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治麻痧初編》~ 卷三 (4)
卷三 (4)
1. 麻疹輕重不治要訣
或熱或退五六日而後出者輕。淡紅滋潤頭面勻淨而多者輕。發透三日而漸沒者輕。
頭面不出者重,紅紫暗燥者重,咽喉腫痛不食者重,冒風沒早者重,移熱大腸變痢者重。黑暗乾枯一出即沒者不治,鼻扇口張目無神者不治,鼻青糞黑者不治,氣喘心前吸者不治,麻後牙疳臭爛者不治。許氏橡村曰:麻之為患與痘並重,然一時出者,其形證大略相似,故治者嚴於痘而略於麻。
不知痘之境寬雖極險惡猶可從容圖治,麻之境促變生頃刻多有不及救者,故不可不預為之防也。預防之法在病家坐臥欲暖,飲食宜淡,二語盡之。在醫家慎發表三字盡之矣。所謂慎發表者,其一,體實之兒,火毒盛甚,發之太過,熱擁於上多有氣粗喘閉者,醫家見其喘閉,復以表藥繼之,熱不能降,甚致焚爍而死。抑思古人立方,升麻葛根湯之用芍藥所以和陰也,麻黃石膏湯發中有降也。
其一,體虛之兒出每遲滯,小經發散,元氣已浮,醫者謂出未透更重發之,麻雖出,而真陽之氣盡,拔無陰以攝致,有頃成喘脫者,予用六味地黃湯加人參納氣歸元,曾救一二。嘗語同道:凡見體弱之兒,及囟開面白目無神者,失母欠乳者,大病瘥後、或瘧痢後者,出雖遲緩,即當照顧元氣,萬不可過行發表,至於大概出見及輕重不治等證,守此數條,真屢試屢中之言,除虛實二者外皆當字字遵之,雖千狀萬變總不離此。
白話文:
麻疹輕重與預後要訣
麻疹發病五六天後才出疹者較輕;疹色淡紅、滋潤、頭面均勻分布且疹子較多者較輕;出疹三天後逐漸消退者較輕。
反之,頭面不出疹者較重;疹色紅紫暗沉乾燥者較重;咽喉腫痛、拒食者較重;受風後疹子很快消退者較重;疹子移至大腸引起痢疾者較重。疹色黑暗乾枯,一出即沒者不治;鼻翼扇動、張口呼吸、眼神呆滯者不治;鼻樑青紫、大便黑色者不治;呼吸急促、胸前吸氣困難者不治;麻疹痊癒後牙齒腐爛發臭者不治。
許氏(許叔微)在橡村(地名)說:麻疹的危害與痘疹相當,但發病時間相近時,症狀表現大致相似,所以治療麻疹比治療痘疹要更謹慎一些。痘疹的病程較長,即使病情危急,仍有時間從容治療;但麻疹病程短促,變化迅速,稍有不慎,往往來不及搶救,所以必須預先預防。預防的方法,病患臥床休息需保暖,飲食應清淡,醫生方面則應謹慎處理發汗。
所謂謹慎處理發汗,是指:第一,體質強壯的孩子,若火毒過盛,發汗過度,熱邪壅於上,容易出現氣粗喘息、呼吸困難等症狀。此時醫生見到喘息,又繼續使用發汗的藥物,熱邪無法下降,甚至可能導致燒灼而死。想想古人的處方,升麻葛根湯中加入芍藥,是為了滋陰和解;麻黃石膏湯,雖然發汗,但也兼顧清熱。
第二,體質虛弱的孩子,出疹往往遲緩,輕微的發散,元氣就已受損。醫生認為出疹不透,再次使用發汗藥物,雖然疹子出來了,但真陽之氣卻耗盡,陰氣不足以收攝,很快就會出現虛脫。我曾用六味地黃湯加入人參,以益氣回陽,曾救活一兩個這樣病兒。我常告誡同行:凡是體弱的孩子,以及囟門開、面色蒼白、眼神呆滯、缺母乳的孩子,或大病初癒、或患過瘧疾痢疾的孩子,即使出疹遲緩,也應注意保護元氣,絕對不能過度發汗。總體來說,關於麻疹的輕重與預後,以及各種不治的症狀,記住這幾個要點,屢試不爽。除了虛實體質之外,其他方面都要嚴格遵守,即使千變萬化,也逃不出這些規律。
2. 朱氏《痘疹傳心錄》
(《六醴齋醫書》)
白話文:
出自朱氏《痘疹傳心錄》,內容收錄於《六醴齋醫書》。
3. 疹
(一名痧子,又名麻子,又名瘯子)
朱氏濟川曰:夫疹亦胎毒也,比痘稍輕,然中有臟腑之分,發因時氣之擊。(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此四時之正氣也,冬宜寒而反溫,則陽氣發泄太早,至春必發疹也,故經曰:冬居溫暖,春必痘疹,又曰:少陽客勝則丹疹外發)證分虛實之異,治有補瀉之殊。
然其證之發也,類於傷寒,寒熱頭疼,目淚汪汪,鼻流清涕,嘔吐泄瀉,喘嗽噴嚏,譫妄溺澀,飲食不進,煩躁悶亂,睡臥不寧,此因陽火攻擊,以致毒乘於脾,熱留於心,而干於肺,蓋肺主皮毛,脾主肌肉,疹之出賴二臟以行其毒,惟利於發得透徹,則毒盡出皮膚,內熱自清,則無患矣。所以疹之出必咳嚏衄血嘔吐泄瀉也。
若其初發自頭面先見,而至足為齊。頭面淡紅愈多為佳,其形若芥子細密,其色若桃花紅活,隱見二三番,三四日漸沒,人事安寧,飲食如常,二便清調,此其順也。若亢熱喘急,發不能出,或一出即沒,或冒風沒早,或雖出而紫黑無神,或淡白乾枯,或身肢雖見,而頭面不出,及加喘脹胸高,肩息,狂言譫語,或口鼻出血,搦手搖頭,尋衣摸床,飲食不進,噦惡便秘,口出屍氣,皆不治,若喘嗽煩悶,睡臥不安,二便堅閉,飲食不進,疹雖出而紫滯,乃毒火熾盛,治宜清解為主。
若疹雖透而色淡白,乾咳不續,減食便溏,精神疲倦,乃中氣不足,宜固中氣而兼清肺為主。一有正氣不足,不能逐邪外出,致毒伏於內,喘脹而死,俗名悶疹也。間有風寒外襲,閉其腠理,或飲食停滯而氣道窒塞,以致疹不易出,治宜疏利為主。論曰:微汗而邪無蓄,便清而毒無壅。
且如腸胃結而疏利弗緩,腠理窒而發散毋遲,衄血而邪從衄解,利下而毒以利松,咽喉腫而降火為急,煩渴不已解毒為先。飲食減常須救胃,語言譫妄必清心。時令冷兮投辛熱,時令涼兮用辛溫,時令既溫辛涼無阻,時方炎熱辛寒可施。故曰:必先歲氣,毋伐天和。然而為治之要先宜解散為主,解散則皮膚通暢腠理開豁,則毒盡透解,則無餘邪之為後患。
若不知解散,或藥誤溫寒,或坐視犯禁,使邪不盡泄,留蓄於中,變證百出。或煩躁悶亂,瀉利失血,目赤口疳,不食便秘,喉痛聲啞,喘嗽痰涎,疔癰瘡腫等證見矣。古人曰:治別虛實,法宜變通。所謂活潑潑地是神術也。
今人以疹為輕,不能調護,乃為風寒外束,及為生冷內傷,郁遏毒氣,而不得外達。欲出不出或一出即沒,反毒內攻噬臍何及。醫者亦以為易治,孟浪用藥而不知禁,往往誤人,不為己咎也,可痛可惜。
疹之出有中腑之正疹,有風寒發疹,有厲毒發疹,有內傷發疹不可不辯。然中腑之正疹者辛涼而發之,風寒發疹者辛溫而汗之,厲毒發疹者辛寒而清之,內傷發疹者苦平而利之也。
凡疹之出雖先以發散為貴,若表實不易透,或風寒壅遏者發解可也;若表虛自汗,疹毒易出而妄投之,豈免虛虛之禍乎,臨疹當辯虛實不同一治。
凡出疹首尾慎不可用燥悍之藥者,蓋疹從肺始,肺屬金而西兌,勝燥之方性勇悍而少柔,喜清潤而畏燥烈,故曰疹要清涼,投清涼則升,用燥烈則亟。倘不得已而用麻黃桑皮等性燥之藥,必須蜜炒,再加性潤之藥佐之,以折其悍氣則可矣。若誤用之則金愈燥烈,譬猶滔天之焰復添以油,豈有不斃之理哉。
錢氏論疹要清涼,以辛涼之藥發之當矣。而昧者遂以清涼作寒涼看,始出便用芩連梔膏等以涼其邪熱,眼見圜闠之中疹兒殞歿相繼者多矣。蓋曰:疹者亦穢液之氣也,伏藏於人身之中,初無形臭,必待風寒時氣,鼓擊而出,則汗解之宜也。辛散之宜也。其可以苦者堅之乎。寒者束之乎。
經曰:邪氣盛則實。邪既盛矣,非汗散由何而解,若以苦而堅其肌皮,以寒而束其毫腠,則欲出未出之疹邪,使之從何地而宣泄乎。乃致反戈內攻,喘脹悶亂而死者多矣。間有受毒之輕,感邪之淺,或邪毒出於大半,其暴烈之勢稍衰者,亦從而侵蝕於喉舌而為疳,或留連於腸胃而為滯,延綿日久使兒悴弱而斃者亦多矣。凡用寒涼但可施於君相之令、炎夏之時,疹盡出之後亦當中病即止。
若寒水之司嚴寒之令,疹未盡出而投之,則火為寒鬱豈能發越乎。
白話文:
標題: [疹]
內容: 疹,又稱爲痧子、麻子、瘯子,源自朱氏濟川的描述指出,疹子本質上也是源於母體的胎毒,症狀較痘疹輕微,但同樣存在臟腑區分,發作受時氣影響(如春天溫熱、夏天酷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這些都是四季正常氣候。如果冬天本應寒冷卻溫暖,陽氣提前發泄,到了春天就很可能引發疹子。因此古籍記載:冬季過暖,春季必生痘疹。又說:少陽氣勝則丹疹外發)。疹症分爲虛實不同,治療方法也需補瀉有別。
疹子發作時,症狀類似傷寒,患者會感到寒熱交替、頭疼、淚眼汪汪、鼻涕橫流、嘔吐腹瀉、喘咳噴嚏、譫妄尿澀、食慾不振、煩躁混亂、睡眠不安,這是因爲陽火攻擊,導致毒素乘虛而入脾臟,熱毒滯留在心臟,並影響到肺臟。肺主皮毛,脾主肌肉,疹子的出現依賴這兩個臟器來排毒,只有徹底發透,毒素才能完全從皮膚排出,體內熱毒自然清除,就不會有後遺症了。因此疹子發作時通常會伴隨咳嗽、噴嚏、鼻血、嘔吐、腹瀉等症狀。
疹子初期從頭部和麪部開始顯現,最後蔓延至腳部。頭部和麪部出現的疹子越多越好,形狀像細小的芥子,顏色紅潤如桃花,疹子隱現兩三次後,在三四天內逐漸消失,患者精神穩定,飲食正常,大小便通暢,這是順症的表現。如果高燒不退、喘息急促、疹子無法發出,或者剛一出現就消失,或者因爲風寒過早消退,或者雖然疹子出現但呈紫黑色無光澤,或者疹子顏色淡白乾枯,或者身體其他部位出現疹子但面部沒有,以及伴隨喘脹、胸部高起、呼吸困難、胡言亂語、口鼻出血、手腳抽搐、搖頭晃腦、煩躁不安、噁心便祕、口中散發屍臭味,這些情況都很難治療。如果患者喘咳煩悶、睡眠不安、大小便閉塞、飲食不進、疹子雖出但顏色暗沉,這表明毒火旺盛,治療應以清熱解毒爲主。
如果疹子雖已透出但顏色淡白,乾咳不止、食慾減退、大便稀軟,精神疲憊,這表明中氣不足,治療應以鞏固中氣並清肺爲主。一旦正氣不足,無法將邪氣驅除體外,導致毒素潛伏在體內,患者會出現喘脹症狀直至死亡,這在民間被稱爲“悶疹”。有時因爲風寒外襲,堵塞了皮膚毛孔,或者飲食停滯導致氣道阻塞,使疹子難以發出,治療應以疏利爲主。古語有云:微汗可排邪,清便能去毒。
如果腸胃堵塞而疏利無效,或者皮膚毛孔堵塞而發散遲緩,或者鼻血流出而邪氣隨血排出,或者腹瀉使毒素得以緩解,或者咽喉腫痛而急需降火,或者持續煩渴需要先解毒,或者食慾減退需要救治胃部,或者胡言亂語需要清心。根據季節變化選擇辛熱、辛溫、辛涼或辛寒藥物。總之,治療前必須考慮季節因素,不要破壞自然和諧。然而,治療的關鍵首先是解散邪氣,讓皮膚通透、毛孔開放,毒素就能徹底排出,避免後續的邪氣爲患。
如果不瞭解解散的重要性,或者用藥不當,或者忽視禁忌,導致邪氣無法完全排出,殘留在體內,就會引發各種併發症。例如煩躁混亂、腹瀉失血、眼睛充血、口腔潰瘍、食慾不振、便祕、喉嚨疼痛、聲音嘶啞、喘咳痰多、疔瘡腫脹等症狀。古人說:治療要區分虛實,方法需靈活變通。這就是所謂的“活潑潑”的神術。
現在人們往往認爲疹子是輕微疾病,未能妥善護理,結果導致風寒外束或生冷內傷,毒素被壓抑無法外發。疹子欲出不出,或者一出來就消失,反而導致毒素向內攻噬,危及生命。醫生也可能輕視疹子,隨意用藥,不瞭解禁忌,經常誤診,卻不承擔責任,令人痛心和遺憾。
疹子的出現有中腑正疹、風寒疹、厲毒疹和內傷疹之分,不可一概而論。對於中腑正疹,應用辛涼藥發散;對於風寒疹,應用辛溫藥出汗;對於厲毒疹,應用辛寒藥清熱;對於內傷疹,應用苦平藥疏通。
疹子雖然首先以發散爲重,但如果表證實邪不易透發,或者風寒阻塞,可以通過發散解決;但如果表虛自汗,疹毒容易外發,而盲目使用發散藥物,豈不是雪上加霜?在治療疹子時,應當辨明虛實,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在疹子初期和後期,切忌使用燥悍的藥物。因爲疹子始於肺臟,肺屬金,對應西方兌位,燥性藥物性質勇猛而缺乏柔潤,喜歡清涼滋潤而畏懼燥熱猛烈。因此,治療疹子應注重清涼,使用清涼藥物可以促進疹子發展,而使用燥熱藥物則會加劇病情。如果非要用麻黃、桑皮等乾燥藥物,必須先用蜂蜜炒制,再加入潤澤藥物輔助,以抑制其悍氣,這樣才能安全使用。否則,肺臟將更加乾燥,就像在滔天烈焰中再添燃料,後果不堪設想。
錢氏論述指出,治療疹子應注重清涼,使用辛涼藥物發散疹毒,這是正確的。然而,有些人錯誤地將清涼理解爲寒涼,一開始就使用黃連、黃芩、梔子膏等寒涼藥物來降低邪熱,導致許多孩子在疹子期間相繼去世。事實上,疹子是由體內穢液之氣引起的,原本無形無味,但在風寒時氣的刺激下才會爆發出來,這時應該通過汗解和辛散來處理。怎麼能用苦寒藥物來固表呢?
古籍記載:“邪氣盛則實。”既然邪氣已經旺盛,除了通過汗散來解決,還有其他辦法嗎?如果用苦寒藥物來固表,會使肌肉和皮膚變得堅實,毛孔閉塞,那麼那些尚未完全發出的疹子邪氣將如何宣泄?這會導致邪氣反攻體內,造成喘脹、煩躁混亂等症狀,甚至導致死亡。即使有些孩子的中毒程度較輕,感受邪氣的程度較淺,或者邪毒已經大部分排出,邪氣的猛烈勢頭減弱,也會侵蝕喉嚨和舌頭,引發潰瘍,或者滯留在腸胃,造成滯留,長期困擾孩子,使其日漸憔悴而死亡。使用寒涼藥物只適用於炎熱夏季,疹子完全出現後也應立即停止。
如果在嚴寒季節,疹子還未完全出現就使用寒涼藥物,那麼火氣被寒氣抑制,疹子如何能夠順利發越呢? 錢氏認爲,治療疹子要注重清涼,使用辛涼藥物發散疹毒是正確的。然而,一些人誤解了清涼的概念,將其視爲寒涼,一開始就使用黃連、黃芩、梔子膏等寒涼藥物來降低邪熱,導致許多兒童在疹子期間相繼去世。實際上,疹子也是一種穢液之氣,潛伏在人體內部,起初無明顯形態和氣味,直到受到風寒時氣的刺激,纔會引發出來,此時應採取汗解和辛散的方法。我們怎能使用苦寒藥物來固表呢?
經書上說:“邪氣盛則實。”既然邪氣已經旺盛,除了通過汗散來解決,還有其他辦法嗎?如果用苦寒藥物來固表,會使肌肉和皮膚變得堅實,毛孔閉塞,那麼那些尚未完全發出的疹子邪氣將如何宣泄?這會導致邪氣反攻體內,造成喘脹、煩躁混亂等症狀,甚至導致死亡。有些孩子的中毒程度較輕,感受邪氣的程度較淺,或者邪毒已經大部分排出,邪氣的猛烈勢頭減弱,也會侵蝕喉嚨和舌頭,引發潰瘍,或者滯留在腸胃,造成滯留,長期困擾孩子,使其日漸憔悴而死亡。使用寒涼藥物只適用於炎熱夏季,疹子完全出現後也應立即停止。
如果在嚴寒季節,疹子還未完全出現就使用寒涼藥物,那麼火氣被寒氣抑制,疹子如何能夠順利發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