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德

《專治麻痧初編》~ 卷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7)

1. 藥方

升麻散,治疹疱未出,疑貳之間,身熱與傷寒溫疫相似,及瘡子已出發熱,並可服之方。

升麻,芍藥,葛根(銼炒),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二歲兒,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以時,日三夜一服。

白虎湯,治痘疱麩疹斑瘡赤黑出不快,及疹毒餘熱,並溫熱病,中暑氣,煩躁熱渴方。

石膏(四兩),知母(一兩半,銼),甘草(炙,三兩),人參(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粳米二十粒,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以時,小兒減半服。春冬秋寒有證亦服,但加棗煎,並乳母亦令服之。

紫草散,(閻氏名四聖散),治伏熱在胃經,暴發痘疱瘡疹,一切惡候,出不快,小便赤澀,心腹脹滿方。

紫草(去苗,一兩),甘草(生用),木通(去根節銼),枳殼(去穰麩炒),黃耆(炙銼,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無時。閻氏治瘡疹出不快,及倒擫,四聖散即此方也。然既名四聖散,何以有五味,疑黃耆當注云虛者加入。

附錢氏紫草散,發斑疹。

釣藤鉤子,紫草茸(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匙,或五分、一錢,溫酒調下,無時。

又附,閻氏方藍根散,治瘡疹出不快及倒擫。

板藍根(一兩),甘草(三錢,銼)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取雄雞冠血三兩點,同溫酒少許,食後同調下,二方無證勿服。

抱龍丸,治一切風熱,中暑,驚悸,瘡疹欲出,多睡,咳嗽,涎盛,面赤,手足冷,發溫壯,睡中驚,搐搦不寧,脈洪數,頭痛嘔吐,小便赤黃方。

天南星(銼開,里白者生為末,臘月內取黃牛膽汁和為劑,卻入膽內陰乾,再為末,半斤),天竺黃(二兩,別研),硃砂(二錢,研水飛),雄黃(半兩,研水飛),麝香當門子(一錢,別研),牛黃(一字,別研)

上同研極細末,甘草水和丸,芡實大,窨干,竹葉或薄荷湯化下一丸,不拘時候。一方不用牛黃。

救生散,治瘡疹膿疱、惡候危困、陷下黑色方。

豶豬血(臘月內以新瓦罐子盛,掛於屋棟上,陰乾取末一兩)馬牙硝(一兩,研),硼砂(研),硃砂(研水飛),牛黃(研),龍腦(研),麝香(一錢,別研)

上研極細,每二歲兒取一錢,新汲水調下,大便下惡物,瘡疱紅色為度,不過再服,神驗無比。

牛李膏(錢氏云:一名必勝膏),治瘡疹痘疱惡候見於皮膚下不出,或出而不長,及黑紫內陷,服之即順,救危急候。愚小年病此,危惡殆極,父母已不忍視,遇今太醫丞錢公乙下此藥得安,因懇求真法。然此方得於世甚久,惟於收時不知早晚,故無全效。今並收時載之,學者宜依此方。

白話文:

[藥方]

升麻散: 適用於麻疹或水痘剛要發作,病況介於發病與未發病之間,身體發熱類似傷寒或溫疫,以及瘡疹已經冒出卻持續發熱的情況。 藥材:升麻、芍藥、葛根(切碎炒過)、甘草(烤過),各一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 用法:每次二歲兒童服用二錢,加入一碗水煎煮至剩五分,去除藥渣,溫服,不拘泥於時間,每天白天服用三次,晚上服用一次。

白虎湯: 適用於痘疹、麻疹、斑疹等疹子顏色呈赤色或黑色,難以順利發出,以及疹毒未完全消除、溫熱病、中暑引起的煩躁口渴等症狀。 藥材:石膏(四兩)、知母(切碎,一兩半)、甘草(烤過,三兩)、人參(半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 用法:每次服用二錢,加入一碗水,放入二十粒粳米一同煎煮至剩七分,去除藥渣,溫服,不拘泥於時間,兒童用量減半。春天、冬天、秋天等寒冷季節,若有上述症狀也可服用,但需加入紅棗一起煎煮。哺乳期的母親也可服用。

紫草散: (又名閻氏四聖散) 適用於體內鬱熱在胃經,突然爆發的痘疹、麻疹等各種惡劣症狀,疹子難以順利發出,小便赤澀,心腹脹滿。 藥材:紫草(去除莖苗,一兩)、甘草(生用)、木通(去除根節,切碎)、枳殼(去除內膜,麩炒)、黃耆(烤過,切碎),各半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 用法:每次服用二錢,加入一碗水煎煮至剩八分,去除藥渣,溫服,不拘泥於時間。閻氏用此方治療瘡疹難以順利發出以及倒陷的症狀,此方即為四聖散。但既名四聖散,為何有五味藥材,可能是黃耆應註明虛弱者才需加入。

附錢氏紫草散: 適用於發斑疹。 藥材:釣藤鉤子、紫草茸(等分)。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 用法:每次服用一匙,或五分、一錢,用溫酒調服,不拘泥於時間。

又附,閻氏方藍根散: 適用於瘡疹難以順利發出以及倒陷的症狀。 藥材:板藍根(一兩)、甘草(切碎,三錢)。 製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 用法:每次服用半錢或一錢,取公雞冠血三滴,加入少許溫酒,飯後一同調服。以上兩個附方,無相關症狀請勿服用。

抱龍丸: 適用於各種風熱、中暑、驚悸、瘡疹將發未發、嗜睡、咳嗽、痰多、面色赤紅、手足冰冷、發熱、睡眠中驚醒、抽搐不安、脈象洪數、頭痛嘔吐、小便赤黃等症狀。 藥材:天南星(切開,選擇裡面白色的,生用磨成粉,在臘月取黃牛膽汁調和製成丸,再放入牛膽內陰乾,之後再磨成粉,半斤)、天竺黃(另外研磨,二兩)、硃砂(研磨後用水飛法處理,二錢)、雄黃(研磨後用水飛法處理,半兩)、麝香當門子(另外研磨,一錢)、牛黃(另外研磨,少量)。 製法:將以上藥材一同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甘草水調和製成丸藥,大小如芡實,陰乾。 用法:用竹葉或薄荷湯化服一丸,不拘泥於時間。另一種做法是不使用牛黃。

救生散: 適用於瘡疹膿皰、病情危急、瘡疹凹陷且呈黑色的情況。 藥材:豶豬血(臘月時用新瓦罐盛裝,掛在屋樑上陰乾後取末,一兩)、馬牙硝(研磨,一兩)、硼砂(研磨)、硃砂(研磨後用水飛法處理)、牛黃(研磨)、龍腦(研磨)、麝香(另外研磨,一錢)。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 用法:每次二歲兒童服用一錢,用新汲取的水調服,待大便排出穢物,瘡疹呈紅色時為好轉的跡象,最多服用兩次即可見效。

牛李膏: (錢氏又名為必勝膏) 適用於瘡疹痘疱等惡劣症狀,疹子在皮膚下難以發出,或發出後不生長,或呈現黑紫色內陷,服用後可使症狀好轉,用於危急情況的急救。我小時候也曾患此病,病情非常危險,父母都不忍心看,幸得當時太醫丞錢公傳授此藥才得以平安,因此懇求得到此方真傳。此方在世流傳已久,但因採收時間掌握不當,效果不佳。現在將採收時間一併載明,學習者應依此方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