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德

《專治麻痧初編》~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五臟瘡疹證治

桔梗(二兩),甘草(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加荊芥防風名如聖湯。

董氏《斑診備急方》加惡實麥門冬,亦名如聖湯。

閻氏孝忠附方

小兒耳冷䯌冷,手足乍冷乍熱,面赤,時嗽嚏驚悸,此瘡疹欲發也。未能辨認,間服升麻葛根湯,消毒散,已發未發皆宜服;仍用胡荽酒,黃柏膏;暑月煩躁,食後與白虎湯,玉露散;熱盛與紫雪;咽痛或生瘡與甘桔湯,甘露飲子。余依錢氏說。

大人同。

升麻葛根湯,治傷寒溫疫風熱,壯熱頭痛肢體痛,瘡疹已發未發並宜服之。

升麻,乾葛,芍藥,甘草(各半兩,炙)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量大小與之,溫服無時。

《千金方》無甘草有黃芩,名,四物解肌湯,,治少小傷寒。

消毒散,治瘡疹未出;或已出,未能勻遍,又治一切瘡。涼膈去痰治咽痛。

牛蒡子(二兩,炒),甘草(半兩),荊芥穗(一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不拘時。

《活人書》,鼠黏子湯,有防風,治證同。

黃柏膏,治瘡疹已出,用此塗面,用胡荽酒。

黃柏(一兩,去皮),甘草(四兩),新綠豆(一兩半)

上為細末,生油調,從耳前至眼輪,並厚塗之,日三兩次。如早用瘡不上面,縱有亦少。

胡荽酒,胡荽(細切四兩,以好酒二盞,煎一二沸,入胡荽,再煎少時,用物合定放冷)上每吸一二口,微噴從頂至足勻遍,勿噴頭面。病人左右常令有胡荽,即能闢去汗氣,瘡疹出快。

瘡疹忌外人及穢觸之物,雖不可受風冷,然亦不可擁遏,常令衣服得中,並虛涼處坐臥。

甘露飲子,治心胃熱,咽痛口舌生瘡,並瘡疹已發未發並可服。又治熱上攻牙齦腫,牙齒動搖。

生地黃(焙),熟地黃(焙),天門冬(去心焙),麥門冬(去心焙),枇杷葉(去毛),黃芩(去心),石斛(去苗),枳殼(去穰麩炒),甘草(炙),山茵陳葉

上各等分,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八分,食後溫服。牙齒動搖,牙齦腫熱,含漱渫並服。《活人書》曰:胃中客熱,口臭不思飲食,或飢煩不欲食,齒齦腫疼,膿血,舌口咽中有瘡,赤眼,目瞼重不欲開,瘡疹已發未發並宜服此。《本事方》無麥冬犀角尖,治胃熱口臭牙宣,赤眼口瘡,一切瘡疼。

白虎湯,解暑毒煩躁,身熱,痰盛,頭痛,口燥,大渴。

知母(一兩半,焙),甘草(半兩,炒),石膏(四兩),白粳米(八錢)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八分。食後溫冷隨意服,氣虛人加人參同煎。

紫雪,治驚癇百病,煩熱涎厥,及傷寒胃熱發斑,一切熱毒喉痹腫痛,又治瘡疹毒氣上攻咽喉,水漿不下。

白話文:

五臟瘡疹的治療方法

桔梗甘草方

使用桔梗二兩,甘草一兩,將其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一碗水煎至七分,去除藥渣後,在飯後溫服。如果加入荊芥和防風,就叫做如聖湯。董氏的《斑疹備急方》中,會加入牛蒡子和麥門冬,也稱作如聖湯。

閻氏孝忠的附加方

小兒如果出現耳朵和脊背發冷,手腳時冷時熱,臉色發紅,偶爾咳嗽、打噴嚏、驚悸等症狀,這表示瘡疹即將發作。如果無法判斷是否為瘡疹,可以間歇服用升麻葛根湯或消毒散,無論是已發作或未發作的瘡疹都適合服用。同時,可以使用胡荽酒和黃柏膏。在炎熱的月份,如果感到煩躁,可以在飯後服用白虎湯或玉露散。如果熱象明顯,可以服用紫雪。如果出現咽喉疼痛或長瘡,可以服用甘桔湯或甘露飲子。其他的治療方法可以參考錢氏的說法。

大人患病時,治療方法與兒童相同。

升麻葛根湯

升麻葛根湯可用於治療因風熱引起的傷寒、溫疫等疾病,症狀有發高燒、頭痛、肢體疼痛等。對於已發作或未發作的瘡疹都適用。

組成:升麻、乾葛、芍藥、炙甘草各半兩。 用法:將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加入一碗半水煎至一碗,根據病人的體型大小給予適當的劑量,溫服,不限時間。

《千金方》中,此方沒有甘草,而是加入黃芩,稱為四物解肌湯,用於治療小兒傷寒。

消毒散

消毒散可用於治療瘡疹未發作,或已發作但未均勻分佈,也可用於治療各種瘡。此方具有清熱、化痰、止咽痛的功效。

組成:炒牛蒡子二兩、甘草半兩、荊芥穗一兩。 用法:將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碗半水煎至一碗,溫服,不限時間。

《活人書》中的鼠黏子湯,加入了防風,功效相同。

黃柏膏

黃柏膏用於治療已發作的瘡疹,塗抹在面部,並配合使用胡荽酒。

組成:黃柏(去除外皮)一兩、甘草四兩、新綠豆一兩半。 用法:將藥材磨成細末,用生油調勻,從耳前塗抹到眼周,厚厚地塗抹,每日三到兩次。如果早點使用,瘡疹就不會出現在臉上,即使有也會很少。

胡荽酒

使用胡荽(切碎四兩),加入好酒二碗,稍微煮沸一兩次,再加入胡荽煮一下,用器皿密封放涼。每次吸一兩口,從頭頂到腳均勻地噴灑,但不要噴到頭面部。讓病人身邊常有胡荽,可以去除汗味,使瘡疹更快發出來。

患瘡疹時,要避免外人和不潔之物的接觸。雖然不可受風寒,但也不可捂得太嚴實,要讓衣服保持適中,並在涼爽的地方休息。

甘露飲子

甘露飲子可用於治療心胃有熱、咽喉疼痛、口舌生瘡,以及已發作或未發作的瘡疹。也可用於治療熱邪上攻導致牙齦腫痛、牙齒鬆動等症狀。

組成:焙乾的生地黃、焙乾的熟地黃、焙乾的去心天門冬、焙乾的去心麥門冬、枇杷葉(去毛)、去心黃芩、去苗石斛、去穰麩炒過的枳殼、炙甘草、山茵陳葉,各等分。 用法:將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加入一碗水煎至八分,飯後溫服。牙齒鬆動、牙齦腫痛時,可以含漱並服用。 《活人書》提到,此方可治療胃中有熱、口臭、不想吃飯或飢餓煩躁、牙齦腫痛、流膿血、舌口咽喉有瘡、眼睛發紅、眼瞼沉重、瘡疹已發或未發等症狀。《本事方》中的甘露飲子,沒有麥門冬和犀角尖,可治療胃熱口臭、牙齦出血、眼睛發紅、口瘡等各種瘡痛。

白虎湯

白虎湯可用於解除暑熱引起的煩躁、身熱、痰多、頭痛、口乾、口渴等症狀。

組成:焙乾的知母一兩半、炒甘草半兩、石膏四兩、白粳米八錢。 用法:將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碗水煎至八分。飯後溫涼服用,氣虛的人可以加入人參一起煎。

紫雪

紫雪可用於治療驚癇、各種疾病引起的煩熱、昏厥,以及傷寒引起的胃熱、發斑,以及各種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也可用於治療瘡疹毒氣上攻咽喉,導致無法下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