬至日修合為末,取臘雪水煮升麻湯打糊為丸,龍眼核大,用飛辰砂為衣,每服一丸,竹葉煎湯下。

麻初發熱與傷寒相似,但麻疹則面頰赤,咳嗽,噴嚏,鼻流清涕,目中淚出,呵欠喜睡,或吐瀉,或手掐眉目鼻面,宜升麻葛根湯。不可作傷寒,妄用汗下也。汗之則增其熱,為衄血,為咳血,為口瘡咽痛,為目赤痛,為煩躁,為大小便不通。下之則虛其里,為滑泄,為滯下。經曰:必先歲氣毋伐天和,此之謂也。

麻喜清涼,痘喜溫暖,此法人皆知之。然麻疹初發亦宜和暖則易出,所以發苗之初,只要發出得盡,則毒便解矣。若痘必苗而秀,秀而實,毒斯解也;然成實之時,若太溫熱,則反潰爛不收,是痘後亦宜清涼也。故治痘麻無過熱,無過寒,溫涼得宜,陰陽自和,是為得之。

麻疹只怕不能得出,若出得盡,毒便解矣。凡麻疹發熱之時當審時令寒暄以藥發之,如時令大寒以桂枝葛根湯發之,大熱以升麻葛根湯合人參白虎湯發之,不寒不熱荊防敗毒散發之,如兼疫癘時行以人參敗毒散發之,外以胡荽酒用苧麻蘸酒遍身戛之,務令亟出。若發而不出,反加腹中脹痛氣上喘促昏悶譫妄者死證也。

桂枝葛根湯,治嚴寒時令麻毒難出,以此發之。

柳陽桂,粉乾葛,赤芍藥,綠升麻,北防風,炙甘草

生薑三片,淡豆豉一錢為引,水煎服。

升麻葛根合人參白虎湯,治炎天暑月,毒為熱隔,以此涼解之。

綠升麻,粉乾葛,白芍藥,炙甘草,淨知母,熟石膏,上揀參

白米一撮,水煎服。

荊防敗毒散,治天時不寒不熱,以此平解之。

白話文:

麻疹和痘疹都是因為胎毒引起的,所謂的「毒」指的就是火氣。痘疹屬於少陽相火,陽氣通常比較旺盛,所以痘疹會比較大而且腫脹。麻疹則屬於少陰君火,陰氣通常比較虛弱,所以麻疹會比較小而且密集。如果心火旺盛,就會影響到肺,所以治療麻疹應該以肺為主。凡是咳嗽的,都是因為火氣在肺部燃燒;流鼻涕的,是因為火氣熔化了肺部的津液,導致津液外流;眼睛流淚的,是因為肺熱轉移到了肝。凡是出現用手揉搓眉毛、眼睛、鼻子、臉部的,都是肺熱的症狀。

春天的溫暖、夏天的炎熱、秋天的乾燥、冬天的寒冷,這是四季主要的氣候特徵。冬天應該寒冷卻反而溫暖,這表示陽氣過早地宣洩,火氣提早運行,人感受這種氣候,到了來年春天,就容易長瘡疹。沒有出過痘疹麻疹的人,一定會因為感受這種氣候而發病。雖然說是胎毒引起的,但其實沒有不是因為受到不正的天氣影響而發病的。所以,同一時間會傳染很多人,而且症狀也相似。只要看到麻疹出現,應該服用天代宣化丸來預防和化解毒素,這樣可以讓毒素徹底排出,不會過於嚴重。

重訂天代宣化丸(也就是韓飛霞五瘟丹,用香附、紫蘇、大黃煎湯做成藥丸,再用辰砂、雄黃做藥丸的外衣,並且貼上金箔)。

可以用來預防和化解時疫,可以治療傳染性相似的疾病,並且治療痘疹中的毒邪和毒火。

生甘草(甲、己年屬土,為君藥),黃芩(乙、庚年屬金,為君藥),黃柏(丙、辛年屬水,為君藥),山梔(丁、壬年屬木,為君藥),黃連(戊、癸年屬火,為君藥),連翹(輔藥),山豆根(輔藥),牛蒡子(輔藥)。

前面五味藥材根據當年所屬的年份來決定哪一種作為君藥,其他四味藥材作為臣藥。作為君藥的藥材用量加倍,作為臣藥的藥材用量減半。作為輔藥的藥材用量再減半。在冬至這天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臘雪水煮升麻湯打成糊狀,做成龍眼核大小的藥丸,用飛辰砂做藥丸的外衣,每次服用一丸,用竹葉煎湯送服。

麻疹剛開始發熱的時候跟傷寒很像,但是麻疹會面頰發紅、咳嗽、打噴嚏、流清鼻涕、眼睛流淚、打哈欠、嗜睡,有時候會嘔吐腹瀉,或者用手揉搓眉毛、眼睛、鼻子、臉。這種情況應該用升麻葛根湯來治療,不可以當作傷寒,隨便用發汗或瀉下的藥物。如果發汗,反而會加重熱象,導致流鼻血、咳血、口瘡咽痛、眼睛紅腫疼痛、煩躁不安、大小便不通暢。如果用瀉下的藥物,會虛弱腸胃,導致腹瀉不止、排泄不暢。醫書上說:一定要順應當年的氣候,不要違背自然規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麻疹喜歡清涼的環境,痘疹喜歡溫暖的環境,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麻疹剛開始發病的時候,也應該稍微保持溫暖,這樣更容易把疹子發出來。所以發病初期,只要讓疹子完全發出來,毒素就會被化解。如果是痘疹,必須要先長出疹子,然後再慢慢長大,最後結痂,毒素才能被化解。但是結痂的時候,如果太過溫熱,反而會導致潰爛難以收口,所以痘疹後期也需要保持清涼。因此治療痘疹和麻疹,都不能過熱或過寒,保持適當的溫涼,讓陰陽調和,這樣才是正確的方法。

麻疹最怕的是疹子發不出來,如果疹子能完全發出來,毒素就會被化解。凡是麻疹發熱的時候,應該仔細觀察當時的氣候是寒冷還是溫暖,來選擇適合的藥物來幫助發疹。如果氣候非常寒冷,就用桂枝葛根湯來幫助發疹;如果氣候非常炎熱,就用升麻葛根湯合人參白虎湯來幫助發疹;如果氣候不寒不熱,就用荊防敗毒散來幫助發疹。如果同時流行瘟疫,就用人參敗毒散來幫助發疹。外面可以用胡荽酒,用苧麻蘸酒遍身擦拭,務必讓疹子快速發出來。如果疹子發不出來,反而出現腹部脹痛、氣喘、昏迷、胡言亂語的,就屬於危險的症狀了。

桂枝葛根湯,用來治療嚴寒天氣,麻疹毒素難以發出來的情況,用它可以幫助發疹。

柳枝桂、粉葛根、赤芍藥、綠升麻、北防風、炙甘草。

加生薑三片,淡豆豉一錢作為藥引,用水煎服。

升麻葛根合人參白虎湯,用來治療炎熱的夏天,毒素被熱氣阻礙,用它可以清涼解毒。

綠升麻、粉葛根、白芍藥、炙甘草、淨知母、熟石膏、上等的人參。

加白米一撮,用水煎服。

荊防敗毒散,用來治療天氣不寒不熱的情況,用它可以平和地化解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