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治麻痧初編》~ 卷三 (7)
卷三 (7)
1. 附治驗
一兒水痘不易生長,壯熱煩躁。以百解散得微汗愈。
一兒出水痘,不作漿而疕結乾枯,身熱煩躁。余謂倒陷也。皆由風寒壅窒腠理,失於解散故也。以葛根湯加荊防翹蟬木通治之,腫退遍身紅點,余謂餘毒發疹,用荊防解毒湯愈。
一兒夏月出水痘稠密間多黑陷,煩渴,便秘,壯熱。余謂熱毒太甚,以三黃丸利之,又香薷飲合黃連解毒湯治之愈。
一兒水痘結疔於上齦,潰齒穿鼻。余謂痘時失於解散,毒乘陽明。以清胃湯合解毒湯愈。
一兒水痘失於解散,痘或膿瘡不斂。余以綿繭散敷之,又收歟解毒之劑愈。
又有風塊遊走遍體,或赤,或白,或癢,或痛,由風熱淫毒蘊於氣血,相搏而生,也用升麻葛根湯加荊防薄荷治之。
白話文:
一個孩子水痘長得很慢,發高燒煩躁不安,用百解散讓他微微出汗後就好了。
一個孩子出水痘,痘疹不長水泡,反而乾枯結痂,身體發熱煩躁。我認為這是痘疹內陷。都是因為風寒阻塞皮膚毛孔,沒有及時疏散導致的。我用葛根湯加入荊防、羌活、蟬蛻、木通治療,腫脹消退,全身出現紅點。我認為這是餘毒引起的疹子,於是用荊防解毒湯治療痊癒。
一個孩子夏天出水痘,痘疹密集,很多地方發黑凹陷,口渴,便秘,高燒。我認為是熱毒太盛,用三黃丸瀉下,又用香薷飲加黃連解毒湯治療痊癒。
一個孩子水痘在牙齦上形成疔瘡,潰爛,甚至穿透牙齒和鼻子。我認為是水痘初期沒有及時疏散,毒邪侵犯陽明經脈。用清胃湯加解毒湯治療痊癒。
一個孩子水痘沒有及時疏散,痘疹或膿瘡癒合不良。我用綿繭散外敷,又配合收斂解毒的藥物治療痊癒。
還有一些孩子身上出現遊走的風塊,有的紅色,有的白色,有的發癢,有的疼痛,這是因為風熱毒邪蘊積在氣血中,互相搏結而引起的,也用升麻葛根湯加入荊防、薄荷治療。
2. 秦氏《痘疹折衷》
3. 痧疹總論
秦氏景明曰:夫疹發熱之初,多似傷寒,惟疹子即痧麻,則咳嗽噴嚏,鼻流清涕,眼胞浮腫,其淚汪汪,面浮腮赤,噁心乾嘔為異耳。但見此候便要謹避風寒,戒葷腥厚味,用藥以表散之,俾皮膚通暢,腠理開豁,疹毒易出也。痘疹之發雖曰胎毒,未有不由天行厲氣而發者,故一時傳染彼此皆出。
用藥發散必先明其歲氣,如時令溫暖以辛涼之藥發之,防風解毒湯。暄熱以辛寒之藥發之,黃連解毒湯。嚴寒以辛溫之藥發之,桂枝解毒湯。時寒時暖以辛平之藥發之,升麻解毒湯。用升麻參朮乃權宜之法,須因時用藥不可誤作傷寒,妄施汗下反伐天和也。此言大有精細,又須看其虛實,如大便閉結,煩熱,甚而發不出者,以酒大黃利之;吐瀉不止,以參朮之類補之。經曰:毋實實,毋虛虛,損不足,補有餘。
夭人性命也。出之太遲發表為貴,出之太甚解毒為先。母伐天和,嘗觀歲氣。寒風凜凜,毒氣鬱而不行。炎日蒸蒸,邪氣乘而作厲。或施溫補勿助其邪,或用寒涼休犯其胃。制其過但取其平,誅其暴必欲其已。遠寒遠熱陰陽之勝負不齊,責實責虛人稟之強弱或異。大抵麻疹以發散為主,用藥發散而疹隨見則毒盡解矣。
若發不出再加藥發之,如加味麻黃散,外以芫荽酒糟蒸熱擦之,用薑汁和酒漿搽抹亦驗。自頭至足為齊。若出而頭面愈多者為佳,若遲延日久而不能出,反加腹脹氣喘昏眩悶亂煩躁而死矣。
看麻出法多於耳後、頂上、腰骽先見,其頂尖而不長,其形小而勻淨者,吉也。若色紅者,兼火化也證輕,化斑湯主之,人參白虎湯主之。如色白者血不足也,養榮湯主之。如紫赤乾燥晦暗乃火盛毒熾,六一散主之,四物湯去生地加柴胡黃芩乾葛紅花牛蒡子連翹之類,滋陰涼血而毒自除,所謂養陰退陽之義也,此證五死一生,如大青湯元參化毒湯亦可選用。若黑煤伏隱者則火毒尤甚,此證十死一生不可不明察之,而烏得混為施治也。
白話文:
痧疹總論
疹子初發時,症狀大多類似傷寒,但疹子(即痧麻)出現後,就會伴隨咳嗽、噴嚏、流清涕、眼瞼浮腫、眼淚汪汪、面部浮腫潮紅、噁心嘔吐等不同症狀。發現這些症狀,就要注意避免風寒,忌食肥甘厚味,用藥以疏通肌膚,使毛孔暢通,疹毒才能更容易排出。
雖然痘疹的發生被稱為胎毒,但沒有不因時行疫氣而發的,所以會迅速傳染。
用藥發散必須先了解當年的氣候,例如:天氣溫暖時,用辛涼的藥物發散,如防風解毒湯;天氣炎熱時,用辛寒的藥物發散,如黃連解毒湯;天氣寒冷時,用辛溫的藥物發散,如桂枝解毒湯;天氣時冷時暖時,則用辛平的藥物發散,如升麻解毒湯。使用升麻、人參、蒼朮等藥物是權宜之計,必須根據季節用藥,不可誤認為是傷寒,而妄施汗下,反而損害人體的正氣。這句話說明用藥需謹慎細緻,還要觀察病人的虛實。如果大便秘結、煩熱,疹子發不出來,就用酒大黃通便;如果吐瀉不止,就用人參、蒼朮等補益之藥。正如經書所說:「不要過度滋補,也不要過度瀉下,要做到損不足,補有餘。」
疹子的出現關係到人的性命。疹子出得太遲,以疏風發表為貴;疹子出得太厲害,則以解毒為先。治療時要觀察當年的氣候,寒風凜冽,毒氣鬱積不發;炎熱酷暑,邪氣乘虛而入。因此,天氣寒冷時不宜溫補,以免助長邪氣;天氣炎熱時不宜使用寒涼藥物,以免傷及脾胃。治療上要把握平衡,去除暴烈的病邪。遠離寒熱,陰陽失調,體質強弱不同,治療也需有所區別。總之,麻疹治療以發散為主,藥物發散後疹子出現,毒素也就解除了。
如果疹子發不出來,就要加用發散的藥物,例如加味麻黃散,並用芫荽酒糟蒸熱擦拭患處,或用薑汁和酒擦拭也有效,從頭到腳都要擦拭。疹子如果多出在頭面部,預後較好;如果遲遲不發,反而出現腹脹、氣喘、昏眩、煩躁等症狀,則可能危及生命。
觀察疹子的發出部位,大多先出現在耳後、头顶、腰部,疹子尖而不長,形狀小而均勻者,預後良好。如果疹子顏色發紅,表示有熱毒,症狀較輕,可用化斑湯或人參白虎湯治療;如果疹子顏色發白,表示氣血不足,可用養榮湯治療;如果疹子顏色紫赤乾燥晦暗,表示熱毒很盛,可用六一散治療,或用四物湯去生地黃,加柴胡、黃芩、葛根、紅花、牛蒡子、連翹等藥物,滋陰涼血,使毒自除,這就是所謂的「養陰退陽」;此種情況,預後多為五死一生,也可選用大青湯或元參化毒湯;如果疹子顏色黑如煤灰,隱隱約約,表示火毒更甚,預後多為十死一生,必須仔細辨別,不可混淆治療。
4. 痧疹發熱證治
痧疹雖云穢液之氣,必因風寒時氣攻擊則出,汗解之宜也,辛散之宜也。其可以苦者堅之乎,寒者束之乎。經曰:邪氣盛則熱,邪既盛矣非汗解何由而除。又曰:發表不遠熱,表既實非辛散何由而解。若表虛自汗疹毒易出,而妄投發表之藥,不免蹈虛虛之戒;若表實無汗大宜表散,則皮膚通暢麻疹易出矣。若猶未出亦不可再汗,恐致亡陽之變,只宜常以蔥白湯飲之,臨證審明虛實而治之。
時行出疹發熱,以火照之遍身,如塗朱之狀,此將出之兆。形細密,與痘細密者相以,但疹子出而易沒,非若痘之以漸長大也。形鮮紅與傷寒發斑相似,但疹之粒有小頭,非若斑之皮紅成片如蟻蚤之跡也。發熱之時遍身汗出者,毒從汗解,玄府開疹易出也。有鼻中血出者,毒從衄解,俱不可遽止。
若汗出太多,血出不止,此又火甚逼迫太過,致液妄流,血妄行,急以當歸六黃湯加浮小麥以止汗,茅花湯加元參百草霜以止衄,遲則汗出多而元氣虛,血出多而精神散,轉為不治之證矣。
渴喜飲水純是火邪肺焦胃干心火亢故也。初發熱渴者,升麻葛根湯加天花粉;已出而渴者,加天花粉麥門冬。渴甚,白虎湯合黃連解毒湯主之。然疹發之時未有不口渴者,但當以綠豆燈心炒陳米湯飲之,白虎湯佐之。若恣飲冷水必生水蓄之證,其有口不渴,渴不欲飲者,脾胃虛濡,有痰濕也。
身熱脈浮頭疼骨痛咳嗽氣急噦惡不食者乃傷寒而兼出疹也。以十神解毒湯或敗毒散主之。如夏月宜升麻葛根湯加羌活荊芥白芷桔梗前胡知母枳殼治之。若得汗而疹透,但身熱者,香薷飲合化斑湯療之。
白話文:
痧疹發熱的治療
痧疹雖然是污濁之氣引起的,但必須因為風寒等外邪侵犯才會發作,因此出汗和辛溫解表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不宜使用苦寒藥物,以免病情加重。經書記載:邪氣盛則發熱,邪氣盛了,不通過發汗怎麼去除呢?又說:發表能使熱邪外出,表證實邪不通過辛溫解表怎麼能解除呢?如果表虛自汗,疹毒容易透發,而濫用發表藥物,就會導致虛上加虛;如果表實無汗,就應該使用辛溫解表藥物,使皮膚通暢,麻疹容易發出。如果疹子還沒發出來,也不可以再強行發汗,以免耗傷陽氣,只需要經常喝蔥白湯即可。臨證時要仔細辨別虛實,再進行治療。
流行性出疹發熱,用火照射全身,像塗抹朱砂一樣,這是將要出疹的徵兆。疹子細密,與痘疹的細密相似,但是疹子一出就容易消退,不像痘疹那樣逐漸長大。疹子鮮紅,與傷寒發斑相似,但是疹子呈小顆粒狀,不像發斑那樣皮膚一片片發紅,像螞蟻或跳蚤的痕跡一樣。發熱時全身出汗的,毒邪從汗液排出,毛孔開泄,疹子就容易發出。鼻中出血的,毒邪從鼻腔排出,都不應該驟然止住。
如果汗出太多,出血不止,這是因為邪熱逼迫太甚,導致津液妄泄,血液妄行,應急用當歸六黃湯加浮小麥止汗,茅花湯加元參、百草霜止血,如果延誤治療,汗出太多會耗傷元氣,出血太多會損傷精神,就會轉變成不治之症。
口渴喜飲水,是因為火邪灼傷肺胃,心火亢盛。初期發熱口渴,用升麻葛根湯加天花粉;疹子已經發出而口渴的,加天花粉、麥門冬。口渴嚴重,用白虎湯合黃連解毒湯。但是疹子發作時,幾乎都會口渴,可以用綠豆、燈芯、炒陳米湯,再佐以白虎湯。如果恣意飲用冷水,就會產生水飲停滯的病症。如果口不渴,或者渴而不欲飲水,是脾胃虛弱,有痰濕。
身熱、脈浮、頭痛、骨痛、咳嗽、氣急、呃逆、惡心、不食,這是傷寒兼發疹子。用十神解毒湯或敗毒散治療。如果是夏天,用升麻葛根湯加羌活、荊芥、白芷、桔梗、前胡、知母、枳殼治療。如果發汗後疹子透發,只是身熱,用香薷飲合化斑湯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