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德

《專治麻痧初編》~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疹原

麻為正疹亦胎毒,毒伏六腑感而出,初發之狀有類痘,形尖漸密不漿殊,始終調護須留意,較痘雖輕變化速。

白話文:

麻疹是正疹也是胎毒,毒素藏在六腑受到刺激就會發出來,剛發病的時候樣子像痘疹,形狀尖銳逐漸密集,但不會出膿,從頭到尾照顧都要特別注意,雖然比痘疹輕微,但是變化很快。

注:疹非一類,有瘙疹、癮疹、溫疹,蓋痘疹皆非正疹也。惟麻疹則為正疹,亦胎元之毒伏於六腑,感天地邪陽火旺之氣,自肺脾而出,故多咳嗽,噴嚏,鼻流清涕,眼淚汪汪,兩胞浮腫,身熱二三日,或四五日始見點於皮膚之上,形如麻粒,色若桃花,間有類於痘大者,此麻疹初發之狀也。形尖疏稀,漸次稠密,有顆粒而無根暈,微起泛而不生漿,此麻疹見形之後大異於痘也。

須留神調治,始終不可一毫疏忽,較之於痘雖稍輕,而變化之速則在頃刻也。

白話文:

疹子種類繁多,例如瘙癢性蕁麻疹、寒冷性蕁麻疹、溫疹等,瘡和痘疹都不是正疹。只有麻疹是正疹,是胎兒時期留下的毒素潛伏在六腑,被天地間邪氣與陽火旺盛之氣所誘發,從肺和脾中發出,所以大多會咳嗽、噴嚏、流清鼻涕、眼淚汪汪,兩側臉頰浮腫,發燒兩、三天,或四、五天後才開始在皮膚上出現小紅點,形狀像麻粒,顏色如桃花,偶爾有像痘痘大小的,這便是麻疹初發的症狀。疹子形狀尖而疏,逐漸變稠密,有顆粒而沒有根部暈圈,微微凸起蔓延而沒有膿液生成,這是麻疹顯現後與痘痘最大的不同。

2. 麻疹輕重

麻疹出時非一端,其中輕重要詳參。氣血和平輕而易,表裡交雜重則難。

白話文:

麻疹發作時情況不一,其中的輕重需要仔細分辨。如果體內氣血平和,病情就較輕且容易康復;若是表裡症狀同時出現,病情就較重,治療起來也更困難。

注:麻疹出時有輕重之分,臨時須要詳察。若氣血和平,素無他病者,雖感時氣而正能制邪,故發熱和緩,微微汗出,神氣清爽,二便調勻。見點則透徹散沒,不疾不徐,為輕而易治者也。若素有風寒食滯,表裡交雜,一觸邪陽火旺之氣,內外合發,而正不能制邪,必大熱無汗,煩躁口渴,神氣不清,便閉尿澀。見點不能透徹,收散或太緊速,則為重而難治者也。

白話文:

麻疹的症狀有輕重之分,在治療時需要注意觀察。若是患者氣血平和,平時沒有其他疾病,即使感染了時疫,正氣也能夠控制邪氣,因此發熱渾身痠痛緩和,微微出汗,神志清爽,大小便調和。麻疹出疹後,皮疹能透徹地發散出來,不疾不徐,這是輕症,容易治療。若是患者平素就有風邪、寒氣、飲食積滯,表裡交雜,一旦接觸到邪陽火旺的氣候,內外同時發作,正氣不能控制邪氣,就會出現高熱無汗、煩躁口渴、神志不清、大便不通、小便不利等症狀。麻疹出疹後,皮疹不能透徹地發散出來,或者收斂太快,就屬於重症,難以治療。

3. 麻疹主治大法

疹宜發表透為先,最忌寒涼毒內含,已出清利無餘熱,沒後傷陰養血痊。

白話文:

疹子治療應該首先促使其發散透出,最忌諱使用寒涼藥物使毒素內蘊,疹子已經透出且清除餘熱後,接下來要注重滋養陰液和補血,以達痊癒。

注:凡麻疹出貴透徹,宜先用表發,使毒盡達於肌表。若過用寒涼冰伏毒熱,則必不能出透,多致毒氣內攻,喘悶而斃至。若已出透者,又當用清利之品,使內無餘熱,以免疹後諸證。且麻疹屬陽熱,甚則陰分受傷,血為所耗,故沒後須以養血為主,可保萬全。此首尾治疹之大法,至於臨時權變,惟神而明之而已。

白話文:

凡是麻疹發出得十分徹底,應該先用發表的藥物,讓毒熱全部到達肌膚表面。如果過度使用寒涼藥物,將毒熱冰伏,那麼一定不能發透,多會導致毒氣內攻,喘悶而死。如果已經發透了,又應該用清利之品,使體內沒有餘熱,以免麻疹後出現諸多症狀。而且麻疹屬於陽熱,嚴重時會傷及陰分,血被消耗,所以麻疹後必須以養血為先,這樣才能保全。這就是治療麻疹的大致方法,至於臨時需要變通,只有神明才能明白。

4. 麻疹未出證治

欲出麻疹身微熱,表裡無邪毒氣松。若兼風寒食滯熱,隱伏不出變叢生。宣毒發表為主劑,隨證加減莫亂從。

白話文:

想要發出麻疹時身體微微發熱,表裡都沒有邪毒,氣血運行順暢。如果同時伴有風寒或飲食滯留引起的熱,麻疹可能會隱藏不發,進而引發更多症狀。治療時主要應該用宣散毒素、調理表裡的藥物,根據具體病情適量增減藥方,不可隨意亂用。

注:麻疹一證非熱不出,故欲出時身先熱也。表裡無邪者熱必和緩,毒氣鬆動則易出而易透。若兼風寒食熱諸證,其熱必壯盛,毒氣鬱閉則難出而難透。治以宣毒發表湯,其間或有交雜之證,亦照本方隨證加減治之。

宣毒發表湯

白話文:

麻疹一定要發熱才會出現,所以發麻疹之前,身體會先發熱。表裡沒有邪氣的人,熱度一定會和緩,毒氣鬆動就會容易發出來而容易透發。如果同時有風寒食熱等證狀,熱度一定會很強烈,毒氣鬱閉就不容易發出來而難以透發。用宣毒發表湯來治療,這期間或有交雜的證狀,也照著這個基本方劑,隨證加減來治療。

升麻,葛根,前胡,桔梗,枳殼(麩炒),荊芥,防風,薄荷葉,木通,連翹(去心),牛蒡子(炒研),竹葉(即鮮竹葉),生甘草

白話文:

升麻:具有升陽解表、疏風通絡、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肌肉疼痛等。

葛根:具有解熱生津、透疹退熱、升陽解肌、清熱涼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肌肉疼痛、口乾舌燥、疹瘡初起等。

前胡:具有疏風解表、宣肺止咳、化痰散結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咳嗽、氣喘、胸悶、痰多等。

桔梗:具有宣肺止咳、化痰祛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氣喘、痰多、咽喉腫痛等。

枳殼(麩炒):具有行氣破瘀、枳實化痰、理氣散結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胸悶、腹脹、胃痛、便祕等。

荊芥:具有解表散風、疏風解熱、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肌肉疼痛、咽喉腫痛等。

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肌肉疼痛、咽喉腫痛等。

薄荷葉:具有疏風清熱、解暑止渴、芳香闢穢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肌肉疼痛、咽喉腫痛、口乾舌燥等。

木通: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尿路感染、水腫、淋病等。

連翹(去心):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肌肉疼痛、咽喉腫痛、腫瘤等。

牛蒡子(炒研):具有疏風解表、宣肺透疹、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肌肉疼痛、咽喉腫痛、疹瘡初起等。

竹葉(即鮮竹葉):具有清熱解暑、利水通淋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肌肉疼痛、咽喉腫痛、水腫等。

生甘草: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腹瀉、氣短乏力、咽喉腫痛等。

引加芫荽水煎服。凡服荊芥忌食魚腥。

感寒邪者加麻黃,夏月勿用。

食滯加南山楂。

內熱加黃芩。

方歌:疹伏宣毒發表湯,升葛前桔枳荊防,薄通翹蒡淡竹草,引加芫荽水煎嘗。

白話文:

引用芫荽水煎服用。凡是服用荊芥時,要避免吃魚腥食物。 感受寒邪的人,可以加入麻黃,但在夏天不要使用。 食物積滯的情況下,可以加入山楂。 體內有熱的情況下,可以加入黃芩。 方歌:疹子潛伏宣散毒素的發表湯,成分包括升麻、葛根、前胡、桔梗、枳殼、荊芥、防風,還有薄荷、連翹、牛蒡子、淡竹葉、甘草,再加入芫荽水煎煮後服用。

5. 麻疹見形證治

麻疹已出貴透徹,細密紅潤始為良。若不透徹須分晰,風寒毒熱氣虛詳,風寒升葛湯加味,毒熱三黃石膏湯,氣虛人參敗毒散,托裡透疹效非常。

白話文:

麻疹出透,宜呈鮮紅細密,方為良。若不出透,須分晰清楚,有風寒毒熱、氣虛之分。風寒型宜用升葛湯加減,毒熱型宜用三黃石膏湯,氣虛型宜用人參敗毒散,如此才能幫助透疹,效果極佳。

注:麻疹見形貴乎透徹,出後細密紅潤則為佳美。有不透徹得須察所因,如風寒閉塞必有身熱,無汗,頭疼,嘔惡,疹色淡紅而黯之證,宜用升麻葛根湯加蘇葉川芎牛蒡子;因毒熱雍滯者,必面赤,身熱,譫語,煩渴,疹色赤紫滯黯,宜用三黃石膏湯;又有正氣虛弱不能送毒外出者,必面色㿠白,身微熱,精神倦怠,疹色白而不紅,以人參敗毒散主之。

升麻葛根湯

白話文:

麻疹的症狀必須透徹顯現,出疹後細密紅潤纔是好的。如果不透徹,就需要找出原因。如果是風寒閉塞引起的,一定會有身熱、無汗、頭痛、嘔吐等症狀,疹色淡紅而暗淡。這種情況宜用升麻葛根湯加蘇葉、川芎、牛蒡子等藥物治療。如果是毒熱雍滯引起的,一定會出現面赤、身熱、譫語、煩渴,疹色赤紫、滯黯等症狀。這種情況宜用三黃石膏湯治療。還有一種情況,是正氣虛弱,不能將毒邪排出體外,這種情況一定會出現面色㿠白,身微熱,精神倦怠,疹色白而不紅的症狀。這種情況宜用人參敗毒散治療。

升麻,葛根,赤芍藥,生甘草

白話文:

  • 升麻:具有發汗解肌,清熱瀉火的功效,常 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身痛、肌肉痠痛等症狀。

  • 葛根: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頭痛身痛、口乾舌燥、上吐下瀉等症狀。

  • 赤芍藥:具有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瘀血疼痛,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症狀。

  • 生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短乏力,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等症狀。

引加芫荽水煎服。

方歌:發熱升麻葛根湯,表邪痘疹兩得方;升麻葛根赤芍草,隨證宜加法最良。

三黃石膏湯

白話文:

服用芫荽水煎劑。 方歌:發燒時用升麻葛根湯,既能解表邪又能治痘疹;此方包含升麻、葛根、赤芍和甘草,根據症狀適量添加效果最好。 三黃石膏湯。

麻黃,石膏,淡豆豉,黃柏,黃連,梔子,黃芩

白話文:

  1. 麻黃:一種中藥材,具有發汗、平喘、利尿等功效。

  2. 石膏: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除煩等功效。

  3. 炒豆豉: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暑、止瀉等功效。

  4. 黃柏: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燥濕、瀉火等功效。

  5. 黃連: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燥濕、瀉火等功效。

  6. 梔子: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瀉火等功效。

  7. 黃芩: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除煩等功效。

水煎服。

方歌:疹出不透因毒熱,三黃石膏湯急尋,麻黃石膏淡豆豉,黃柏黃連梔子芩。

人參敗毒散

白話文:

用水煎煮服用。 方歌:疹子冒出不完全是因為體內有毒素和熱氣,應立即尋找三黃石膏湯,成分包括麻黃、石膏、淡豆豉、黃柏、黃連、梔子和黃芩。 人參敗毒散

人參,川芎,羌活,獨活,前胡,枳殼(麩炒),桔梗,柴胡,生甘草,赤苓

白話文:

  • 人參:滋補元氣、益氣生津、鎮靜安神、抗衰老。

  • 川芎:活血化瘀、通經活絡、鎮痛抗炎。

  • 羌活:祛風散寒、活血化瘀、鎮痛抗炎。

  • 獨活:祛風散寒、除濕止痛、鎮痛抗炎。

  • 前胡:化痰止咳、平喘、抗炎。

  • 枳殼(麩炒):行氣消脹、寬中解鬱、導滯通便。

  • 桔梗:宣肺止咳、化痰、抗炎。

  • 柴胡:疏肝解鬱、升陽舉陷、解熱止痛。

  • 生甘草:補益脾氣、益氣生津、緩急止痛、和胃止咳。

  • 赤苓:利水消腫、清熱解毒、健脾止瀉。

引用生薑水煎服。

方歌:疹因氣虛出難透,人參敗毒有奇功,參芎羌獨前枳桔,柴胡甘草赤茯苓。

白話文:

生薑用水煎煮後服用。 方歌:疹子因為氣虛而難以透出,人參敗毒有奇特的功效,配方包括人參、川芎、羌活、獨活、前胡、枳殼、桔梗,還有柴胡、甘草和赤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