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德

《專治麻痧初編》~ 卷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 (5)

1. 許白沙先生論小兒病脈

凡候小兒脈,當以大指按三部,一息六七至為平和。十至為發熱,五至為內寒。(一作脹)脈緊為風癇,沉緩為傷食,促急為虛驚,弦急為氣不和,沉細為冷,浮為風,大小不勻為惡候,為鬼祟,浮大數為風為熱,伏結為物聚,單細為疳勞腹痛多喘嘔。而脈洪者為有蟲,沉(一作浮)而遲潮熱者胃寒也,溫之則愈。

予嘗作歌以記之,歌曰:小兒脈緊風癇候,沉緩傷食多吐嘔,弦急因知氣不和,急促虛驚神不守,冷則沉細風則浮,牢實大便應秘久,腹痛之後緊而弦,脈亂不治安可救。變蒸之時脈必變,不治自然無過謬,單細疳勞洪有蟲,大小不勻為惡候,脈沉(一作浮)而遲有潮熱,此必胃寒來內寇,(內一作作)瀉利浮大不可醫,仔細斟量宜審究。凡嬰兒未可脈者,俗醫多看虎口中紋顏色,與四肢冷熱,驗之亦有可取。

予又以二歌記之。虎口色歌曰:紫熱紅傷寒,青驚白色疳,黑時因中惡,黃即困脾端。冷熱證歌曰:鼻冷定知是瘡疹,(一作痘症)耳冷應知風熱證,通身皆熱是傷寒,上熱下冷傷食病。若能以色脈參伍,驗之所得亦過半矣。

白話文:

觀察小兒脈象,應以拇指按壓三部脈搏,每分鐘脈搏六七次為正常。十次以上為發熱,五次以下為內寒(也有人說是脹)。脈象緊促為風癇,沉而緩慢為傷食,脈搏急促為虛驚,脈象弦急為氣不和,沉細為體寒,脈浮為風邪,脈搏大小不均為凶兆,可能是鬼祟作祟;脈浮大而數為風熱,脈象伏而按之不顯為積滯,脈單細為疳勞,常伴腹痛、喘息嘔吐。脈洪大為蟲積,脈沉(也有人說是浮)而遲,並伴有潮熱為胃寒,溫補則可痊癒。

我曾作歌一首記錄這些脈象:小兒脈緊是風癇,沉緩傷食吐又嘔;脈弦氣滯不調和,脈急虛驚神不守;脈冷沉細風則浮,脈實大便必秘久;腹痛之後脈緊弦,脈亂不安難救助。疾病變化時脈象也隨之改變,不治療自然也有好轉的可能;脈單細是疳勞,脈洪大是蟲積在腹;脈搏大小不均為凶兆,脈沉(也有人說是浮)而遲伴潮熱,這是胃寒內侵;瀉痢伴脈浮大則難以醫治,需仔細觀察,審慎判斷。

對於不會把脈的嬰兒,民間醫生常觀察虎口紋路的顏色及四肢冷熱,這種方法也有一定參考價值。

我又作了兩首歌來記錄這些觀察方法。關於虎口顏色:紫色代表發熱,紅色代表傷寒,青色代表驚風,白色代表疳積,黑色代表中惡,黃色代表脾胃虛弱。關於冷熱證:鼻子冰冷是瘡疹(也有人說是痘症),耳朵冰冷是風熱,全身發熱是傷寒,上身熱下身冷是傷食。如果能將顏色和脈象結合起來觀察,診斷的準確率就能超過一半。

2. 郭白雲先生論痘疹三不宜

凡盛出之際宜解肌,以托其出,不宜汗,汗則氣弱而陷;宜和里以紓其壅,不宜下,下則毒反入內;宜化毒以濟其陰,不宜涼折,涼折則毒閉不出。此通弊也,學者不可不知。

白話文:

痘疹發盛時,應該疏通肌膚,讓疹子順利透發,不宜出汗,出汗會導致氣虛疹子內陷;應該調和腸胃,以解除鬱積,不宜服用瀉下藥,瀉下會導致毒素內陷;應該化解毒素,滋養陰液,不宜使用寒涼之物,寒涼會導致毒素閉塞不出。這些都是治療痘疹的普遍錯誤,學習者不可不知。

3. 王海藏先生論痘疹出不快

身後出不快者,足太陽經也,用荊芥甘草防風湯;身前出不快者,手陽明經也,用升麻葛根湯;四肢出不快者,足陽明經也,用防風芍藥甘草湯。此皆解毒升發之劑也,不可不知。

右編曰述古上

白話文:

痘疹發疹緩慢,若疹子長在後背,是足太陽經受阻,需服用荊芥甘草防風湯;若疹子長在胸前,是手陽明經受阻,需服用升麻葛根湯;若疹子長在四肢,是足陽明經受阻,需服用防風芍藥甘草湯。這些方劑都是具有解毒、促進疹子發出的功效,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