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德

《專治麻痧初編》~ 卷三 (3)

回本書目錄

卷三 (3)

1. 聶氏《活幼心法》

化毒清表湯,牛蒡子(炒香研碎),連翹,天花粉,地骨皮,川黃連,黃芩,山梔(炒),知母,乾葛,元參(各八分),桔梗,前胡,木通(各六分),甘草,薄荷,防風(各三分),口渴加麥冬(去心,一錢),白石膏(煅研,三錢),大便澀加酒炒大黃(一錢二分),有毒氣流注而成痢者宜用。

清熱導滯湯,川連,條芩,白芍,炒枳殼,山楂肉(各一錢),厚朴(去皮薑汁炒),青皮,檳榔(各六分),當歸,甘草,牛蒡子,連翹(各五分),紅多者加紅花(三分),地榆炭(五分),秘澀甚者加酒炒大黃(一錢二分)紙捻照法

用學書竹紙或燒錢草紙烘乾作捻子,如小指大,蘸清油於燈上,往來熏熾,令紙條無泡,不瀑吒,又飽蘸油略熏熾,令油無泡即點捻子,將患者房內窗門閉,令黑暗,看其左顴有何色點,右顴有何色點,中庭有何色點,觀兩顴,宜以捻子在兩耳邊及鼻邊平照;觀中庭,宜以捻子在兩目角邊平照,看其皮中,歷歷可指,是赤是紫是點是塊曉然明白。若是麻疹則浮於皮外肉內無根,若是痘瘡根在肉內極深。

若以捻子當顴及中庭正照則黯而不見,捻子有灰即掐去,令光明朗。如此照之,病情在內者可以預見,若以天日之光觀之亦不見矣。

白話文:

化毒清表湯

牛蒡子(炒過並磨碎),連翹,天花粉,地骨皮,川黃連,黃芩,山梔子(炒過),知母,葛根,玄參(各取八分),桔梗,前胡,木通(各取六分),甘草,薄荷,防風(各取三分)。如果口渴,可以加入麥門冬(去除中心,一錢)。如果便秘,可以加入煅燒過的白石膏粉(三錢)。如果大便乾澀,可以加入酒炒過的大黃(一錢二分)。這個方子適合用來治療因為毒氣流竄而引起的痢疾。

清熱導滯湯

川黃連,條黃芩,白芍,炒枳殼,山楂肉(各取一錢),厚朴(去除外皮,用薑汁炒過),青皮,檳榔(各取六分),當歸,甘草,牛蒡子,連翹(各取五分)。如果皮膚發紅的症狀比較嚴重,可以加入紅花(三分)。如果大便帶血,可以加入地榆炭(五分)。如果便秘很嚴重,可以加入酒炒過的大黃(一錢二分)。

紙捻照法

取用書寫用的竹紙或燒過的錢草紙,烘乾後做成約小指粗的紙捻子。沾上清油,在燈上來回熏烤,讓紙條不起泡,不爆裂。然後再次飽沾油,略微熏烤,讓油不起泡,接著點燃紙捻子。把病人的房間門窗關閉,保持黑暗。觀察病人左顴骨有什麼顏色的點,右顴骨有什麼顏色的點,中庭(鼻子下方至嘴巴上方區域)有什麼顏色的點。觀察兩顴時,應該將紙捻子在兩耳邊和鼻邊平行照射;觀察中庭時,應該將紙捻子在兩眼角邊平行照射。觀察皮膚裡面,可以清楚地看到,是紅色、紫色、點狀還是塊狀,都一目瞭然。如果是麻疹,它會浮在皮膚表面,肉裡面沒有根;如果是痘瘡,它的根在肉裡面很深。

如果用紙捻子直接照顴骨和中庭,反而會看不清楚。紙捻子有灰燼時,要掐掉,讓它保持明亮。用這樣的方法照射,就可以預見病情在身體內部的狀況。如果用太陽光來看,反而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