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德

《專治麻痧初編》~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附閻氏方

蟬殼末

上用水煎羊子肝湯,調服一二錢。

凡痘瘡才欲著痂,即用酥或面油不住潤之,可揭即揭去。若不潤及,遲揭瘡痂,硬即隱成瘢痕,終身受累。(附)

凡小兒實熱疏轉後,如無虛證,不可妄溫補。熱必隨生,(附)

白話文:

當痘瘡快痊癒,將要結痂時,即不斷地用酥油或麻油潤濕,等到瘡痂可以揭下來時,就把它揭去。如果不及時潤濕,遲揭瘡痂,硬瘡痂就會隱隱形成疤痕,終身都會受其累。(附)

2. 後序

余平生刻意方藥,察脈按證,雖有定法,而探源應變,自謂妙出意表。蓋脈難以消息求證,不可言語取者,褪褓之嬰,孩提之童。尤甚焉。故專一為業,垂四十年。因緣遭遇,供奉禁掖,累有薄效,誤被恩寵。然小兒之疾,陰陽為癇最大,而醫所覃思,經有備論;至於斑疹之候,蔑然危惡反驚搐,傷寒二癇大同,而用藥甚異,投劑小差,悖謬難整,而醫者恬不為慮。

白話文:

我一生以來致力於精通藥物治療,觀察脈搏,根據病情來開方。雖然另有些固定不可變的方法,但我在探求根源並應對變化,自稱十分得心應手。因為脈搏難以根據症狀來推測,無法通過言語來獲得,跟剛出生的嬰兒、懵懂的小孩的病情差不多,情況更加嚴重。所以,我專心從事醫業,已經近四十年了。偶然的機緣遇到,並進入皇宮當御醫,救治了很多病人,僥倖得到了皇帝的恩寵。但是,小兒的疾病,表現為陰陽失調的癇症最厲害,以致醫者多方思考,經書中已有充分的論述。至於出現紅斑和皮疹的時候,身體虛弱危險,而突然抽搐,傷寒的症狀和癇症很相近,但是用藥相差很大,服藥稍有不妥就會出現嚴重的副作用,難以糾正,可是醫生卻心安理得,毫不在乎。

比得告歸里中廣川,及之出方一秩示予,予開卷而驚歎曰:是予平昔之所究心者,而子乃不言,傳而得之。予深嘉及之少年,藝術之精,而又愜素所願以授人者,於是輒書卷尾焉。

白話文:

比得回家廣川,到他那裡去,送了我一份他新寫的方劑集,我打開書卷驚歎道:這正是我平時所用心研究的,而你卻不說,卻流傳下來得到它。我非常讚賞比的年輕藝術技巧精湛,又滿足了我素來願望,把它傳授給別人,於是我就在書的末尾寫了序。

時元佑癸酉八年十月丙申日翰林醫官太醫丞賜紫金魚袋錢乙題董氏《小兒斑疹備急方論》全

白話文:

當時是元祐癸酉年十月丙申日,翰林醫官太醫丞被賜予紫色金魚袋和錢乙題寫了董氏的《小兒斑疹備急方論》全書。

3. 朱氏翼中《類證活人書》

此一卷論小兒瘡疹。瘡疹與傷寒相類,頭疼身熱,足冷脈數,疑似之間,只與升麻湯。緣升麻湯解肌兼治瘡子,已發未發皆可服,但不可疏轉,此為大戒。傷寒身熱固不可下,瘡疹發熱在表尤不可轉,世人不學乃云初覺以藥利之,宣其毒也。誤矣。又云瘡豆已出不可疏轉,出得已定或膿血太盛,卻用疏利亦非也。

白話文:

這一卷論述小兒瘡疹。瘡疹與傷寒很相似,頭痛身熱,足冷脈數,很讓人猶豫,只能給予升麻湯。因為升麻湯既能解肌,又能治療瘡疹,無論是已經發作或是尚未發作都可以服用,但不可疏風轉氣,這是大忌。傷寒身熱本就不可以下利,瘡疹發熱在表,更不能疏風轉氣,世人不學習醫學,卻說在初覺時用藥瀉利,來宣散瘡毒。這是錯的。又說瘡疹已經發出,就不能再疏風轉氣了,瘡疹發出已經確定,或者膿血過多,才用疏風轉氣也不對。

大抵瘡疹首尾皆不可下。小兒身熱,耳冷,尻冷、咳嗽輒用利藥,即毒氣入里殺人,但與化毒湯,紫草木通湯,鼠黏子湯;出得太盛,即用犀角地黃湯解之;若瘡痘出不快,煩躁不得眠者,水解散,麻黃黃芩湯,升麻黃芩湯,活血散主之;黑瘡倒厭,豬尾膏,無比散,龍腦膏子無不驗也;若熱毒攻咽喉痛,如聖湯;瘡豆入眼,決明散,撥雲散,密蒙花散,通聖散,蛤粉散主之。治瘡疹法無出此矣。

白話文:

一般來說,瘡疹的初期和後期都不可以下藥。小朋友身體發熱,耳朵和屁股冰冷,咳嗽的時候,隨即使用瀉藥,那麼毒氣就會進入體內殺人,只可以給予化毒湯、紫草木通湯、鼠黏子湯;發得太多,即用犀角地黃湯解除;如果瘡痘遲遲不出,煩躁無法入睡,用水解散、麻黃黃芩湯、升麻黃芩湯、活血散為主;黑瘡倒厭,豬尾膏、無比散、龍腦膏子都能夠治療;如果熱毒攻咽喉疼痛,用如聖湯;瘡豆進入眼睛,用決明散、撥雲散、密蒙花散、通聖散、蛤粉散為主。治療瘡疹的方法,沒有比這些更好的了。

升麻湯,治傷寒中風,頭痛憎寒壯熱,支體痛,發熱畏寒,鼻乾不得睡。兼治小兒大人瘡疹已發未發,皆可服,兼治寒暄不時,人多疾疫,乍暖脫著,及暴熱之次忽變陰寒,身體疼痛,頭重如石者。

升麻,白芍藥,甘草炙,乾葛(各等分)

白話文:

  • 升麻湯:

  • 適用於治療傷寒中風,症狀包括頭痛、畏寒、壯熱、肢體疼痛、發熱、畏寒、鼻子乾燥、失眠等。

  • 此外,升麻湯也適用於治療小兒和大人的瘡疹,無論是否已經發作,皆可服用。

  • 升麻湯還可治療寒暑不時,導致多人感染疾病的情況。例如,在乍暖還寒之際,人們脫掉或穿上衣服,或者在炎熱天氣之後突然轉變為陰冷寒冬,導致身體疼痛、頭重如石等症狀。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若太假寒,即熱服,若熱即溫服。瘡疹亦准此,服藥已,身涼止藥。小兒量度多少服,如老兒吃,去芍藥加柴胡一兩,人參半兩,雪白芍藥一分。

白話文:

藥材切成如綠豆大小的塊狀。每次服用5錢,加入1.5杯水,煮滾後煎煮至剩八分,去除渣滓,溫熱後服用。如果天氣太冷或身體太寒涼,就要趁熱服用。如果天氣熱或身體燥熱,就可以溫熱後服用,瘡疹也可以依照此方法服用。服用藥物後,身體涼爽時就可以停止用藥。小兒的劑量依照體重調整,如果吃藥量和成年人一樣,就需要去除芍藥,並加入1兩柴胡、半兩人參和1分雪白芍藥。

犀角地黃湯,治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發汗,內有瘀血者,及鼻衄吐血不盡,內有餘,瘀血面黃,大便黑者,此方主消化瘀血,兼治瘡疹出得太盛,以此解之。

白話文:

犀角地黃湯,用於治療傷寒和溫病,應該發汗卻沒有發汗,體內有瘀血的人,以及鼻出血、吐血不止,體內有餘血,瘀血導致面黃、大便發黑的人,此方主要清除瘀血,兼治瘡疹發作得太盛,用此方可以緩解。

芍藥(三分),生地黃(半斤),牡丹皮(去心,一兩),犀角(一兩,屑,如無以升麻代之)

白話文:

芍藥(三分),生地黃(半斤),牡丹皮(去心,一兩),犀角(一兩,研成碎屑,如果沒有犀角可以用升麻代替)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取一盞。有熱如狂者,加黃芩二兩;其人脈大來遲,腹不滿自言滿者,為無熱,更不用黃芩也。

白話文:

將藥材研成如麻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杯半的水,煎取為一杯。如果有高熱如狂的症狀,再加入二兩黃芩;如果患者的脈搏大而來得遲緩,腹部不脹滿但自己卻說脹滿,這是沒有內熱的表現,就不要再用黃芩了。

麻黃黃芩湯,治小兒傷寒無汗,頭疼發熱,惡寒,兼治天行熱氣,生豌豆瘡,不快,益煩躁昏憒,或出尚身疼熱者。

白話文:

麻黃黃芩湯,用於治療小兒傷寒無汗,頭痛發熱,畏寒,兼治因天行熱氣引起的痘瘡、痘疹不很快成熟,煩躁不安糊塗,或出現上身疼痛發熱。

麻黃(去節,一兩),黃芩,赤芍藥(各半兩),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一分)

上搗羅為細末,每服二錢,滾水調下日三服。

白話文:

麻黃(去掉節,一兩),黃芩,赤芍藥(各半兩),甘草(烘烤過的),桂枝(去掉樹皮,各四分之一兩)

升麻黃芩湯,治小兒傷風有汗,頭疼發熱惡寒,若時行瘡痘出不快,煩躁不眠者,加木香(一錢五分)。

白話文:

升麻黃芩湯:用於治療小兒傷風發汗、頭痛發熱、惡寒,如果時行的瘡痘遲遲不出,煩躁不安、睡不好覺的情況,加木香一錢五分。

升麻,葛根,黃芩,芍藥(各三錢),甘草(炙,一錢半)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化毒湯,治小兒瘡痘已出未出並皆服之。

紫草嫩者,升麻,甘草(炙,各半兩)

上銼如麻豆大,以水二盞,糯米五十粒,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白話文:

升麻、葛根、黃芩、芍藥(各九克)、甘草(炒,四點五克) 將藥材切碎至如同麻豆大小,每次使用六克,加入適量水中煎煮至剩六分滿,濾去藥渣,趁溫熱時服用。 化毒湯,用於治療小兒出疹或未出疹均可服用。 紫草嫩葉、升麻、甘草(炒,各十五克) 將藥材切碎至如同麻豆大小,加入兩杯水,再加入五十粒糯米,煎煮至剩一杯,濾去藥渣,趁溫熱時服用。

德按:劉氏《幼幼新書》加木通二錢五分,名曰,奪命散,,此瘡疹之祖方也。

白話文:

德按:劉氏《幼幼新書》中加入了 2 錢 5 分的木通,名稱為「奪命散」,這是治療瘡疹的祖傳良方。

紫草木通湯,治小兒瘡疹。

紫草(去蘆),木通,人參,茯苓(去皮),糯米(各等分),甘草(半之)

上銼如麻豆大,每服四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鼠黏子湯,治疹痘欲出未能得透,皮膚熱,氣攻咽喉,眼赤心煩者。

白話文:

紫草木通湯,用於治療小兒瘡疹。 紫草(去除根部),木通,人參,茯苓(去除外皮),糯米(各取相同份量),甘草(取一半份量) 將上述藥材切碎至如麻豆大小,每次使用四錢,加水一碗半,煎煮至剩一碗,濾去藥渣,趁溫熱時服用。 鼠黏子湯,用於治療疹痘快要長出來卻無法完全透出,伴有皮膚發熱,氣息攻向咽喉,眼睛紅赤,心中煩躁的情況。

鼠黏子(四兩,炒香),甘草(一兩),防風(半兩),荊芥穗(二兩)

白話文:

鼠黏子(四兩,炒香):鼠黏子的功效是宣肺祛痰,止咳化痰,解毒散結,用於咳嗽、痰多、氣喘、胸悶、結核、瘡瘍腫毒等症。

甘草(一兩):甘草的功效是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生津潤肺,寧咳止痛,用於虛弱乏力、氣短心悸、脾胃虛弱、津液不足、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

防風(半兩):防風的功效是祛風解表,散寒明目,通絡止痛,用於感冒、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牙齒疼痛、風濕痹痛等症。

荊芥穗(二兩):荊芥穗的功效是疏風解表,散寒清熱,消腫止痛,用於感冒、頭痛、鼻塞、流涕、咳嗽、咽喉腫痛、風濕痹痛等症。

上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沸湯點服,食後臨臥,逐日三服,大利咽膈,化痰涎止嗽。若春冬間,常服免生瘡癤,老幼皆宜服。

白話文:

將羅漢果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沸騰的水沖服,於飯後臨睡前服用,每天服用三次,對咽喉腫痛、化痰止咳有很好的效果。如果在春秋冬季服用,可以預防瘡癤的發生,老幼皆宜服用。

水解散,治天行頭痛壯熱一二日,兼治疱瘡未出煩躁,或出尚身體發熱。

大黃,黃芩,桂心,甘草(炙),芍藥(各二兩),麻黃(四兩,去節湯泡焙)

白話文:

水解散:治療因天行流行而引起的頭痛、發熱,病程在一到兩天。能治療尚未發出瘡疹,但病人煩躁不安,或已經發出瘡疹但身體仍發熱的症狀。

上搗羅為末,患者以生熟湯浴訖,以暖水調下二錢,相次二服,得汗利便瘥。強實人服二方寸匕。此調風實之人,三伏中宜用。若去大黃,即春夏通用。

白話文:

將羅悶搗成粉末,患者先以生熟藥材煮成的藥湯沐浴後,再用溫水調和服用二錢,連續服用兩次,就會出汗、大便通暢而痊癒。身體強壯的人服用二方寸勺。這是針對風實體質的人,適合在夏季服用。如果去掉大黃,則春秋兩季皆可服用。

活血散,治瘡子或出不快。

用白芍藥末一錢酒調,如欲止痛用溫熱水調下。

豬尾膏,治瘡子倒厭黑陷。

用小豬兒尾尖刺血三兩點,入生龍腦少許,同研,新汲水調下立效,惟實熱證,方可用此。

無比散,治瘡疹惡候不快,及黑瘡子,應一切惡候。

白話文:

活血散,用於治療瘡口癒合不良。 使用白芍藥粉一錢,以酒調和服用;若是要止痛,則用溫熱水調和服用。 豬尾膏,用於治療瘡口凹陷變黑。 取小豬尾巴尖端刺出血數滴,加入少量生龍腦,一同研磨,再以新打上來的井水調和,立即生效,但僅限於實熱症狀才能使用此方法。 無比散,用於治療瘡疹病情不佳,以及黑色瘡口,適用於所有惡性症狀。

牛黃,麝香,龍腦,膩粉(各一分,研細),硃砂(一兩,先研如粉)

白話文:

  • 牛黃:一份。

  • 麝香:一份。

  • 龍腦:一份。

  • 膩粉:一份。

  • 硃砂:一兩,先研成粉末。

上為極細粉,小兒一字,大人五分,水銀少許,同小豶豬尾上血三兩滴,新汲水少許,同調服,先安穩得睡,然後取轉,下如爛魚腸蒲桃穗之類涎臭惡物便安,小兒用奶乳汁滴尤妙。

白話文:

將上藥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小兒服用一字分量,大人服用五分分量,再加入少許水銀,同時加入小豬尾上的血三滴,再加入少許新汲的水,一起調勻服用。服用後先安穩睡一覺,然後起來排便,排出類似腐爛魚腸或蒲桃穗一樣又黏又臭的排泄物後,病情就會好轉。如果是小兒服用,最好在藥物中滴入幾滴母乳或乳汁。

龍腦膏子,治時疾發豌豆瘡,及赤瘡子未透,心煩狂躁,氣喘妄語,或見鬼神,或已發而陷伏,皆宜速治,不爾毒入臟必死。

生龍腦(一錢)

白話文:

龍腦膏劑,治療當時流行的豌豆瘡,以及尚未破裂的赤瘡子,患者會出現煩躁不安、氣喘妄語,或者見到鬼神,或者已經發病但症狀突然消失,都應儘快治療,否則毒素進入臟器就會死亡。

上細研,旋滴豬心血和丸,芡實大,每服一丸。心煩狂躁者用紫草湯化下,若瘡子陷伏者用溫酒化下,少時心神便定得睡,瘡疹發透,依常將息也。

附閻氏方,治伏熱在心,昏瞀不省,或誤服熱藥,搐熱冒昧不知人,及瘡疹倒厭黑陷。

白話文:

  1. 將上藥研磨成細粉,然後滴入豬心血和成藥丸,丸的大小約為芡實大小,每次服用一丸。

  2. 如果患者心煩躁動,可以用紫草湯送服藥丸。

  3. 如果患者的瘡口陷伏不顯,可以用溫酒送服藥丸。

  4. 服藥後不久,患者的心神就會安定下來,並能夠入睡。

  5. 瘡疹會發透出來,患者的身體也會逐漸恢復健康。

  6. 患者在服用藥物期間要注意休息,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生梅花腦子研半字或一字,取新殺豬心一個,取心中血同研作大丸,用新汲水少許化下,未省再服;如瘡疹陷伏者,溫酒化下。

如聖湯,治小兒瘡疹,毒攻咽喉腫痛。

白話文:

將梅花的果仁磨成半個字或一個字的量,取一個剛殺死的豬心,取其中的血與梅仁一起磨成大丸,用剛汲取的新水少許溶解服用,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可再服用一次;如果是瘡疹陷伏的情況,可用溫酒溶解服用。

桔梗(一兩),牛蒡子(炒,一兩),生甘草(一兩),麥門冬(去心,半兩)

白話文:

桔梗(50公克),牛蒡子(炒過,50公克),生甘草(50公克),麥門冬(去除核,25公克)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沸湯點,細細呷服,入竹葉煎服尤妙。

決明散,治疹痘瘡入眼。

右決明子(一分),栝蔞根(半分),赤芍藥(一分),甘草(一分,炙)

上搗羅為末,每服半錢,蜜水調下,日進三服。

撥雲散,治疹痘瘡入眼及生翳。

桑螵蛸(真者一兩,炙令焦,細研)

上搗羅為細末,入麝香少許,令勻,每服二錢,生米泔調下,臨臥服之。

密蒙花散,治疹痘瘡並諸毒氣入眼。

白話文:

上方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沸水沖泡,慢慢喝下,加入竹葉煎同服效果更佳。 決明散,治療疹子、痘瘡進入眼睛。 取決明子(一份),栝蔞根(半份),赤芍藥(一份),甘草(一份,炒)。 以上材料搗碎篩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蜂蜜水調和服用,每日三次。 撥雲散,治療疹子、痘瘡進入眼睛以及長翳。 桑螵蛸(一兩,選真品,烤至焦黃,細研)。 以上材料搗碎篩成細粉,加入少量麝香,混合均勻,每次服用二錢,用生米泔水調和,睡前服用。 密蒙花散,治療疹子、痘瘡以及各種毒氣進入眼睛。

密蒙花(一錢半,淨),青葙子,決明子,車前子(各半錢)

白話文:

密蒙花(1.5錢,淨)、青葙子、決明子、車前子(各0.5錢)

上為細末,用羊肝一片,破開作三片,摻藥令勻,卻合作一片,以濕紙七重裹,塘灰火中煨熟,空心食。

通望散,治疹痘瘡入眼及生翳。

白話文:

將藥物研磨成粉末,用一片羊肝切成三片,將藥物混合均勻,再把三個部分合在一起,用七層濕紙包裹,放入塘灰火中煨熟,空著肚子食用。

白菊花(一兩),如無以甘菊花代之,綠豆皮,穀精草(去根,各一兩)

白話文:

  • 白菊花(10公克),如果沒有,可以用甘菊花代替。

  • 綠豆衣(30公克)

  • 穀精草(去除根部,30公克)

上搗羅為末,每服用一大錢,乾柿一個,生粟米泔一盞,共一處,煎後,米泔盡,只將乾柿去核吃之,不拘時候,一日可吃三枚,日淺者五七日可效,遠者半月愈矣。

蛤粉散,治小兒瘡子入眼。

穀精草,蛤粉(各等分)

白話文:

將羅(一種藥材)搗碎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大錢的藥末,搭配一個乾柿子,以及一杯生粟米洗米水,將以上材料放在一起煎煮,直到米泔水熬乾,只留下煮爛的乾柿子,不論什麼時候,每天可以吃三枚乾柿子,病情較輕的患者五到七天即可見效,病情較重的患者半個月左右即可痊癒。

上為末,每服一錢匕,豬肝二兩許,批開摻藥,捲了青竹葉,裹麻縷纏定,水一碗煮令熟,入收口瓷缸內,熏眼後,溫取食,日作,不過十日退。

白話文:

將藥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匕,豬肝二兩左右,切開將藥粉摻進去,捲入青竹葉中,用麻線纏好,加一碗水煮熟,放入有蓋瓷缸中,燻眼睛後,溫熱服用,每天服用,不超過十天就會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