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德

《專治麻痧初編》~ 卷三 (1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5)

1. 附麻疹

痘之外有疹,疹之外又有麻疹。麻疹者亦疹之類,即斑疹也。但正疹則熱至五六日而後一齊湧出,出皆粒粒成瘡,非若麻疹之皮紅成片也。且麻疹之出則不拘三四日,以火照之,遍身如塗朱之狀,此將出之兆,出則細碎皮紅成片,如蚊蚤僭膚之跡者,即麻疹也。(德按:此言麻疹乃時行疫癘之痧,非正出之痧也)亦或有六日始出,出而又沒,沒而又出,不過一周時許,世俗謂一日三出,三日九出後,方齊出透徹。

白話文:

麻疹是麻疹的一種,也就是斑疹。但是真正的麻疹,要到發燒四五天之後才會一起湧出,出來的都是粒粒成瘡,不像麻疹的皮紅成一片。而且麻疹的出現時間不拘泥於三四天,用火照著身體,全身就像塗上硃砂一樣,這是快出來的徵兆。出來後是細碎的皮紅成一片,就像蚊蟲叮咬皮膚留下的痕跡,這就是麻疹。(德按:這裡所說的麻疹是流行疫病的痧,而不是正常出現的痧。)也有可能六天後纔出現,出來後又消失,消失了又出來,不超過一個星期左右,俗話說一日三出,三日九出,之後才完整透出。

然亦有不拘者,只三日間,從面至胸背手足,雖隨出隨沒,然只要出透,以遍身紅潤者為美。重者遍身膨脹,眼亦封閉,色有赤白微黃不同,只要紅活,最嫌黑陷,及面目胸腹稠密,纏繅咽喉者,為逆,發不出而喘者,即死。所謂麻者以遍身細碎如麻,無有空處故也。然又有遍身但紅而絕無斑點者,是又謂之丹痧,亦其類也。

故痘家有夾斑夾疹夾丹等證,總皆熱毒所致,俱當詳辨也。

白話文:

然而也有不拘泥於天數的,只在三天之內,從臉部到胸背手腳,雖然出疹後隨即消退,但是隻要出疹透發,以身上通紅潤澤為好。嚴重的會遍身腫脹,眼睛也會閉合,疹子的顏色有赤紅、白色、稍微黃色等不同,只要是紅潤鮮活,最忌諱黑色陷下去的,還有臉部、胸部、腹部疹子稠密,纏繞咽喉的,是逆症,疹子不出而喘息的,就會死。所謂的麻疹,是遍身細碎如麻,沒有空隙的地方所以如此稱呼。還有遍身都只是發紅而沒有疹點的,這種又叫做丹痧,也是麻疹的一種。

麻初起呵欠發熱惡寒,咳嗽噴嚏流涕,宜升麻葛根湯加蘇葉蔥白以解肌,切忌大汗。若潮熱甚者加芩連地骨皮。譫語者調辰砂益元散。咳嗽加黃連杏仁麥門冬石膏。咳甚熱甚者用涼膈散加桔梗地骨皮。泄瀉者宜四苓散。便紅合犀角地黃湯(德按:凡麻疹初起大忌犀角羚羊,可與葛根芩連湯加扁豆花山茶花之類)吐血衄血用犀角地黃湯加山梔。小便赤加木通。

白話文:

麻疹初期出現打哈欠、發燒、畏寒、咳嗽、打噴嚏、流鼻涕,宜用升麻葛根湯加入蘇葉、蔥白以解表散寒,忌出大汗。若潮熱明顯者,再加入芩連、地骨皮。譫語者,用辰砂益元散調理。咳嗽者,加入黃連、杏仁、麥門冬、石膏。咳嗽嚴重、熱重的,用涼膈散加入桔梗、地骨皮。腹瀉者,宜用四苓散。大便帶血,用犀角地黃湯(德按:麻疹初期忌用犀角、羚羊,可用葛根、芩連湯加入扁豆花、山茶花之類)。吐血、鼻出血用犀角地黃湯加入山梔。小便發紅,加入木通。

(德按:若大便秘者,可與三黃瀉心湯加生地梔丹之類)寒熱似瘧小柴胡湯。

白話文:

(編者按:如果大便祕結的人,可以服用三黃瀉心湯,再加生地和梔丹之類的藥物)類似寒熱如同瘧疾的症狀,則服用小柴胡湯。

麻疹已出,煩躁作渴者,解毒湯合白虎湯。喘而便閉者,前胡枳殼湯加五味子。(德按:五味子太斂,可與杏樸蘇子桑白皮之類)便秘甚者,小承氣湯。譫語溺閉者,導赤散。小便如泔者,四苓散加車前子木通。譫語如狂者,解毒湯調辰砂益元散。大小便血者,犀角地黃湯合解毒湯。

白話文:

麻疹已經發出,煩躁口渴的患者,可以使用解毒湯合白虎湯。喘氣困難,並且大便不通暢的患者,可以在前胡枳殼湯中加入五味子。(德按:五味子過於收斂,可以和杏仁、樸硝、蘇子、桑白皮等一起使用)大便不通暢特別嚴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小承氣湯。胡言亂語,小便不通暢的患者,可以使用導赤散。小便像泔水一樣的患者,可以在四苓散中加入車前子、木通。胡言亂語像發狂的患者,可以使用解毒湯調和辰砂、益元散。大小便出血的患者,可以使用犀角地黃湯合解毒湯。

吐血衄血解毒湯加炒山梔童便。泄瀉解毒湯或四苓散。喘兼泄瀉溺赤澀者,柴苓湯。煩熱大渴作瀉者,白虎湯加蒼朮豬苓。熱盛乾嘔者,解毒湯。傷食嘔吐,四君子湯。夏月因熱作嘔,四苓散加人參。

白話文:

  • 吐血衄血:解毒湯加炒山梔童便。

  • 腹瀉:解毒湯或四苓散。

  • 喘兼腹瀉溺赤澀:柴苓湯。

  • 煩熱大渴作瀉:白虎湯加蒼朮豬苓。

  • 熱盛乾嘔:解毒湯。

  • 傷食嘔吐:四君子湯。

  • 夏月因熱作嘔:四苓散加人參。

麻證初起,及已出已沒一切雜證俱與痘疹大同,但始終藥宜清涼。雖曰麻喜清涼,痘喜溫暖,不易常道。然虛則補,實則瀉,寒則溫,熱則涼,方是醫家玄妙。故治麻亦有血虛而用四物湯,氣虛而用四君子湯,傷冷則溫中理中之藥,皆當因證而用也。

白話文:

麻疹在剛開始出現,以及已經發病又已經退去等各項雜症,都與痘疹非常相似,但始終都應該使用清涼的藥物。雖然說麻疹喜歡清涼,痘疹喜歡溫暖,但這不是不變的道理。但是虛弱則使用補藥,實熱則使用瀉藥,寒冷則使用溫暖的藥物,炎熱則使用涼爽的藥物,這纔是醫生高明的治療方法。因此治療麻疹也有血虛而使用四物湯,氣虛而使用四君子湯,受寒則使用溫中理中的藥物,都應該根據症狀來使用。

麻疹收後餘毒內攻,凡尋衣摸床,譫言妄語,神昏志亂者死。如熱輕而余未除,必先見諸氣色,若有所見須預防之。始終以升麻葛根湯為主,或四味消毒飲,或六味消毒飲,解毒湯,隨證選用,仍忌魚腥蔥蒜等物。

白話文:

麻疹治癒後,餘毒內攻,凡是胡亂的抓衣服和摸牀,說胡話、亂說話,神智昏迷、意志錯亂的都會死亡。如果熱症較輕而餘毒未除,一定會先在氣色上表露出來,好像看見了什麼東西,必須要提前預防。始終以升麻葛根湯為主,或服用四味消毒飲、六味消毒飲、解毒湯,根據症狀選擇服用,仍然忌諱食用魚腥、蔥蒜等東西。

2. 水痘

凡出水痘先十數點,一日後其頂尖上有水泡,二日三日又出漸多,四日渾身作癢,瘡頭皆破,微加壯熱即收矣,但有此痘須忌發物,七八日乃痊。

白話文:

凡是出水痘,一開始會出現十幾個小點,一天之後小點的頂端會出現水泡。第二天第三天水泡會漸漸變多,到第四天患者會全身發癢,水痘也會全部破掉。這時如果稍微發燒,水痘就會逐漸收乾了。但是在這段期間必須注意忌口,不能吃容易誘發疾病的食物,大概七八天之後水痘就會痊癒了。

水痘亦有類傷寒之狀,身熱二三日而出者,或咳嗽面赤,眼光如水,或噴嚏,或流涕,但與正痘不同,易出亦易靨,治以清熱解毒為主。

白話文:

水痘也很像傷寒的症狀,身體發熱二、三天之後發病,有的人會咳嗽、臉紅、眼睛像水一樣,有的人會打噴嚏或流鼻涕,但是與正痘不同的是,水痘很容易長出來,也很容易消下去,治療以清熱解毒為主。

3. 周氏《慎齋遺書》

周氏慎齋曰:麻初出於陰而傳於陽,人之一身,惟火甚速,肺金居上,畏火者也。脾土居中,畏木者也。火炎上則肺有虧矣,火宜發之。疏通血脈,滋潤皮毛,而肺無傷則左腎足,木得其潤澤,肝血潤則脾血藏,脾陰又何傷乎。脾通血脈,胃主四肢,胃氣上升,肺津乃降,滋生元氣,萬物生長。

白話文:

周慎齋說:麻疹最初起源於陰,然後傳播到陽。在人體內,火是傳播最快的,肺金位於上部,畏懼火。脾土位於中部,畏懼木。火氣向上升,則肺臟就會受損,所以應該發散火氣,疏通血脈,滋潤皮毛,肺臟不受損,那麼左腎就會充足,木得到滋潤,肝血充盈,脾血就可以儲藏起來,脾陰又怎麼會受損呢?脾通血脈,胃主四肢,胃氣上升,肺津就會下降,滋生元氣,萬物生長。

心之神化,脾得其真,火化從何起。蓋火是邪,邪從虛起,有餘易去,不足難扶。未出之先,肺先受邪,當發其表,邪從汗散。假如求汗不至,或汗多,疹或隱或見凶。皆是元氣不足,脾虛不統故也。當補脾陰之不足,血藥之中少加參桂亦無害也。庸醫未見其理,謂麻宜清涼,痘宜溫補,痘有先清後補之別,則麻無有溫之之意。

白話文:

心臟的功能變化,脾臟得到它的真氣,火的變化從何開始。因爲火是邪,邪從虛弱處產生,有餘的容易去除,不足的難以扶助。在疹子未發出來之前,肺先受到邪氣,應該發散肺表的邪氣,邪氣從汗液中排出。如果想讓汗出卻不出,或者汗太多,疹子時隱時現,都很兇險。這些都是因爲元氣不足,脾虛不能統攝所致。應該補益脾的陰氣不足,在血藥中稍微加一些人蔘和桂枝也沒有害處。庸醫沒有看到這個道理,說麻疹應該清涼,痘疹應該溫補,痘疹有先清後補的區別,那麼麻疹就沒有溫補的意思了。

求汗不至,不可再攻,攻則化而為火,肺熱無救,一也。未出或已出,自汗吐下,真氣已傷,脾肺先受害也。麻以二藏為主,切宜斟酌,再無汗吐下也。胃喜濕熱而上升,清氣下陷,小便赤而渴者,葛根前胡桔梗甘草牛蒡連翹木通之類;或飲食所傷,腹痛泄瀉,小便清而不渴,屬寒,五苓加神麯山楂砂仁之類。或吐下無汗,不可再攻,宜緩候待養,得神至自和,不可不察。

白話文:

  1. 如果求汗不至,就不要再攻,攻則化而為火,肺熱無救,這是一。

  2. 未出汗或已經出汗,自汗吐下,則真氣已傷,脾肺首先受害。

  3. 麻疹以肺、脾兩臟為主,一定要斟酌,不要再汗吐下。

  4. 胃喜濕熱而上升,清氣下陷,小便赤而渴的,可用葛根、前胡、桔梗、甘草、牛蒡、連翹、木通等藥物;

  5. 或飲食所傷,腹痛泄瀉,小便清而不渴,屬於寒證,可用五苓散加神麯、山楂、砂仁等藥物。

  6. 或吐下無汗,不可再攻,宜緩緩候養,得神至自和,不可不察。

元氣虛弱,照依常例行之,醫死而不悔者多矣。自經汗吐下者十餘日不退,久病無陽,宜陽生陰長,四物加參可也。熱甚加沙參,不可過用寒涼,過用則脾氣絕,二也。出作二次而不齊者,已出者,宜養芽不使枯槁,用芎歸赤芍木通,未出者,宜表,蘇葛加前胡桔梗牛蒡,喉痛加元參,或血經妄行宜犀角地黃湯或升麻葛根湯加沉香梔子連翹之屬,切莫忘陰而攻表以成陰血動,三也。麻不宜發綻,綻者凶。

白話文:

如果元氣虛弱,還照常治療,那因治療而導致死亡的例子非常多。從大汗、嘔吐、腹瀉等症狀開始,超過十天以上還沒有好轉的,這類久病的人陽氣不足,應該讓陽生陰長,可以使用四物湯加上人參來治療。如果症狀很熱,可以加上沙參,但是不能過度使用寒涼藥物,因為過度使用會導致脾氣衰竭,這是第二個注意事項。出疹子二次而沒有出齊全的,已經出疹子的,應該保養好,不要讓它乾枯損壞,可以用芎歸赤芍藥、木通來治療。還沒有出疹子的,應該發散表邪,可以使用蘇葉、葛根加上前胡、桔梗、牛蒡來治療,如果喉嚨痛,可以加上元參。如果血經突然異常出血,可以用犀角地黃湯或升麻葛根湯加上沉香、梔子、連翹等藥物來治療。治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忽略陰分而只治療表邪,以免導致陰血妄動。這是第三個注意事項。麻疹不適合發作,如果發作了,情況會很兇險。

亦不宜隱,隱而不現無神者斃。出未至足,便作出盡,不行消毒,純用寒涼,使陰血凝滯而陰不發越熱,傳於血室,或吐或下或熱鬱於內,變成疳勞,或一月二月而安,或傳而至死,四也。

白話文:

也不要勉強隱藏病情,隱藏而不表現病情的人就會死亡。發病未到足底,就已經完全發作,不進行消毒,只使用寒涼藥物,使陰血凝滯,而陰不發越熱,傳到血室,或者嘔吐,或者腹瀉,或者熱鬱於內,變成疳勞,有的會在一、兩個月內痊癒,有的會傳染而死亡,這是第四種情況。

已出三四日而下沒者,內有熱也,四物加芩連梔子木通,七八日後有熱內虛而邪盛不散,當扶正以卻邪,宜養陰以滋脾肺,使無克勝,黃芩白芍燈心人參沙參天冬麥冬當歸山藥蓮子,煩加竹葉棗仁,看輕重加減治之,不養陰而誤滋陰,五也。痰涎湧甚譫語發渴屬裡,宜救陰宜白虎湯,若用消毒飲疏散正氣,肺絕而亡,六也。

白話文:

已經四五天仍然沒有好轉的,體內是有熱氣的,可以用四物湯加上黃芩、連翹、梔子、木通治療。

七到八天後還有熱氣,但體內虛弱,邪氣盛而不散,應該扶正以驅邪,並滋陰以滋補脾肺,使其不至於被邪氣剋制,可以服用黃芩、白芍、燈心、人參、沙參、天冬、麥冬、當歸、山藥、蓮子。

如果煩躁不安,可以加竹葉、棗仁,視病情輕重加減藥物進行治療。

如果不滋陰而誤用了滋陰藥物,就是犯了第五個錯誤。

痰涎湧動厲害,胡言亂語,口渴屬於裡症,應該救陰,應該服用白虎湯。

如果用消毒飲來疏散正氣,肺絕而死,就是犯了第六個錯誤。

大便閉經血燥,宜用芎歸湯加紅花麻仁,因血虛不能養肝,胃氣不能上升故也。而反用柴胡瀉肝血致腎絕,七也。出一二日滿口細瘡,全無空地,火鬱宜發之,消毒散加甘草桔梗牛蒡連翹,如反純用寒涼逼毒內攻,八也。

白話文:

  1. 大便閉塞,經血乾燥,應該使用芎歸湯加上紅花和麻仁,因為血虛不能滋養肝臟,胃氣不能上升的緣故。

  2. 而反而使用柴胡瀉肝血,導致腎臟虧虛,這是錯誤的。

  3. 一兩天之後,滿口細小的瘡,沒有空隙的地方,火氣鬱結應該發散出去,使用消毒散加上甘草、桔梗、牛蒡、連翹,如果反而純粹使用寒涼藥物來抑制毒素,導致毒素向內攻入,這是錯誤的。

靨後口內黑點瘡者,凶,恐胃爛不治,或一月半月餘熱不退,發渴屬虛,宜生脈散兼四物湯調養氣血不致乾涸,但久病無陽莫依常例,治之致脾虛不食,或四五六日口舌硬瘡,變成疳疾,或致胃爛,宜消毒,甘桔加元參沙參炮薑,如反用白虎損傷胃氣,九也。麻後痢只因脾虛不醒宜用芎歸,白痢煨生薑,赤痢香連丸,切莫大下,瀉痢不愈,宜大補氣血,若大下則泄盡元氣,黃脹而死,十也。

白話文:

  1. якщо面部出現黑色斑點瘡,那麼情況就很不妙,恐怕是胃潰瘍,無法治癒,或者是發燒超過一個月或半個月,口渴是虛症,應該服用生脈散加上四物湯來調養氣血,防止體液乾涸。但是如果長期生病,陽氣不足,就不要按照常規治療,否則會導致脾虛不食。或者在四五天內,嘴裡長了一個硬瘡,變成疳疾,或者導致胃潰瘍,應該進行消毒,用甘桔加元參、沙參、炮薑。如果反而服用白虎湯,就會損傷胃氣,這是第九種情況。

  2. 麻醉後腹瀉只因為脾虛不醒,應該服用芎歸丸,如果是白色腹瀉,則用煨生薑,如果是紅色腹瀉,則用香連丸,千萬不要大劑量服用瀉藥,腹瀉不止,應該大補氣血,如果大劑量服用瀉藥,就會洩盡元氣,黃疸而死,這是第十種情況。

發表一節冬用麻黃羌活白芷並消毒飲。春夏用蘇葛湯加連翹甘草桔梗。喉痛加牛蒡。四季前胡貝母不可缺。升麻恐升其毒湊咽,不可輕用;若患泄瀉則氣下陷宜用之。嘔用陳皮貝母薑汁竹茹。

白話文:

冬季使用麻黃、羌活、白芷和消毒飲。春季和夏季使用蘇葛湯,加入連翹、甘草和桔梗。如果喉嚨痛,則加入牛蒡。四季都要使用前胡和貝母,不可缺少。升麻可能會使毒性上升到咽喉,不可輕易使用;如果患有腹瀉,則氣向下陷,宜使用升麻。嘔吐時使用陳皮、貝母、薑汁和竹茹。

前後咳嗽乃風寒所感,宜表中祛邪,過於清者,絕胃家生髮之氣,過於補者動胃火,二者皆非疹之正治,惟補陽中之陰,隨證施治,莫偏於寒莫偏於熱,則元氣足,易起易發,若元氣衰則毒鬱於表,表熱而火土涸,真陰絕,而不救矣。

白話文:

前後咳嗽是由風寒入侵引起的,應從表中祛除邪氣。過於清涼的藥物會斷絕胃家生髮的元氣,過於滋補的藥物會引動胃火,這兩種方法都不是治療疹子的正確方法。只有滋補陽中之陰,根據證狀施治,不偏寒不偏熱,才能使元氣充足,易於起發。若元氣衰弱,毒氣就會鬱結於表,表熱而火土涸竭,真陰枯竭,就無法挽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