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治麻痧初編》~ 卷三 (2)
卷三 (2)
1. 聶氏《活幼心法》
聶氏久吾曰:麻疹形如麻痘,疹形如豆,皆象其形而名之也。麻痘俱胎毒。而痘出五臟,臟屬陰,陰主閉藏,其毒深而難散;麻出六腑,腑屬陽,陽主發泄,其毒淺而易散。臟陰多虛寒,故痘可溫補;腑陽多實熱,故麻宜解散。然麻雖屬腑,而其熱毒之氣上蒸於肺,肺主皮毛,實受其毒。
是以發熱之初雖似傷寒,而肺家見證獨多,咳嗽,噴嚏,鼻流清涕,眼泡腫,眼淚汪汪,面腫腮赤,是也。治之之法惟在宣發其毒,以盡出之於外。雖紅腫之甚,狀如漆瘡,亦不足慮,以其既發於外,即可免乎內攻,不若痘家之必顧其收結也。此證若調治得法十可十全,而調治失宜則殺人易如反掌。
蓋麻疹有所大忌,病家犯其所忌則至於殺人,醫家犯其所忌亦至於殺人也。其所忌不同,同忌閉塞,其毒不得發泄也。今先標四大忌於前,令人勿犯,然後制方於後。
忌葷腥生冷風寒
出麻疹時大忌食葷腥,食生冷,冒犯風寒,皆能使皮膚閉塞,毒氣抑鬱而內攻也。
忌驟用寒涼
初發熱時最忌驟用寒涼以冰毒,使毒邪抑遏不得出,則成內攻之患。而昔人謂天氣喧熱宜用辛涼發之,如黃連解毒湯之類,不知天時暑熱之氣,豈寒涼之藥所能解,今驟用寒涼恐不足以解外熱,而適足以阻內熱,使不得出也。
曾見有一宦家艱子息,得一男甫一歲,出麻發熱,麻未見形而發搐,醫誤認為急驚,而用涼藥攻之,遂令麻毒隱隱在皮下不出,後醫以滋陰為主,而用四物等藥亦不能救,煩悶聲啞至旬日而死,此可以知涼藥冰毒之害矣,今因天熱而驟用寒涼豈理也哉。
忌多用辛熱
初發熱時最忌多用辛熱,以助毒,如桂枝麻黃羌活之類,能使毒壅蔽而不得出,亦致內攻之患。而昔大謂天氣大寒宜用辛熱,如桂枝湯之類發之,不知天氣大寒只宜置之燠室,謹避風寒可也,且天氣雖寒而人身之熱毒未必減也,而多用辛熱豈理也哉。
忌誤用補澀
麻出之時多有自利不止者,其毒亦因利而散,殊無妨害。如泄利過甚,則以加味四苓散與之,切忌用參朮訶蔻補澀之藥,重則令腹脹喘滿而不可救,輕則變為休息痢纏綿不已也。戒之戒之。
加味四苓散,木豬苓,木通(各八分),澤瀉,赤茯苓(各七分),車前子(略炒),川黃連,黃芩(俱乾炒),牛蒡子(揀淨炒香研碎,各五分),燈心(一團。同煎,食前服,初發熱欲出未出時宜用。)
宣毒發表湯,升麻,白粉葛(各八分),防風(去蘆),桔梗(各五分),荊芥穗,薄荷,甘草(各三分),牛蒡子(炒香研細),連翹(去心蒂研碎),前胡,枳殼(麩炒),木通,淡竹葉(各六分),天氣大熱加黃芩(炒,八分)大寒加麻黃(八分炙),麻已出而紅腫太甚宜用。
化毒清表湯,牛蒡子(炒香研碎),連翹,天花粉,地骨皮,川黃連,黃芩,山梔(炒),知母,乾葛,元參(各八分),桔梗,前胡,木通(各六分),甘草,薄荷,防風(各三分),口渴加麥冬(去心,一錢),白石膏(煅研,三錢),大便澀加酒炒大黃(一錢二分),有毒氣流注而成痢者宜用。
清熱導滯湯,川連,條芩,白芍,炒枳殼,山楂肉(各一錢),厚朴(去皮薑汁炒),青皮,檳榔(各六分),當歸,甘草,牛蒡子,連翹(各五分),紅多者加紅花(三分),地榆炭(五分),秘澀甚者加酒炒大黃(一錢二分)紙捻照法
用學書竹紙或燒錢草紙烘乾作捻子,如小指大,蘸清油於燈上,往來熏熾,令紙條無泡,不瀑吒,又飽蘸油略熏熾,令油無泡即點捻子,將患者房內窗門閉,令黑暗,看其左顴有何色點,右顴有何色點,中庭有何色點,觀兩顴,宜以捻子在兩耳邊及鼻邊平照;觀中庭,宜以捻子在兩目角邊平照,看其皮中,歷歷可指,是赤是紫是點是塊曉然明白。若是麻疹則浮於皮外肉內無根,若是痘瘡根在肉內極深。
若以捻子當顴及中庭正照則黯而不見,捻子有灰即掐去,令光明朗。如此照之,病情在內者可以預見,若以天日之光觀之亦不見矣。
白話文:
聶氏說道:麻疹和麻痘的形狀類似,都像豆子一樣,因此以此命名。麻痘和麻疹都是源自胎毒。但痘由五臟而出,五臟屬陰,陰主封閉儲藏,所以痘的毒素深且難以消散;而麻疹由六腑而出,六腑屬陽,陽主發泄,因此麻疹的毒素淺且容易散去。五臟多陰虛寒涼,所以痘疹可用溫補療法;六腑多陽實熱,所以麻疹應以解散治療。然而,雖然麻疹屬於腑疾,但其熱毒之氣會向上蒸騰至肺部,肺主皮毛,實際上會受到毒素影響。
因此,在發燒初期雖看似風寒,但肺部的症狀尤為明顯,如咳嗽、打噴嚏、鼻流清涕、眼睛浮腫、淚水汪汪、面部腫脹腮紅等。治療方法主要在於排毒,使其完全從外部排出。即使紅腫嚴重,看起來像漆瘡,也不必過度擔心,因為既然已經在外部表現出來,就可以避免內部攻擊,不像痘疹那樣必須考慮收結問題。如果治療得當,這種病症可以完全康復,但如果處理不當,則可能造成致命危害。
麻疹有幾個重要的禁忌,如果患者或醫生違反了這些禁忌,都可能導致危險。首先,要避免食用葷腥、生冷食物以及接觸風寒,這些都會導致皮膚閉塞,毒素無法正常釋放,反而向內攻擊身體。其次,剛開始發燒時,避免立即使用寒涼藥物,這會讓毒素被抑制,無法順利排出,形成內攻的風險。再者,剛開始發燒時,避免過度使用辛熱藥物,如桂枝、麻黃、羌活等,這些會助長毒素,同樣導致毒素無法排出,引起內攻。最後,避免錯誤使用補澀藥物,如人參、白朮、訶子等,這會導致腹部脹滿,呼吸困難,甚至無法挽救,或者轉變為長期不愈的休息痢。
接著,聶氏列出了幾種針對麻疹的治療方劑,包括「加味四苓散」、「宣毒發表湯」、「化毒清表湯」和「清熱導滯湯」。每種方劑都有其特定的應用情況,例如「加味四苓散」適用於麻疹初發熱、想要出疹但尚未完全出現的時候。「宣毒發表湯」則適用於天氣酷熱時,麻疹已出但紅腫過度的情況。「化毒清表湯」則適用於有熱毒氣流注導致痢疾的情況。「清熱導滯湯」則適用於熱毒導致的大便乾澀、便祕等症狀。
此外,聶氏還提到了一種特殊的診斷方法,稱為「紙捻照法」。該方法通過在昏暗的環境中使用浸透清油的紙捻來照亮患者的臉部,觀察臉頰、額頭和鼻子周圍的顏色變化,從而判斷麻疹的具體情況。此法能夠幫助醫生提前瞭解患者內部病情,以進行更精準的治療。
總之,聶氏強調了麻疹治療中的幾個關鍵點,包括適當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避免使用不適合的藥物以及及早正確診斷和治療。通過遵循這些原則,可以有效控制麻疹,避免其帶來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