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治麻痧初編》~ 卷二 (3)
卷二 (3)
1. 藥方
升麻散,治疹疱未出,疑貳之間,身熱與傷寒溫疫相似,及瘡子已出發熱,並可服之方。
白話文:
升麻散:治療疹子、皰疹尚未發出,疑慮不定的時候,身體發熱的症狀與傷寒、溫疫疾病類似,以及瘡子已經發出並發熱的疾病,都可以服用此方。
升麻,芍藥,葛根(銼炒),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二歲兒,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以時,日三夜一服。
白話文:
升麻、芍藥、葛根(銼炒)、甘草(炙,各50克)。
白虎湯,治痘疱麩疹斑瘡赤黑出不快,及疹毒餘熱,並溫熱病,中暑氣,煩躁熱渴方。
白話文:
白虎湯:用於治療痘瘡、麩疹、斑瘡,這些皮疹發紅變黑,且不易痊癒。也用於治療疹毒的餘熱,以及溫熱病、中暑引起的煩躁、口渴等症狀。
石膏(四兩),知母(一兩半,銼),甘草(炙,三兩),人參(半兩)
白話文:
石膏(160 克),知母(60 克,切碎),甘草(炙,120 克),人參(20 克)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粳米二十粒,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以時,小兒減半服。春冬秋寒有證亦服,但加棗煎,並乳母亦令服之。
白話文:
上方的藥打成細末,每次服用 2 錢,加水一杯,加入 20 粒粳米,一起煮到剩七成,把藥渣去除,溫熱服下。不論時間,小孩減半服用。春、冬、秋三個季節寒冷時有症狀也服用此藥,不過要加紅棗一起煮,並讓哺乳的母親也服用。
紫草散,(閻氏名四聖散),治伏熱在胃經,暴發痘疱瘡疹,一切惡候,出不快,小便赤澀,心腹脹滿方。
白話文:
紫草散(閻氏名為四聖散),用於治療伏熱在胃經,突然爆發痘瘡疹,各種不良症狀,出不順暢,小便赤澀,心腹脹滿的疾病。
紫草(去苗,一兩),甘草(生用),木通(去根節銼),枳殼(去穰麩炒),黃耆(炙銼,各半兩)
白話文:
紫草(去除幼苗,一兩),甘草(生用),木通(去除根節並剉碎),枳殼(去除內層薄膜並炒焦),黃耆(炙烤後剉碎,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八分,去滓,溫服無時。閻氏治瘡疹出不快,及倒擫,四聖散即此方也。然既名四聖散,何以有五味,疑黃耆當注云虛者加入。
白話文:
把它打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加水一杯,煎到八分,去渣,溫服,沒有時間限制。閻氏用來治療瘡疹出不快,以及倒擫,四聖散就是這個方劑。但既然叫做四聖散,為什麼有五味?懷疑黃耆應該註明虛證者加入。
附錢氏紫草散,發斑疹。
釣藤鉤子,紫草茸(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一匙,或五分、一錢,溫酒調下,無時。
又附,閻氏方藍根散,治瘡疹出不快及倒擫。
板藍根(一兩),甘草(三錢,銼)
白話文:
附錢氏紫草散,用於治療發斑疹。 釣藤鉤子,紫草茸(各等份) 研磨成細粉末,每次服用一茶匙,或五分、一錢,用溫酒調服,不限時間。 另附,閻氏方藍根散,用於治療瘡疹出不順暢及倒陷。 板藍根(一兩),甘草(三錢,切碎)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或一錢,取雄雞冠血三兩點,同溫酒少許,食後同調下,二方無證勿服。
白話文:
上為極細小的粉末,每次服半錢或一錢,同時取三兩雄雞冠血,用微溫的酒少許,飯後一起和調後服用,這兩個方子沒有病症不要服用。
抱龍丸,治一切風熱,中暑,驚悸,瘡疹欲出,多睡,咳嗽,涎盛,面赤,手足冷,發溫壯,睡中驚,搐搦不寧,脈洪數,頭痛嘔吐,小便赤黃方。
白話文:
抱龍丸,用於治療一切風熱、中暑、驚悸、瘡疹將要爆發、睡覺時間長、咳嗽、口水分泌旺盛、臉色發紅、手腳冰涼、發燒、睡覺中突然驚醒、抽搐不安、脈搏洪數、頭痛嘔吐、小便赤黃等疾病的方劑。
天南星(銼開,里白者生為末,臘月內取黃牛膽汁和為劑,卻入膽內陰乾,再為末,半斤),天竺黃(二兩,別研),硃砂(二錢,研水飛),雄黃(半兩,研水飛),麝香當門子(一錢,別研),牛黃(一字,別研)
白話文:
天南星:將它切碎,取裡面白色部分,研磨成粉末。在臘月時取黃牛膽汁,將天南星粉末與膽汁混合,再放回膽囊內陰乾。最後再次將它研磨成粉末,總共需要半斤。
天竺黃:取二兩,研磨成粉末。
硃砂:取二錢,研磨後用水飛。
雄黃:取半兩,研磨後用水飛。
麝香當門子:取一錢,研磨成粉末。
牛黃:取一字,研磨成粉末。
上同研極細末,甘草水和丸,芡實大,窨干,竹葉或薄荷湯化下一丸,不拘時候。一方不用牛黃。
救生散,治瘡疹膿疱、惡候危困、陷下黑色方。
白話文:
將上列藥物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甘草水和成丸劑,做成芡實大小,曬乾備用;每服用一丸,用竹葉或薄荷湯送服,時間不限。還有一種方劑,不使用牛黃。
豶豬血(臘月內以新瓦罐子盛,掛於屋棟上,陰乾取末一兩)馬牙硝(一兩,研),硼砂(研),硃砂(研水飛),牛黃(研),龍腦(研),麝香(一錢,別研)
上研極細,每二歲兒取一錢,新汲水調下,大便下惡物,瘡疱紅色為度,不過再服,神驗無比。
白話文:
豬血(在臘月內用新的瓦罐子盛裝,掛在屋頂上,陰乾後搗碎取末一兩)馬牙硝(一兩,研磨)硼砂(研磨)硃砂(研磨並且用水飛)牛黃(研磨)龍腦(研磨)麝香(一錢,另外研磨)
牛李膏(錢氏云:一名必勝膏),治瘡疹痘疱惡候見於皮膚下不出,或出而不長,及黑紫內陷,服之即順,救危急候。愚小年病此,危惡殆極,父母已不忍視,遇今太醫丞錢公乙下此藥得安,因懇求真法。然此方得於世甚久,惟於收時不知早晚,故無全效。今並收時載之,學者宜依此方。
白話文:
牛李膏(錢氏說:又名必勝膏),用於治療瘡疹痘皰等惡毒疾病,症狀表現為出現在皮膚下不出來,或者出來但不長,還有發黑發紫、內陷等情況,服下此藥即可順利康復,用於搶救危急症候。我小時候患過此病,病情危篤到極點,父母都不忍心看,遇到今天太醫丞錢公乙賜下此藥才得以安康,因此懇求他賜教真方。而此方早已流傳於世,只是收採藥材的時間不知道早晚,所以沒有完全的療效。現在連收採時間也一起記載下來,學習者應該按照此方抓藥。
牛李子(一名烏罡子,一名楮李子,一名牛消子,一名鼠李子,一名禾鐮子)好生道旁田畔,過秋結實成穗,垂葉間,味甘可食,色黑多汁。九月後採取,研細,絹濾汁不以多少,於銀石器中熬成膏,可丸。每膏二兩,好麝香半錢,細研和入。
白話文:
牛李子(也叫烏罡子、楮李子、牛消子、鼠李子、禾鐮子)生長在路邊和田埂上,秋季結果,果實成串垂掛在葉子之間,味道甘甜可口,果肉黑而多汁。九月以後採摘,將果實研磨成細粉,用絹布過濾出汁液,不限量,在銀器或石器中熬成膏狀,可以製成藥丸。每二兩膏體加入半錢麝香,研磨細膩後拌入膏體中。
上每二歲兒服一丸,如桐子大,漿水煎杏膠湯化下。如瘡疱紫黑內陷者不過再服,當下惡血及魚子相似;其已黑陷於皮下者,即紅大而出,神驗。
玳瑁散,治瘡疹熱毒內攻,紫黑色,出不快方。
白話文:
兩歲以上的小孩,每次服用一粒藥丸,藥丸大小如桐子,用漿水煎杏膠湯沖服。如果是發瘡、長水皰,並且呈現紫黑色,且向內凹陷者,只要再服一次藥,就會把身體裡的惡血和死皮等排出來,並且會像魚子一樣;如果是已經變成黑色,並且陷在皮下的,就會變成紅色的,並且浮出來,非常有效。
生玳瑁甲(水磨濃汁一合,豶豬心一丸,從中取血一皂子大,同研),上以紫草嫩茸,濃汁煎湯調,都作一服。
白話文:
生玳瑁甲(用清水研磨成濃汁,一合,然後取豬心一個,從中取血,取一皁子大小,與玳瑁甲一起研磨混合),然後將紫草的嫩芽用濃汁煮湯,與研磨混合的玳瑁甲和豬心血一起服用。
利毒丸,治瘡疹欲出前,胃熱發溫壯,氣粗腹滿,大小便赤澀,睡中煩渴,口舌乾,手足微冷,多睡,時嗽涎實,脈沉大滑數,便宜服之方。
白話文:
滅毒丸,是用於治療瘡疹即將出現之前,胃中有熱而發溫壯,呼吸粗重,腹脹滿,大小便赤紅且排泄困難,睡覺中煩渴,口舌乾燥,手腳微微冰冷,睡覺較多,有時咳嗽有黏痰,脈象沉大滑數,此時宜服用此方。
大黃(半兩),黃芩(去心),青黛(各一錢),膩粉(炒,一錢),檳榔,生牽牛(取末,各一錢五分),大青(一錢),龍腦(研),硃砂(研飛,各五分)
白話文:
黃色藥材大黃(半兩)、黃芩(去掉藥材中心)、青黛(各一錢)、膩粉(炒過,一錢)、檳榔、生牽牛(研成細末,各一錢五分)、大青(一錢)、龍腦(研磨)、硃砂(研磨後再與其他藥材混合,各五分)。
上杵研為細末,麵糊為丸,如黃米大,每二歲兒服八丸,生薑蜜水下,不動再服,量兒大小、虛實加減。
白話文:
將上方的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麵糊和成藥丸,丸子的大小如黃米,每兩個歲數的小孩服用八丸,用生薑蜜水送服,不要立即再服用,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體質虛實酌情增減藥量。
如聖湯,治咽喉一切疼痛,及瘡疹毒攻咽喉,腫痛有瘡,不能下乳食方。
白話文:
如聖湯:治療咽喉疼痛,以及瘡疹毒攻咽喉,腫痛有瘡,難以下嚥的藥方。
桔梗(銼),甘草(生用),惡實(微炒,各一兩),麥門冬(去心,半兩)
上為細末,每二歲兒,服一錢,沸湯點,時時呷服,不以時。
白話文:
桔梗(切碎),甘草(生用),惡實(微微炒一下,各一兩),麥門冬(去除果核,半兩)
甘露飲,解胃熱及瘡疹已發,餘熱溫壯,齦齒宣腫牙痛,不能嚼物,飢而不欲食,煩熱,身面黃,及病瘡疱,乳母俱可服之方。
白話文:
甘露飲,可以治療胃熱以及瘡疹已經發作,但殘留的熱氣很強,牙齦、牙齒腫脹,疼痛難忍,無法咀嚼食物,即使飢餓也不想進食,感到煩躁,身體和臉部發黃,以及治療瘡疹泡疹,哺乳的母親也可以服用此方。
生乾地黃(切焙),熟乾地黃(切焙),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枇杷葉(去毛),黃芩(去心),石斛(去根苗銼),甘草(炙銼),枳殼(去穰麩炒),山茵陳葉(去土,各一兩)
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以時候,量力與服。
白話文:
生乾地黃(切片焙乾)、熟乾地黃(切片焙乾)、天門冬(去掉芯)、麥門冬(去掉芯)、枇杷葉(去掉毛)、黃芩(去掉芯)、石斛(去掉根和莖,切碎)、甘草(烤後切碎)、枳殼(去掉外皮後炒熟)、山茵陳葉(去掉泥土,每種各一兩)。
蘇恭紫雪,治大人小兒一切熱毒,胃熱發斑,消痘疱麩疹,及傷寒熱入胃發斑,並小兒驚癇涎厥,走馬急疳,熱疳,疳黃,疳瘦,喉痹腫痛,及瘡疹毒攻咽喉,水漿不下方。
白話文:
蘇恭紫雪,這種藥方可以治療大人小孩的所有熱毒,如果是因為胃熱發斑,或是痘皰麩疹,以及因為傷寒熱入胃引起發斑,又或者是小孩因為忽然受到驚嚇引起驚癇涎厥,或是走馬急疳,熱疳,疳黃,疳瘦,喉嚨腫痛,以及瘡疹毒攻咽喉,喝水吞嚥都不順暢。
黃金(百兩),寒水石(三斤),石膏(三斤),磁石(三斤),滑石(三斤),犀角屑(五兩),羚羊角屑(五兩),玄參(一斤),沉香(五兩),青木香(五兩),丁子香(一兩),甘草(八兩),升麻一升(皆㕮咀)
白話文:
黃金(100 兩)、寒水石(3 斤)、石膏(3 斤)、磁石(3 斤)、滑石(3 斤)、犀角屑(5 兩)、羚羊角屑(5 兩)、玄參(1 斤)、沉香(5 兩)、青木香(5 兩)、丁子香(1 兩)、甘草(8 兩)、升麻一升(皆研成細末)。
上以水五斗,煮金至三斗,去金不用,入諸藥,再煎至一斗,濾去滓,投硝石四升,芒硝亦可用,朴硝精者十斤,投汁中,微火煎,以柳木篦攪勿停手,候欲凝入木盆中,更下研硃砂真麝香各三兩,急攪勻,候冷貯於密器中,勿令見風,每服一錢,溫水化下,小兒半錢一字,咽喉危急病,捻少許,乾嚥之立效。
白話文:
用五斗水煮金,直到水剩下三鬥,把金取出不用,再把各種藥物放進去,繼續煎煮到只剩下一斗水,過濾掉雜質,加入四升硝石(芒硝或朴硝也可以),在藥汁中加入十斤精製的朴硝,用微火煎煮,並用柳木篦子不停地攪拌,直到藥液將要凝固時,倒入木盆中,然後研磨三兩硃砂和三兩真麝香,迅速攪拌均勻,等藥液冷卻後,將其儲存在密封的容器中,不要讓它見風。每次服用一錢,用溫水送服。小兒服用半錢。如果遇到咽喉危急的疾病,可以捻一小撮藥粉,乾嚥下去,立竿見影。
附:藥味分兩悉照《外臺秘要》蘇恭紫雪方更正。
徐洄溪曰:方中黃金百兩,以飛金一萬頁代之尤炒。邪火毒火穿經入臟無藥可治,此能消解,其效如神。
白話文:
附:藥物的份量都按照《外臺秘要》中的蘇恭紫雪方進行了修正。 徐洄溪說:方中使用黃金一百兩,可以改用一萬張飛金來代替,效果更好。對於邪火或毒火穿過經絡進入臟腑,一般藥物無法治療的情況,這個方子能夠消解,其功效如同神助。
調肝散,敗肝藏邪熱,解散斑疹餘毒,服之瘡疹不入眼目方。
白話文:
「調肝散」,治療肝臟積聚邪熱,能清熱解毒,消除斑疹餘毒,用藥後瘡疹就不會蔓延到眼目。
犀角屑(一分),草龍膽(半錢),黃耆(半兩,銼炙),大黃(一分,炒過),桑白皮(一分,炙),釣藤鉤子(一分),麻黃(一分,去根節),石膏(別研),栝蔞實(各半兩,去穰皮),甘草(一分,炙)
上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加減,不以時候。
白話文:
犀牛角粉(一錢),草龍膽(半錢),黃耆(三錢,切碎並炙炒),大黃(一錢,炒過),桑白皮(一錢,炙炒),釣藤鉤子(一錢),麻黃(一錢,去掉根莖),石膏(研磨成細粉),栝蔞實(各三錢,去除內膜和外皮),甘草(一錢,炙炒)
護目膏,治疹痘出後,即須愛護面目,勿令沾染。欲用胡荽酒噴時,先以此藥塗面上,然後方可以胡荽酒噴四肢。大人小兒有此,悉宜用之方。
白話文:
護目膏,治療疹痘發生後,即須愛護臉部,勿使沾染。欲用胡荽酒擦拭時,先用此藥塗抹在臉上,然後纔可以胡荽酒擦拭四肢。如果兒童有此症狀,均應使用此方。
黃柏(一兩,去皮銼),綠豆(一兩半,揀淨),甘草(四兩,生銼)
白話文:
黃柏(一兩人參兩,去皮研成碎末),綠豆(一兩半,挑選乾淨),甘草(四兩人參兩,生藥研成碎末)
上為細末,以生油調為膏,從耳前眼眶並厚塗目三五遍。上塗面後,可用胡荽酒微噴,勿噴面也。早用此方塗面即面上不生疹痘,如用此方塗遲,縱出亦少。
胡荽酒,治斑痘麻疹,欲令速出,宜用此方。
胡荽(四兩)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生油調和成膏狀物,從耳朵前面到眼眶,再厚塗於眼睛上,重複三到五次。塗完臉後,可以使用香菜酒輕輕噴灑在臉上,但不要噴到眼睛。如果早點用這個方子塗抹臉部,臉上就不會長出痘痘和疹子。如果延後用這個方子,即使長痘痘和疹子,數量也會比較少。
上細切,以酒二大盞煎令沸,沃胡荽,便以物合定,不令氣出,候冷去滓,微微從頂已下噴背及兩腳胸腹,令遍,勿噴頭面。(仍將滓焙乾,紅絹袋子盛,縫合令乳母及兒佩帶,余酒與乳母飲之)
白話文:
(藥材)上等細切,用二大杯酒煮沸,倒入香菜,立即用東西將容器密封好,不讓藥氣逸出,等冷卻後濾去藥渣,然後從頭往下慢慢噴灑在背部、兩腳、胸腹上,要均勻噴灑,不要噴到頭臉。(藥渣焙乾,用紅絹布袋子裝好,縫起來讓乳母和嬰兒佩戴,剩下的酒給乳母喝。)
牛黃散,治瘡疹陽毒入胃,便血日夜無節度,腹痛啼哭方。
川鬱金(一兩),西牛黃(一錢)
上研為末,每二歲兒服半錢,以漿水半盞,煎至三分,和滓溫服,大小以此增減之。
蛇蛻散,治斑疹入眼,翳膜侵睛,成珠子方。
白話文:
牛黃散,用於治療瘡疹陽毒侵入胃部,導致日夜不停便血,伴有腹痛及哭鬧的症狀。 使用四川鬱金一兩,西牛黃一錢。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每兩歲大的孩童服用半錢,以半盞漿水煎煮至剩三分之二,連同藥渣一起溫服,根據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蛇蛻散,用於治療斑疹進入眼睛,造成翳膜侵犯眼球,形成珠子狀的情況。
馬屁勃(一兩),皂莢子(二十七個),蛇蛻皮(全者一條)
白話文:
馬屁勃(30 公克),皁莢子(27 顆),蛇蛻皮(完整的一條)
上入小罐子內,鹽泥固濟,燒不得出煙,存性研為細末,溫水(閻氏用溫酒)調下一錢,食後服。
真珠散,治斑疱瘡疹入眼疼痛,翳膜眼赤羞明方。
栝蔞根(一兩),蛇蛻皮(四錢一條,全炙)
白話文:
將藥材放入小罐子裡,用鹽泥密封牢固,燒制時不能冒煙,保留藥材特性研磨成細粉,用溫水(閻氏建議使用溫酒)調和成一錢的份量,在飯後服用。 真珠散,用於治療斑皰瘡疹進入眼睛引起的疼痛,以及翳膜、眼紅、畏光等症狀。 栝樓根(一兩),蛇蛻皮(四錢一條,整條烘烤)。
上為末,用羊子肝一枚,批開去筋膜,摻入藥二錢,用麻縷纏定,以米泔內煮熟,任意與吃。如少小未能吃羊肝,以熟羊肝研和為丸,如黃米大,以生米泔下十丸,乳頭上與亦可,日三服。(兒小未能食肝,與乳母食之佳)
白話文:
將藥物研磨成粉末,取一片羊肝,刮除筋膜,將藥粉撒在羊肝上,用麻線纏緊,放入米粥中煮熟,可以任意食用。如果小孩子還不能吃羊肝,可以將煮熟的羊肝研磨成粉,搓成黃米大小的丸子,用生米粥送服十粒,也可以放在乳頭上讓嬰兒吮吸,每日服用三次。(如果小孩還不能吃肝,可以讓哺乳的母親服用)